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史上最全的半導體產業鏈全景!
導 讀 ( 文/ ittbank 授權發布 )
集成電路作為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市場份額達83%,由於其技術復雜性,產業結構高度專業化。隨著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張,產業競爭加劇,分工模式進一步細化。
目前市場產業鏈為IC設計、IC製造和IC封裝測試。
○ 在核心環節中,IC設計處於產業鏈上游,IC製造為中游環節,IC封裝為下游環節。
○ 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產業轉移,由封裝測試環節轉移到製造環節,產業鏈里的每個環節由此而分工明確。
○ 由原來的IDM為主逐漸轉變為Fabless+Foundry+OSAT。
▲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收入構成佔比圖
① 設計:
細分領域具備亮點,核心關鍵領域設計能力不足。從應用類別(如:手機到 汽車 )到晶元項目(如:處理器到FPGA),國內在高端關鍵晶元自給率幾近為0,仍高度仰賴美國企業;
② 設備:
自給率低,需求缺口較大,當前在中端設備實現突破,初步產業鏈成套布局,但高端製程/產品仍需攻克。中國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只佔全球份額的1-2%,在關鍵領域如:沉積、刻蝕、離子注入、檢測等,仍高度仰賴美國企業;
③ 材料:
在靶材等領域已經比肩國際水平,但在光刻膠等高端領域仍需較長時間實現國產替代。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443 億美金,晶圓製造材料供應中國佔比10%以下,部分封裝材料供應佔比在30%以上。在部分細分領域上比肩國際領先,高端領域仍未實現突破;
④ 製造:
全球市場集中,台積電占據60%的份額,受貿易戰影響相對較低。大陸躋身第二集團,全球產能擴充集中在大陸地區。代工業呈現非常明顯的頭部效應,在全球前十大代工廠商中,台積電一家占據了60%的市場份額。此行業較不受貿易戰影響;
⑤ 封測:
最先能實現自主可控的領域。封測行業國內企業整體實力不俗,在世界擁有較強競爭力,長電+華天+通富三家17 年全球整體市佔率達19%,美國主要的競爭對手僅為Amkor。此行業較不受貿易戰影響。
一、設計
按地域來看,當前全球IC 設計仍以美國為主導,中國大陸是重要參與者。2017 年美國IC設計公司占據了全球約53%的最大份額,IC Insight 預計,新博通將總部全部搬到美國後這一份額將攀升至69%左右。台灣地區IC 設計公司在2017 年的總銷售額中佔16%,與2010年持平。聯發科、聯詠和瑞昱去年的IC 銷售額都超過了10 億美元,而且都躋身全球前二十大IC 設計公司之列。歐洲IC 設計企業只佔了全球市場份額的2%,日韓地區Fabless 模式並不流行。
與非美國海外地區相比,中國公司表現突出。世界前50 fabless IC 設計公司中,中國公司數量明顯上漲,從2009 年1 家增加至2017 年10 家,呈現迅速追趕之勢。2017 年全球前十大Fabless IC 廠商中,美國占據7 席,包括高通、英偉達、蘋果、AMD、Marvell、博通、賽靈思;中國台灣地區聯發科上榜,大陸地區海思和紫光上榜,分別排名第7 和第10。
2017 年全球前十大Fables s IC 設計廠商
(百萬美元)
然而,盡管大陸地區海思和紫光上榜,但可以看到的是,高通、博通和美滿電子在中國區營收佔比達50%以上,國內高端 IC 設計能力嚴重不足。可以看出,國內對於美國公司在核心晶元設計領域的依賴程度較高。
自中美貿易戰打響後,通過「中興事件」和「華為事件」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核心的高端通用型晶元領域,國內的設計公司可提供的產品幾乎為0。
大陸高端通用晶元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移動處理器的國內外差距相對較小。
紫光展銳、華為海思等在移動處理器方面已進入全球前列。
2)中央處理器(CPU) 是追趕難度最大的高端晶元。
