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乾熱岩集中供熱有哪些弊端
乾熱岩集中供熱的弊端:
1、這是技一項新技術,目前缺乏相關的政策、法規、技術標准等支撐。
2、由於這項技術目前在社會上應用較少,還沒有得到土地、水務、市政、物價等有關部門的認可和支持。
B. 大規模開采乾熱岩帶來的危害
開發乾熱岩會加快地球磁場的消失,會拉進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只會讓地球越來越熱!
C. 乾熱岩採暖的缺點
乾熱岩因其得天獨厚的較高溫度,一旦成功開采出來,將是冬季供暖的良好熱源。但因其造價較高,對於面積較小的建築供暖,高昂的成本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因此,用乾熱岩技術來進行集中供暖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乾熱岩供暖技術是通過鑽機向地下2000~4000m深度高溫岩層鑽孔,在孔中安裝一種密閉的金屬換熱器,將地下深層的熱能導出,並通過地源熱泵系統向地面供暖的新技術。乾熱岩供暖技術具有許多優點: (1)突破用地制約,在受熱建築物附近向地下鑽孔,不需建市政配套管網,具有普遍適用性; (2)只抽取地下熱能,不需要取地熱水,保護水資源。 (3)綠色環保,無廢氣、廢液、廢渣等任何污染物排放。 (4)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如果在一個採暖季(4個月),以100萬平米建築為例,與燃煤鍋爐相比,乾熱岩供熱可替代標煤1.6萬噸,減少CO2排放量4.3萬噸,減少SO2排放量136噸。 (5)投資小、運行成本低。按照一個孔(井)可以解決1~1.3萬平米建築的供暖計算,一個小區一次性投資略高於燃煤集中供熱,但是其運行成本僅為燃煤集中供熱成本的35%。 (6)安全可靠。該技術孔徑小(200毫米),地下無運動部件,對建築基礎和地質無任何影響。 (7)地下熱源再生性穩定,且地下換熱器耐腐蝕、耐高溫、耐高壓,壽命與建築壽命相當。 乾熱岩供熱技術雖然優點眾多,但目前在市場推廣應用中也還存在著部分困難和問題:一是該技術為新技術,缺乏相關的政策、法規、技術標准等支撐。二是由於該技術在社會上應用較少,希望得到土地、水務、市政、物價等有關部門的認可和支持。 開發利用乾熱岩,從對大氣環境的保護角度和資源的儲備量講,其優勢是其他能源類別不可比的。乾熱岩資源在其利用過程中不燃燒化石燃料,因此不會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乾熱岩儲量豐富,並可循環利用,可滿足人類長期使用的需要。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D. 怎樣將乾熱岩蘊含的熱能開發出來
美國人史密斯最先提出一種開發利用乾熱岩里的熱能來發電的技術設想:採用特製的鑽機往岩層深處打兩口鑽井;到達乾熱岩以後,再用高壓水流——「水力爆破法」使兩口鑽井之間的岩體產生裂縫,構成通路;然後往一口鑽井裡注水,水被乾熱岩加熱,生成的熱水和蒸汽再用水泵從另一口鑽井中抽出來;抽出來的熱水和蒸汽,即可用來驅動汽輪發電機發電。
第一次開發乾熱岩的野外實踐開始於1973年,具體鑽探地點是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芬頓山,這里的地熱增溫率是每公里65攝氏度。1975年,他們鑽了兩口上部垂直,下部彎曲的「J」形並,井深都在3000米左右。從1977年到1978年,花了9個月的時間,才用高壓注水的辦法把兩口井打通,抽出155攝氏度的蒸汽維持了75天,盡管產生熱量的功率只有3000千瓦,但是這一次成功的實踐仍然是有劃時代意義的。
接著美國又進行了多次試驗。不久前洛斯阿拉莫斯國立實驗室鑽了兩口近4400米的深井,先把水泵進去12小時後再抽上來時,水溫已高達375攝氏度。
專家們認為,在一個地區打上二三十口井,發5萬千瓦電,滿足這個地區2萬人口用電的需要——這樣的開發方案是比較合適的。
有這樣一個總的估計:開發溫度在360攝氏度以上的乾熱岩,所得地下熱水和地熱蒸汽可以用來發電;如果乾熱岩的溫度在80~180攝氏度之間,那麼所得熱能只能為家庭或工廠供暖,可光是這後一部分的能量,就等於現在美國所消耗的熱能的4000倍。
繼美國之後,德國、法國、英國、瑞典、日本等國都開始進行乾熱岩的開發研究。
法國在兩年時間里打出了6口開發乾熱岩的深井,其中的一口井深6000米,每小時可獲得200攝氏度的高溫熱水100噸。
日本的火山多,乾熱岩也多,所以日本對開發乾熱岩特別積極,據說鑽井只需鑽到1500~2000米的深度,就能獲得200攝氏度的地熱。日本不僅參加了美國、德國聯合開發乾熱岩的試驗,而且還在本國進行了類似的實踐。1988年,他們在山形縣打了兩口1800米的深井,井底花崗岩體的溫度大約是250攝氏度,往一口井裡注水,100~180攝氏度的熱水和蒸汽就從35米遠的另一口井中冒出來。
能從地下濕熱岩中取得地熱並開發成地熱田的地方僅僅是少數。可是乾熱岩不同,只要鑽到足夠的深度,就一定能找到它。可以說,除了太陽能,世界上數量最大的能源就是我們腳下的乾熱岩能。專家們說,1立方公里乾熱岩所含有的能量,相當於一個產油1億桶的大油田;全球乾熱岩所含有的能量,相當於全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30倍,可供人類使用成千上萬年。因此我們不能忘了乾熱岩。
E. 乾熱岩的使用比頁岩油復雜嗎
