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採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
投資時: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234
貸:銀行存款 234
2007年盈利: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100(500*2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2008年虧損: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20(2000*21%)
貸: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420
甲公司應收A公司長期應收款30萬元無任何清償計劃,甲公司按規定計提壞賬准備
2009年盈利: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160(800*2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60
『貳』 收到上市公司分紅如何進行賬務處理(權益法),分紅金額超過已確認的投資收益部分是否應沖減投資成本
如果投資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權益法下,被投資方宣告分配股利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
收到股利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按解釋4號,分紅不再區分投資前還是投資後,全額沖減長期股權投資。在會計期末對長期股權投資要按CAS8資產減值,衡量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叄』 在採用權益法下,公司分紅應計入什麼
在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向投資方分紅,宣告時投資方應當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成本法:在被投資方實現凈利潤時不做會計處理。
被投資方宣布分配股息紅利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公司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
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分紅,亦稱利潤分享,即分配紅利的簡稱。1899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分紅會議」中指出:「分紅是指企業單位提拔一定比例的盈利,分配給該企業單位一般被雇員工的報酬,此種報酬按自由協約的計劃,事先訂定提拔的比率。
比例一經決定,即不得由僱主變更」。
美國芝加哥大學羅勃·桑納德教授對分紅定義為:「所謂分紅,簡言之,是指受雇員工在其正常薪資之外,分配一部分僱主所得的利潤而言」。
『肆』 A上市公司持有B上市公司34%的股權,請問B公司股價市值漲跌,按權益法計算對A公司有哪些影響
A上市公司持有B上市公司34%的股權,B公司股價市值漲跌,按權益法計算對A公司
沒有影響。
『伍』 上市公司股票為什麼不能從成本法轉成權益法核算
成本法轉為權益法(一)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是否屬於會計政策變更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核算轉為權益法核算,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法律法規要求,如行業會計制度規定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單位50%(外商投資企業為25%)以上股權的,採用權益法核算;新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單位20%及以上股權並且具有重大影響的,採用權益法核算。一個投資企業倘若擁有被投資單位20%股權,在新舊制度轉軌銜接時,會產生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核算問題。二是增持股份導致,即在實行新企業會計制度的前提下,投資企業原擁有被投資單位股權份額低於20%,後通過增持股份,從而擁有被投資單位股權份額超過20%並且具有重大影響,這時也會產生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核算問題。
探討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是否屬於會計政策變更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其會計處理方法,即是否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核算。《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規定,會計政策變更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之一:(1)法律或會計准則等行政法規、規章的要求;(2)這種變更能夠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更相關的會計信息。對於法律法規要求而使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無疑符合準則規定的會計政策變更的第一個條件,應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核算。但是對於增持股份導致的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是否屬於會計政策變更,尚存在著一定的爭議。
『陸』 長期股權投資為什麼要用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這樣有什麼好處
投資企業能夠對被審計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成本法就是投資按投資成本進行計價的方法,該項投資的持有期間,長期股權投資的余額不改變,維持取得時的成本,不去關注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發生變化。 例如有家公司在香港有子公司,母公司這邊用權益法核算。原先子公司實現利潤,母公司就跟著調整,導致留存收益增大。但是因為現行准則要求在2007年進行調整,原先轉入的利潤要沖回來,導致凈利潤有巨大的虧損。如果原先用的就是成本法,則原先賬面上就沒有來自子公司的利潤。 從實務上成本法是簡化合並報表的編制工作,對於子公司的投資,合並報表長期股權投資時不存在的,即使用權益法下最終是消除的。 權益法指的是投資方按照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發生的變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調整的方法。主要適用於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 至於長期股權投資是用權益法好,還是用成本法好,有不同的答案。理論上應該用權益法,控制體現了真正的權益,只是對方的資產、負債全部的體現出來了,資產減負債體現的是真正的權益。就是因為控制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最終長期股權投資抵消,所以才採用簡單的成本法進行核算,簡化合並報表的編制。 而不具有控制或重大影響等,主要因為投資者獲得的信息很少,同時又無公允,調整則無意義。為了簡化起見,用成本法。
『柒』 A企業持有某上市公司股權30%的股票,採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2017年年末該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
(1)實現凈利潤時:
確認的投資收益=9000*30%=2700萬元
宣告股利分配時,應沖減投資收益的金額=600萬元,
2017年由於凈利潤和股利分配確認的投資收益=2700-600=2100萬元
(2)宣告分派現金股利,資產不變(應收股利增加600萬元、長期股權投資減少600萬元),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也不變。
『捌』 長期股權投資什麼時候用成本法什麼時候用權益法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權益法。
投資單位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採用成本法。
這里說的控制,並不一定是控股50%以上,採用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只要實質上是投資單位話語權較大,則屬於控制。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能夠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採用權益法。也可以這樣理解:成本法是用來核算自己家的東西,權益法用來核算不是自己家但是和自己有關聯的東西。
利險並存
獲取經濟利益,並承擔相應的風險。
長期股權投資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資單位生產的產品為投資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場上這種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且不能保證供應。
『玖』 權益法並表對上市公司影響
權益法並表對上市公司影響為通過編制合並抵銷分錄,將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等內部交易對個別財務報表的影響予以抵銷。
因為企業年底合並報表時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和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屬於內部交易,需要抵消,只有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才等於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這樣才可以抵消。成本法只按收到股利確認長期投資,不等於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不能完全抵消。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實施控制的,需要用成本法作為日常個別報表的會計處理。期末,合並報表中需要將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記錄,並追溯調整。
同一控制的是權益結合法,非同一控制的是購買法。區別在於最終調整分錄同一控制需要恢復留存收益,為了「一體化存續」。
合並報表(Consolidation of Accounting statement) :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會計報表的有關數據的報表。該報表可向報表使用者提供公司集團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也可以說,是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組成會計主體,以控股公司和其子公司單獨編制的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由控股公司編制的反映抵消集團內部往來賬項後的集團合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合並報表包括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損益表、合並現金流量表或合並財務狀況變動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