英特爾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國內相關企業約有 3-5 家,但都沒有實現商業量產,多仍然依靠申請科研項目經費和政府補貼維持運轉。龍芯等國內 CPU 設計企業雖然能夠做出 CPU 產品,而且在單一或部分指標上可能超越國外 CPU,但由於缺乏產業生態支撐,還無法與佔主導地位的產品競爭。
3)存儲器國內外差距同樣較大。
目前全球存儲晶元主要有三類產品,根據銷售額大小依次為:DRAM、NAND Flash 以及Nor Flash。在內存和快閃記憶體領域中,IDM 廠韓國三星和海力士擁有絕對的優勢,截止到2017年,在兩大領域合計市場份額分別為75.7%和49.1%,中國廠商競爭空間極為有限,武漢長江存儲試圖發展 3D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的技術,但目前僅處於 32 層快閃記憶體樣品階段,而三星、英特爾等全球龍頭企業已開始陸續量產 64 層快閃記憶體產品;在Nor flash 這個約為三四十億美元的小市場中,兆易創新是世界主要參與廠家之一,其他主流供貨廠家為台灣旺宏,美國Cypress,美國美光,台灣華邦。
4)FPGA、AD/DA 等高端通用型晶元,國內外技術懸殊。
這些領域由於都是屬於通用型晶元,具有研發投入大,生命周期長,較難在短期聚集起經濟效益,因此在國內公司層面發展較為緩慢,甚至有些領域是停滯的。
總的來看,晶元設計的上市公司,都是在細分領域的國內最強。比如2017 年匯頂 科技 在指紋識別晶元領域超越FPC 成為全球安卓陣營最大指紋IC 提供商,成為國產設計晶元在消費電子細分領域少有的全球第一。士蘭微從集成電路晶元設計業務開始,逐步搭建了晶元製造平台,並已將技術和製造平台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塊和MEMS 感測器的封裝領域。但與國際半導體大廠相比,不管是高端晶元設計能力,還是規模、盈利水平等方面仍有非常大的追趕空間。
二、設備
目前,我國半導體設備的現況是低端製程實現國產替代,高端製程有待突破,設備自給率低、需求缺口較大。
關鍵設備技術壁壘高,美日技術領先,CR10 份額接近80%,呈現寡頭壟斷局面。半導體設備處於產業鏈上游,貫穿半導體生產的各個環節。按照工藝流程可以分為四大板塊——晶圓製造設備、測試設備、封裝設備、前端相關設備。其中晶圓製造設備占據了中國市場70%的份額。再具體來說,晶圓製造設備根據製程可以主要分為8 大類,其中光刻機、刻蝕機和 薄膜沉積設備這三大類設備占據大部分的半導體設備市場。同時設備市場高度集中,光刻機、CVD 設備、刻蝕機、PVD 設備的產出均集中於少數歐美日本巨頭企業手上。
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低,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市佔率僅佔全球份額的1-2%。
關鍵設備在先進製程上仍未實現突破。目前世界集成電路設備研發水平處於12 英寸7nm,生產水平則已經達到12 英寸14nm;而中國設備研發水平還處於12 英寸14nm,生產水平為12 英寸65-28nm,總的來看國產設備在先進製程上與國內先進水平有2-6 年時間差;具體來看65/55/40/28nm 光刻機、40/28nm 的化學機械拋光機國產化率依然為0,28nm化學氣相沉積設備、快速退火設備、國產化率很低。
三、材料
半導體材料發展歷程
▲各代代表性材料主要應用
▲第二、三代半導體材料技術成熟度
細分領域已經實現彎道超車,核心領域仍未實現突破,半導體材料主要分為晶圓製造材料和封裝材料兩大塊。晶圓製造材料中,矽片機硅基材料最高佔比31%,其次依次為光掩模版14%、光刻膠5%及其光刻膠配套試劑7%。封裝材料中,封裝基板佔比最高,為40%,其次依次為引線框架16%,陶瓷基板11%,鍵合線15%。
日美德在全球半導體材料供應上佔主導地位。各細分領域主要玩家有:矽片——Shin-Etsu、Sumco,光刻膠——TOK、Shipley,電子氣體——Air Liquid、Praxair,CMP——DOW、3M,引線架構——住友金屬,鍵合線——田中貴金屬、封裝基板——松下電工,塑封料——住友電木。
(1)靶材、封裝基板、CMP 等,我國技術已經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的、實現大批量供貨、可以立刻實現國產化。已經實現國產化的半導體材料典例——靶材。
(2)矽片、電子氣體、掩模板等,技術比肩國際、但仍未大批量供貨的產品。
(3)光刻膠,技術仍未實現突破,仍需要較長時間實現國產替代。
四、製造
