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大神指點:高活性小分子果膠是不是對抗癌有效果嗎
癌症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小分子果膠MCP能夠通過競爭性結合腫瘤相關蛋白半乳糖凝集素-3受體起到封閉腫瘤癌細胞位點,阻止腫瘤細胞的養分吸收,抑制腫瘤細胞的聚集和對正常細胞的粘附,降低腫瘤細胞的活性的作用,減少轉移灶血管生成,阻止腫瘤細胞的形成、發展與轉移。
Ⅱ 凝集素的簡介
凝集素是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能夠合成和分泌的、能與糖結合的蛋白質,在細胞識別和粘著反應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促進細胞間的粘著。凝集素具有一個以上同糖結合的位點,因此能夠參與細胞的識別和粘著,將不同的細胞聯系起來。
凝集素(Lectin)是指一種從各種植物,無脊椎動物和高等動物中提純的糖蛋白或結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紅血球(含血型物質),故名凝集素。其常見種類見表6-1。常用的為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 PNA),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A(Conconvalina,ConA)、麥胚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 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 SBA)等,凝集素是它們的總稱。凝集素不是來源或參與免疫反應的產物,它們之所以被收入本書,是由於凝集素具有的某些「親合」特性,能被免疫細胞化學技術方法所應用。因此,Ponder(1983)提出應稱「凝集素組織化學」而不能稱為「凝集素免疫組織化學」。
雖然人們認為在植物中凝集素的功能是結合細胞表面上的糖蛋白,然而在動物中它的功能也包括結合可溶性的細胞外或細胞內糖蛋白。舉例來說,有一種凝集素被發現在哺乳類動物肝細胞的表面上,能夠專一性的識別乳糖殘基。人們相信這些細胞表面上的接受器是負責將循環系統中的特定糖蛋白移除。另一個例子是甘露糖-6-磷酸接受器能夠識別含有此種殘基的水解酵素,隨後標定這些蛋白將其送至溶小體。它們提供許多不同的生物功能——從細胞附著的調控,到糖蛋白合成,以及血液中蛋白質的濃度。凝集素也能夠藉由識別僅在病原中發現或是無法進入宿主細胞的的糖類而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純化的凝集素對於臨床應用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夠用來鑒定血型。有些存在人類紅血球上的糖脂質以及糖蛋白能夠經通過凝集素來鑒定。一種來自於雙花扁豆(Dolichos biflorus)的凝集素,經鑒定後發現可識別A1血型。來自於植物Ulex europaeus(重瓣刺金雀/荊豆/荊豆/烏樂樹)的凝集素,經鑒定後發現可識別H血型抗原,而來自於植物Vicia gramineae(野豌豆屬禾本科)的凝集素則可識別N血型抗原。
凝集素在植物中的真正功能還有待研究,而是否僅具細胞附著功能依然還有疑問。凝集素在種子中大量表現(通常自種子中純化),並且隨著植物生長而減少,這顯示其在植物發芽或種子自我生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凝集素被視為免疫系統中的直接演化前身,而且它們至今依然在此扮演重要角色 - 凝集素補體激活途徑、甘露糖結合凝集素、S、P、E凝集素,等等。
「高等」凝集素如自然殺手細胞接受器,對於簡單的糖類具有較低的專一性,而對於模糊的寡糖結構顯示高度親和性。
豆科植物中的凝集素已被廣泛的作為模式生物來了解蛋白質如何識別糖類的分子基礎,因為它們相對容易取得而且具有廣泛的糖類種類。許多凝集素的晶體結構也揭示了糖類與蛋白質之間的原子作用。
一個凝集素在生物學上強大的例子是生化戰劑蓖麻毒素。蓖麻毒素是一種由兩個功能結構域所組成而自從蓖麻中純化的蛋白質。其一是一個能夠結合細胞表面上的半乳糖殘基而能夠使蓖麻毒素進入細胞的凝集素,第二個功能結構域是一個能夠將核糖體RNA中的鹼基切除的N-glycosidase,該作用會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並進而導致細胞死亡。
Ⅲ 什麼是魚蛋白魚蛋白概念股有哪些
魚蛋白食品的新價值 魚蛋白是由深海魚類精製提煉而成,含有大量粘多糖以及豐富的膠原蛋白,素有「吃的化妝品」之稱。目前,魚蛋白產品多被應用於「食用美容品」領域,這主要源於魚蛋白能夠提供皮膚再生所需的養分,並促進皮膚的自我修護,延緩皮膚的老化,增加皮膚的彈性與厚度,使皮膚變得柔潤光滑。此外,除去美容功效外,魚蛋白所富含的營養成分還能夠使服用者在養顏美膚的同時,增進青春活力和健康。 如今,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魚蛋白食品可以有效抑制癌症細胞的轉移,這無疑將魚蛋白的實用價值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從太平洋(601099)鱈魚提取的一種肽或蛋白可抑制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的擴散。此項臨床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路版上。 據悉,大部分癌症患者的死因系腫瘤細胞侵入周圍組織並轉移到附近的血管和淋巴管,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癌細胞轉移」。