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股票境外上市對公司有何影響對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場交易有何影響
一:對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場交易有何影響?
這個你問得很模糊,這個要看是什麼公司在什麼境外市場上市,對整個境外市場,還是只是對這特定公司的股票所形成的市場。比亞迪在美國上市對美股的影響就很小,但是當初移動在香港上市,對恆指的影響就很大,因為他是一個大盤股。所以這個要區別對待。
二:公司股票境外上市對公司有何影響?
(1)公司上市第一個目的就是融資,有了錢就會去投資,就有新得利潤來源,對公司當然是有影響的。
(2)公司上市以後股權的構成就會發生變化,能夠引進戰略投資者,而這些往往會給公司帶來很多技術以及經驗上上的幫助。有利於公司的發展。
(3)公司上市以後股價的變化跟公司的利益密切相關了,因此公司的管理者以及擁有者都會更加註重效益。
⑵ 上市公司對外擔保的風險有哪些
(1)對擔保公司自身的風險。對外擔保對上市公司的風險是非常直接的,一旦被擔保公司沒有按期履行還款協議,則擔保公司就成了還款的責任人。
(2)對流通股股東的風險。不論是對外提供擔保的公司本身出了問題,還是公司高管出了問題,最後都要涉及到擔保公司的股價,流通股股東只能被動地為這些問題公司「買單」。
(3)對擔保鏈上其他公司的風險。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一旦出了問題,則涉及到的就不僅是該上市公司本身,通常還會牽出擔保鏈上的其他公司,將給整個擔保鏈或擔保圈造成極其不良的後果。
(4)對證券市場的風險。上市公司擔保鏈或擔保圈上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後,它所帶來的風險往往不是個別的,會對整個證券市場造成不良的後果。
(5)擔保帶來的金融風險。上市公司的每一筆對外擔保都會牽扯到銀行,擔保圈越大、擔保關系越復雜涉及的銀行也越多。
⑶ 什麼是上市公司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business risk)是指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由於產業景氣狀況、公司管理能力、投資項目等企業個體因素,使得企業的銷售額或成本顯得不穩定,引起息稅前利潤大幅變動的可能性。
⑷ 上市公司 面臨哪些風險
風險1: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環境變動引發的風險。在現階段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原材料、人工、水電氣等出現普遍性價格上漲,也會導致企業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面臨較大困難。從2007年開始,生產資料成本、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趨勢明顯,近兩年上漲幅度更是不斷增大。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國家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2010年1月至今年6月份,央行12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銀行業不得不逐步緊縮放貸,使得企業資金鏈緊張,面臨較大的融資困難,有的已破產倒閉。在融資難度較大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不得不轉向民間金融,但是,高額利息以及不規范的經營方式等又會使企業面臨更大風險。近期出現的溫州風波,就是對上述風險的一個驗證。
風險2:過於激進的發展戰略引發的風險。民營上市企業不斷擴展生產能力和業務范圍,做強做大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過於激進、不切實際的發展戰略往往蘊含著較大風險,諸如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不足、企業管理不配套、資金緊缺等,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影響,甚至導致其陷入困境。
對於拓展經營范圍、擴大產能引發的投融資風險,企業必須要有足夠的預測,並使其在可控范圍之內。防止沖動和盲目擴張,或許是最好的風險防範措施。
風險3: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引發的風險。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民營製造業上市企業近年來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這與整個消費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僅如此,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加上利益訴求的渠道更加豐富,企業出現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很容易形成廣泛影響,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會對企業造成嚴重影響。
風險4: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不健全引發的風險。合理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模式,是保障企業正常運行、保護股東權益的重要基礎。我國90%的民營上市企業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模式為金字塔式股權結構,其弊端近年來愈加明顯。