乾熱岩:新興地熱能源,是一般溫度大於200℃,埋深數千米,內部不存在流體或僅有少量地下流體(緻密不透水)的高溫岩體。
頁岩油:泛指存儲在頁岩中的石油。
兩者相差很大。共同點都可以提供能源,頁岩油就是石油的一種,和石油用途一致,但是開采較為困難。乾熱岩其實是地熱能源里的一種,主要可以提供地熱能,(通俗講用途,類似溫泉、冬季採暖、地熱發電等)。
F. 地熱行業收益率是多少
地熱能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行業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我國地熱利用位於全世界首位
「十三五」期間地熱產業可提供近80萬個就業崗位。我國地熱利用已處與於全世界首位,這與廣大的地熱界同仁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地熱能年利用量摺合7000萬噸標准煤,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佔比將達1.5%左右,比2015年提高1個百分點,「十三五」時期地熱能利用增量將占非化石能源增量的三分之一。地熱能行業分析指出,構建地熱能全產業鏈,大力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不僅可加大清潔能源供應比例,同時也能促進康養、旅遊、種養殖等行業的健康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地熱能四大發展趨勢分析
由於國家政策扶持不到位,特別是對於地熱開發的監管不到位,許多地熱項目沒有回灌帶來的環境污染及水位下降問題,熱堆積、冷堆積的問題影響了地熱的可持續利用等等,都對我們的地熱事業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同時我們在乾熱岩研究、砂岩回灌、高效換熱等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地熱能行業前景:
1、淺層地熱能利用快速發展
中國淺層地熱能利用起步於20世紀末,2000年利用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建築面積僅為10萬平方米。地熱能行業前景分析,伴隨綠色奧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淺層地熱能利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4年供暖(製冷)建築面積達767萬平方米,2010年以來以年均28%的速度遞增。
截至2017年底,中國地源熱泵裝機
容量達2萬兆瓦,位居世界第一,年利用淺層地熱能摺合1900萬噸標准煤,實現供暖(製冷)建築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
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湖北、江蘇、上海等省市的城區,其中京津冀開發利用規模最大。
2、水熱型地熱能利用持續增長
近10年來,中國水熱型地熱能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國地熱能直接利用以供暖為主,其次為康養、種養殖等。1990年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僅為190萬平方米,2000年增至1100萬平方米,至2015年底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已達1.02億平方米。
截至2017年底,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超過1.5億平方米,其中山東、河北、河南增長較快。中國地熱能發電始於20世紀70年代,1970年12月第1台中低溫地熱能發電機組在廣東省豐順縣鄧屋發電成功;1977年9月第1台1兆瓦高溫地熱能發電機組在西藏羊八井發電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8個掌握高溫地熱能發電技術的國家。1991年,西藏羊八井地熱能電站裝機容量達25.18兆瓦,其供電量曾占拉薩市電網的40%—60%。截至2017年底,中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為27.28兆瓦,排名世界第18位。
3、乾熱岩型地熱能資源勘查開發處於起步階段
乾熱岩型地熱能是未來地熱能發展的重要領域。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經過
20—40年不等的探索研究,在乾熱岩型地熱能勘查評價、熱儲改造和發電試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積累了一定經驗。相比而言中國起步較晚,2012年科技部設立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開啟了中國關於乾熱岩的專項研究。
2013年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與青海省聯合推進青海重點地區乾熱岩型地熱能勘查,截止到2017年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處鑽獲236℃的乾熱岩體,是中國在沉積盆地區首次發現高溫乾熱岩型地熱能資源。通過深入試驗研究,未來有望在乾熱岩型地熱能開發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可推動中國地熱能發電及梯級高效利用產業集群較快發展。
