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華為晶元備胎上市公司

華為晶元備胎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2-12-27 12:13:36

⑴ 華為自稱的「備胎」晶元是什麼水平能完全替代美國進口嗎

先來說下答案,華為的備胎晶元目前並不能完全替代美國進口。5月16日,美國政府以華為通訊設備會“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宣布全面封殺華為。特朗普簽署了總統令,禁止美國企業與華為有業務往來。


目前,華為的備胎晶元,主要是海思旗下的一些晶元,包括手機晶元,到基站和智能電視晶元。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通訊設備上使用的光晶元,還有一些存儲晶元,華為自己並沒有,還需要依賴美國進口。嚴格來說,華為的一些核心晶元仍然需要依賴進口,華為和其他的供應商並沒有替代品。從這一角度來說,華為的備胎晶元目前還不能完全替代美國進口。大家可以支持華為,而不是盲目的捧殺華為。透過這一事件,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在一些核心技術上我們與美國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⑵ 實地探訪華為「最強備胎」:火熱量產14nm,高端光刻機成轉正攔路虎

黃昏時,中芯國際頭頂一圈光暈,這似乎是個吉兆

30秒快讀

1、先進製程的造芯工藝卡著中國公司的脖子,中芯國際作為國內唯一能夠提供14納米製程的晶圓代工企業,成為「最強備胎」,目前華為已有產品晶元轉由中芯國際代工。

2、《IT時報》記者實地走訪上海中芯國際,14nm晶元火熱量產,7nm工藝研發多時,但礙於高端光刻機缺位,研發進展滯緩。但就像中芯國際頭頂的光暈,二期產線火熱建設,此次事件被認為是中芯國際「轉正」的最好時機。

1999年,農田遍布的張江迎來一批特殊的拜訪者,時任上海市長徐匡迪帶著一群人來到這里考察,其中就有後來被稱為「中國半導體教父」的張汝京。

盡管當時的張江阡陌縱橫,但在張汝京眼裡,這里是發展中國半導體事業的絕佳試驗場,「世界晶元製造業的下一個中心將在上海。」

2000年,張汝京作為創始人的中芯國際落地張江,隨後來自晶元行業的上下游企業集聚於此,包括晶元設計、光掩膜製造、封裝測試、設備供應、氣體供應等企業,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真正在這片土地生根。

20年後,張江已成為中國的「矽谷」 ;20年後,造芯卻成為中國的心事,先進製程的製造工藝更成為遏制中國公司發展的卡脖子技術。

圖源/中芯國際官網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下屬負責出口管制的產業安全局(BIS)發布通知,稱在美國境外為華為生產晶元的企業,只要使用了美國半導體生產設備,就需要申請許可證。這意味著,華為很可能不能再通過台積電量產自家海思設計的高階晶元,而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的頂尖企業,可以生產7nm(納米),甚至5nm的高端晶元。

危機之下,中芯國際作為國內唯一能夠提供14納米製程的晶圓代工企業,成為「最強備胎」,目前華為已有產品晶元轉由中芯國際代工。

近日,《IT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上海中芯國際,發現中芯南方廠區在火熱量產14nm晶元的同時,也在抓緊建設二期產線;7nm工藝已研發多時,只是由於高端光刻機的缺位,研發進展不是很快。

01

「你看,這里一片火熱」

和20年前相比,張江的變化翻天覆地,已從一個鄉村小鎮進階為一座現代科學城:不僅交通發達,而且商業繁榮,充滿著生活氣息,這點與那些只有工廠、生活配套設施缺少的高新開發區很不一樣。

5月19日,《IT時報》記者來到中芯國際,它同華虹宏力、日月光等「鄰居」已和諧地融入到這座科學城中。目前,中芯國際已經開始量產14nm晶元,並拿到一筆來自華為海思14nm手機晶元的訂單。

在14nm產線上工作的周豪(化名)告訴記者:「最近加班比較多,已經向客戶供應了8萬多批貨了;產線上也在招人,比如普工、助理工程師。」由於晶圓廠自動化程度較高,周豪的工作簡單且枯燥,只要把晶圓放置到設備上,其他的事交給設備即可。作為普工,他的底薪為3300元,算上加班費,每個月能掙七八千元。58同城上,一條中芯國際招聘信息顯示普工月工資在5500~7500元。