而癌細胞在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後,會逐步發展出新的血液供應系統,並最終擊潰人體的組織免疫系統,整個癌細胞的轉移過程是癌症患者所難以抵抗的。不過,從太平洋鱈魚提取的一種肽或蛋白提供了抑制癌細胞轉移的可能性。 據馬里蘭大學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鱈魚TFD(湯姆森-弗里德里希二糖)糖肽對抑制前列腺癌有明顯的治療效果。這主要是因為,魚蛋白中的TFD抗原隱藏在正常的人體細胞中,卻暴露在癌細胞的表面,可以阻止癌細胞附著到血管壁上。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研究人員從太平洋鱈魚中提純出一種特殊形式的TFD,稱為TFD100。TFD100可與在前列腺癌細胞中的半乳糖凝集素-3(GAL3)結合,而GAL3能使癌細胞依附於血管壁,並能殺死活性T細胞(一種白血細胞,可幫助癌細胞擴散到整個身體並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因此,TFD100可阻止癌細胞附著到血管壁,從而抑制T細胞的死亡並增強免疫反應。 有分析指出,高親和性的TFD100可以用於治療包括前列腺癌在內的各種癌症。如果未來能夠為癌症患者提供這種來自魚蛋白的天然膳食補充劑,有可能起到阻止癌細胞轉移的療效。而這也將催生一個全新的產業——癌症免疫治療類營養品的開發。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全球腫瘤患者的逐年遞增,對癌症免疫治療類營養品的需求將呈幾何式的增長。
Ⅳ 可溶性半乳糖凝集素3結合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一樣嗎
一個是Galectin-3結合蛋白(LGALS3BP),另一個是Galectin-3,後者一般促進單核細胞分化為纖維細胞,而前者一般是抑制
Ⅳ 劉湘源的主要論文
1. AG490 inhibits NFATc1 expression and STAT3 activation ring RANKL inced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 Sun L, Yao ZQ, Deng XL, Liu R, Liu XY(通訊作者).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3,435(4):533-9.
2. Re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value of ACL and anti-β2GP1 antibody for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practical world. Deng XL, Liu XY(通訊作者).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32(12):3881-6.
3. RANKL downregulates cell surface CXCR6 expression through 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ring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Sun L, Yao ZQ,Liu R, Huang JS,Liu XY(通訊作者).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2, 429(3-4):156-62.
4. Is It Necessary to Combine Detection of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並列第一作者), Wang ZM, Liu R, Li ZG.J Rheumatol, 2010, 37(12):2462-5
5. Less disease severity and favorable prog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menopaus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Deng XL, Liu XY(通訊作者).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09,29(5):535-8.
6. Comparative study on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t active stage. XiaoLiDeng, XiaoXiaLi, XiangYuanLiu(通訊作者), LinSun and RuiLiu. Rheumatol Int, 2010,30(11):1429-1436
7.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modification of 1987 AC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in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並列第1作者), Wang ZM, Li ZG. Clin Rheumat, 2010, 29(1):33-8.
8. Comparative study on low back pain misdiagnosed as spondyloarthropathy. Deng XL, Liu XY(通訊作者),Xu N. Clin Rheumatol, 2009,28(8):893-8.
