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人工降雨的上市公司

人工降雨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2-01-19 01:55:10

『壹』 人工降雨 風哪來的

人工降雨,只需雲,不需風

『貳』 人工降雨已經不再是高科技,那麼人工降雨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人工降雨主要是人工向雲中噴撒降雨催化劑,比如乾冰,碘化銀等極速吸熱物質,使雲層內部溫度驟降,水蒸氣迅速聚集成大水滴或冰晶,當其多到克服了雲的內浮力時,就會產生降雨,但人工降雨只對含水多的雲或積雨雲有用。

人工降雨有什麼危害嗎?

很多人害怕人工降雨會對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碘化銀雖然具有輕微的毒性,但實際上人工降雨的效率很高,每次只需要十幾克就能輕松搞定,而且由於每次發射一顆火箭彈需要4000元的成本,所以使用頻率並不高,因而環境的危害並不大。


『叄』 人工降雨是如何成功的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是舊社會我國勞動人民常說的一句古話。在生產力落後,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把不幸的遭遇比作變幻莫測的天災,這是十分形象的。就是到了近代,天氣的好壞仍在不同的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社會實踐。對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災害性天氣是很多的,但一般說來,旱災和澇災給農業生產造成的威脅最大,因為它出現頻繁,受災面廣。根據歷史記載,自公元初到19世紀,我國就出現過旱災1013次之多。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幻想憑借人工的方法來影響天氣,以達到呼風喚雨的目的。早在公元1世紀,希臘有個歷史學家普魯泰赫就曾指出戰爭以後常常出現降雨現象。後來有人臆測是不是戰爭中的嘈雜聲能催雲致雨呢?為此,1890年美國國會撥款1萬美元,在雲中進行了爆炸催雲致雨試驗,但收效甚微。此後,世界各國又有很多的科學家相繼進行了研究和作了不少有意義的試驗,但結果也都不理想。

直到1930年人工降雨才首告成功,這是荷蘭人維拉爾特教授取得的。他將乾冰(即固體二氧化碳)用飛機運載到2500米的高空(離雲頂200米處),在飛行過程中向雲中投擲了近1.5噸的乾冰碎塊,並出動4架飛機在雲下檢驗人工降雨的效果,發現在8平方公里的面積上,產生了豐沛的降雨。試驗雖然成功了,但維拉爾特並不清楚其中的道理,直到1933年瑞典人貝吉隆提出了「冰水轉化」冷雲致雨理論以後才弄明白。原來,在溫度低於0℃的冷雲中,同時存在冰晶和過冷卻水滴,由於冰晶比過冷卻小水滴的飽和水汽壓要低,因此水汽直接凝華在冰晶上,空氣相對濕度變小,從而促使過冷卻小水滴很容易經過蒸發、凝華而遷移到冰晶上。只要雲中有足夠數量的冰晶,經過「冰水轉化」,就能迅速增大,並隨氣流在雲中上下「旅行」,互相碰並增長,從而形成了降雨。以後,有人提出和發展了暖雲降水的理論。這樣人工降水的試驗就在全世界展開了,並在有些國家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我國的人工降雨試驗自1958年以來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肆』 人工降雨的資料

人工降雨的科學原理

雲是由水汽凝結而成;而雲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雲中水汽含量的多寡以及凝結核的數量、雲內的溫度所決定。一般來說,雲中的水汽膠性狀態比較穩定,不易產生降水,而人工增雨就是要破壞這種膠性穩定狀態。通常的人工降雨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在雲霧厚度比較大的中低雲系中播散催化劑(碘化銀)從而達到降雨目的。一是增加雲中的凝結核數量,有利水汽粒子的碰並增大;二是改變雲中的溫度,有利擾動並產生對流。而雲中的擾動及對流的產生,將更加有利於水汽的碰並增大,當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承受不住水汽粒子的飄浮時,便產生了降雨。