相比產線上普工的工作,宋傑(化名)的工作顯得高級些。在實驗室工作的他,每天要做的是根據研發人員發來的Case做實驗。「14nm產線設在中芯南方,去年下半年建成,今年開始量產;7~8nm的研發,也已經開展很久了。」宋傑說。

據了解,中芯南方由中芯國際、國家「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及上海市「地方基金」(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合資的方式成立,為一座12英寸晶圓廠,能滿足14nm及以下先進技術節點的研發和量產計劃,14nm技術也可用於主流移動平台、 汽車 、物聯網及雲計算。

宋傑還表示,受限於設備,中芯國際7~8nm的研發進展不是很快,做出來的成品沒那麼快,也沒那麼好,「同樣一道工序,台積電只要一步就能完成,我們可能需要三四步」。高端光刻機的缺失,是其中最關鍵的問題,「除了光刻機,別的設備都能解決。」

早在3月,中芯國際對外公布已從荷蘭ASML公司購入了相關光刻機設備,但並非是最新的EUV極紫外光刻機。

5月15日,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將分別向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和7.5億美元(合計約合160億元人民幣)。

這個消息的釋放,把剛從疫情陰影里走出來的中芯南方設備供應商的熱情重新點燃。一位冷卻設備供應商很看好與中芯南方的合作,他們已和中芯南方簽約了幾千萬元的生意。

「你看,這么多的工人、這么多的設備,一片火熱!國家很重視晶元行業,中芯南方效益會越來越好!」他看著正在修建的中芯南方二期產線,語氣間流露出興奮之色。

據了解,在中芯國際上海廠區保留地塊上,中芯南方將建設兩條月產能均為3.5萬片晶元的集成電路生產線(即SN1和SN2),生產技術水平以12英寸14納米為主。記者從員工、駐廠設備商等多個信源獲悉,中芯南方已完成一期建設,目前正在建設二期。

在中芯國際官網上,記者注意到,從今年年初到現在,中芯國際釋放出的職位明顯多於去年同期,特別是5月以來,增加了對生產運營類和業務支持類兩種崗位的需求,大部分都接受應屆生,比如生產線主管、設備工程師、工藝工程師、良率提升工程師、倉庫管理員、助理工程師等。這或許是中芯南方14納米新廠生產火熱的一個注腳。

02

華為的「危」 中芯國際的「機」

去年5月,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谷歌、偉創力、YouTube等美國本土公司對華為按下了暫停鍵,為此,華為通過「自研+去美化」的方式,開啟多種自救模式。

經過一年時間的調整,華為在「自研+去美化」上步步為營:先是在谷歌服務停供前推出自研的操作系統鴻蒙,其後在5G基站上不再使用美國零部件,再在Mate30、P40等高端機型上降低美國零部件含量,P40系列更是首次搭載HMS以替代谷歌GMS。

相比之下,新一輪的限制將是華為真正的至暗時刻。

和晶元設計不同,晶元生產的高投入不可能完全被一家公司所覆蓋,就目前而言,大多數晶元製造商依賴於KLA、LAM和AMAT等美國企業生產的設備。

中芯國際3月披露的公告顯示,其采購了美國公司LAM和AMAT的設備,且采購金額較大。除了中芯國際,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全球眾多晶圓代工廠都是這兩家廠商的客戶,他們在沉積、刻蝕、離子注入、CMP、勻膠顯影等領域技術領先,尤其先進製程設備,基本沒有廠商可以替代這兩家企業。

世紀證券一份研報顯示,在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方面,關鍵技術被歐美日壟斷,LAM和AMAT這兩家美國公司暫停供貨影響顯著,其中AMAT的產品幾乎包括除光刻機之外的全部半導體前端設備。而荷蘭的ASML是高端光刻機的全球第一,國內企業與其研發投入與技術實力差距甚遠。

目前華為晶元製造主要依賴於台積電,美國限制升級,被解讀為有可能迫使台積電對華為斷供,導致華為無晶元可用。

盡管這種猜測還可能有多種變數,但華為已經啟動B計劃。

此前有媒體稱,華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向中芯國際派駐工程師,幫助中芯國際解決其晶元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近期,華為已將中芯國際14nm工藝代工的麒麟710A晶元應用在榮耀Play 4T手機上。

