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國際上市公司並購案例

國際上市公司並購案例

發布時間:2021-03-18 21:48:09

『壹』 近三年的比較典型的企業並購案例有哪些

中國相關的,近期的,較大規模的:

雙匯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

中石油收購加拿大內尼爾容森

建設銀行收購巴西Bicbanco銀行

復星收購地中海俱樂部

三一收購德國大象

濰柴動力收購德國凱傲
等很多

『貳』 國外上市公司並購現狀

上市公司並購通常有以下原因:
1. 擴展營業范圍
2. 擴展銷售渠道
3. 填補自身的弱點(技術和經營)
4. 資本的擴充
5. 技術的擴充
6. 技術封鎖
7. 超越或追趕競爭公司
8. 政治需要

『叄』 中國企業並購案例

2008年7月23日,為國內外財經界廣泛關注的凱雷徐工並購案歷時三年之久,終於塵埃落定。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和凱雷投資集團共同宣布雙方於2005年10月簽署的入股徐工的相關協議有效期已過,雙方決定不再就此項投資進行合作,徐工將獨立進行重組。

2005年10月,徐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徐工科技曾公告稱,凱雷將出資3.75億美元現金購買徐工機械85%的股權。2006年10月收購方案進行了修改,凱雷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0%。2007年3月,凱雷再次將收購方案的持股比例減至45%。

在經歷三次修改後,凱雷入股徐工機械的方案仍然沒有獲得商務部的批復。其間,國內工程機械類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紛紛就外資並購徐工是否危及國家產業安全、徐工國有資產價值是否被低估展開了激烈辯論,商務部兩度召開聽證會,充分聽取各方意見。

7月23日徐工、凱雷共同發布的聯合聲明再次表明雙方合作的原委:「初衷在於藉助凱雷的國際專業技術和網路,幫助徐工進行全球擴張及提升其行業領導地位。」

然而時至今日,雙方的合作意向最終未能實現。聯合聲明表示:「基於發展進程中市場環境的重大變化,合作雙方一致認為對徐工而言,當前的最佳策略是盡快進行企業重組,打造一個高度整合、精簡的機構從而更有效地進行全球范圍的競爭。」

聯合聲明還表示:「盡管目前雙方不再進行此項投資,我們珍視彼此建立的強有力的合作關系。雙方堅信徐工的拓展將為與凱雷和旗下投資公司進行合作創造良好的機會。」

2)公共討論促進徐工發展

徐工、凱雷的聯合聲明發布後,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行業民營企業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向媒體表示,凱雷與徐工的聯姻失敗在意料之中,希望徐工並購案的結束成為賤賣國資的句號。

「我們已經在恪守並購雙方保密協議的前提下,對當初確定的徐工機械資產估值情況作了最大限度的澄清和說明,而且已經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審核並作出結論。」徐工集團新聞發言人劉慶東說,「作為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我們要盡職盡責做好企業層面的基礎工作,更要服從和執行國家的戰略決策和最終意見。」

「國內外市場環境和我國的外資並購政策的確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資深證券評論家袁劍說,「與三年前相比,我國資本市場的定價能力已大大提高,能夠更好地發現企業價值,因此徐工、凱雷現在的選擇,是合乎邏輯的,也更加有利於徐工發展。」

「然而,我們不能用今天正確的選擇,去證明三年前就是錯的。」袁劍說,「客觀地看,徐工當年也就是那個價值。」

「激烈而漫長的公共討論,不僅沒有耽誤徐工的發展,反而成為徐工加快發展的動力。」劉慶東說,「這三年是徐工職工凝聚力最強的三年,也是徐工發展最快的三年。」

三年來,徐工集團銷售收入平均增幅為33.4%。2007年徐工集團銷售收入達308億元,利稅達2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2%和78.5%。

「空前的公共討論使徐工品牌聲名遠播,這兩年我們到很多國家開拓市場,一說我們是徐工的,人家都說知道!你們很搶手!」徐工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沙先亮說。2008年上半年,徐工集團工程機械出口額達4.27億美元,增幅達60.1%。

3)徐工獨立重組計劃全面啟動

「此次徐工、凱雷正式宣布合作意向結束,事實上是為徐工獨立重組計劃全面啟動拉開了大幕。」劉慶東說。

數周來,徐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徐工科技連續發布公告,徐工獨立重組方案逐漸浮出水面。