晶圓製造環節作為半導體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工序,製造工藝高低直接影響半導體產業先進程度。過去二十年內國內晶圓製造環節發展較為滯後,未來在國家政策和大基金的支持之下有望進行快速追趕,將有效提振整個半導體行業鏈的技術密度。
半導體製造在半導體產業鏈里具有卡口地位。製造是產業鏈里的核心環節,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統計行業里各個環節的價值量,製造環節的價值量最大,同時毛利率也處於行業較高水平,因為Fabless+Foundry+OSAT 的模式成為趨勢,Foundry 在整個產業鏈中的重要程度也逐步提升,可以這么認為,Foundry 是一個卡口,產能的輸出都由製造企業所掌控。
代工業呈現非常明顯的頭部效應 根據IC Insights 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前十大代工廠商中,台積電一家占據了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2017 年前八家市場份額接近90%,同時代工主要集中在東亞地區,美國很少有此類型的公司,這也和產業轉移和產業分工有關。我們認為,中國大陸通過資本投資和人才集聚,是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實現代工超越的。
「中國製造」要從下游往上游延伸,在技術轉移路線上,半導體製造是「中國製造」尚未攻克的技術堡壘。中國是個「製造大國」,但「中國製造」主要都是整機產品,在最上游的「晶元製造」領域,中國還和國際領先水平有很大差距。
在從下游的製造向「晶元製造」轉移過程中,一定要涌現出一批技術領先的晶圓代工企業。在晶元貿易戰打響之時,美國對我國製造業技術封鎖和打壓首當其沖,我們在努力傳承「兩彈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同時,如何處理與台灣地區先進企業台積電、聯電之間的關系也會對後續發展產生較大的蝴蝶效應。
五、封測
當前大陸地區半導體產業在封測行業影響力為最強,市場佔有率十分優秀,龍頭企業長電 科技 /通富微電/華天 科技 /晶方 科技 市場規模不斷提升,對比台灣地區公司,大陸封測行業整體增長潛力已不落下風,台灣地區知名IC 設計公司聯發科、聯詠、瑞昱等企業已經將本地封測訂單逐步轉向大陸同業公司。封測行業呈現出台灣地區、美國、大陸地區三足鼎立之態,其中長電 科技 /通富微電/華天 科技 已通過資本並購運作,市場佔有率躋身全球前十(長電 科技 市場規模位列全球第三),先進封裝技術水平和海外龍頭企業基本同步,BGA、WLP、SiP 等先進封裝技術均能順利量產。
封測行業我國大陸企業整體實力不俗,在世界擁有較強競爭力,美國主要的競爭對手為Amkor 公司,在華業務營收佔比約為18%,封測行業美國市場份額一般,前十大封測廠商中,僅有Amkor 公司一家,應該說貿易戰對封測整體行業影響較小,從短中長期而言,Amkor 公司業務取代的可能性較高。
封測行業位於半導體產業鏈末端,其附加價值較低,勞動密集度高,進入技術壁壘較低,封測龍頭日月光每年的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約為4%左右,遠低於半導體IC 設計、設備和製造的世界龍頭公司。隨著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向下游封測行業擴張,也會對傳統封測企業會構成較大的威脅。
2017-2018 年以後,大陸地區封測(OSAT)業者將維持快速成長,目前長電 科技 /通富微電已經能夠提供高階、高毛利產品,未來的3-5 年內,大陸地區的封測企CAGR增長率將持續超越全球同業。
❷ 請推薦一個軟體,可以制圖的,我需要做一個產業鏈分析,需要把每一層的公司列出,並標出之間的合作關系
Visio:
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 是微軟公司出品的一款的軟體,它有助於 IT 和商務專業人員輕松地可視化、分析和交流復雜信息。它能夠將難以理解的復雜文本和表格轉換為一目瞭然的 Visio 圖表。該軟體通過創建與數據相關的 Visio 圖表(而不使用靜態圖片)來顯示數據,這些圖表易於刷新,並能夠顯著提高生產率。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中的各種圖表可了解、操作和共享企業內組織系統、資源和流程的有關信息。