中芯國際則被認為迎來最好時機。160億元的大基金二期加碼主要面向中芯國際14 納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研發和產能,目前14納米產能已達6000 片/月,目標產能為每月3.5 萬片。而中芯國際最新發布的2020 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營收9.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3%,環比增長7.8%。此外,中芯國際決定將2020 年資本開支從 32 億美元上調至 43 億美元,增加的資本開支主要用於對上海300mm晶圓廠以及成熟工藝生產線的投資。

03

「轉正」的期待

然而,無論對華為還是中芯國際而言,依然有跨不過去的門檻。

與台積電相比,中芯國際的工藝相對落後。現階段中芯國際的工藝還停留在14nm,這是台積電4年前的技術,而台積電7nm工藝已大范圍普及,幾乎是如今各品牌5G旗艦手機和主流晶元的標配。根據規劃,台積電今年開始量產5nm,2022年開始3nm的規模量產,甚至已規劃好2nm。

圖源/台積電官網

據了解,此次美國限制升級前,華為海思已加速將晶元產品轉至台積電的7nm和5nm,只將14nm產品分散到中芯國際投片。但如果120天之後,無法使用台積電的5nm工藝,華為的5G旗艦手機可能要面對工藝製程的競爭壓力。

最新消息是,5月21日,台積電拿下了蘋果5nm處理器的全部訂單,下半年蘋果的多款5G版iPhone處理器將採用5nm工藝,而華為此前發布的14nm製程的榮耀Play 4T手機只是千元出頭的中低端手機。

產能也有較大差距。中芯國際目前14nm月產能僅2000 ~3000片,預計到年底擴大到1.5萬片,但這無法滿足華為的胃口。台積電2019年財報顯示,華為為其一年貢獻了近350億新台幣的營收。

更何況,中芯國際下一代製程何時能投產,才是「最強備胎」能否轉正的關鍵。

今年2月舉行的2019年四季度財報會議上,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首次公開了中芯國際N+1、N+2代FinFET工藝情況。相比於14nm,N+1工藝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邏輯面積縮小 63%、SoC面積縮小55%,這意味著除了性能,N+1其他指標均與7nm工藝相似,之後的N+2工藝性能和成本都更高一些。梁孟松表示,在當前的環境下,N+1、N+2代工藝都不會使用EUV工藝,等到設備就緒之後,N+2之後的工藝才會轉向EUV光刻工藝。事實上,台積電也是在第三代7nm工藝才開始引入EUV。

對此,電子創新網CEO張國斌表示:「製程越小,工藝越高級,IC里的線寬越小,就需要更高級的光刻機;盡管EUV技術對7nm製程不是必需的,但EUV技術的注入能提高良品率,效果好。」

2019財報會議上,中芯國際表示N+1工藝的研發進程穩定,已進入客戶導入及產品認證階段。之前該公司表示去年底試產了N+1工藝,今年底會有限量產N+1工藝。

14nm量產後,N+1、N+2研發項目更加值得期待。張國斌:「只要中芯國際的N+1、N+2工藝能做出產品來,就能代替台積電為海思代工7nm晶元。」

中芯國際真正的考驗將是7nm以下。

多位采訪對象表示,7nm以下的製程少不了EUV技術,公開資料顯示,台積電和三星的5nm晶元均採用了EUV技術。對此,中芯國際還未公開過是否有替代技術方案。

編輯/挨踢妹

排版/馮誠傑

圖片/李玉洋 Pixabay 網路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⑶ 華為晶元「備胎」大獲成功!除了麒麟晶元外:已有這么多自研晶元

眾所周知,在眾多國產手機廠商中,目前最出色、最強的國產手機晶元就只有華為海思麒麟980處理器,性能完全能夠比肩同時代的高通、三星晶元,但實際上,華為在經歷了最近的一波「斷供」危機之後,相信大家已經對華為海思旗下晶元」備胎計劃「有所了解,也正是因為這個「晶元備胎」無所不在,讓華為沒有受到「斷供」影響,與此同時,華為的供應商卻叫苦不已,在缺少了華為這個大客戶之後,業績更是出現了大幅度下滑,不怕被斷供的華為,也是讓大家對其贊嘆不已。