9.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在RA滑液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趙金霞,孫琳,張穎健,張霞,李茹,劉湘源(通訊作者).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3,17(7):446-49
10. 痛風炎症機制的研究進展. 武東,趙金霞,孫琳,劉湘源(通訊作者).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4,18(2):128-130
11. 半乳糖凝集素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中的表達. 李常虹,孫琳,張穎健,趙金霞,姚中強,徐寧,劉蕊,劉湘源(通訊作者).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 45(3):452-457
12. JAK2/STAT3信號通路對RANKL誘導的RAW264.7細胞向破骨細胞分化的影響. 李常虹,趙金霞,孫琳,姚中強,劉蕊,劉湘源(通訊作者).中國骨質疏鬆雜志,2013,19(5):
13. IgG、IgA和IgM亞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在早期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檢測及意義. 張穎健,趙金霞,孫琳,李常虹,李桂葉,劉湘源(通訊作者),栗占國.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3,17(1):5-9
14. 應關注老年風濕病的診治. 趙金霞 劉湘源.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11(12):881-884
15. 尿酸持續達標是難治性痛風治療的關鍵. 劉湘源,鄭曉娟.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4(2):168-170
16.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體的檢測及其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中的意義. 張霞,趙金霞,孫琳,李茹,劉湘源(通訊作者),栗占國.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4(2):195-198
17. 不容忽視痛風的降尿酸治療(專論). 劉湘源.中華風濕病雜志,2010,14(6):361-363
18. TNF-α拮抗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預測指標的研究進展. 趙金霞,劉湘源(通訊作者).中華臨床醫學雜志,2010,4(4):447-449
19. 痛風急性發作的治療進展(綜述). 劉湘源,李樹強.中華臨床醫學雜志,2009,3(3):71-73.
20. 女性風濕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選擇(綜述). 劉湘源.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9,13(1):60-61.
21. 應重視類風濕關節炎的強化治療(專論). 劉湘源.中華風濕病雜志,2009,13(11): 729-731.
22. 痛風降尿酸治療的進展. 劉湘源,中華內科雜志,2008,47(11):959-960.
23. 難治性痛風石痛風的治療. 劉湘源.中華臨床醫學雜志,2008,2(6):619-622.
24. 環磷醯胺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不良反應的防治. 劉湘源,徐寧,李勝光.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2008,12(3): 207-209.
25. 慢性下背痛的鑒別診斷. 劉湘源,李勝光.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6,5(10):632-634.
26. B27相關性前葡萄膜炎. 劉湘源,肖玉蘭,李勝光,唐麗君,張莉芸.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6,10(4):244-247.
27. 生物制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劉湘源,李勝光.黃烽.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6,5(1):32-34.
28.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劉湘源,肖玉蘭,任素琴, 唐麗君,張莉芸.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5,9(5):280-283.
29. 誤診為脊柱關節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臨床分析. 劉湘源,黃烽.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5,9(10):610-614.
30. 纖維肌痛綜合征的治療進展. 劉湘源,黃烽.臨床葯物治療雜志,2005,3(1):33-37.
31. 類風濕關節炎的抗B細胞治療. 劉湘源,黃烽.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5,9(11):696-697.
32. 韋格納肉芽腫的治療現狀. 劉湘源,黃烽.中國葯物應用與監測,2005,2(3):30-33.
33. 漢族類風濕關節炎患者HLA-DM和-DR基因的表達. 劉湘源,朱繼平,閔偉琪,黃建生.中國葯物與臨床. 2003,3(1):18-20
34.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HLA-DM基因多態性分析. 劉湘源,閔偉琪,黃烽,李勝光.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2,23(1):8-10.
35. 抗瘧葯物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臨床應用. 劉湘源, 黃烽.中國新葯雜志,2002,11(4):274-277
36. 依地酸鈣鈉治療系統性硬化症86例. 劉湘源,黃次波,黃烽.中國新葯雜志,2001,10(8):530-322.
37. 系統性紅斑狼瘡並發急性肢端乾性壞疽. 劉湘源,尚桂蓮,黃次波, 黃烽中華內科雜志,2000,39(9):615-616.
38. 男性與女性白塞病的對比研究. 劉湘源,李勝光,施桂英,等.中華風濕病雜志, 2000,4(2):82-84.
39. 雷諾現象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臨床意義. 劉湘源,林俊,黃烽,黃次波.中華風濕病雜志,2000,4(3):175-177.
40. 白細胞介素-6及其受體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外周血中的表達. 劉湘源,林紅,袁國華,黃烽.中華內科雜志.1999,38(7):448-50.
41. 乾燥綜合征並發完全型腎小管酸中毒. 劉湘源,杜轉敏,袁國華,黃次波.軍醫進修學院學報, 1999, 20(4):254-255.