❸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全景圖(2021年4月版)
1 整車
《中國新興造車企業布局及智能網聯功能對比分析報告》
《2020年合資品牌主機廠車聯網產品分析報告》
《2020年造車新勢力Top4新四化布局及戰略研究報告》
《2020年國內自主品牌主機廠車聯網產品分析報告》
《2020 ADAS和自動駕駛產業鏈報告:主機廠篇》
《2020主機廠信息安全布局研究報告》
《2020-2021年主機廠數字化轉型戰略研究報告》
《2020年中國乘用車主要ADAS功能裝配數據年報》
《2019-2020年專用車自動駕駛產業研究報告》
《2019-2020全球與中國 L4自動駕駛行業研究報告》
《2020年無人配送車行業研究報告》
《2019-2020商用車自動駕駛產業研究報告》
《2020年農機自動駕駛研究報告》
《2020-2021年全球及中國礦山自動駕駛行業研究報告》
《2021年中國無人接駁車市場研究報告》
《2020-2026年全球及中國飛行 汽車 產業研究報告》
2 感知
《2021年高精度地圖產業研究報告》
《2021年全球與中國 汽車 激光雷達產業研究報告》
《2019-2020車載毫米波雷達拆解與成本分析報告》
《2020-2021年全球與中國 汽車 毫米波雷達產業研究報告》
《2019-2020 汽車 視覺產業鏈研究報告(上)單目視覺》
《2019-2020 汽車 視覺產業鏈研究報告(下)雙目和其他》
《 2020-2021年 汽車 高精度定位產業研究報告 》
《2019紅外技術及在夜視和DMS的應用研究報告》
《2020年智慧道路之路側智能感知行業研究報告》
3 集成與運營
《2019-2020自動泊車與自主泊車行業研究報告》
《2019-2020年共享出行行業及自動駕駛應用趨勢報告》
《2020-2021年ADAS與自動駕駛Tier1供應商研究報告》
《2020-2021年自動駕駛模擬產業鏈研究(上)》
《2019-2020年自動駕駛模擬產業鏈研究(下)》
《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測試基地研究報告》
《2020年商用車ADAS產業研究報告》
《2020年中國L2級自動駕駛市場研究報告》
《2020年智慧停車行業研究報告》
4 基礎技術
《2019-2020全球與中國 汽車 操作系統產業研究報告》
《2019-2020年 汽車 域控制器產業研究報告》
《2020年 汽車 IGBT產業研究報告》
《2019年中國及全球 汽車 線束、連接器與線纜研究報告》
《2020年ADAS/AD主控晶元產業研究報告》
《2019-2020全球和中國 汽車 網關產業研究報告》
《2019-2020年 汽車 OTA產業研究報告 》
《2020年AUTOSAR軟體產業研究報告》
《2020年 汽車 線控底盤行業研究報告》
《2020年 汽車 數字鑰匙產業研究報告》
《2020年 汽車 雲服務平台產業研究報告》
《2020年 汽車 無線通信模組行業研究報告》
《2020年自動駕駛感測器晶元行業研究報告》
5 座艙與車聯網
《2019-2020 汽車 HUD行業研究報告》
《2019-2020年全球和中國 汽車 儀表與顯示屏行業研究報告》
《2020年全球及中國車載語音行業研究報告》
《2020年全球及中國T-Box行業研究報告》
《2019-2020年車載DMS(駕駛員監測系統)產業研究報告》
《2020年中國 汽車 智能後視鏡行業研究報告》
《2020年 汽車 座艙SoC技術與應用研究報告》
《2020-2021年全球與中國車載顯示行業研究報告》
《2020年 汽車 智能座艙設計趨勢研究報告》
《2020年全球及中國智能 汽車 個性化技術發展研究報告》
《2020年全球及中國商用車車聯網行業研究報告》
《2020年 汽車 與5G產業融合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1年TSP廠商及產品研究報告》
《2020-2021年全球及中國 汽車 座椅產業研究報告》
❹ 5G、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10大產業鏈全景圖
5G產業鏈全景圖
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全景圖
鋰電池產業鏈全景圖
OLED產業鏈全景圖
全面屏產業鏈全景圖
半導體產業鏈全景圖
碳纖維產業鏈全景圖
汽車 座椅產業鏈全景圖
充電樁產業鏈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