降雨的形成
在雲塊中,隨著空氣中水汽的不斷補充,過飽和的水汽繼續不斷地在雲滴上凝結和凝華,使雲滴繼續增大,當增大到一定程度,由於重力作用,雲滴開始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大的雲滴下降速度快,小的雲滴下降速度慢,因此大的雲滴會趕上小的雲滴,合並成更大的雲滴,如此下去,雲滴就象滾雪球一樣越聚越大,最終落向地面,成為雨滴。
在夏季晴朗的日子裡,當某地區存在暖濕時,便會產生對流運動。暖濕氣流從地面升起,因絕熱達到過飽和而凝結成雲。在下降氣流控制的地方,空氣絕熱增溫,空氣相對溫度較小,雲無法產生,於是便形成了一朵朵的頂部凸出、底部平坦像饅頭一樣的淡積雲,若對流繼續發展,由於上升氣流的中部比周圍強,於是便形成了象山巒或寶塔那樣的濃積雲和更加寵大的猶如巍巍高山的積雨雲了。

專家解釋人工降雨的形成有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當地天空中擁有水汽較豐厚的雲層,第二個是大氣環流的走向。而這兩個條件都需要有精確的實時氣象資料。

專家還否認了人工降雨會造成災害性天氣的說法,專家認為,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人為地把雲層中的水汽迫降成雨,水汽本身就不豐厚,造成暴雨的幾率很小。

『伍』 人工降雨的發展

基本概述
運用雲和降水物理學原理,通過向雲中撒播催化劑(鹽粉、乾冰或碘化銀等),使雲滴或冰晶增大到 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又稱人工增加降水。 撒播催化劑的方法有飛機在雲中撒播、高射炮或火箭將碘化銀炮彈射入雲中爆炸和地面燃燒碘化銀焰劑等。是人工影響天氣中進行得最多的一項試驗。 人工影響雲的微物理過程,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使本來不能自然降水的雲受激發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應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雲,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雲能供應的水分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經濟價值有限。
原理及方法
冷雲催化
在溫度低於 0°C的冷雲降水過程中,冰晶濃度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降水粒子濃度的實測資料和理論估算,只有當冰晶濃度達到1個/升或更高的量級時,才有較高的降水效率。對因冰晶濃度不足、降水效率很低的自然雲,若在其過冷卻部位播撒成冰催化劑,就可以增加冰晶濃度。每克乾冰或碘化銀,可產生1012個以上的冰晶,若用幾百克,就可以使幾十立方公里雲體的冰晶濃度達 10個/升。這些人工冰晶通過伯傑龍過程迅速增長,促進冷雲降水過程,使降水量增加。一些比較嚴格試驗的統計分析表明,冷雲催化可以增加降水量10~20%。如果人工冰晶的濃度很大,則形成的雪晶的平均尺度較小,它們從雲中下落到地面的時間較長,在氣流的作用下,會落到下風方向更遠的地方而改變降水的分布。 人工降雨
冷雲催化的溫度條件:人工降水的效果同雲的自然條件有密切關系。就冷雲催化而言,雲中的溫度條件十分重要。就整個雲體而言,雲頂溫度一般最低,常將它作為估計雲中自然冰晶濃度的參數。當雲頂溫度低到一定程度時,雲中常會形成大量冰晶,這時用人工方法增加冰晶,效果就不顯著。反過來,雲頂溫度如果太高,碘化銀等催化劑的成冰能力就太低,也不利於人工催化。所以對冷雲催化法增加降水來說,雲頂溫度不宜太高或太低。一些地形雲和積雲的人工降水試驗結果的統計分析表明,當雲頂溫度處於-10~-25°C時,人工降水的效果比較明顯。這一最適宜的溫度區間,稱為播雲溫度窗。鑒於降水過程的復雜性,採用不同催化技術時,必須研究各類雲中最有利的溫度條件或其他條件。
暖雲催化
在溫度高於 0°C的暖雲里,降水主要在雲滴碰並過程中得到發展。雲滴越大,碰並增長就越快。計 人工降雨
算表明,當雲滴半徑超過0.04毫米時,就可以迅速碰並而長成雨滴。在那種大雲滴的濃度不足的自然雲中,播撒大量半徑大於0.04毫米的水滴,就能夠促進降水過程。計算表明,每克水可以形成約幾百萬個大雲滴,要催化10立方公里的雲體,則需要幾噸水。若往雲中播撒一定大小的吸濕性物質顆粒或者溶液滴,它們能在雲中吸濕而迅速長成大雲滴,這樣所需的催化劑量,就用不到水的十分之一。 除了播雲以外,法國和蘇聯有人試驗在地面加熱,造成人工上升氣流的方法,試圖在一定氣象條件下激發或增加降水。美國有人設想利用瀝青或碳黑吸收太陽輻射,提高局地空氣的溫度,促進雲的發展以增加降水。中國有人研究過爆炸對降水的影響。這些人工降水方法的研究,都還處在探索的階段。
動力催化
通過冷雲催化使雲中產生大量冰晶,所釋放的潛熱將改變積雲的宏觀動力過程而增加降水。它是60年代在人工降水試驗方面的一項進展。積雲中上升氣流的速度,主要決定於雲內外溫差造成的浮力。在發展旺盛的積雲內,存在著大量過冷水滴。在這種雲中播撒大量的成冰催化劑時,能使過冷水滴凍結而釋放潛熱,水汽在冰粒表面凝華時也釋放潛熱。估計這兩種潛熱足以使雲中局部溫度升高0.5°C左右,這將加大浮力而促使某些積雲的上升氣