42.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胃腸損傷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研究. 劉湘源,施桂英.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1999,3(2):106-110.
43. HLA-B27陰性與陽性強直性脊柱炎的對比分析. 劉湘源,王寬婷,趙偉,黃烽.中華風濕病雜志,1998, 3:143-146.
44. 乾燥綜合征與腎小管酸中毒. 劉湘源,李春先,黃次波.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8,18(12):753-754.
Ⅵ 據說小分子柑橘果膠可以抗癌
1995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學會期刊的學術文章,首次證實了小分子柑橘果膠有抑制癌細胞轉移的作用。實驗採用多組被注射了人類癌細胞的老鼠,結果發現飲用LCP水的老鼠僅50%發生癌轉移,而飲用普通水的對照組老鼠則有94%轉移。
1999年,著名腫瘤學家斯蒂芬斯特魯姆博士和同事們首先證明了小分子柑橘果膠對人類晚期癌症的積極作用,在七名無法常規治療的晚期患者中,每天使用LCP三個月後,其中五名患者有積極的反應。
2011年,《廣東醫學》在《低分子柑橘果膠在腫瘤治療中的研究進展》中指出,小分子柑橘果膠可封閉腫瘤細胞表面的Galectin-3位點,阻止腫瘤細胞的形成與發展。體內實驗中證實,LCP抑制乳腺癌細胞在肺、骨組織中形成轉移瘤的有效率大於90%。
2014年,浙江大學博士生沈彥偉深入研究了小分子柑橘果膠抑制Galectin-3誘導的近年來MDSC細胞增敏乳腺癌化療,結合大量醫學實驗及參考文獻在其學位論文中得出結論:小分子柑橘果膠不僅作為保健食品具有驅鉛、解酒、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其在抗腫瘤治療的臨床應用方面也具有廣闊前景。
不過,並非所有柑橘果膠都能如文中研究一樣,它們的分子和活性決定人體吸收難易程度,絡通純天然高活性小分子柑橘果膠方能發揮更好的抗癌功效。
Ⅶ 凝集素的性質
至今在無脊椎動物體內發現的凝集素均是糖蛋白,糖以共價鍵形式結合進凝集素中,糖的種類主要包括有甘露糖、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而少見木糖,阿拉伯糖。動物凝集素所含糖的種類和植物、微生物凝集素所含糖的種類不一樣,凝集素中蛋白質部分主要由天冬氨酸、絲氨酸和蘇氨酸組成,少見含硫氨基酸。與部分凝集素活性相關的金屬離子常是Ca2+和Mg2+,這是許多糖進行結合或凝集活動所必需的。很多凝集素(如C一類型凝集素)發生凝集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存在Ca2+ 。在賞凝集素(Limulin)中需要C擴+以類鈣調素形式進行生理活動;而在Anthocidariscr assispina中,則是Ca2+ 影響凝集素分子構型:Ca2+影響牡蠣凝集素則是通過改變蛋白質構型,而不是直接參與配體結合。有人認為Ca2+ 通過離子鍵與梭基等作用,以穩定結構,增強氫鍵和疏水基團的相互作用。
凝集素進行的凝集反應常被單糖所抑制,有的卻需某些二糖、三糖或多糖,被抑制的敏感性差別較大。某些典型特效凝集素易被相應血型物質中部分糖類所抑制,如A型血抗原特效的凝集素被N-乙醯-D一半乳糖所抑制;O型特效的凝集素被L一岩藻糖所抑制。凝集素結合糖類的專一性范圍不一。少數凝集素的結合范圍相當窄。用蛋白酶,如胰蛋白酶、鏈霉蛋白酶等溫和處理凝集素,可使其凝集活動的敏感性得到提高,一些添加劑、金屬離子也影響凝集素活動。
Ⅷ 甲狀腺腫瘤的標記物有哪些
建議患者及時的去往醫院查明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Ⅸ 滋養體的阿米巴滋養體
宿主免疫
