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企業五百強是什麼呀
全球500強企業名單 最新全球五百強企業名單 2010年最新五百強企業名單
排名企業 所在國 行業 市值(億美元)去年排名
1 中石油 中國 油氣開采 3293 2
2 埃克森·美孚 美國 油氣開采 3162 1
3 微軟 美國 IT 2569 6
4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 銀行 2464 4
5 蘋果 美國 IT 2131 33
6 必和必拓 澳大利亞 礦業 2099 19
7 沃爾瑪 美國 零售 2090 3
8 伯克希爾 美國 保險 2006 12
9 通用電氣 美國 製造業 1942 23
10中國移動 中國 通訊 1930 5 本報訊(記者楊錚林晨音)英國《金融時報》今晨發布了全球五百強企業排名,中石油首次超過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前10強中國企業有三個。
這是《金融時報》全球五百強第十四期年度排名,也是中國企業第一次站在排名榜榜首。
根據《金融時報》研究機構的報告,截至今年3月31日,中石油當前市值達到3293億美元,比第二名埃克森高出130多億美元。微軟名列第三,中國工商銀行則以2464億美元的市值緊隨其後。
本周五,中石油股價收於每股10.96元,微漲0.37%。
五百強名單中共有21家在中國大陸上市的企業,全部為大型國有或者國有控股企業,行業涵蓋金融、化工、建築、運輸等。今年上榜的中國企業總數(含港澳台)為45家,略低於去年的47家。在大陸上市的企業數也不如去年的27家。落榜企業包括上海電氣、大唐國際發電、紫金礦業等去年榜單上的新秀。
前十名的企業中,除了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集團之外,全部由中美企業占據,而美國企業更是占據其中六席。
值得注重的是,榜單中的微軟公司在IT類企業中排名第一,但就在本月28日,蘋果的總市值超越微軟,後者占據多年的全球IT老大的地位不得不拱手讓出。
報告稱,2010版的五百強企業總市值達23.5萬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了一半多,如此大的增幅為近10年來僅有。
入圍的企業要求有至少15%的股份在市面上流通,按照公司在各自上市交易所的總市值進行排名,未上市的股份沒有計入其中。
全球前十強企業市值表
專家觀點
中石油沾了中國經濟大環境的光
上午,中國石油大學工商治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告訴本報記者,中石油登頂,其實是沾了中國經濟大環境的光,歐美是金融危機重災區,股市普遍下跌不少,因此埃克森·美孚、殼牌等公司的市值被拖累下跌,而中國反抗住了沖擊,中石油趁機超越對手。
董秀成表示,衡量企業實力,光靠市值是不夠的,銷售額在某些程度上更能體現一家企業的實力。
背景鏈接
《金融時報》五百強
英國《金融時報》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商業新聞機構,擁有120多年歷史,其編制的倫敦股票市場指數FTSE100指數更是歐洲三大股指之一。
《金融時報》的全球五百強是與財富五百強並稱的全球權威企業排名之一。在全球各大公司今年3月31日的股價基礎上制定了此排行榜。該排行榜每年公布一次,已經連續公布了14期。
入榜公司必須有最少15%股份在市場流通。與財富五百強按營業額排名的依據不同,《金融時報》全球五百強按照公司的市值排名,即市值=單位股票價格×發行股份數量。
『貳』 世界500強企業,怎麼還有一個世界500強市值企業,這兩者有什麼區別怎麼排名都相差很大啊
1.市值500強是計算的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就是賣出去值多少。不上市的公司無法計算,不在名單之內,例如中國銀行。另外三星的市值大約3000億美元,但是實際總資產可能超過5000億美元,市場中人們覺得騰訊發展前景好,願意花5000億美元買下來,但是實際資產可能只有2000億美元,互聯網行業的市盈率普遍高於製造業,市值也就顯得虛高
2.企業500強是計算的企業的營業收入,反映的是競爭力,也不是企業的總價值。
『叄』 上市公司的年收入,凈利潤,市值,和股票年收益有什麼關聯
1.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利潤率也就是成本與產出的比
2.凈利潤就是除去成本所得的利潤,市值就是股價乘以總股本.