金字塔式的股權結構容易給企業帶來風險和危機,也不利於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近幾年來,隨著上市公司的日益強大,大股東利用對公司的控制權過度追求個人利益而導致公司發生嚴重損失的情況層出不窮。目前,這一行為在我國上市公司中非常普遍。2004年,德隆系、托普系、飛天系、鴻儀系等龐大的資本系相繼坍塌,旗下上市公司深受其累,這些都是典型的例證。
風險5:應收賬款信用缺失引發的風險。近幾年,民營上市企業出口業務競爭加劇,也由於國外進口商在中國貸款的困難,使先簽單後付款的買賣成為一種必然以提高財務風險為代價的交易方式。這為應收賬款的大量積壓埋下了伏筆。
風險6:對外擔保混亂引發的風險。企業作為擔保人為其他企業在獲得貸款過程中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現象比較普遍。債權人在對債務人沒有百分之百信賴的情形下,需要通過某種方式確保債權的實現,而擔保制度正好滿足了這種需要。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擔保一方面有利於銀行等債權人降低貸款風險,另一方面可使債權人與債務人形成穩定可靠的資金供需關系。但是,在實際運營中,作為擔保人的企業也常常會面臨一定風險,如果被擔保企業到期沒有按時還款,一旦進入法律訴訟階段,將被捲入糾紛。有些企業因此會陷入擔保怪圈和曠日持久的訴訟拉鋸戰,容易導致發生重大經濟損失。另外,現在比較常見的是關聯企業之間的相互擔保,當其中的某一家企業或某些企業發生經營問題和財務危機時,勢必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殃及其它企業,導致關聯企業整體出現困境。
風險7: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風險。隨著法律關系的日益復雜化,企業時刻面臨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被競爭對手侵犯知識產權的風險。尤其是加入WTO之後,我國企業遭遇了許多來自國外的知識產權侵權訴訟,高額的訴訟賠償金使企業損失慘重。
目前,我國民營上市企業面臨的知識產權方面的風險,主要體現為:(1)出口企業在國外遭遇知識產權訴訟。(2)定牌(指賣方按買方的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裝上標明買方指定的商標和牌號)生產引發的知識產權風險。
風險8:人力資源管理缺失引發的風險。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人力資源風險是現階段面臨的比較突出的風險之一。對於民營上市企業而言,由於受過去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影響,上市後隨著規模擴張,特別是開展並購活動後,極易面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風險。這主要表現為:
(1)企業並購導致人才流失風險。
(2)人才機制不靈活的風險。
(3)高管意外事件造成的風險。
風險9:合同履行違約引發的風險。違約風險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經常會面臨的一種風險,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通過對305家民營上市樣本企業2010年年報的分析發現,有48家企業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其中違約風險佔比最大,佔54.17%。
風險10:研發或創新不足引發的風險。對於民營上市企業來說,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創新,是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我國許多民營上市企業卻並不重視研發投入,紛紛將重點放在短期投資上,一旦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就難免出現問題。這方面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研究項目未經科學論證或論證不充分,導致創新不足或資源浪費;研發人員配備不合理或過程管理不善,導致研發成本過高、舞弊或研發失敗;研究成果轉化應用不足、保護措施不力,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研發產品缺乏市場需求,不是「有用創新」,銷售十分困難,導致企業遭受損失。
⑸ 關於中國的企業在外國上市的問題
30太少,300分還值得我打這些字。。。。哈哈1。都知道企業上市是在圈錢,那麼為什麼外國會允許中國的企業上市的? 對他們有什麼好處?--------高分紅,你看國內股市,有的公司幾年分一次紅,一次分幾分錢,在國外早TM被退市了,在美國有規定,分紅幾年達不到多少標準是不行滴,具體多少忘了。當然這只是表面的,現在全球資本流動性日益增強,外國資金也需要出路,當然還有帝國資本主義控制我國經濟,剝削我國人民等等,因為是在國內獲得的利潤,卻給外國人高分紅,變相的財富外流,外國人當然歡迎啦。2。在外國上市的企業是直接在國外發行新股還是在國內融完資在到國外上市交易?------這個發行過程是很復雜的,一般是通過大銀行來運作,比如高盛,美國對於外國上市公司,一般分好幾等,每個級別發行都不一樣,中國一般就是通過轉托憑證來上市,就是股份實際上是在中國,比如我交給建行,建行在去聯系高盛,按美元比例兌換成憑證,高盛在美國發行這種憑證,這個憑證就是股票了,具體的分紅什麼通過銀行間來運作。3。中國企業到國外上市國外有什麼要求?--------當然的是效益好的啦,利潤高的,要不怎麼給他們那些外國爹分紅啊。比如。。中移動。。4。比如中國的企業在紐交所上市了, 是不是所有美國人都可以買賣,他們根本不了解遠在大洋彼岸的企業的 經營情況會買嗎?要是有外國企業上市A股市場我肯定不會買, 還是專供在外華僑買賣的。----------美國人當然會買,美國普通人一般不炒股,都是通過專業的經濟人來買賣,你說不了解大洋彼岸的公司?你當華爾街是什麼?他們比你還了解這些公司好吧。
⑹ 上市公司海外投資近三年遇到的文化風險
⑺ 上市公司境外投資有哪些
境外投資,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以下稱「投資主體」)直接或通過其控制的境外企業,以投入資產、權益或提供融資、擔保等方式,獲得境外所有權、控制權、經營管理權及其他相關權益的投資活動。