其實對於華為自研晶元,相信大家最為熟悉的或許還是華為手機上所採用的麒麟980處理器,其實在華為手機中,除了麒麟980晶元以外,也是還有很多晶元依舊都屬於華為自研的,目前在DSP,ISP, 基帶晶元, 處理器、電源晶元,NPU、音頻編解碼晶元、視頻編解碼晶元、射頻信號晶元(WLAN/GPS/北斗/藍牙/紅外 等晶元)這幾大快的晶元,都採用了華為自研晶元,整體而言,目前華為手機中的晶元,超過了50%,接近60%的晶元均是華為自研晶元,僅僅只剩餘了DRAM、NAND這些晶元等40%左右的晶元,可見華為晶元「備胎」的成功。

但事實上,華為海思晶元除了在華為手機上得到了成功以外,其實在很多領域,它們比華為手機上的晶元更為成功,比如在攝像頭、伺服器、路由器、電視、光通信、5G、AI等等領域,其中在電視、以及視頻監控領域的晶元,也是擁有更高的市場佔有率。

第一種:電視晶元

眾所周知,華為剛剛發布不久的「鴻蒙OS系統」以及首發搭載鴻蒙OS系統的「榮耀」智慧屏產品,而這款榮耀」智慧屏「恰好就搭載了華為自研的「鴻鵠818」電視晶元,相信大家對於這款電視晶元也已經比較熟悉了。

不得不說,華為海思電視晶元的成功,尤其是在國內電視晶元市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僅華為海思電視晶元就佔到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功的擊敗了競爭對手。就連海信、夏普等大牌電視巨頭,基本採用的都是華為海思晶元,可見華為海思晶元的出色表現。

第二種:視頻監控攝像頭用的晶元

據數據統計,華為海思在攝像頭、行車記錄儀等晶元市場,華為海思同樣有著出色的發揮,就連小米、海康威視等視頻監控產品都大量採用了華為海思晶元,目前在視頻監控攝像頭,華為海信晶元的市場份額同樣超過了50%。

寫在最後:可以看到,華為海思晶元,不僅僅在手機領域有著出色的發揮,同樣在電視領域、視頻監控市場,也大獲成功,更是佔到了50%以上市場份額,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對於華為海思這個國產晶元巨頭,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

⑷ 華為海思是上市公司

是。華為海思華為成立於2004年的半導體公司,承載著華為晶元的研發和銷售,在2005年時就進行了相關的上市聲明,是屬於上市公司的。並且該公司主要致力於為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出行等多場景智能終端開啟相關服務,十分實用,是很優秀的。

⑸ 華為系高管終出走,「AI晶元第一股」寒武紀何以「隕落」

曾被投資者冠以「國內NPU第一股」的寒武紀因與華為合作關系的破裂而跌落神壇,如今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梁軍也選擇出走。隨著這位「華為系」高管的出走,或意味著寒武紀與華為正式分道揚鑣。

寒武紀與華為的「聯姻」走向末路。


3月14日晚間,寒武紀發布了一項重磅的人事變動公告。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骨幹CTO梁軍由於「與公司存在分歧」,已於2月10日通知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離職後,其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CTO梁軍被外界視為寒武紀與華為「聯姻」的重要紐帶,隨著梁軍出走,或意味著寒武紀與華為正式分道揚鑣。


一年多以前,寒武紀登陸科創板時曾備受矚目,首日股價漲幅一度超過300%,市值突破千億。然而不到兩年時間,被冠以「國內AI晶元第一股」名號的寒武紀迅速跌下神壇。


股東大幅減持、股價創出 歷史 新低、首席技術官出走……寒武紀,曾經風光無兩的獨角獸,怎麼了?