相關公告披露顯示,徐工集團目前已基本完成資產重組預案編制,集團絕大部分優質資產將進入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徐工重型機械公司、徐工進出口公司、徐工專用車輛公司、徐工液壓件公司等7大主營業務相關資產和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擁有的相關注冊商標所有權,收購資產范圍大大超過原市場預期。此外,徐工機械已於近日完成重型卡車業務收購,並計劃拓展發動機業務。

「徐工科技將由此成為我國業務線最全的工程機械上市公司。新公司收入規模也將超越現有的中聯、三一重工兩大工程機械巨頭,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第一股。」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報告這樣認為

『肆』 求一些近幾年跨國並購案例和數據

比較新的兩個例子,自己去查哈

中鋁公司介入兩拓合並案,入股力拓致80億美元虧損。
2008年2月1日,中國鋁業公司突然介入必和必拓公司與力拓公司合並一案,中鋁於當天發布公告宣布,已通過新加坡全資子公司聯合美國鋁業公司獲得了力拓的英國上市公司12%的現有股份。此次交易收購價約為每股60英鎊,總對價達到了140.5億美元,是中國企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投資。由此,中鋁成為力拓公司的最大單一股東。以當時股價計算,必和必拓至少要將收購價格提高到每4股換1股,才能達到中鋁的收購價格。接下來的幾個月,市場行情逐步惡化,巨大的財務風險和成本負擔致使必和必拓公司宣布放棄對力拓公司的收購。兩拓合並失敗消息一出,力拓股價便應聲而落,一度跌至15英鎊每股。這與中國鋁業公司60英鎊每股的買入價格相比已經跌去了45英鎊,跌幅達75%,中鋁公司浮虧已經超過80億美元。

澳大利亞否決中國公司26億澳元收購澳礦業公司-來源:京華時報2009年03月28日
本報訊(記者張艷)昨天,澳大利亞財政部發表聲明:由於國防安全原因,否決中國五礦出資26億澳元全面收購澳大利亞礦業OZerals的交易。OZ官方表示,正與中國五礦就可能修改收購要約一事進行溝通。記者了解到,OZ面臨即將到期的約10億澳元債務。
中國五礦是我國大型央企之一,OZ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多金屬礦業公司。記者昨天多方聯系中國五礦相關新聞發言人未果。
據了解,澳大利亞財政部之所以否決這一交易,根本原因是OZ旗下ProminentHill礦區,靠近WoomeraProhibitedArea武器測試區域。
澳大利亞財政部聲明:對於澳大利亞國防事業而言,WoomeraProhibitedArea武器測試區域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在一般情況下,一國政府出於國防安全的考慮而拒絕外資企業進入敏感地帶的決定是十分合理的。

『伍』 收集21世紀中國跨國並購案例

看看易界網整理的案例吧:
光榮與夢想:回顧2014年中國企業十大跨境並購交易

1. 弘毅投資PizzaExpress 助力後者開拓中國市場

2014年7月12日,聯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資宣布斥資約9億英鎊(約合人民幣95.5億元)全資收購英國餐飲品牌Pizza Express,並將在未來幫助該品牌深耕中國市場。
入選理由:該筆交易成為了歐洲餐飲行業過去五年中金額最大的並購案。

2. 黑馬安邦保險斬獲紐約華爾道夫酒店
2014年10月6日,安邦保險與希爾頓酒店集團共同宣布,安邦斥資19.5億美元從希爾頓集團手中收購了紐約曼哈頓公園大道49-50街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大樓。有意思的是,不久之前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前就選擇了華爾道夫酒店進行路演,因而該酒店為中國人所熟悉。
入選理由:從金額來說,這是中國保險企業跨境並購最具典型和最大的交易之一。

3. 中國人壽的倫敦之旅
2014年6月,中國人壽保險和主權基金卡達控股公司聯合宣布以總價7.95億英鎊(約84億元人民幣)收購倫敦地標性摩天樓——位於金絲雀碼頭的10 Upper Bank Street大樓。在交易完成後,中國人壽將持有10 Upper Bank Street大樓70%股權,卡達控股將持有20%股權。
入選理由:該筆交易為去年中國企業跨境收購房地產業的最大一筆交易。

