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為什麼阿里在美國成功上市公司

為什麼阿里在美國成功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2-01-19 22:15:49

❶ 阿里巴巴為什麼在國外上市

由於中國資本市場對外資流入有非常嚴厲的管控,外國資本無法自由的隨意進入中國股市,那麼啊里巴巴如果想融資以上金額250億美金的任務,在中國市場來完成將不可能。就算中國市場撐死也是無法滿足融資需求的,這將直接影響啊里巴巴股票市場價格,導致啊里巴巴市值縮水,從而可以說在中國的上市直接以失敗而告終。啊里巴巴如果想成功,必須繞開中國證卷市場進行融資,而前期啊里巴巴在香港提出合夥人制度,打算在中國香港融資。而香港法律法規不允許,當地政府也不同意其提出的方案,最後啊里巴巴無奈的做出了在美國紐約證卷交易所掛牌上市。而在美國上市的費用要高出香港非常多。

在美國這個老牌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對啊里巴巴來說是非常有利的。美國是一個金融體系非常完善的國家,其市場開放成都是全球性的,而中國市場開放成都是區域性的,沒有可比性。美元是各個國家基礎儲備貨幣。那麼在美國上市掛牌所面對的客戶來說是全球,而中國只能限制與內地客戶,且就算外資購買,也有審批管控,極其不方便,這樣就會導致啊里巴巴吃不飽的現象出現。就因為如此在美國上市後憑借著資本的自由性,可憑全球任何客戶購買,在全球資本的追捧下,啊里巴巴才能完成他們所定下的250億美元的融資額度。也就是說只有在全球資本的追捧下才能成功完成既定目標。

❷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了。是中國公司還是美國公司 誰給解釋一下, 具體解釋一下阿里巴巴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崛起」在美國第一次受到熱情擁抱而不是高度戒備,應該是在月19日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阿里巴巴在美上市的首個交易日,以股價飆升38%、總市值達到2310億美元的驚艷成績單,完勝美國本土明星互聯網企業「臉譜」,一舉殺進全球上市公司前20強,成為華爾街的年度新寵。當天,美國股民用激烈的競價表達對中國民企發展模式的肯定,對中國經濟運行環境的信心,從中國巨大市場中分一杯羹的期待,以及對中國崛起的真誠歡迎。這兩天在中國,雖然也聽到阿里上市「只是讓孫正義成了日本首富」的抱怨,但因阿里巴巴是中國人運營的公司而引發的民族自豪感明顯佔了上風。這兩天在西方,大大小小的媒體都在津津樂道於馬雲的第一份職業、第一次創業的公寓、甚至他最喜愛的電影,那種狂熱的追星式的寫法,讓習慣了西方媒體冷嘲熱諷的中國讀者還真有點兒不適應。
《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中國企業在政府的推動下先是國營企業實施國際化,阿里巴巴的上市標志著民營企業也進入在國際市場發揮「存在感」的時代。韓國《東亞日報》稱,繼「G2」之後,世界迎來中美兩強的「網路2」時代。阿里巴巴在紐約成功上市,表明全球IT產業正形成中美兩強相爭態勢,美國的谷歌、臉譜、亞馬遜等企業正在與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網路等正式拉開競爭序幕。「到明年,阿里巴巴很有可能取代美國沃爾瑪,成為世界最大的銷售平台」。韓國《每日經濟》21日報道稱,現在全世界IT業也都在為阿里巴巴的「空襲」而緊張。中國IT巨頭同樣也將目光瞄準韓國,此前中國的騰訊就曾投資5300億韓元給希傑游戲公司,這震驚了韓國網路游戲業。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必將刺激胸懷「阿里巴巴第二」夢想的中國年輕人創業。美國《時代》周刊稱,阿里巴巴上市凸顯全球四大經濟趨勢:越來越多重要公司將來自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創造藍籌股,發展中國家消費者主導世界,以及,你的下一份工作沒准就在中國。
美國《新聞日報》報道稱,在中國電商巨頭的紐交所首秀中,阿里高管們沒有一個登台敲鍾,而是把這一榮譽讓給了廣大阿里店鋪的經營者們,其中居然還有一位美國人。這實在是一招好棋,它能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加盟阿里行列。再過一段時間,可能全世界的企業都會考慮與阿里巴巴合作,互利共贏。
英國《衛報》21日報道說,阿里巴巴上市的過程像在「飛」,從發行價68美元一路升到近100美元的高點。日本《讀賣新聞》稱,阿里巴巴一開盤股價就超出發行價36%,表明股市對該公司成長性的高度期待。法國《回聲報》報道稱,阿里巴巴首個交易日表現「是個奇跡」,因為發行價已經不低,發行的股數也相當可觀,類似情況下,股票上市後一般會經過較長時間低迷和調整。日本NHK電視台稱,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第一天的市值就超過豐田公司規模。法國《費加羅報》稱,此前人們形容阿里巴巴的業務范圍相當於亞馬遜和億貝的總和,而上市僅一天阿里巴巴的市值也變成了這兩家美國電商的市值總和,這表明從中國14億人口的大市場獲得回報是可能的。

