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一大股東變更是否觸發要約收購
主動或被動的導致自己在上市公司擁有的股份達到或超過30%。比如主動性收購,無論是從二級市場還是協議收購,比如被動的股權比例上升,如因為繼承、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和上市公司定向減資。這些都是收購辦法里有明文描述的,觸發要約收購義務的共性,就是在上市公司擁有的股份由不足30%,變更為達到或超過30%,仔細辨析法規哈。如果始終一直沒變化,那麼不應屬於觸發要約收購義務的范疇。個人觀點。
❷ 更換上市公司第一大控股股東,員工補償問題.
你的補償由你所在子公司支付,如果公司辭退你,以你的實際工齡為標准計算補償你的經濟賠償金(一年補一個月的工資)。
❸ 控股股東戰略重組對上市公司影響
控股股東戰略重組對上市公司的影響要看重組的內容是什麼,不能籠統的說。如果戰略重組的方向與所控制的上市公司業務方向一致,處於上下游產業會比較有利於上市公司發展。如果方向不是上市公司業務方向那麼上市公司的命運就不好確定了,是轉讓還是繼續持有,是否繼續對上市公司進行扶持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另外,戰略重組和可能引來新的合作者,或者看好上市公司這個殼子借機控制上市公司,這樣的話會比較有利上市公司。因此,一般看了重組都是利好消息。
❹ 控制權變更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好。
控制權變更對上市公司是利好的,因為控制權變更會給上市公司引入優質的資產,對上市公司的發展有利,不過控制權變更控制權變更是事件性因素,不一定會使股票上漲。
股票漲跌由多方面因素決定,比如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投資者可以綜合這些情況分析股票後續的漲跌情況。
【拓展資料】
其實變更是對股價有一定的影響的,而不同類型的變化對股票價格有不同的影響:
1.有資產重組的計劃。當第一大股東發生變更時,重大資產重組將同時發生,這對股價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如果放在上市公司的資產是高質量的資產,收益和利潤都不錯,那麼股價就會上漲。但是,如果注入的資產質量一般,就會導致股價下跌。所以,重組不代表是好事,但還是需要區別對待。
2.只有股東的變更。如果沒有資產重組計劃,只需要分析最大股東的變化。如果剛進入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屬於強勢公司,也是好消息,對股價有好處。但是,如果新的第一大股東實力一般或者不如以前的第一大股東,對股價是一種風險,可能導致股價下跌。
3.當時股市的具體情況。最大股東發生變動時,需要根據當時的股市情況進行判斷。當當時股市強勢上漲時,這一變化將作為股價的正向投機。如果當時股市不景氣,就會導致股價下跌。短期受益,長期觀察。
為什麼短期是積極的?因為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上市公司難以為繼的資金面,危急狀態下,這實際上是謀生的最後手段。這樣是可以解決公司的生存危機的,所以是利好的,但是公司的控制權是可能會發生轉移的,從而公司的治理風格也是會發生變化的。其他上市公司的情況需要具體分析,逐步觀察。提前,我們只能希望它會變得更好。關鍵是新架構的管理措施能否提升公司業績,這意味著長期效益。
❺ 一個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將要變化,這意味著什麼
你好,可能意味著公司的主營發展要出現重大的改變,經營政策可能也會出現大的變動,對股價短期有很大的刺激!