4. 復星收購CSS
2014年年初,復星國際以10億歐元的報價成功收購了葡萄牙國有銀行葡萄牙儲蓄總行旗下的保險業務子公司(Caixa Seguros,簡稱CSS)80%的股份。2014年復星跨境收購在醞釀多年後出現井噴,涉及金融、醫療、零售等多個行業和領域,而這是其中最大的一筆投資。

入選理由:2014年中國金融領域跨境並購的最大一筆交易。

5. 聯想收購摩托羅拉
2014年1月30日,聯想宣布以29.1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這是聯想繼收購IBM PC業務後又一項重大的國際化發展舉措。而摩托羅拉在攀上聯想這個新東家之後,能否老樹開新花,令人拭目以待。
入選理由:該交易為2014年度國內TMT行業跨境並購中交易金額最大的一筆,即便在中國各行業跨境並購交易排名中也能排上第二名,僅次於中鋁礦業收購Las Bambas。

6. 中油燃氣的加拿大收購
2014年6月20日,中國石油燃氣集團有限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COG Acquisition Co以2.355億加元收購Baccalieu Energy Inc.。交易代價將以現金方式,並透過公司內部資源撥付。入選理由:全球的礦產資源一直受到國內企業的青睞,而該筆交易為中國礦業過去10年對外收購的最大手筆。

7. 中糧2014並購之路
2014年3月23日,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與荷蘭知名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Nidera在荷蘭正式簽署協議,以12億美元的最終價收購Nidera 51%的股權。同年10月28日,改交易完成交割。作為投資控股型企業,目前中糧集團旗下擁有中國食品、中糧控股、蒙牛乳業、中糧包裝四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糧屯河、中糧地產和中糧生化三家內地上市公司。在此交易後,中糧也就此成為Nidera的控股股東,成為可以與美國ADM、美國邦吉、美國嘉吉、法國路易達孚四大國際壟斷糧商相匹敵的大糧商。
入選理由:該交易為過去十年中,國有企業在農業領域的最大一筆跨境並購交易。

8.中國國家電網收購案例
2014年7月31日,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與義大利存貸款公司(CDP Reti)在義大利總理府簽署協議,以24億歐元(約合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全資子公司能源網公司35%股權。交易完成後,國家電網公司將在義大利存貸款能源網公司董事會5名成員中指派2名董事,並派出2名財務管理人員,並在目標公司義大利輸電網公司和義大利天然氣網路公司的董事會中各指派1名董事。
入選理由:這筆交易是過去十年中國在電力燃氣行業最大的跨境並購案例,也是至今為止中國企業在義大利最大的一筆投資。

9. 三胞進軍英倫打造A股史上最大境外收購
2014年4月,三胞旗下子公司南京新百以2億英鎊收購了英國歷史最悠久的百貨公司House of Fraser 89%的股份,成為第一家進入英國百貨業的內地買家。而剩餘股份則由英國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Sports Direct創始人,邁克·阿什利(Mike Ashley)持有。
入選理由:三胞集團的收購是中國A股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上市公司境外直接收購,同時也是中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一筆零售業境外投資。

10. 中國藍星收購案例
2014年11月24日,中國藍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43.4億挪威克朗(約合6.40億美元)收購挪威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REC太陽能公司(REC Solar)。藍星為每股REC股票支付108.50克朗,較該股上個交易日收盤價溢價15.9%。並購後,中國藍星計劃將REC太陽能與以發展太陽能產業為目標的埃肯公司(Elkem)合並,後者是公司在2011年以20億美元購入的,創造當時中國企業在歐洲最大的一起工業收購案。
入選理由:此項收購為在2014中國跨境並購交易額中排名第九大交易,在化工業中排名第一。

『陸』 近三年的比較典型的企業並購案例有哪些

中國相關的,近期的,較大規模的:
雙匯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
中石油收購加拿大尼爾森
建設銀行收購巴西Bicbanco銀行
光明收購英國維多麥食品公司
復星收購地中海俱樂部
濰柴動力收購義大利法拉第遊艇
三一收購德國大象
濰柴動力收購德國凱傲
柳工收購波蘭HSW
徐工收購德國施維英
等很多

