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並購風險的企業並購風險的界定
這種損失可大可小,既可能是企業收益的下降,也可能是企業的負收益,其中最大的虧損是導致企業破產崩潰。界定企業並購的風險,目的是為了識別風險,了解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的性質,是分析風險形成的機理前提。
企業並購風險的形成機理是企業並購中存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從企業方面看,這些不確定因素既可能是顯性的,也可能是隱性的;既可能存在於企業實施並購活動前,也可能存在於企業實施並購活動過程中,還可能存在於企業並購完成後的經營管理整合過程中。分析企業並購風險的形成機理,目的是為了了解風險來自哪些方面和環節、風險的分布狀況、風險造成影響的大小,明確了下一步的風險防範和控制的目標和范圍。
(一)企業並購實施前的決策風險
目標企業的選擇和對自身能力的評估是一個科學、理智、嚴密謹慎的分析過程,是企業實施並購決策的首要問題。如果對並購的目標企業選擇和自身能力評估不當或失誤,就會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在我國企業並購實踐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企業忽略這一環節的隱性的風險而給自身的正常發展帶來麻煩和困境的情況。概括而言,企業並購實施前的風險主要有:
1、並購動機不明確而產生的風險
一些企業並購一動機的產生,不是從企業發展的總目標出發,通過對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進行研究,在分析企業的優勢和劣勢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需要形成的,而是受輿論宣傳的影響,只是在概略的意識到並購可能帶來的利益,或是因為看到競爭對手或其他企業實施了並購,就非理性地產生了進行並購的盲目沖動。這種不是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而產生的盲目並購沖動,從一開始就潛伏著導致企業並購失敗的風險。
2、盲目自信誇大自我並購能力而產生的風險
有的企業善於並購,有的企業不善於並購,可以說是基於提升和完善核心競爭力的的要求,但並購本身也是一種能力。既然是一種能力,很少企業是生而知之的。從我國一些實例看,一些企業看到了競爭中劣勢企業的軟弱地位,產生了低價買進大量資產的動機,但卻沒有充分估計到自身改造這種劣勢企業的能力的不足,如資金能力、技術能力、管理能力等,從而做出錯誤的並購選擇,陷入了低成本擴張的陷阱。
(二)企業並購實施過程中的操作風險
企業實施並購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協同效應,具體包括:管理協同、經營協同和財務協同,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協同就如同鼓動,非常罕見。筆者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並購企業沒有對企業實施並購過程中的風險加以識別和控制。這些風險主要包括:
1、信息不對稱風險
所謂信息不對稱風險,指的是企業在並購的過程中對收購方的了解與目標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相比可能存在嚴重的不對等問題給並購帶來的不確定因素。由於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的存在,被並購企業很容易為了獲得更多利益而向並購方隱瞞對自身不利的信息,甚至杜撰有利的信息。企業作為一個多種生產要素、多種關系交織構成的綜合系統,極具復雜性,並購方很難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全面了解、逐一辨別真偽。一些並購活動因為事先對被並購對象的盈利狀況、資產質量(例如有形資產的可用性、無形資產的真實性、債權的有效性)、或有事項等可能缺乏深入了解,沒有發現隱瞞著的債務、訴訟糾紛、資產潛在問題等關鍵情況,而在實施後落入陷阱.難以自拔。
2、資金財務風險
每一項並購活動背後幾乎均有巨額的資金支持,企業很難完全利用自有資金來完成並購過程。企業並購後能否及時形成足夠的現金流入以償還借入資金以及滿足並購後企業進行一系列的整合工作對資金的需求是至關重要的。具體來說,財務風險主要來自幾個方面:籌資的方式的不確定性、多樣性,籌資成本的高增長性、外匯匯率的多變性等。因此,融資所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
(三)企業並購後整合過程中的「不協同」風險
企業並購的一大動因是股東財富最大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並購後的企業必須要實現經營、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協同,然而在企業並購後的整合過程中,未必一定達到這一初衷,導致並購未必取得真正的成功,存在巨大的風險:
1、管理風險
並購之後管理人員、管理隊伍能否的得到合適配備,能否找到並採用得當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能否具有一致性、協調性,管理水平能否因企業發展而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些都存在不確定性,都會造成管理風險。
2、規模經濟風險
並購方在完成並購後,不能採取有效的辦法使人力、物力、財力達到互補,不能使各項資源真正有機結合,不能實現規模經濟和經驗的共享補充,而是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這種風險因素的存在必將導致並購的失敗。
3、企業文化風險
企業文化是在空間相對獨立、時間相對漫長的環境下形成的特定群體一切生產活動、思維活動的本質特徵的總和。並購雙方能否達成企業文化的融合,形成共同的經營理念、團隊精神、工作作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同樣會帶來風險。企業文化是否相近,能否融合,對並購成敗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特別是在跨國、跨地區的並購案中。
4、經營風險