『陸』 請問有沒有專門人工降雨的公司

只有各省市級氣象台被許可和有能力人工降雨,其他部門和公司均不許

『柒』 最早的人工降雨是哪次

人們常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生產力落後,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把個人的禍福比作變化莫測的天氣,這是十分形象的。就是到了近代,天氣的好壞仍然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根據歷史記載,自公元初到19世紀,我國就出現旱災1000多次。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幻想憑借人工的方法來呼風喚雨。1890年,美國國會撥款一萬美元,在雲中進行了爆炸催雲致雨試驗,但收效甚微。此後,各國又有很多科學家相繼進行了研究,做了不少有意義的試驗,但結果也都不理想。

發射乾冰導彈進行人工降雨

1930年,荷蘭人維爾特教授用飛機在2500米的高空投擲了1.5噸的乾冰,結果在8平方千米的面積上降了雨,雨量豐沛。這是人工降雨的首次成功。但是,當時維拉爾特並不清楚其中的道理。1933年,瑞典人貝吉經過反復研究,證實了在溫度低於0℃的冷雲中,同時存在冰晶和冷卻水滴,由於冰晶比過冷卻小水滴的飽和水汽氣壓要低,因此水汽會直接凝華在冰晶上。只要雲中有足夠數量的冰晶,經過「冰水轉化」,就能形成降雨。這樣,人工降水的實驗就在全世界展開了,並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我國自1958年以來,人工降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捌』 人工降雨的先驅是什麼

蘭米爾在科學上的最大突破,毋寧說是人工降雨了。

自古以來,人類就盼望著能夠呼風喚雨,並把這個美麗的夢編織成神話和傳說。在東方,人們向神靈祭獻牛羊,渴望雨露滋潤。在西方,人們向上帝祈禱,祈求普降甘霖。然而,一切都似水中月、鏡中花,人們心目中的「上帝」、「老天爺」只不過是一個概念、一尊泥胎。它甚至舉不起一粒石子兒。

蘭米爾要創造「上帝」不能創造的奇跡了。

一次,通用公司請蘭米爾和他的助手謝弗研究飛機在穿過雲層時機翼外表結冰的問題。謝弗是一位物理學家,他是工人出身,沒有上過大學。他們的合作是成功的,不久,他們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工作中,蘭米爾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有的含有水蒸氣的雲朵溫度已經降到0℃以下,卻沒有一粒冰晶。這不合水的物理性質。蘭米爾決定研究這一現象。

以前,人們認為,雨點是以塵埃的微粒為中心形成的,要下雨,空氣中除有水蒸氣外還必須有塵埃的微粒。蘭米爾在他的實驗室放置了一台電冰箱,電冰箱里充滿著水蒸氣,蘭米爾把它叫做「人工雲」。按照前人的看法,蘭米爾一面降低冰箱里的溫度,一面加進各種塵埃的微粒進行實驗,他試過沙粒、麵粉、鐵粉末等,希望能產生人工冰晶,但都沒有成功。

1946年7月的一天,又是一個炎熱的夏日。蘭米爾像平時一樣,到電冰箱前准備做他的實驗。電冰箱不合時宜地出了故障,溫度一直降不下來,蘭米爾很著急。他忽然想起乾冰有很好的製冷性能,何不用乾冰來降低冰箱內的溫度呢?他打開冰箱的蓋子,隨手將一塊乾冰扔了進去。奇跡出現了,蘭米爾透過冰箱的觀察口,看見無數晶瑩的白色晶體在盤旋飛舞——人工雲變成了霏霏細雪!