華為系梁軍出走, 「聯姻」正式破裂


「梁軍的離職不會影響公司的技術創新,不會對公司整體研發實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雙方也不存在知識產權的糾紛,公司知識產權完整性不會受影響……」


盡管寒武紀用了一連串否定句對外積極表態,梁軍出走的消息還是重錘寒武紀。


梁軍辭任的消息發布後,次日,寒武紀股價收跌18.38%,市值蒸發超36億,總市值僅餘260.57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梁軍於2003年加入華為,後成為海思的技術專家,負責過海思團隊在手機soc設計、網路晶元架構設計等,2017年從華為跳出後加盟寒武紀,任副總經理和CTO。



作為華為的舊部,梁軍在加盟寒武紀的第一年,寒武紀就與華為終端晶元展開IP授權,市場中有聲音指出,梁軍在這場合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抱上華為「大腿」後,寒武紀的業績迎來了暴發式的增長,更為公司日後的上市打下基礎。


根據公司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到2019年,寒武紀對華為海思終端智能處理器 IP 授權業務的銷售金額為 771.27 萬元、1.14億元和以及6365.80 萬元,佔到公司終端智能處理器 IP 授權業務銷售收入比例的 100.00%、97.94%和 92.56%。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017和2018年度,寒武紀的主營收入里,終端IP佔比高達98.33%和99.69%。可以說,沒有華為,寒武紀的AI晶元的商業化進程不會走的如此順遂。


對於一家創業公司而言,業內泰斗的或關乎公司的生死存亡。或是為了留住梁軍,2020年12月,寒武紀曾經向梁軍授予了10萬股激勵性股票。根據協議,梁軍在離職後已獲授未歸屬的8萬股作廢失效,以公司當前的股價65.22元/股計算,這部分股票的價值在522萬元左右。


此外,梁軍手中持有的北京艾溪 科技 37.6%的股權,也需要按照一定的實繳成本疊加5%利息的回購價格,進行轉讓。 換言之,梁軍此番離職近乎凈身出戶。出於何種原因,竟讓這樣一位業界大拿選擇出走?


權宜之計,

「備胎」寒武紀慘遭拋棄


外部推測,在華為脫離寒武紀自研人工智慧晶元後,寒武紀已經成了華為的「棄子」,梁軍的出走實則是在寒武紀身上看不到出路而做出的自救行為。


在2019年的一場峰會上,寒武紀一位高管透露,寒武紀在和很多互聯網頭部企業做技術評測,其中包括快手、滴滴。 但一位曾在滴滴雲就職的業內人士表示,在他任職期間,雖然有合作,但實際上並沒有具體項目使用,因為產品「不好用」。


此外,寒武紀此前宣稱,其晶元在網路有落地。雖然該消息屬實,但根據業內人士的觀點顯示,網路所採用的晶元數量只有百塊左右量級,並未用在核心業務上。


「寒武紀技術上不弱,但是產品也談不上比傳統大廠更好。」大型互聯網公司這樣的客戶,第一訴求是安全穩定,為什麼放棄那些成熟晶元,而去用一個小公司、未經檢驗的晶元?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手中產品在商業化進程中頻頻遇困,寒武紀當初又是如何獲得華為青睞的?或者說,華為與寒武紀的合作從一開始便只是一個權宜之計?


2016年,寒武紀推出首款AI處理器Cambricon-1A,確立中國第一AI獨角獸公司的地位,彼時AI概念正風靡全球。


時隔不久,2017年,手機巨頭蘋果便將這項紅極一時的ai晶元技術搬到了即將發布的iPhone11身上。


華為自然不願在這場智能化的浪潮中落後,為了搶奪「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智能機」的名號,華為決定在麒麟970晶元中集成寒武紀的AI處理器IP。


只是,華為在此後的宣傳活動中卻一直淡化其AI處理器的出處,同時有跡象表明,華為採用寒武紀AI技術開發麒麟970的2017年, 華為海思一直與ARM合作研發基於ARM Trillinum框架的AI技術。


風險正在醞釀。華為海思在2018年發布了雲端及邊緣晶元,此後便一直致力於覆蓋數據中心、邊緣端及消費終端的全場景,而這恰巧也是寒武紀的業務線。這也意味著,未來在終端、雲端、邊緣端人工智慧晶元產品領域,華為海思與寒武紀的正面交鋒不可避免。


此後不久,2018年10月,華為宣布採取自主研發的「達芬奇架構」,2019年華為麒麟810處理器便搭載了自研AI晶元。


華為有了自己的AI晶元,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寒武紀2019年的業務結構發生了一次大換血,由華為撐起的ip授權業務的收入發生斷崖式下滑,寒武紀的主要收入來源變成了智能計算系統集成。