為了實現經濟上的互補性,達到規模經營,謀求經營協同效應,並購後的企業還必須改善經營方式,甚至生產結構,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嚴格控制產品質量,調整資源配置,否則就會出現經營風險。
㈡ 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界定有哪幾個方面
一、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
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並購融資或因兼並背負債務,而使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從風險結果看,這的確概括了企業並購財務風險的最核心部分,即「由融資決策引起的償債風險」。但從風險來源來看,融資決策並不是引起財務風險的惟一原因,因為在企業並購活動中,與財務結果有關的決策行為還包括定價決策和支付決策。
二、企業並購財務風險的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一項完整的並購活動通常包括目標企業的選擇、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並購的可行性分析、並購資金的籌措、出價方式的確定以及並購後的整合等。而這些環節中都可能產生風險。並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並購方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產生的財務風險。
企業並購的基礎是對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即通過對並購標的(股權或資產)所作的價值判斷,為並購雙方的討價還價提供基點和依據。目前我國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是遵循資產評估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程序作出的估算,其合理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
1、評估指標體系不健全。
2、缺乏服務於並購的中介組織。
3、並購中政府幹預太多。
(二)並購方融資活動帶來的財務風險。
並購融資通常包括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內部融資資金企業可以自由支配,籌資壓力小,且無須償還,無籌資成本費用,可以降低財務風險。但是僅依賴內部融資,又會產生新的財務風險。一方面,由於我國企業普遍規模小,盈利水平低,依靠自身積累很難按計劃迅速籌足所需資金;另一方面,如果大量採用內部融資,佔用企業寶貴的流動資金,將降低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映和調適能力,一旦企業自有資金用於並購,重新融資又出現困難,就會危及企業的正常營運,增加財務風險。外部融資包括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權益融資有其局限性:首先,我國對股票融資要求比較苛刻,所耗時問長,不利於搶占並購先機。其次,股票融資不可避免地會改變企業的股權結構,稀釋大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甚至可能出現並購方大股東喪失控股權的風險。債務融資相對於權益融資而言,成本要低一些,但是就我國目前而言,一是企業本身負債率已經很高,再借款能力有限,或即使舉債成功,並購後企業由於負債過多,資本結構惡化,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二是債務到期要還本付息,企業財務負擔較重,如果安排不當,企業就會陷入財務危機。
(三)並購整合中的財務風險。
在企業的並購活動中,由於並購企業與目標企業之間經營理念、組織結構、管理體制和財務運作方式的不同,在整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摩擦,如果未能妥當處理將不僅抵銷並購所帶來的利益甚至會侵蝕原有企業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購買方缺乏經驗和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賣方叮能有意或無意地隱瞞一些對買方非常重要的信息,而買方如果沒有對此進行充分洞察的能力,則可能在並購後的整合中嘗到「苦果」。
(四)其他來源的財務風險。
企業並購中存在制度性風險、固有風險和操作性風險。制定製度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與決策相關的預期的不確定性進而降低風險。然而,正是由於制度相對穩定,影響期長,一旦制度制訂與客觀規律相違背則會對風險產生較大影響。我們把由制度而引發的財務風險稱為制度性財務風險。企業固有的財務風險來自財務管理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財務管理依據的信息的局限性兩個方面。財務管理作為一門經濟學科和管理手段,其本身具有很大的不成熟性,一些重要的財務理論都是建立在一些假設基礎之上的,這些假設與現實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是對不確定的客觀經濟環境所作的一種估計,可以說這些理論本身都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同時,會計信息作為財務管理依據的主要信息來源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其依據的一些假設同樣不總是能夠成立的。操作性風險是指財務管理的相關人員在進行財務管理過程中由於操作失誤或是對具體的財務方法把握不準確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誤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
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界定,企業並購存在風險,所以我們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好好把握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鑒定,合理的評估目標企業價值,選擇合適的並購目標,積極控制風險。並購企業也應該適時地建立科學財務預警管理系統,做到防患未然。