蘭米爾明白了:降雨並非需要塵埃的微粒,只要溫度降到零下40度以下,水蒸氣就會變成雨雪。「製造雨滴」在實驗室里已經成為現實,能不能在空中進行實驗,實現人工降雨的夢想呢?

令人激動的時刻終於到來了。11月的一天,蘭米爾的助手謝弗帶上乾冰,登上飛機,飛入一片雲層,蘭米爾在地面觀察。謝弗把乾冰全部撒在了雲層里,半個小時後,蒙蒙細雨淅淅瀝瀝地飄落下來。蘭米爾欣喜若狂,他不顧自己已是65歲高齡的老人,像個孩子一樣在雨中歡呼雀躍。

人類幾個世紀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

蘭米爾不滿足小面積的降雨,他希望美國廣闊的土地上,隨時都能按人的意願普降喜雨。

蘭米爾已經年逾古稀,承擔不了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但他對人工降雨這一偉大的事業一直耿耿於懷,希望它後繼有人。

美國物理學家巴納德·本加特繼承了這項事業,他發現碘化銀這種化學物質的微粒比乾冰效果更好,而且碘化銀可以在地面上撒播,利用上升氣流的作用,漂浮到天空中的雲層里,因而比乾冰更簡便易行。

蘭米爾可以安享晚年了。

1957年8月16日,偉大的天才蘭米爾在馬薩諸塞州的福爾摩斯逝世,終年77歲。他走得非常安詳,像睡著了一般。他無愧於祖國,無愧於親人和朋友,更無愧於自己的事業。他的一生曾獲得15所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和多枚獎章。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山峰被命名為蘭米爾山。紐約州立大學一所學院被命名為蘭米爾學院。

蘭米爾的名字將永遠載入人類文明的史冊。

『玖』 人工降雨是怎樣發明的

人工降雨的發明http://www.dshmama.com/story/kexue/12262.html人工降雨是以人為的方法促使雲層降雨的措施。人工降雨源於美國。1946年,紐約的斯切涅克塔迪電氣實驗站成員沙佛在低溫箱中作過冷雲試驗。當時,由於他急著想把低溫箱中的溫度降下來,就隨手向箱內擲了一粒乾冰球。他看到乾冰球劃過的地方,立刻出現了小冰晶。沙佛很快認識到那是乾冰附近的低溫(-78℃)使它所經過的地方的小水滴結冰的。低溫將空氣中大量懸浮微粒激發起來形成了凝聚核,並使這些凝聚核周圍的小水滴凝聚結冰。1946年11月13日,沙沸駕一架輕型飛機在馬薩諸塞州西部伯克西爾山區進行試驗。他在透鏡似的積雲層中撒了1.5公斤乾冰(固體的二氧化碳),5分鍾後,雲竟全都變成了雪片,紛紛在乾燥的空氣中飄落下來。當時由於空氣乾燥,在飄落600米之後,這些雪片又全部升華為水氣。這一驚人成功,給人類控制氣候的歷史增添了新篇章。

閱讀全文

與人工降雨的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張楠 瀏覽:934
經傳航海家炒股軟體破解版 瀏覽:45
是規定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 瀏覽:508
高質押比例上市公司 瀏覽:516
那個上市公司生產依達拉奉 瀏覽:798
江蘇揚州化工上市公司 瀏覽:742
江蘇有幾家牛乳上市公司 瀏覽:228
科創板盤後如何買賣 瀏覽:707
仁會生物募集資金炒股 瀏覽:515
省廣集團股票的價格 瀏覽:865
美股集體下跌道指跌超600點 瀏覽:393
美股etf股票 瀏覽:765
天山生物引領題材漲停潮 瀏覽:356
湘財長源股票型基金 瀏覽:370
短期炒股怎麼賺錢 瀏覽:455
要買創業板怎樣開通許可權 瀏覽:77
科創板上市後解禁規定 瀏覽:809
中小板指數連漲接力創業板 瀏覽:605
恆友股份申請掛牌新三板 瀏覽:513
塞萊拉新三板排名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