❻ 上市公司更變大股東是利好還是利空
摘要 您好,是的,上市公司更換大股東(實控人)、借殼和並購重組都是重大利好,都會有一波或大或小的行情。因為有預期。
❼ 上市公司更換實際控制人是不是利空
上市公司更換實際控制人一般是利好。除非這個公司在做假。很多是實際控制人看好這個企業,或者項目。也有因為重組,整合,改變實際控制人。
例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存款准備金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7)第一大股東更換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擴展閱讀
利空防範
1、迴避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來自各種因素,需要綜合運用迴避方法。
一是要掌握趨勢。對每種股票價位變動的歷史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從中了解其循環變動的規律,了解收益的持續增長能力。
例如小汽車製造業,在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時,其公司利潤有保證,相反在社會經濟蕭條時,人們收入減少,小汽車的消費者就會大為減少,這時期一般就不能輕易購買它的股票。
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業受其自身的經營限制,一年裡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停工停產,其股價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會下跌,為了避免因股價下跌而造成的損失,可策略性低地購入另一些開工、停工剛好相反的股票進行組合,互相彌補股價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損失。
三是選擇買賣時機。以股價變化的歷史數據為基礎,算出標准誤差,並以此為選則買賣時機的一般標准,當股價低於標准誤差下限時,可以購進股票,當股價高於標准誤差上限時,最好把手頭的股票賣掉。
四是注意投資期。企業的經營狀況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經濟氣候好時,股市交易活躍;經濟氣候不好時,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為大宗股票投資期。在西方國家,股市得變化對經濟氣候的反映更敏感,常常是在經濟出現衰退前6個月,股價已開始回落。
比如1991年2月,美國經濟進入新的一個衰退期的前6個月,著名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已開始下跌,而在經濟開始復甦前半年,股價即已開始回彈。根據歷史資料分析,還可知道它的經濟繁榮期大多持續48個月。因此,有可能正確地判定當時經濟狀況在興衰循環中所處的地位,把握好投資期限。
2、分散系統風險
股市操作有句諺語: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話道出了分散風險的哲理。辦法之一是分散投資資金單位。60年代末一些研究者發現,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數家乃至許多家任意選出的公司股票上,總的投資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他們發現,對任意選出的60種股票的組合群進行投資,其風險可降至11.9%左右,即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許多家公司的股票上,總的投資收益率變動,在6個月內變動將達20.5%。如果你手中有一筆暫時不用的、金額又不算大的現金,你又能承受其投資可能帶來得損失,那你可選擇那些會又高收益的股票進行投資。
如果你掌握的是一大筆損失不得的巨額現金,那你最好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來降低風險,即使有不測風雲,也會東方不亮西方亮,不至於全軍覆沒。辦法之二是行業選擇分散。
證券投資、尤其是股票投資不僅要對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資,而且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業的或相鄰行業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業的,因為共同的經濟環境會對同行業的企業和相鄰行業的企業帶來相同的影響,如果投資選擇的是同行業或相鄰行業的不同企業,也達不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只有不同行業、不相關的企業才有可能此損彼益,從而能有效地分散風險。辦法之三是時間分散。就股票而言,只要股份公司盈利,股票持有人就會定期收到公司發放的股息與紅利,例如香港、台灣的公司通常在每年3月份舉行一次股東大會,決定每股的派息數額和一些公司的發展方針和計劃,在4月間派息。
而美國的企業則都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臨近發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數後,相應得股票價格會有明顯得變動。短期投資宜在發息日之前大批購入該股票,在獲得股息和其他好處後,再將所持股票轉手;而長期投資者則不宜在這期間購買該股票。
因而,證券投資者應根據投資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得投資時間,以將風險分散在不同階段上。辦法之四是季節分散。股票的價格,在股市的淡旺季會有較大的差異。由於股市淡季股價會下跌,將造成股票賣出者的額外損失。
同樣,如果是在股市旺季與淡季交替期貿然一次性買入某股票,由於股市價格將由高位轉向低位,也會造成購買者的成本損失。因此,在不能預測股票淡旺程度的情況下,應把投資或收回投資的時間拉長,不急於向股市注入資本或抽回資金,用數月或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此項購入或賣出計劃,以降低風險程度。
❽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易主是利好嗎
個人認為,分析投資時的信息時一定要有辯證的意識,公司的大股東易主也一樣,有被動和主動兩種情況。
被動:當前大股東策略有誤或資金鏈緊張都可能是股東被動易主的誘因。
主動:公司尋找的了更好的支持夥伴,被更有背景、更具魄力和前瞻性的股東看中,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找到了更好的平台。
建議投資時多用邏輯推理分析前景,多看數字關系預判未來。
❾ 控股股東名稱變更是怎麼回事 控股股東名稱的變更對該股有沒有影響
摘要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