❸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為何如此吃香在美國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馬雲坦陳,正是因為中國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才給與阿里許多機會。公司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解決許多社會問題,消除各種壁壘,這都是阿里的機會。

我覺得,這也正是馬雲持續談論「生態」的原因。當許多人抱怨阿里變得越來越大,業務越來越復雜,一眼難以看出具體在做什麼時,阿里已經以它的互聯網手段將這些業務統合起來。「有人說我們搞足球看不懂,其實我們需要的是快樂,是文化。」馬雲說,人家的足球,場上11人是1個人,而我們的足球,場上11人是110人,必須改變一種文化。

我一直強調這樣的觀點:龐大的人口基數,豐富多樣的實體經濟,遼闊的市場縱深,多元的市場需求,不太均衡的市場結構,正是中國電商形態的互聯網平台天然的土壤。當然,必須有相對開放的國家成長,也必須有開放的IT技術與基礎設施。

❹ 阿里為什麼選擇在美國上市

因為港交所不允許阿里巴巴上市,阿里巴巴只得赴美上市,由此其成本會提高1.5倍到2倍左右。之所以不允許阿里巴巴上市是因為港交所對以小控大不豁免,阿里巴巴是合夥人制度,日本軟銀36.4%雅虎24.6%,馬雲團隊10.74%,其中馬雲7%左右。其餘合夥人28.36%。為了避免股東干擾,公司管理團隊可以不因股份大小在運營制度上受大股東影響,這不符合港交所規定的管理公司應該由股權多的制訂制度。再者,阿里巴巴可以在IPO回購雅虎24%的股份,前提是2015年前上市。了解美股具體信息,可在尊嘉金融里查詢。