3.如果一個公司的利潤高股價也就會相應的上升.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肆』 中國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網路、中國移動、台積電、愛奇藝、農業銀行、京東等。
1、騰訊控股
騰訊控股2018年1月29日收於471.60港元,創下上市以來最高收盤價,2018年4月15日收盤僅有386.80港元。不到三個月時間,騰訊控股市值蒸發了8058.71億港元。
2、阿里巴巴
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當地時間2014年9月19日正式在紐交所上市,代碼為BABA,開盤價為92.7美元,大漲36.3%,市值達到2383.32億美元。
3、愛奇藝
愛奇藝2018年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IPO發行價定在18美元/ADS,融資金額達22.5億美元,遠超此前計劃募集的15億美元。總市值為110億美元。
4、網路
2005年8月5日,中國頭號網路搜索引擎網路公司的股票在納斯達克市場首次公開上市,股價當天狂漲354%,從27美元的每股發行價上漲到收盤時的每股122.54美元,盤中一度曾沖破每股150美元大關。
5、京東
美國當地時間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JD」,開盤報價為21.75美元,較發行價19美元上漲14.47%,市值達到約297億美元。
『伍』 一整年凈利潤103.46億人民幣的企業市值該達到多少美元
這個問題要知道答案還差很多條件…如果只有凈利潤的話,只能通過市盈率的方式來進行估值,那麼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假如該公司在A股上市,是金融企業或者壟斷性企業,那麼估值在10~15倍,市值大約1000~1500億元RMB;
假如該公司在A股上市,是傳統製造業,估值大約在20~30倍,市值大約2000~3000億元人民幣;
假如該公司在A股上市,是互聯網、醫葯、生物等行業,估值可以上到50倍,也就是市值約為5000億元人民幣;
假如該公司是在美國上市,那麼對應上面三種情況,市值大約分別為1000億元人民幣,1500億元人民幣,3000億元人民幣
如果兌換成美元,以上幾種情況大約分別為160~230億刀、310~470億刀,790億刀,160億刀,230億刀和470億刀
『陸』 中國十大財富排行榜。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王健林家族
以2150億財富第三次成為中國首富,這是胡潤百富榜18年來才第2位累計三次成為首富的企業家。前不久王健林的「一個億小目標」引起了很多人關注。今年9月,萬達商業從港交所退市,計劃兩年內重新在A股上市。胡潤表示:「如果回歸成功,王健林財富應該都能達到3000億的,能進入全球前十了。」去年起,萬達跨國並購了瑞士盈方體育、美國世界鐵人公司、澳洲的院線、美國傳奇影業,投資西班牙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等,萬達集團海外投資總額已超過1000億。去年萬達集團收入2900億,第一次躋身財富全球500強。在今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王健林家族超過李嘉誠成為華人首富,全球排名第21位。28歲的王思聰目前個人財富已經達到60億。萬達員工人數11萬。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馬雲家族
以2050億財富保持第二,財富比去年增長41%。今年上半年,螞蟻金服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達300億,螞蟻金服估值達到4000億。除螞蟻金服外,阿里巴巴在美國資本市場過去一年的股價增長超過30%,目前市值突破17000億,成為榜單上市值最大的公司。今年9月,馬雲受邀出任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青年創業和小企業特別顧問。阿里巴巴員工人數僅3.4萬,而僅淘寶、天貓平台上網店提供的就業就達1000多萬。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馬化騰
以1650億財富上升1位到第三,財富比去年增長38%。今年馬化騰以139億元的捐贈額首次成為胡潤慈善榜首善。去年騰訊創立的「9·9公益日」引爆「互聯網+公益」。今年騰訊5位創始股東和1位天使投資人上榜,包括位列胡潤慈善榜第二位的陳一丹在內。過去一年,馬化騰共套現125億元,成為「套現大王」。騰訊員工人數2.5萬。騰訊目前市值突破15000億元,是榜單上市值第二大的公司。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王衛
1239.5億排名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四名,順豐快遞的上市,讓這位富豪進入了大眾視線,順豐控股總市值曾一度達到2841億元。以王衛在順豐的持股比例64%的計算,順豐創始人王衛身價也水漲船高,達到了1818億元人民幣。顯然,順豐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不但打亂了中國財富排行榜,也重新定義了中國倉儲物流業的江湖格局。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姚振華