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對寒武紀而言,無疑是巨大損失,寒武紀也直言「公司短期內難以拓展一家在采購規模上足以替代公司華為的客戶。」


成也華為, 敗也華為


根據公司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寒武紀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許可銷售收入在出現同比下滑, 僅為6877.12萬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也下降至15.49%。而這個數字在2017、2018年分別為98.34%和97.63%。


此外,根據彼時公司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科創板上市的募投項目中也並無任何IP研發的內容。


這也引得上交所的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寒武紀說明:「該部分業務的未來經營計劃以及可持續性,是否存在逐步放棄該部分業務的趨勢。」


要知道,僅僅過去了一年的時間,公司賴以生存的主營業務就已經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業務。


沒了華為業務的支撐,寒武紀只能另尋他路,而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中科院成了不二的選擇。


2019年4月25日,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計算機所簽訂合作協議,建設橫琴先進智能計算中心項目。


而這個項目則是代替了IP授權業務成了支撐公司的「脊柱」。除了橫琴項目之外,寒武紀2019年還簽約拿下了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人工智慧計算創新中心的項目。


比較公司2019年的財務數據以及珠海橫琴和西安灃東兩個政府IDC項目貢獻的業績體量後不難發現,在2019年這兩個項目為寒武紀貢獻了約80%的收入,其中橫琴項目貢獻了60%的收入。


這兩個項目雖然收入豐厚,但背後的關聯關系和地方引資招商的戰略考量因素,卻讓商業上的價值大打折扣。


一家晶元公司儼然成了一家idc承包「關系戶」,不過,在這兩個政府idc項目的滋養下,公司順利登陸A股市場。


只是登陸A股後,二級市場中的投資者對公司的高估值並不買單。公司自上市第四日觸及股價 歷史 高點297.77元/股後便開始一路回落。截止發稿,公司股價報66.25元/股,較最高價跌幅接近8成。


短期而言,公司的基本面也難言反轉。根據寒武紀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為7.21億元,同比增長57.12%;同時歸母凈虧損8.47億元,上年同期歸母凈虧損4.35億元,同比擴大94.98%。

⑹ 華為的備胎是為了解決公司的什麼問題

這是為了應對公司在極端壓力之下的生存問題。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這意味著,美國禁止華為公司在未經特別批準的情況下購買重要的美國技術,並在國家安全的基礎上有效地禁止其設備進入美國電信網路。沒有美國政府的許可下,美國企業不得給華為供貨。

在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的一年裡面,華為經歷了西方國家的5g封鎖,經受住了合作夥伴的猶豫,也進行了一系列密集的調整,包括一夜之間對海思「轉正,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成立了哈勃投資公司。

(6)華為晶元備胎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2019年5月17日,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致員工的一封信》刷爆網路。何庭波告訴世界,從早在15年前的2004年,華為就已經為日後可能出現的封鎖局面開始了戰略准備,為包括晶元在內的很多公司產品零部件打造「備胎」。

5月21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更是在公司總部舉行了長達150分鍾的圓桌采訪。針對美國政府愈演愈烈的行政封鎖,任正非明確回應,這些行為不會對華為產生太多影響,「所有高端晶元都可以自己製造;5G也不會受影響,而且兩三年內別人追不上我們。」

⑺ 華為「B計劃」受資本市場關注 「備胎」概念股逆勢狂歡

據報道,美國當地時間5月19日,除通過開源許可獲得的服務外,谷歌已暫停與華為的部分合作,包括硬體、軟體和技術服務的轉讓。谷歌方面通過郵件對外表示:對於使用谷歌服務的用戶,Google Play和Google Play Protect的安全保護功能可以繼續在華為手機上使用。

5月20日華為方面對此最新的回應是,安卓作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一直是開源的,華為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安卓生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產品、服務在中國市場不受影響。事實上,華為在操作系統上也有自己「B計劃」,從2012年開始華為就規劃了自有操作系統「鴻蒙」。

華為遭美國封鎖的消息還在持續發酵的同時,A股的華為「備胎」概念股呈現「一派狂歡」。5月20日,即網上俗稱的「520」這天,在大盤行情不佳的情況下,不少概念股逆勢漲停。安卓系統遭谷歌暫停部分合作