國外收購中國企業,國外並購國外企業每天都在發生,數不勝數

『柒』 2005至2010年跨國公司在華並購案例, 越全越好,最佳答案追分

跨國公司進入我國進行並購投資的模式很多,依據被跨國公司並購的企業是否上市,可以將跨國公司在華的並購模式分為兩大類,即跨國公司在華通過股票市場的並購模式與不通過股票市場的並購模式。
一、跨國公司通過股票市場在華並購的主要模式
目前,跨國公司通過並購方式持有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的方式主要有7種:
1.跨國公司協議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在我國國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分割的情況下,外資協議收購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是並購活動中最簡單有效的方式。由於目前跨國公司尚不能直接從事A股交易,在主板市場難以佔到一席之地;而在能夠交易的B股市場上,上市公司發起人持有多數股份,而這部分又多以國有股、法人股形式存在,因此,外資收購上市公司的大量流通股份,並通過要約收購的可能性不大。《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發布,為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轉讓提供了政策保障,可以預見,外資並購上市公司將大量地通過協議收購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
2.跨國公司直接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股權,即跨國公司參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達到間接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如阿爾卡特(法國的世界著名電信跨國公司)通過從中方股東手中收購上海貝爾10%加1股的股份,同時買斷比利時公司擁有的上海貝爾8.35%的股份,從而其對上海貝爾所持的股份增加到50%以上(50%的股權+1股)。由於上海貝爾是由中外合資企業改制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因而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上海貝嶺25.64%股權,也轉由合資公司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持有。通過這種方式,阿爾卡特不僅打破了電信領域外資不能控股的禁令,而且實現了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在於規避現有政策限制,因此,它將成為跨國公司並購我國上市公司的一種主流模式。
3.我國上市公司向跨國公司定向增發股票。定向增發,是國際上通行的借殼上市模式,是指上市公司通過向收購方定向增發新股,以獲得收購方的優質資產,而收購方在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的同時,通過獲得上市公司新發行的股票而獲得控制權的收購方式。《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出台後,證監會又陸續發布一些與上市公司收購有關的配套文件,包括《上市公司以股份置換資產試點意見》(即定向發行),使以優換劣這樣的非市場化的並購重組行為失去了存在的基礎,使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得以調整。筆者認為,定向增發的推出,將極大地改變目前我國上市公司重組的模式,消除我國上市公司重組中的一些體制性障礙。
4.我國上市公司向跨國公司定向增發可轉換公司債券。這種模式在我國已有案例,如2003年1月23日青島啤酒公司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通過了「公司與全球最大的啤酒巨頭美國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簽署的《戰略投資協議》」的議案和「批准及同意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並守則》向青島市國有管理資產辦公室、安海斯-布希及與他們各自一致行動的人士授出豁免,容許該等人士毋須提出強制性收購建議、收購本公司所有已發行的股份」的議案。這標志著青島啤酒公司向AB公司定向發行可轉債所需的必備法律程序已基本完成,按照約定,2003年3月開始向AB公司發行可轉債。
5.跨國公司先與我國上市公司組建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反向收購上市公司的資產。反向收購是指企業並購中收購方向被收購方出售資產,並利用被收購方所支付的現金來全部或部分支付收購價款的行為。反向收購中,收購方的最終意圖是從控股股東單位購買足以從管理上主導被收購方的股份,而被收購方及其控股股東單位從戰略和產業調整的角度考慮也願意被收購。反向收購合並其實是一項交易,未上市公司買進並控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份後再進行合並,然後由未上市公司改組成新的董事會並控制該董事會。此項交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其結果是未上市公司變成了上市公司。例如,2001年4月,米其林集團投資2億美元與上海輪胎橡膠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控股70%,之後,合資公司斥資3.2億美元反向收購輪胎橡膠公司核心業務和資產。