是今年的「大黑馬」,財富翻了9倍到1150億元,比去年上升200多名到第四。最近一年,萬科使這位神秘的潮汕大佬備受矚目。在萬科爭奪戰中,萬科上市公司披露寶能旗下鉅盛華截止去年底占萬科18.3%的股份。姚振華從事農貿生意起家,之後踏入房地產行業。2003年藉助深物業在中小板上市,完成資本積累第一步。2012年成立前海人壽,正式大舉進軍資本市場。截至目前,寶能集團凈資產高達1200億元,市值超過5000億元。胡潤表示:「中國企業家的創富模式經歷了五個階段:從貿易,到製造業、到房地產、到IT,再到現在的資本運作,姚振華是現在這個資本時代的代表人物。」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宗慶後
財富1120億元排名第五,財富比去年縮水17%。娃哈哈多年穩居中國飲料行業第一位,公司總資產達400億元,員工人數超3萬人。去年,娃哈哈在錯綜復雜的宏觀環境下仍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宗慶後是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丁磊
以1000億元上升10位到第六,財富比去年增長近一倍。這是丁磊繼2005年之後首次重回胡潤百富榜前十名。網易今年二季度營收90億元,同比增幅96%,其中3/4的收入來源於在線游戲。受益於手游業務的強勁表現,網易市值突破2000億。胡潤表示:「丁磊的持股比例超過40%,『只要』網易市值達到4000億,他就再次成為首富了。」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嚴昊家族
以1000億元財富保持第六,財富比去年增長10%。今年4月,蘇太華系主體太平洋建設與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簽署1000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框架協議。「80後」企業家嚴昊今年帶領太平洋建設以4800億的年銷售額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前100位,這也是太平洋建設連續第三次登上財富世界500強。目前太平洋建設總員工人數超過30萬人。胡潤表示:「嚴昊幾乎是榜單靠前中唯一一個完全接班的,他的父親嚴介和現在全身心投入到文化教育領域。」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李彥宏、馬東敏夫婦
980億元排名第八,財富比去年增長15%。今年「魏則西事件」的持續影響逼迫網路核心盈利模式流血轉型。5月,網路股價連續6個交易日下跌,市值跌破4000億,季度盈利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大跌幅。O2O、金融等將成為網路未來業績增長點。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盧志強
850億元上升1位到第九,財富比去年增長2%。泛海正全力向金融板塊轉型。今年7月,盧志強耗資75億增持民生銀行,持股比例4.6%。同時開始涉足文化傳媒領域,今年3月戰略入股萬達影視及青島萬達影視。在復旦讀過研究生的盧志強在去年復旦110周年校慶時向復旦捐贈7億,進入今年胡潤慈善榜前十名。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何享健、何劍鋒父子
以780億元重回前十,位列第十,財富比去年增長30%。這是何享健繼2011年之後首次重回胡潤百富榜前十名。去年美的營業收入1384億,年利潤高達136億。美的收購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成為最近一年最大的歐洲並購。美的在海外市場還吞掉了日本東芝白電業務和義大利空調品牌兩個國際巨頭。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許家印
以780億元重回前十,位列第十,財富比去年增長30%。這是許家印繼2013年之後首次重回胡潤百富榜前十名。今年巴西奧運會中國女排重得奧運金牌,許家印功不可沒。今年恆大迎來成立20周年大慶,「恆大地產集團」變更為「中國恆大集團」。恆大今年也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許家印以8.4億元的捐贈額位列今年胡潤慈善榜第五位。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嚴彬
以財富780億元保持第十。嚴彬主要財富除了紅牛和北京的地產之外,還有他在英國的地產,以及其他飲料品牌。今年1月,華彬集團以7億元收購高級瓶裝水製造商Voss超過50%的股權。
中國十大富豪排行榜:張近東
780億元下降1位到第十。2017年6月,蘇寧20億元收購國際米蘭70%股份。蘇寧控股除了電商和零售以外,主要覆蓋商業地產、文化和體育領域,擁有蘇寧雲商、PPTV等相關領域知名品牌,擁有員工18萬人。
從行業來看,房地產已經明顯沒落,雖然首富仍然是房地產大佬,但十大富豪中已經有七個從事的是其它行業。廣東的七大富豪中,排最前面的兩個屬於互聯網行業,然後是快遞業、礦業、家電業,只有兩個屬於房地產行業了。
在年齡分布上,廣東富豪也相當年輕,50歲以下的有五個。圖為後生可畏的深圳富豪王衛,46歲的王衛自今年2月24日順豐控股上市以來,一直以超級網紅的姿態橫掃媒體財經版。其個人財富甚至一時逼近首富王健林。圖中白衣服者為王衛。
在2016年的A股頂級富豪榜上,全國僅深圳有一人財富超千億,他就是王衛,當時持股市值為1341億元。
值得指出的是,以84億美元身家排在第十一位的大佬姚振華,以及同樣是84億美元身家的張志東,都是廣東人。可見廣東這塊改革開放的熱土,有著非同凡響的造富能力。
『柒』 總資產25億的上市公司算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評價上市公司的大小,一般用收入和凈利潤規模,以及總市值,偶爾也用凈資產,總資產不是一個合理的指標。