據報道,谷歌已經停止與華為之間除開源以外的業務。

如果一台新出廠的手機不能預裝谷歌的相關軟體,對於高度依賴谷歌服務的歐、亞用戶來說,自然有一定影響。事實上,2018年,華為手機在全球銷量中有一半左右來自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

對此,5月20日,安卓官方表示,對於華為用戶,能夠保證在遵守美國政府要求的同時,保證在現有的華為設備上繼續支持諸如Google Play以及通過Google Play Protect提供的安全服務。

隨後,華為方面也做出了回應,華為表示,安卓作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一直是開源的,華為作為重要參與者,為安卓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華為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安卓生態。華為和榮耀品牌的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市場不受影響,請廣大消費者放心使用和購買。未來華為仍將持續打造安全、可持續發展的全場景智慧生態,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事實上,華為在操作系統上也有自己「B計劃」。華為消費者BG負責人余承東今年3月在德國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除了自己的晶元,(華為)還有操作系統的核心能力打造。」余承東曾表示,華為已經准備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統,一旦發生了不能夠再使用這些(來自谷歌和微軟的)操作系統的情況,就會做好啟動B計劃的准備。

據了解,華為從2012年開始規劃自有操作系統「鴻蒙」,意在成為谷歌Android系統的替代品。

無論是「B計劃」還是此前的華為海思晶元「備胎」計劃,面對美國方面的壓制,華為的系列應對措施也折現了華為無論在操作系統或者手機晶元,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那怪在5月18日,任正非接受日經新聞采訪時表示,美國封鎖對華為影響不大,「我們已經為此做准備了。」「備胎」概念股逆勢漲停

5月17日凌晨,華為海思副總裁發布致員工信後,國產晶元概念股一片沸騰。繼上周五A股國產晶元概念股和華為概念股全線大漲後,5月20日,在三大指數全天弱勢盤整的情況下,同花順(300033)平台歸納的「華為概念股」中,半數以上飄紅,漲停者包括:

興森 科技 (002436)(002436,SZ)、實達集團(600734)(600734,SH)、華天 科技 (002185)(002185,SZ)、誠邁 科技 (300598)(300598,SZ)、星星 科技 (300256)(300256,SZ)、力源信息(300184)(300184,SZ)、三川智慧(300066)(300066,SZ)。

比如,華天 科技 則在其2018年年報中提到,公司的Bumping、WLP等先進封裝產能規模進一步提高,具備接受批量訂單的條件和能力,當年度通過了華為、蘋果等終端主流公司的審核,部分產品已通過客戶向以上終端客戶供貨。力源信息的年報則提到,華為海思是公司的客戶。興森 科技 則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回復:「公司與華為在PCB業務有合作。」