宿主對阿米巴侵入的免疫反應主要是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雖然自然防禦系統可阻止阿米巴的入侵,但是獲得性免疫則起著更為重要的防禦作用,並且具有抗再感染能力,特別是宿主體內的抗體特異性T細胞和細胞因子γ-干擾素,他們可活化巨噬細胞,從而達到抗阿米巴的作用。抗阿米巴抗體還可結合在蟲體表面,通過凝集素凝集滋養體,起抗感染或控制感染的輔助作用,由於細胞膜的流動性作用和胞吞作用,一些抗體可能被遷移或被攝入細胞內,影響抗體的作用效果[15]。溶組織內阿米巴的功能性抗原較弱,不能刺激機體產生較強的保護性抗體,所以宿主的保護性免疫功能不強,感染溶組織內阿米巴後,沒有持久的免疫作用,病癒後仍可重復感染。
病毒的作用
病毒與阿米巴也有著密切的關系,自Diamorid(1972)首次在溶組織內阿米巴內發現近似植物桿狀病毒顆粒以來,有許多病毒顆粒都在阿米巴內發現過,如艾滋病毒(HIV)、輪狀病毒和呼腸病毒等,1976年,Diamond L S又發現在溶組織內阿米巴內的病毒有3種主要結構形式,即呈20面體、細絲狀和串株狀結構。溶組織內阿米巴內攜帶有較多病毒顆粒,像肝炎病毒質粒就是其一。可見阿米巴是病毒顆粒的較好載體之一,存在於阿米巴細胞內的病毒顆粒是否能轉染機體,引起宿主細胞病變,還不清楚。
細菌的作用
在某些細菌的協同作用下,溶組織內阿米巴會對機體產生更強的致病作用,它不僅可吸取腸道內細菌分解的食物,還可利用細菌提供的理化條件增殖和活動,甚至可直接攝食細菌。試驗表明,機體吞食其純包囊和純細菌都不發病,而吞食混有細菌的包囊卻出現急性阿米巴痢疾的症狀。這是因為細菌能造成適宜的氧化還原電位與氫離子濃度,促使阿米巴的增殖及阿米巴毒素的分泌,從而削弱宿主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細菌還可直接損壞機體的腸黏膜,為蟲體侵入腸道組織提供有利條件。某些革蘭氏陰性菌與阿米巴混合培養後,可以明顯增強實驗動物感染率和病變程度;表面附有細菌的滋養體,還可憑著甘露糖結合凝集素或阿米巴260 ku半乳糖/乙醯氨基半乳糖凝集素,增強阿米巴對宿主細胞的溶解作用。
蟲株與毒力
不同溶組織內阿米巴分離株在其毒性特徵方面有很大的可變性。來源於不同地區和不同宿主的阿米巴,其毒性不同。急性患者的蟲株毒力比帶蟲者的強;熱帶地區的蟲株毒力更強,發病率更高;溫帶及寒帶地區的蟲株,毒力較弱;阿米巴的毒力也受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如通過感染實驗動物,給實驗動物投喂或肌注膽固醇,與細菌混合培養,與枯氏錐蟲混合培養,培養基中加入膽固醇或NO等,都能起到調節蟲株毒力的作用。
高氧環境中的阿米巴在巰基依賴過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下在可以阻止組織產生有害的H2O2,有助於滋養體在高氧環境中的自身保護,並不影響其毒力。
Ⅹ 初二生物 細菌和真菌繁殖的溫度
在某些細菌的協同作用下,溶組織內阿米巴會對機體產生更強的致病作用,它不僅可吸取腸道內細菌分解的食物,還可利用細菌提供的理化條件增殖和活動,甚至可直接攝食細菌。試驗表明,機體吞食其純包囊和純細菌都不發病,而吞食混有細菌的包囊卻出現急性阿米巴痢疾的症狀。這是因為細菌能造成適宜的氧化還原電位與氫離子濃度,促使阿米巴的增殖及阿米巴毒素的分泌,從而削弱宿主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細菌還可直接損壞機體的腸黏膜,為蟲體侵入腸道組織提供有利條件。某些革蘭氏陰性菌與阿米巴混合培養後,可以明顯增強實驗動物感染率和病變程度;表面附有細菌的滋養體,還可憑著甘露糖結合凝集素或阿米巴260
ku半乳糖/乙醯氨基半乳糖凝集素,增強阿米巴對宿主細胞的溶解作用。
在真菌的腐解作用中,它使許多重要化學元素得以再循環。真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地球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
真菌像細菌和微生物一樣都是分解者,就是一些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機物的生物。真菌將生物分解為各類無機物,使土地肥力增強。
還有些真菌也成為重要的食物來源。可食用的蕈菌有200多種,如冬菇、草菇、木耳、雲耳等。以及真菌所侵入後的生(動)物空殼,如冬蟲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