❶ 為什麼中國好多企業上市都是在美國、香港而不是在上海、深圳
這是因為不止很多企業在美國香港上市,因為美國和香港的話是主要的一個經濟繁榮的紐帶之一。在這兩個地方上市的話,就意味著像全球的一個宣告。
❷ 西亞斯集團是上市公司嗎
西亞斯集團是上市公司。根據查詢網上相關公開資料顯示,美國西亞斯集團公司於2019年在香港上市。美國西亞斯集團公司創立於1990年,由美籍華人陳肖純博士獨資創辦,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集團公司成立初期曾致力於與重慶美心集團在美業務拓展和營銷,承接中國國內多省外國專家局的教育培訓項目,並曾參與創辦原重慶奧妮集團。
❸ 港股、A股、美股的比較
港股:
對散戶來說,交易傭金較高。我的港股賬戶交易傭金是千分之一最低HKD 100/次,有5折的活動,也要50。我在A股的賬戶,費率是萬分之三。當然,這也取決於找的是哪家證券公司。
每手股數不定,有的股票小散買不起。港股上的股票,每手股數是由公司確定的,這點與A股不一樣。誠哥投資的中國木業,我當時想買,一看每手得買十萬股。只好放棄了。
股價變化規則有趣。港股一個有趣的地方是股票出價時股價變化的最小范圍是不同的。比如價格在 20到100之間的股票,最小范圍是 在100到200之間,最小變化范圍是這使得漲和跌都更加生猛。
A股:
大部分公司都不了解。剛入市的時候成天看盤,股票多數不認識。往往是XX股份,XX重工。IT人面對這些估計會很茫然。
大盤股沒人理睬,小盤股股價虛高。賺錢得靠各種「消息」。入市時我本著「價值投資」想法,買了招商銀行,過了數月,期間漲漲跌跌,總體不賠不賺,未免太過平淡。後來聽說「魯西化工」有消息,提錢殺入,數天內就賺了10+%,獲利了結。
對個股不能融資不能賣空。散戶只能幫著抬轎子。如果有賣空的機制,或許很多A股上市公司都沒法保持現在的估值了。
美股:
匯款比較麻煩。其實美股開戶也要填不少資料,但畢竟是一次搞定就行了。但匯款沒法像銀證轉賬一樣便捷地操作。以我用光大銀行匯款為例,手續費為千分之一最低20,電報費免,中轉行費用時有時無。需要到櫃台辦理。
交易時間在晚上。這個比較對我胃口,因為白天上班太忙了。但很多人晚上更願意早點休息,所以會覺得時間不對付。
沒有股數限制,一股就能買賣。
做空也可以獲利,使得監管相對完善。
我在A股處於賠錢狀態,H股也賠著,在美股第一個月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就超過20%(中間還昏招迭出高吸低拋)。或許在美股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有運氣成分,但作為散戶,如果投資自己了解甚至熟知的公司,長期持有,比投資一些「消息」的贏面還是要大一些的。(
在中國,如何購買美國股票?
)
❹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上市公司
你看一看代碼前面三數是601,名稱的第一個字是中字的吧,這是證監督會和國資委「重點保護」的對象。
❺ 為什麼大家選擇境外上市都選在美國上市或者香港上市,其他國家為什麼不選
境外上市是指國內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並在境外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我國企業境外上市有直接上市與間接上市兩種模式。 境外上市的優勢有適用法律更易被各方接受、 審批程序更為簡單、 可流通股票的范圍廣、 股權運作方便以及稅務豁免等。
從全球范圍來看,由於發達國家的上市公司資源已經使用得相當充分,而新興市場則在積極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證券交易所,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場全球化的推進使得各國的證券交易所的數量已經發生了相當嚴重的過剩,美國在電報發明之前一度擁有數百家證券交易所,電報的發明促進了美國的證券交易所的迅速集中,這個趨勢在網路經濟發展的同時已經日益明顯地表現為全球幾個主導性的跨國證券交易所的集團的形成。
為此,各國的證券交易所紛紛採取各種舉措來增強其國際競爭力,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吸引高質量的上市公司資源,這可以說是各國證券交易所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由於全球范圍內的證券交易所日益從互助的俱樂部正在轉變為商業性組織,香港等地的交易所本身已經成為上市公司,而證券交易所的收入高低直接取決於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於是,這些交易所積極拓展包括中國在內的上市公司資源就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❻ 企業在香港上市與美國上市有什麼區別
香港上市和美國上市的區別:
1、首先我們先對比兩者的上市條件要求,香港上市的主板盈利要求為須具備3年的營業記錄,過去3年盈利合計達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合計須達3000萬港元),在3年的業績期,須有相同的管理層;
2、市值要求:新申請人上市預計市值不得少於1億港元,其中由公眾人士持有的證券預計市值不得少於5000萬港元;
3、股東要求: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00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3名股東持有。
4、美國上市紐交所凈資產要求達4000萬美元,市值達1億美元,稅前收入達1億美元(最近2年每年不少於2500萬美元)。