4、地熱能勘探開發利用裝備較快發展
用於地熱能勘探開發的地球物理、鑽井、熱泵、換熱等一系列關鍵裝備日趨成熟。地球物理勘查方面,中國擁有世界先進的二維地震、三維地震、時頻電磁、大地電磁、重磁等裝備。鑽井工程方面,中國已成功研製萬米鑽機,石油鑽井深度超過8000米,全孔取芯的大陸科學鑽探鑽井深度達7018米,
這些鑽機均可用於地熱能鑽井工程。預計2018年完成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松科二井高溫水基泥漿耐溫達242℃,實施井底動力的螺桿鑽具耐溫達180℃,可替代螺桿鑽具的渦輪鑽具耐溫突破240℃。
熱泵裝備方面,目前中國已是地源熱泵生產與消費大國,國產成套設備生產水平日益提高,國產設備占據了大部分國內市場。近年來,隨著國家財稅和相關激勵政策的出台實施,地源熱泵系統和水熱型地熱能供暖系統發展迅速,帶動了上下游相關新材料和高端裝備產業、科研和服務業快速發展。
地熱能利用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我國地熱能產業正處在「十三五」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和關鍵期。在能源供需多極化格局越來越清晰,能源結構低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當下,隨著「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一執政理念的落地,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和追求,地熱能在能源結構調整、應對氣候變化、大氣污染治理中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地熱能和地源熱泵技術和產品的市場發展空間也將更加廣闊。
按照有關機構的估算,全球的地熱資源是地球全部化石能源的數百倍,目前地熱能在許多國家的能源供應中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國際地熱能正在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正在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又一支骨幹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汪集此前分析成,「十三五」期間如果有5%的供暖通過地熱實現,蘊含的商機將超過百億元。
上市公司中,開山股份、漢鍾精機、華意壓縮、雙良節能、盾安環境、中信重工等涉足地熱能領域的開采或利用,未來有望率先受益。
G. 乾熱岩井井開采有哪些用處
有這個可能。
青海地勘人員在「共和盆地」成功鑽獲溫度高達153℃的乾熱岩。這是我國首次發現大規模可利用乾熱岩資源。該資源屬清潔能源,可用於地熱發電。
「共和盆地」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這次鑽獲的乾熱岩資源具有埋藏淺、溫度高、分布范圍廣的特點,填補了我國一直沒有勘查發現乾熱岩資源的空白。
"乾熱岩發電技術可大幅降低溫室效應和酸雨對環境的影響,且不受季節、氣候制約,"專家說,"利用乾熱岩發電的成本僅為風力發電的一半,只有太陽能發電的十分之一。"
青藏高原南部約占我國大陸地區乾熱岩總資源量的1/5,資源量巨大,是一項新興的地熱能源。
H. 乾熱岩的用途
一.地熱能的一種——乾熱岩型地熱能。乾熱岩型地熱能遍布廣泛。乾熱岩是指地表以下2000米至6000米的岩石層,乾熱岩的溫度一般在70度至200度之間,乾熱岩中的溫度一般是用水將它提上來。然後用於發電、採暖等。 二.乾熱岩型地熱能取暖的原理比較簡單,根據地質情況打出兩口深約2000米左右的井,兩井相距200米至600米。將兩井連通。用高壓注水泵向一井內注水,水通過乾熱岩層,將乾熱岩中的熱量吸收後,從另一口井中噴出,進入換熱器進行熱量交換,換熱後的溫水再回到注水井中。這樣就好像把一個鍋爐放在2000米的地下,水在這個系統中不停的循環就達到了取暖的目的。 三.乾熱岩型地熱能發電比較復雜,因為發電要求熱水或者蒸汽的溫度高,也就是鑽井相對要深,技術要求要高,投資要大。並且發電設備也是一項很大的投資。所以乾熱岩發電項目一般為政府投資行為。 四.乾熱岩採暖與乾熱岩發電相比較: 1.採暖溫度為50度或80度,暖氣片方式供暖的,供水溫度達到80度。低溫輻射地板採暖方式供暖的,供水溫度達到50度。這樣鑽井深度大大低於發電要求鑽井深度。 2. 冷水在井底變熱後可能最終會使岩石溫度降低,因此一處熱岩發電站也許只能工作20年左右。但在關閉幾十年後,地心的熾熱岩漿會重新加熱這些花崗岩,那時這些熱岩就又能重新發電。但採暖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北方一年的採暖期為四個月,其餘八個月是停用的
I. 我國發現的新能源乾熱岩是一種什麼樣的能源呢
這是一種清潔能源,是我國科學家從3700米左右的岩石中開採到的。雖然該熱源的能量利用率,我們目前只能做到2%,但由於這一資源的儲量相當大,也足夠我國用幾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