因為:
1、不知道有多少負債。
2、不同行業資產規模差異很大,可能利潤規模很大,可是資產很少,如軟體行業。
『捌』 滬深上市公司2017盈利怎麼樣
4月底,滬深上市公司全部按期對外披露2017年年報信息。2017年,滬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7.97萬億元,同比上升14.46%;共實現凈利潤約2.62萬億元,同比上升18.55%,增長率創近年新高。2017年,深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3.46%;實現凈利潤7295億元,同比增長20.58%;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同比增長19.71%,盈利質量明顯提升。
綜觀業績狀況,滬深兩市公司在經濟發展的韌性、結構優化、新動能等方面呈現出多個新亮點,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正在形成。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這是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成果。
實體經濟再上新台階,高端製造顯活力
股東回報意識推動現金分紅創新高。滬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不斷增強,現金分紅水平持續維持高位。2017年,滬市公司分紅整體比例為37.92%,高於去年約5個百分點。統計顯示,共有1000餘家公司推出派現方案,占公司總數的74.47%,同比增加約5個百分點;合計派現8111億余元,同比增加約18個百分點,現金分紅金額再創歷史新高。
從公司分布情況看,持續穩定高比例分紅公司群體已形成,滬市單年分紅比例在50%以上的企業194家,30%以上的778家。其中,有370餘家公司連續3年分紅比例超過30%。
當然,年報也反映出,在落後產能加速出清市場環境下,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階段性經營困難或風險,多家公司出現虧損。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公司主營不暢,甚至公司長期失去造血能力,淪為市場所詬病的「殼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規范運作風險。特別是一些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出現信用風險,利用不同形式損害公司利益,干擾公司經營,甚至直接出現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問題。對於這些情況,交易所將繼續從嚴監管,防範出現重大風險。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玖』 中國有哪些企業在紐交所上市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已有7年的歷史,在華爾街上經歷過三起三落,「7年中,既有像中華網這樣中國概念股風光無限好的輝煌,又有大半股票價格跌破發行價,有些股票僅值幾毛錢慘不忍睹的苦澀。」一位國際金融和投資銀行專家這樣總結中國公司海外上市的7年歷程。中國概念股在華爾街掀起了四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中國股票首次登陸華爾街
1992年底中國證監會成立,隨後,就批准第一批公司到海外上市。中國公司第一次在美國股市上露面是在1993年7月的青島啤酒,隨後還有上海石化、馬鞍山鋼鐵、儀征化纖等八家。它們的主掛牌在香港,但通過全球存股證方式(GDR)和美國存股證方式(ADR)分別在全球各地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8月,上海石化H股在香港上市的同時,將50%的H股轉為ADR、GDR在紐約上市。通過其他途徑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與中國有關的股票是1992年10月9日上市的華晨金杯汽車,發行價為16美元,當年11月底升至33美元。第二家是中國中策輪胎,第三家是上海摩托車。由於是中國公司第一次在美國上市,很快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形成一股熱潮,在1993年7月份達到高峰。這些股票以青島啤酒受到追捧最為典型,當時,39家外國著名投資公司爭著要當其代理商,認購率也超額200倍,股價最高時達14港元。
第一批海外上市的企業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絕大部分改制前為國企,二是行業限於製造業。那麼,這些股票為何受到國際投資人的青睞呢?專家認為,首先從宏觀上講,當時中國經濟GDP增長速度高於世界平均值的一倍多。第二,國際投資人看好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他們做決策時,只關心幾個簡單的數字,就是說,中國人均某一個產品消費是多少,然後與國際平均數字進行比較,感到潛力驚人。此外,中國製造業有較長期的歷史,基礎比較雄厚,而且中國政府對製造業一向大力扶持。
第一次浪潮持續到1994年就消退了,股價跌到谷底。一方面是受到墨西哥的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公司本身的原因,這也是主要的原因。上市半年後的中期業績公報和一年後的年報業績較差,與公司管理層在上市推薦過程中所做的預測有很大出入。於是,國際投資人對中國製造業產生懷疑,雖然是股份制企業,但這些上市企業在管理制度、體制、公司的治理結構等方面仍存在著傳統的痕跡,特別是存在缺少激勵機制,公司運營業績和股價表現與管理層和員工利益關聯不大等一系列問題。第一次浪潮就這樣退下去了。