5、其中,對於中等偏大且凈資產在5000萬人民幣左右的企業,或者年營業額達2億人民幣左右,並且凈利潤在1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可以考慮在納斯達克全國市場發行IPO,更好的企業則可以到紐交所發行IPO。
6、對於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國的中小企業,可以選擇在美國買殼上市,美國上市的前期費用一般為100-150萬美元,時間花費一年多,而買殼上市只需花費一半的錢和時間即可。
(6)香港上市還是美國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香港上市和美國上市的優勢對比
1、香港位置離中國內地較近,且與海外相接連,香港是三個海外市場中最接近中國的一個,與大陸在交通和交流上獲到了不少的先機和優勢。
2、再者,香港作為大陸的同胞,兩者在文化交流上相差不大,這也是香港最能為內地企業接受的海外市場
3、最後,香港的金融地位是最為吸引大陸企業的因素,香港的證券市是世界十大市場之一。而且在中國香港實現上市融資的途徑具有多樣化,香港也同美國一樣,上市方式可選擇IPO直接上市與買殼上市的途徑。
4、美國紐約作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聚集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游資和風險基金。美國證券市場的多層次多樣化可以滿足不同企業的融資要求,在美國的OTC市場櫃台掛牌交易對企業並沒有要求限制,只需由3個券商為公司股票做市便可。
5、美國證券市場是當前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證券市場,是香港、新加坡以及世界上任何一個金融市場不可比擬的,所以企業在美國上市無疑資金會比在其他市場多許多。
香港上市和美國上市的劣勢
1、由上述可知,香港的證券市場比美國的證券市場規模小的多,它的市值大約只有美國紐交所的1/30,股票年成交額遠遠低於紐交所。
2、市盈率低,大概只有13,而紐交所的市盈率大概為30以上,在其他相同條件下,香港募集的資金會比美國的小很多。香港的股票換手率只有55%,而紐交所為70%以上,這說明香港上市後要進行股份退出會比較困難。
3、中美因地域,語言、法律等差異,導致很多中國企業不考慮在美國上市,而且中國企業在美國並不是很知名,會導致市場的冷清,除非是很有名的大型中國企業,否則很難在美國市場獲得認可。最後,上市費用相對來說是較高的,在美國IPO上市。費用大約為1000-2000萬人民幣。
參考資料:香港上市和美國上市有什麼區別
❼ 為什麼有的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有的在國內上市,有的在美國上市
上市是募股或募集資金;在哪上市是企業認為在哪能獲得投資;是企業自己的判斷,而非國家政策!講白點:就是看能不能忽悠到錢!
國內企業如何在中國上市
條件:
(一)發起人符合法定人數(五人以上)
(二)公司資本應達法定資本最低限額(人民幣1000萬元)
(三)股份公司的股份發行、籌辦事項應符合大率規定
(四)具備股份公司的章程
(五)有公司的名稱、完備的組織機構,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2、 上市的設立程序
(1)發起設立程序:
訂立公司章程
認足股份,即由發起人認足全部股份
繳納股款,即由按所認領的股份票面價額交納股款
選舉董事會
申請設立登記
由登記機關進行登記,發給營業執照
(3)募集的設立程序:
草擬公司章程
(注意順序) 發起人認足部分股份
辦理公開募集申請及批准手續
公告招募認股
繳納股款
召開創立大會
申請登記
香港上市和美國上市的區別:
1、首先我們先對比兩者的上市條件要求,香港上市的主板盈利要求為須具備3年的營業記錄,過去3年盈利合計達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合計須達3000萬港元),在3年的業績期,須有相同的管理層;
2、市值要求:新申請人上市預計市值不得少於1億港元,其中由公眾人士持有的證券預計市值不得少於5000萬港元;
3、股東要求: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00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3名股東持有。
4、美國上市紐交所凈資產要求達4000萬美元,市值達1億美元,稅前收入達1億美元(最近2年每年不少於2500萬美元)。
5、其中,對於中等偏大且凈資產在5000萬人民幣左右的企業,或者年營業額達2億人民幣左右,並且凈利潤在1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可以考慮在納斯達克全國市場發行IPO,更好的企業則可以到紐交所發行IPO。
6、對於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國的中小企業,可以選擇在美國買殼上市,美國上市的前期費用一般為100-150萬美元,時間花費一年多,而買殼上市只需花費一半的錢和時間即可。
❽ 為什麼中國企業都跑去美國,香港上市,不在國內上市
因為中國政府對上市公司的要求非常之多,而美國和香港對公司上市政策比較寬松。
❾ 港股上市和紐交所上市在一個維度嗎
應該說目前還是差一些,但差距在不斷縮小。
港交所在制度設計上還是靈活性差一些,當年阿里巴巴因ab股問題惜別港交所,去了美國上市。
現在小米集團在香港上市,就是港交所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斷改進,因此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有所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