在剛過去的整個周末,券商機構分析師也忙前忙後,忙著發布半導體供應鏈國產「備胎」名單,召開投資者會議挖掘投資機會。

名單顯示,GPU方面,國內有景嘉微(300474)(300474,SZ);存儲方面,國內供應商有兆易創新(603986)(603986,SH)。

FPGA方面,紫光國微(002049)(002049,SZ)的子公司紫光同創、士蘭微(600460)(600460,SH)入股的安路信息等。

模擬晶元及感測器上,國內的供應商有韋爾股份(603501)(603501,SH)+豪威 科技 ,聖邦股份(300661)(300661,SZ)。

功率半導體有聞泰 科技 (600745)(600745,SH)、士蘭微和揚傑 科技 (300373)(300373,SZ)。

射頻晶元國內有三安光電(600703)(600703,SH);阻容感國產「備胎」則是順絡電子(002138)(002138,SZ)。

⑻ 華為晶元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華為晶元股票龍頭股目前有兆日科技和曉程科技
兆日科技:公司致力於研究最前沿的加密演算法、加密晶元、密碼設備和安全網路,這些信息安全技術和產品應用到了企業對公支付和票據安全領域,產品已覆蓋全國數百家商業銀行和數百萬家企業,成為了這個行業技術標準的主要制定者、核心技術的提供者和行業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企業,繼而於2003年和2004年獲得了眾多國際著名投資機構的投資。
曉程科技:公司於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專業方向為集成電路設計,同時為智能電網、智慧城市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龍頭股
領先股票指數是指在一定時期的股市炒作中,對同行業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股票。其漲跌往往對同行業其他股票的漲跌起到引導和示範作用。
龍頭股並非一成不變,其地位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領先股票的基礎是任何與股票相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票價格中。
二:成為龍頭股的條件
1、龍頭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這是多空雙方最准確的進攻信號。漲不起來的個股不能領頭羊
2、龍頭股必須在某一基本面具有壟斷性。
3、龍頭股流通要適度,大市值股和小盤股都不能充當龍頭。 11月,創業股流通市值大多在5億左右。
4、龍頭股必須同時滿足日KDJ、周KDJ和月KDJ。
5, 領先股票通常在市場結束時下跌。當市場恐慌時,他們逆市上漲,提前看到底部,或在市場之前開始,頂住市場的一輪下跌。再比如12月2日出現的新領軍者太原剛玉,符合剛才提到的領軍戰法。一是從漲停開始,籌碼穩定。二是低價3,91元。第三,流通市值只有4,5億,周二隻有6,4億。它從底部上升,翻倍到只有10億,也就是不到200-3億私募基金或熱錢可以炒作。第四,該股的日、周、月KDJ也出現金叉,說明該股主力准備充分。第五,股市在恐慌結束時逆市而上。此時大盤仍在下跌,但並未影響漲停。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leader的上升過程,也說明下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市場下跌,沒有領導者。

⑼ 華為備胎晶元轉正是怎麼回事華為備胎晶元轉正具體什麼情況

華為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的實體名單,也就是美國要制裁華為,限制對華為的晶元供應,華為海思的部分晶元本來是備選方案,如果不發生這樣的事情都不一定會拿出來使用,現在面對無端的制裁和限制,那些備胎晶元就正式拿來使用,就是所謂的轉正。
海思全名是為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0月,負責華為自己的晶元設計。其中大家熟知的華為手機晶元麒麟系列就是出自海思,除了手機晶元,海思的產品還有伺服器晶元(鯤鵬系列)、基站晶元、基帶晶元、AI晶元等等。海思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國矽谷和瑞典設有設計分部。
據DIGITIMES Research發布的2018年全球前十大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Fabless)排名,海思以75億美元營收排名全球第五。
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2013年,海思實現盈利,營收也達到了92億元,員工更是達到了5000人。如今,海思已經生產了超過200種晶元,申請了超過五千項專利。其業務還包括了消費電子、通信等領域的晶元與模塊解決方案。在這十幾年的發展下,海思在手機晶元、移動通信晶元、家庭數字晶元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半導體和IC晶元設計公司。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手機麒麟晶元外,2017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大約為1.53億部,有7000萬部手機使用了麒麟晶元,海思麒麟晶元可以說是助力華為趕果超星之路的最大動力。如今的麒麟系列晶元,甚至已經趕上了行業龍頭高通。而海思的安防晶元已經超越德州儀器成為世界第一,市場份額一度占據百分之七十。其高端路由器晶元早在2013年就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
海思公司一直堅持研究晶元方面的技術,也是其能在企業受到困難時有解決困境途徑的重點。這也說明了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才能在市場上發展的久遠。

閱讀全文

與華為晶元備胎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三板上市的公司算上市公司嗎 瀏覽:900
炒股常用哪些指標 瀏覽:803
新手學炒股書籍下載 瀏覽:578
炒股高分電影 瀏覽:779
企業炒股如何入帳 瀏覽:143
15年炒股虧了多少 瀏覽:486
有案底的人可以炒股嗎 瀏覽:435
科創板的知識評價答案 瀏覽:988
分個紅還能漲停 瀏覽:864
炒股的人都有哪些需求 瀏覽:953
炒股和比特幣 瀏覽:569
博士眼鏡股票價格預測 瀏覽:913
股票復牌首日漲停 瀏覽:506
上市公司季度報告編制時間 瀏覽:809
炒股有好公式嗎 瀏覽:318
炒股無憂網主力拉升視頻 瀏覽:948
炒股用手機還是電腦好 瀏覽:862
炒股交易有什麼app 瀏覽:570
纏論教你炒股票108課app 瀏覽:828
春秋航空股票歷史漲停後走勢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