㈢ 並購中的風險有哪些
法律分析:並購中的風險如下:
1.並購前目標企業應盡而未盡的納稅義務由合並後企業承繼,增加了合並後企業的稅收負擔。
2.並購前目標企業應盡而未盡的納稅義務直接影響並購後企業的財務狀況。
3.並購前目標企業應盡而未盡納稅義務,將虛增目標企業的凈資產,增加收購企業的收購成本。
4.並購前目標企業應計而未計相關涉稅事項,不僅會增加收購企業的收購成本,而且會增加並購後企業的稅收負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條 公司合並,應當由合並各方簽訂合並協議,並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合並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可以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㈣ 企業並購中面臨的主要風險有哪些
這些風險主要包括:1、信息不對稱風險,企業在並購的過程中對收購方的了解與目標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相比可能存在嚴重的不對等問題給並購帶來的不確定因素。2、資金財務風險,每一項並購活動背後幾乎均有巨額的資金支持,企業很難完全利用自有資金來完成並購過程。
㈤ 急求企業並購風險識別方法
內容摘要:現代企業並購成為企業資本運營的重要手段。但並購存在著很多風險。並購者在並購過程中應該重視其風險。本文對評價並購風險進行了研究,以期為並購者提供一些借鑒,使並購取得期望的效果。
關鍵詞:並購 並購風險 風險評價
企業並購會對企業產生很多積極效應,同時也存在巨大風險,所以企業要重視並購風險的識別與評價。本文主要對並購的評價方法進行了研究。
基本評價方法
模型1: R=P(r0)式中,R表示並購項目的風險,P為概率,r表示並購項目的投資收益率(隨機變數),r0表示並購前的基準投資收益率。這一模型來源於概率統計,認為企業並購同樣是一種投資行為,要求企業通過並購來實現投資收益率的提高,並將投資收益率下降的可能性作為企業並購的風險。在企業並購的早期階段,由於大多數企業採用定性分析方法,這種評價方法具有廣泛的使用價值。
模型2: R=p(f) 式中,f為隨機事件,表示:「並購項目失敗」。這一模型實際上是把風險定義為並購項目失敗的概率,其實質來源於概率法。
模型3: R=1-α1α2式中,R為企業並購風險概率,α1為企業並購交易期成功率,α2為企業並購整合成功率。這一模型考慮到企業並購兩種不同時期的成功率,從並購風險的另一面企業並購的成功率來考慮並購風險問題。從公式可以看出,要想降低企業並購風險就要提高並購交易期和並購整合期的成功率,從而要求企業家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並購風險問題,具有實用價值。
模型4:式中,R為投資收益率的均方差r1,r2,...rn為並購項目收益率的各種可能狀態,p1,p2,...pn為各種狀態出現的概率,-r 為投資收益率期望值。這一模型基於方差法,把企業並購在各種狀態下收益率的發散性作為並購風險的一種度量方法,並購收益率的標准差越大,並購風險越大;相反,並購風險越小。這就要求企業並購後,無論發生什麼變化,企業並購都會取得穩定的收益率。
模型5:式中,μ為投資收益率均值(即期望值),。該模型顯然是平均值—方差法在並購項目風險評價中的應用,其計算結果為相對指標,比模型4更精確地反映企業並購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從而更清楚地表明並購的風險大小。該比率越大,表明企業並購風險越大。
模型6:R=1-θ1(1-θ2) 其中,R為企業並購風險概率,θ1為並購企業支持率,θ2為被並購企業反對率。這一模型考慮到企業並購的兩種重要的比率,要想取得並購成功,離不開並購企業雙方的支持。並購企業的支持率越高且被並購企業的反對率越低,並購風險越低。這就要求企業並構行為符合雙方的利益。
綜合評價方法
以上幾種模型只是從某一方面對風險進行評價和計量,而對企業並購風險的整體風險進行評價則有三種方法。
模糊測評
模糊測評法(Fuzzy Evaluation),通過引入模糊數學理論,建立企業並購風險因子的模糊集合、企業並購風險性質的隸屬函數和評價並購風險因子的模糊矩陣,測評企業並購風險,判斷候選目標企業的可行性並做出選擇。
模糊測評的應用范圍:斷定一個候選目標企業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候選目標企業之間做出選擇;或一種備選並購方案是否可以作為並購方案,以及如何在對同一個目標企業的不同備選方案之間選擇最優方案。但不能精確地計量企業並購風險。如果並購專家按照一定的方法,通過分析和論證能夠識別出並購過程中的主要風險因子,並對其不確定性進行估測,便可通過模糊測評法測評其並購風險。
灰關聯測評
根據灰色系統理論的基本思想,一個運轉中的企業可以看作是一個復雜的灰色系統,企業並購是該灰色系統運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從風險的來源分析,影響企業並購有效性的風險因子有很多。在不同的並購方案中,各種風險因子對並購效果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灰關聯測評法即應用灰色系統理論測評不同並購方案中的風險程度。
灰關聯測評的應用范圍:與模糊測評法一樣,應用灰關聯測評法可以量化測評企業並購風險。在企業決定實施並購戰略,並通過風險識別初步選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候選目標企業時,應用灰關聯法測評其並購風險,便可以在兩者之間做出進一步的選擇。對同一個目標企業並購時,若有不同的備選方案供選擇,可以應用灰關聯法測評其並購風險,從中選擇最優方案。如果並購專家按照一定的方法,通過分析和論證能夠識別出並購中的主要風險因子,並採取專家調查等方法對其不確定性進行統計估測,即可通過灰關聯法測評其並購風險。但灰關聯測評法不能精確地計量企業並購風險。
參考文獻:
1.趙敏.企業並購的風險及並購後的整合.商業經濟與管理,2000.5
2.陳共榮,艾志群.論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財經理論與實踐,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