6.我國企業的海外子公司或在海外的「窗口」企業收購國內上市公司的股份。華潤集團對國內上市公司的系列收購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華潤集團是設立在香港的著名「窗口」企業。1999年6月,華潤集團調整產權結構,中國華潤總公司成為華潤集團的全資控股公司,行使控股職能。2000年6月20日,中國華潤總公司一次性收購萬科8.1%股權,持股量增至10.8%,成為萬科最大的股東。2000年6月30日,五豐行(中國華潤總公司的子公司)屬下的徐州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2001年9月,華潤以中國華潤總公司的名義斥資1.5億元收購四川錦華51%的股份成為其絕對控股股東。在醫葯領域,華潤集團已經與東北制葯集團簽訂合資意向書,香港華潤將控股東北制葯集團,從而間接控股上市公司東北制葯,目前正處於資產評估階段。2002年12月初,華潤集團以2億元拍得8698萬股ST吉發國有法人股股權,從而將取代吉發集團成為ST吉發新的控股股東。華潤在內地跨行業的大規模收購已經在我國資本市場上形成了「華潤系」。
7.跨國公司通過收購境外流通股票(如B股、H股、N股等)的形式或者其他金融創新模式進行的並購活動,也將成為並購市場的一大亮點,並且這類創新模式將更具有想像空間。
二、跨國公司不通過股票市場在華並購的主要模式
跨國公司在華不通過股票市場而進行並購的模式主要有8種:
1.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直接整體並購。整體並購是指對資產和產權的整體轉讓。一般來說,整體並購在並購方實力十分雄厚,而被並購方實力差距較大時才有可能發生。由於跨國公司相對於我國企業而言,實力對比的差異無疑是非常大的,因此,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整體並購時有發生。這種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中策模式」。1992年4月,香港中國策略投資公司(簡稱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礎上易名而成的)收購了山西太原橡膠廠,從而開創了改革開放以後外資在華並購的先河。在隨後兩年多的時間里,中策公司在我國的並購活動屢屢有驚人之處。1992年5月中策公司收購了福建泉州37家國有企業;1992年9月中策公司收購了大連輕工局所屬的全部企業,創辦了合資企業102家;中策公司在杭州、寧波、無錫同樣創辦了數十家控股型合資企業。中策公司在華的並購投資累計達到30億萬元,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被成為「中策現象」。
2.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直接部分並購或與我國企業新組建合資企業。部分並購是指對資產和產權的部分轉讓。一般來說,部分並購在並購方與被並購方的實力差距較小時經常發生。合資企業的組建也可以看作是部分並購的一種特殊類型。這種類型的並購是目前跨國公司在華並購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
3.中外合資企業中,外方收購合資企業的中方股份。胡峰(2003)建立的模型證明:合資雙方不斷相互了解與相互學習,是合資企業結構不穩定的根源。目前大量存在的中外合資企業普遍具有內生的結構不穩定,最終會走向終結,終結的最主要方式為合資企業的一方被另外一方收購了股份。跨國公司進入我國具有長期的戰略目標,而中方合資者主要是針對短期效用函數進行博弈。合資企業的外方投資者具有強烈的學習傾向,且學習能力大大強於合資企業的中方投資者。一旦外方的監督技術達到一定的臨界點時,合資企業的外方就會顯示出收購合資企業的強烈偏好,取得合資企業的控制權。合資企業的外方投資者收購合資企業中的中方股權有兩種主要方式。第一種是有增資時的收購;第二種是沒有增資時的收購。應該看到,我國有相當多的合資企業是我國對跨國公司進入領域嚴格限制政策的產物,隨著我國對人世承諾的逐步兌現,會進一步加快合資企業走向終結。目前外資在華的「獨資化」傾向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4.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對我國企業的收購。例如,2002年12月20日上海通用(上汽集團與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上汽集團和美國通用三家聯手收購山東大宇整車部分(煙台車身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在重組後成立的新合資公司中,上海通用成為最大的股東,擁有50%的股份。
5.我國企業的海外上市公司或窗口企業在內地對非上市公司的並購活動。比如華潤集團的子公司華潤創業啤酒有限公司從1994年收購沈陽啤酒廠開始,到2002年底時,華潤在內地已經收購了20多家啤酒廠,特別是在2002年收購了武漢東湖啤酒廠以後,華潤啤酒的生產規模已經處於我國啤酒市場的行業老大地位。
6.跨國公司重組其在華分支機構。聯合利華在華子公司的重組無疑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證。聯合利華於1986年與上海制皂廠、上海日化開發公司合資組建上海利華有限公司。由於受當時的中外合資企業法規所限,聯合利華在我國的擴張中一直延續著上海利華的合資模式。到了1999年,聯合利華在華合資企業的數量已激增至14家。為了對在華企業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聯合利華當年掀起了一場顛覆式的大調整,將其在中國的業務切分為三大塊。14家企業經過重組後,不但大都收編為聯合利華的控股公司,而且開始歸並到4個明確的法人主體名下。聯合利華當時的重組效果異常顯著,經營成本下降了20%,外籍人員從120多調整到不足30人。為了對在華企業進行更加有效的組織管理,聯合利華2002年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大調整。