❺ 阿里巴巴為什麼可以在美國上市

除開風風光光的路演,在阿里巴巴上市過程當中,真正可以拿出來討論的,是阿里巴巴的市值總量估計,通俗一點說,也就是阿里巴巴的股票能值多少錢?
很顯然,馬雲也不知道這個數字的精確值。因為在本周上市的最後一刻,由於投資者的需求非常旺盛,因此阿里巴巴向交易所提出更改招股說明書的要求,這家國內互聯網領域的大型公司的定價區間從原來的每股60-66美元,提升到了66-68美元。
阿里巴巴的值多少錢?這個問題的背後,直接關繫到國內電商市場的總量估值。
這是因為阿里巴巴這次上市的核心資產其實是淘寶及其衍生物天貓商城,到現在為止,這兩家公司佔有了國內網購交易80%以上的市場,是一家徹底的高份額領導型公司。
這個市場地位與淘寶的起點有關。在一定意義上,淘寶的歷史就是國內電商的歷史。2004年淘寶成立的時候,網路購物還只是一種可能性,國內與淘寶一同進入這個領域的企業,大概只有當當等少數垂直網站。就當時而言,只有馬雲和阿里巴巴才敢於嘗試用「大市場模式」去搭建一個隨便賣家賣什麼的交易平台——對於一般的民間資本來說,這個平台的建設和管理成本顯然都太大了。
互聯網作為一種購物方式在國內顯山露水是在2008年,這一年網購交易總額突破千億,在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佔比當中突破1%。而淘寶的「大市場模式」在所有網購平台當中佔有絕對優勢——大市場模式可以容納海量賣家。而初期的淘寶買家們都很興奮,這個平台上會出現很多他們想都想不到的產品品種,價錢也非常便宜。
這就是「大市場模式」的優勢。早期淘寶出現時有很多賣家把這里當作了創業平台,而產品的多樣性和價格戰是這些規模很小的賣家可以在淘寶崛起的根本。到現在為止,淘寶的產品多樣性仍然是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不管是什麼稀奇古怪的商品,只要顧客想到了,並且去淘寶搜索,保證已經有人在上面賣,而且常常已經是賣了很久了。
在隨後幾年,網購作為一種交易方式在國內的增速都是非常驚人的,差不多每年以50%以上的速率在增加。到2013年,網購交易總額突破了15000億,在國內商品零售總額當中佔比已經到了6.5%。
阿里巴巴就是在這個背景下上市的。
超過5%的市場總值有什麼意義?變化在於網購在相當一部分人群當中,已經從早期的先鋒和時髦事兒,正在逐步變成一件平常事。我們已經可以把網路購物看成一個非常正常的交易方式放入流通業進行考察,而這就與阿里巴巴的估值高度相關了。
在國內20-30萬億的商品零售總額當中,網購能佔多少比例?馬雲和王健林的「億元賭約」其實就在賭這件事兒。作為個人,我是堅決站在王健林的這一邊的。因為總體來看,互聯網購物,優勢在於它便捷、而且渠道總成本下降。不過無論如何,它是替代不了零售業人與人交易當中的樂趣的。因此在我看來,無論它如何改進,網購其實只是流通業的一個補充手段,市場佔比不可能超過20%,也就是說,就我的判斷而言,網購在國內市場的上限,交易總額大概不會超過5萬億,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尚有三倍左右的增長空間。
而對於阿里巴巴的投資者來說,更不利的消息,在於淘寶一直到很晚才開始變革早期的「大市場模式」。
「大市場模式」雖然給了淘寶以早期快速增長的優勢,足以使它成為這個市場里絕對優勢的領導者。不過只要經常網購的消費者,都會對淘寶一段時間內的假貨盛行和不專業的服務非常惱火。
很不幸,這是淘寶「大市場模式」的另外一面,小規模賣家要拼價格戰,拼到最後一定拼出假貨來,而同時,小規模賣家因為要盈利,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服務的品質也一定會下降。而網購一旦成為常態,顧客對於產品的真偽、品質和服務的要求,則一定會提升。這是「大市場模式」下的小賣家根本無法滿足的。
其實這種競爭過程,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歷史當中已經看到過了。遺憾的是,馬雲一直到2010年才推出淘寶商城,2012年才意識到再用淘寶來命名B2C網購交易會有問題,進而把淘寶商城改名為天貓。
這使得阿里巴巴系旗下的網路交易到現在還是給顧客留下「不可靠」的印象。來自於京東商城、當當等一系列的網購平台,都由此獲得了自己的發展機會。
與「大市場模式」相對立的網路交易方式,是「B2C」交易方式以及像凡客這樣的垂直網購平台。這三種網路交易方式分別對應著實體性質的小商品市場、百貨店和專賣店,回顧一下改革開放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在流通這一環節當中,未來並不屬於與小商品市場對應的「大市場模式」,而恰恰是屬於大型的百貨店,和更為專業的專賣店。
而越過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這一個比例,也恰恰說明網購常態化之後,大一統的「網上大市場」淘寶,將會迎來一個市場佔有率持續下降的時代,這個時候,正是一個精明的商業公司將其股份上市的時候。
馬雲的這種精明,其實在阿里巴巴歷史上是有所表現的。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業務在港上市,很多興高采烈投資於此的投資者發現,阿里巴巴上市的B2B業務自開盤之後就沒有幾天價格高過發行價的。
其實在內行看來,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阿里巴巴的B2B業務之所以紅極一時,本身是因為中國實行出口戰略的緣故。由於國內有大量的中小企業有產品出口的需求,而又找不到國外客戶,所以阿里巴巴的B2B業務作為一個交易平台才會極受歡迎。
而到了2007年,很多人都已經觀察到,中國產品到此時已經席捲全球,造成西方很多國家初級勞動力就業困難。此時,西方各國政府已經紛紛採取措施對中國產品樹立壁壘,出口戰略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B2B業務是一個信息平台,它提供的是企業與國外客戶認識的機會。從1999年創業,到2007年上市時分,西方有需求的大客戶,其實已經在八年時間內被國內的中小企業顧客切分完畢了。
而這個時候,當然也是馬雲把這個業務套現的時候。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阿里在美國成功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是規定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 瀏覽:508
高質押比例上市公司 瀏覽:516
那個上市公司生產依達拉奉 瀏覽:798
江蘇揚州化工上市公司 瀏覽:742
江蘇有幾家牛乳上市公司 瀏覽:228
科創板盤後如何買賣 瀏覽:707
仁會生物募集資金炒股 瀏覽:515
省廣集團股票的價格 瀏覽:865
美股集體下跌道指跌超600點 瀏覽:393
美股etf股票 瀏覽:765
天山生物引領題材漲停潮 瀏覽:356
湘財長源股票型基金 瀏覽:370
短期炒股怎麼賺錢 瀏覽:455
要買創業板怎樣開通許可權 瀏覽:77
科創板上市後解禁規定 瀏覽:809
中小板指數連漲接力創業板 瀏覽:605
恆友股份申請掛牌新三板 瀏覽:513
塞萊拉新三板排名 瀏覽:979
現代工程技術上市公司 瀏覽:535
炒股交易軟體密碼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