第二波浪潮:基礎設施類股票領風騷 以製造業為主的股票引發的第一次浪潮消退不久,到美國上市的第二批中國股票又開始出現在華爾街。不過,這次製造業公司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大部分是以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為主的公司,這些公司涉及航空、鐵路、公路、電力等領域。如華能電力國際、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大唐發電等公司。
這些公司一上市,很快吊起那些想購買中國基礎設施股票的人的胃口。不過,投資人換了一波。他們同樣拿人均航空里程、人均用電量、人均能源消耗量等指標與國外進行比較,發現均遠遠落後於世界主要國家,具有極大的增長潛力。認為投資這類股票風險較小,於是,紛紛購買。 然而,好景不長。購買這些股票的主要是一類機構投資人,他們原打算長期持有,進行戰略投資,不到迫不得已時是不輕易出手的。結果,這些機構紛紛拋售這些中國公司股票,造成股價狂跌。
中國股票在華爾街的第二次潮漲潮落的原因與第一次大同小異。從宏觀上講,由於經濟疲軟,許多項目被迫緩建或停建。此外,基礎設施領域惡性競爭,導致企業嚴重虧損。像民航業,進口飛機過多,飛機運力過剩,機票打折,導致民航業全面虧損。
第三波浪潮:紅籌股一度紅透半邊天
中國概念股在華爾街掀起的第三次狂潮是紅籌股,這波狂潮起始於1996年底,終結於1997年10月的金融風暴。它所引發的震盪遠遠超過頭兩次,其主戰場雖然是在香港,事實上華爾街也倍受沖擊。
所謂紅籌股,是我國以某一個部門和某一級政府為背景,投資到香港的窗口公司,這些公司利潤往往有超常規的增長。盡管這些公司主掛牌在香港,但通過美國存股證方式(ADR),也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些股票有航天科技、招商局、中國華潤、上海實業、北京控股、廣東粵海等。像北京控股認購時,香港六十個財團入股,凍結資金數千億,創造了1200倍認購率的香港股市記錄。香港六大富豪一同出席推介會,這在香港還是頭一回,一時成為投資界的美談。1997年5月18日掛牌,上市股價是11.48港元,當天收市漲到44元,最高時達到66元,去年收市價為12.25港元。
紅籌股有幾大因素吸引海外投資者:
一是最直接的「中國概念」,受益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二是海外投資者認為,紅籌股與前兩類企業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注冊在香港,由香港當地的管理層運作,有相當的自主靈活性,經營環境較好,融資方便,避免了前兩類企業的不足。中資企業背後要麼有行業部門的支持,要麼有強大的地方政府作後盾。
三是,這些企業可獲得優質和超常規資產注入,資產組合多元化,可帶來企業高速發展。
第四,擁有一大批戰略投資者。最後,與香港回歸祖國的大環境有關。然而,隨著1997年底亞洲金融危機的突然爆發,香港股市一落千丈,人氣極度低迷,再加上紅籌股業績和表現欠佳,結果,好景曇花一現,不少股票跌到發行價以下,至今仍在這一價位徘徊,像粵海還走上了清盤的道路,令人扼腕嘆息。
第三次浪潮消退後,國外資本市場對中國股票大門緊閉長達15個月。
第四波浪潮:高科技概念股掀起新狂飆
1999年7月1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企業申請境外上市有關問題的通知》。同一天,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掛牌當日,股價由20美元飆升到67.2美元,上漲235%,當日市值超過110億人民幣,集資1億美元。16日股價由58美元,突然飆升至101.3美元,漲幅達75%;17日,再次狂漲至137美元。2000年1月11日,收盤價高達82美元(一拆二後)。
中國電信年前最後一天收盤價為128美元,逼近歷史最高價。中國榮昌國際控股公司在中美入世協議達成前,每股股價僅為一美元,16日,該股收盤價上漲了11倍,達到11.06美元,17日又狂升至每股32.06美元,幾天後,股價一度上升至每股80美元。中國華潤發展公司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現,17日上漲了19美元。中華輪胎公司兩天上漲77%,達到每股10.06美元。其它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現。
1999年2月17日,以生產數碼無線電話稱雄市場的廣東企業———僑興環球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因而成為我國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營企業。由於受到中美簽署入世協議利好因素刺激,僑興環球股票17日升幅達268%,上漲8.375美元,收市11.5美元,成交也創下天量。1999年12月31日,股價飆升至28美元。幾天內扶搖直上,價格榮登納斯達克市場一周漲幅十大股票第六位,市值一周內增加了1.5億美元。外國記者形容:這些日子,中國民營企業股票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樣往上漲。
『拾』 製造業市值最大那一股
應該算是600104上汽集團。釀酒算的話就是貴州茅台6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