7.跨國公司母公司之間的並購活動間接導致它們在華子公司之間的並購。例如,2002年5月7日,惠普完成了對康柏的並購交易,合並後的公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和列印機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技術服務供應商。由於惠普和康柏在華都有各自的子公司,因此惠普和康柏合並以後,它們在華的子公司也進入了合並日程。
8.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向其他跨國公司出售資產。這種模式在我國也時有發生。
三、跨國公司在華並購將來可能會發生的創新模式
跨國公司在華並購除了已有的模式外,還將會出現更多的創新模式。跨國公司可能在將來採用的創新模式主要有:
1.跨國公司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身份獲取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的生效無疑為跨國公司直接進入我國A股市場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以後會有跨國公司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身份進入我國A股市場。
2.跨國公司可以通過拍賣和債權方式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我國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由於到期債務不能清償而被提起訴訟,其所抵押的公司股權將通過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程序而被拍賣。跨國公司可以通過拍賣市場獲得相應上市公司的股權。但需要注意的是,外資介入拍賣市場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見《拍賣法》第33條的規定)。
3.跨國公司通過債權市場間接收購我國企業。跨國公司將有可能通過收購上市公司債權而間接獲得其股權,即「債權轉股權」。這種並購模式廣泛流行於國外的企業並購市場,很多投資公司都會低價收購目標公司的債權,然後通過使目標公司重組,將債權轉化為股權,在企業經營狀況改善後再出賣股權,從而獲得巨大收益。這種並購模式也受到國內法律體系的支持。例如,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已經開始將不良債權打包,向包括國外投資者在內的廣大投資者出售,以期實現資產的盤活,因此外資介入這些不良債權,有助於直接獲得國內上市公司的股權。
4.跨國公司出面徵集代理權而取得我國企業的控制權,但這種方式只能在短期內起到獲取公司控制權的作用。過去,一般是國內機構徵集代理權,在未來必將會出現由跨國公司徵集代理權的案例,因為在徵集代理權的法律方面對跨國公司並沒有特別的限制。跨國公司可以先佔有一部分股權,然後憑借股東地位發出徵集委託權的要約,在成功以後,按自己的意願改組董事會,貫徹自己的經營戰略,並可以為今後實質性的收購奠定基礎。對於我國加人世貿組織協議中限制外資所佔份額的行業,此種代理權的爭奪對跨國公司更有意義。
5.跨國公司在華上市子公司吸收合並我國企業的方式。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對外資企業開放,預計會有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上市的現象,因而可能出現一種新的並購模式,即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吸收合並其他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但由於外資企業上市的門檻較高(如持續三年盈利、需要整體上市,防止剝離上市和捆綁上市、需要一年的上市輔導期等),因此這種模式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出現。
6.我國上市公司委託跨國公司進行股票託管與期權方案相結合的模式。2001年4月,寧夏恆力面向境外投資者公開徵集股權受讓人,計劃通過股權委託管理和簽訂《股權遠期轉讓協議》的方式引進外資股東,後因政策原因叫停,但隨著將來相關政策的進一步放寬,這種模式仍有操作空間。
7.跨國公司要約收購我國上市公司。要約收購是指跨國公司通過股票二級市場收購上市公司的股份,從而達到並購的目的。由於中國股票市場的股權結構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這給要約收購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隨著2002年7月《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出台,我國A股市場進一步開放,這種模式會大行其道。

閱讀全文

與國際上市公司並購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燃氣股票歷史價格 瀏覽:899
預測中芯國際會有幾個漲停 瀏覽:300
如何買進連續漲停個股 瀏覽:419
股票價格除以凈資產 瀏覽:761
50個漲停板多少倍 瀏覽:723
這只必連續7漲停 瀏覽:360
炒股被割 瀏覽:637
什麼炒股軟體會顯示買賣點 瀏覽:236
601515股票價格 瀏覽:934
凡是出現漲停 瀏覽:31
感覺現在炒股越來越難賺錢了 瀏覽:872
武漢微創上市公司 瀏覽:753
定增股票價格是多少 瀏覽:241
周六周日股票價格 瀏覽:187
衛通股票會有幾個漲停板 瀏覽:666
股票買入價格規則 瀏覽:448
科創板上市的匯報 瀏覽:778
新三板終止掛牌股票 瀏覽:722
科技創新勞動光榮板報內容 瀏覽:376
出走後創辦兩家上市公司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