主要包括但不限於下列情形:
1、 獲得境外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等權益;
2、 獲得境外自然資源勘探、開發特許權等權益;
3、獲得境外基礎設施所有權、經營管理權等權益;
4、獲得境外企業或資產所有權、經營管理權等權益;
5、新建或改擴建境外固定資產;
6、新建境外企業或向既有境外企業增加投資;
7、新設或參股境外股權投資基金;
8、通過協議、信託等方式控制境外企業或資產。
⑻ 上市公司為什麼要披露股東及董監高人員是否擁有境外居留權,是為了防止資金外逃嗎
這個是信息披露的要求,說明是什麼地方的人而已
⑼ 企業上市有哪些風險 上市公司風險分析
失去隱秘性
(1)一個公司公開上市而在產生的種種變動中失去「隱私權」最令人煩惱。美國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公開所有賬目,包括最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給中層管理人員的紅利,以及公司經營的計劃和策略。雖然這些信息不需要包括公司運行的每一個細節,但凡是有可能影響投資者決定的信息都必須公開。這些信息在初步上市時就必須公開披露,並且此後也必須不斷將公司的最新情況進行通報。
(2)失去隱密性的結果是公司此時可能不得不停止對有關人員支付紅利或減薪,本來這些對於一家非上市公司來說是正常的,對上市公司來說則難以接受。
2. 管理人員的靈活性受到限制
(1)公司一旦公開上市,那就意味著管理人員放棄他們原先所享有的一部分行動自由。非上市公司一般可以自作主張,而上市公司的每一個步驟和計劃都必須得到董事會同意,一些特殊事項甚至需要股東大會通過。
(2)股東通過公司效益、股票價格等等來衡量管理人員的成績。這一壓力會在某種程度上迫使管理人員過於注重短期效益,而不是長遠利益。
3. 上市後的風險
許多公開上市的股票的盈利沒有預期的那麼高,有的甚至由於種種原因狂跌。導致這些不如意的原因很可能是股票市場總體上不景氣,或者是公司盈利不如預期,或者公眾發現他們並沒有真正有水平的專家在股票上市時為他們提供建議。股票上市及上市後的挫折會嚴重影響風險投資的回收利潤,甚至使風險投資功虧一簣。因此在決定上市與否時,風險投資家和公司企業家會綜合權衡其利弊。
4.上市成本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企業上市需要一定的成本,具體包括:承銷費用、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評估師費用、路演費用、保薦費用、信息披露費用等。例如,在2008年6月19日上市的步步高(002251),其上市成本的情況是承銷及保薦費用3300萬元,申報會計師費236萬元,律師費用100萬元,新股發行登記費及上市初費16.52萬元,信息披露費約489萬元。猶如,在2008年6月23日上市的川大智勝(002253),其上市成本情況是承銷費用是500萬元,保薦費用是600萬元;律師費用96萬元;注冊會計師費用83.5萬元;評估費用25萬元;登記託管費及上市初費8.2萬元;推介媒體相關費用382萬元。
5.企業信息透明
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必須披露公司相關重要消息。信息披露的義務,不僅使企業的財務狀況面向全社會完全公開,而且企業運行過程中的一些重大商業決策也必須對社會公開。企業的競爭對手會更為容易地了解該企業的經營策略,更容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或是採取相應的競爭手段。
⑽ 國外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表現形式和防範措施的研究概況
在財務風險的度量問題上,國外以布賴恩·科伊爾一川為代表,形成了較完善的風險聚集、極限測試、風險價值、情景分析等一系列的方法。圍繞著不確定性與風險損失,產生了三種風險度量方式,即。均值——方差模式、Downside-Risk模式和Value—Risk模式。
Konno和Yamazaki(1991)提出用平均絕對偏差(D:Mean—absolutedeviation)來度量風險。由於MAD是投資組合頭寸的分段線性凸函數,因此如果用MAD作為風險度量指標,可以通過線性規劃快速進行有效的投資組合優化過程。
Ogryczak和Ruszcznski(1999)證明在MAD有效前沿上的投資組合與根據二階隨機占優的有效投資組合一致。
Alexander和Baptista(2000)比較了兩種均值——方差有效組合,並指出方差較高的組合卻可能有較小的VaR,在全局上最小化的投資組合可能不存在,均值一VaR有效集是均值方差有效集的子集並且可能為空;對於非正態分布,使用均值-VaR方法與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得到的結果近似一致。
Sentana(2001)給出了基金經理在均值——方差框架並滿足約束的條件下如何進行投資決策。
Rockfellar(2002)提出了一個新的風險度量工具——條件風險值(CVaR),彌補了VaR無法反映尾部損失信息的缺陷。它作為風險優化手段,主要研究損失函數為連續型隨機變數且損失只有一個的情形,它主要是由在給定置信水平下的損失值構成,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尋找使得CVaR損失值達到最小的投資組合,求解的關鍵是證明此問題等價於另一個易求解的最優化問題。
David和Ismael(2003)訂1將(VaR)將應用於石油價格的風險度量。
Mulvey和Erkan(2006)認為採用CVaR法度量風險對分散公司的財務風險是必不可少的,而採用法度量公司的財務風險很難使公司目標達到最優化並控制財務風險。
從總體上看,國外學者對財務風險的度量與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財務危機發生後如何應付和如何擺脫危機的策略問題。而對財務危機的成因,對財務風險的預防等方面雖進行過一些研究,但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對財務風險度量研究方面的文獻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