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行一員工用「假信託假理財」騙8千萬炒股票,銀行有責任嗎
網上流傳一個段子,外甥正月在理發店剃頭時,正好被舅舅撞見,兩人因此起了爭執,差點打起來。據說這也是真實事件,可見,「正月剃頭死舅舅」有多麼深入人心了。今天研究金融侵權案例時,發現一宗比較有意思的案例,也是外甥坑舅舅。這次涉及的銀行是交通銀行。
(一)損失數額計算,應當有基礎事實證據
賠償損失是承擔侵權責任的主要方式,因此確定財產損失數額是這類案件審理的基礎。《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規定,「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故侵權賠償的損失是以直接經濟損失為限,以填補損失為原則。
任何人不能因訴訟獲利。當事人自己確認的損失數額,能否認定為財產損害賠償的數額?筆者認為不能,理由是這類侵權案件不是合同糾紛案件,合同糾紛案件是要最大限度尊重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但侵權糾紛案件不能,是以保護直接損失為限。
換個角度,倘若該案中霍某以合同糾紛為由,訴請盧某按照《還款承諾書》約定的數額還款,尚且不一定能得到支持,何況侵權糾紛?在民間借貸案件中,僅有借條、借據等債權憑證訴請還款的,法院還要通過銀行流水等客觀證據佐證,沒有銀行流水等證實的,不能輕易認定借貸數額。
舉重以明輕,在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僅有當事人確認的損失數額不能作為認定依據,應當根據銀行流水等證據證明其直接經濟損失。如果原告不能提供具體計算方式和銀行流水等證據,則應按照法院查明的有證據證實的數額認定。盧某的侵權行為是持續性的,《還款承諾書》是侵權行為發生以後才出具的,怎麼能以事後行為認定在先損失呢?
在事實真偽不明的情況下,應當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處理。該案中,法院依據《還款承諾書》認定損失數額的做法,值得商榷。
(三)罰酒三杯,判銀行承擔10%補充責任過輕
盧某的侵權行為,對霍某的損失具有百分百的原因力,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這點並無爭議。判決也查明,銀行承擔責任的性質,與盧某承擔責任的性質完全不同。
其實判決沒有說透。盧某與銀行之間屬於無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盧某是因為其主動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主觀狀態為直接故意。銀行是因為是管理漏洞和不作為承擔責任,主觀狀態是間接故意。所以,銀行是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因第三人侵權而按照過錯程度承擔補充賠償責任,銀行的責任是第二位的,銀行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盧某追償。銀行與盧某之間實際是不真正連帶責任。
判定銀行責任大小的比較對象,不是銀行、盧某、霍某三方,應該是霍某與銀行兩方之間比較。判決最終認定銀行承擔10%責任,即意味著由霍某承擔90%責任,這不合理。判決理由為「霍某將理財產品全權交由盧某進行管理和操作,是盧某實施侵權行為並造成巨大損失的基礎條件和重要原因。霍某是基於對盧某個人的信任而非基於對其銀行工作人員身份的信任,且對於理財產品疏於管理和控制,長期未與盧穎敏進行對賬,未及時發現資金被侵佔的事實,亦導致了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如果盧某不是銀行工作人員,霍某會信任嗎?如果盧某提供的不是銀行加蓋公章的理財合同,霍某會持續信任嗎?霍某有基於親屬關系的信任,但對於這種大額銀行業務,主要還是基於對銀行的信任,基於對盧某銀行員工身份的信任。誠然,霍某確實未盡到注意義務,存在一定過錯,可以減輕銀行責任,但要霍某承擔90%責任,銀行僅承擔10%責任,則過於輕率了。筆者個人認為,銀行與霍某之間的過錯無法區分大小,應各承擔50%為宜。
四、總結:
在最終結果上,銀行方面承擔60多萬的責任,可能是比較公平的。這可能就是裁判技巧,一打一壓,損失數額計算是傾向於原告霍某的,比例分擔是傾向於銀行方面的,兩邊都不太好挑理。
近年來,銀行疏於管理職員被判承擔責任的案例比比皆是。銀行該怎麼防範呢?好像也不太好防範。利益驅使,鋌而走險者有之。案發之後,銀行就被判承擔一定比例責任,銀行只能祈禱這類案件越少越好。
其實這些涉及銀行的案例,完全可以整理出來讓銀行員工學習。看守所、監獄這些地方,也要多帶員工去參觀。只有經得起訴訟考驗的制度,才是好制度;經得起判決檢驗的合同,才是規范的合同。
② 銀行員工炒股認錯材料
為官不為包括:
1、國家公務人員對上級決策部署事項,特別是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改造、民生實事等重點任務和重大項目,敷衍塞責、推進不力,影響整體工作效果的問題。
2、工作人員行政不作為、慢作為,工作中推諉扯皮、庸懶散拖的現象。
3、行政監管部門對職責范圍內的行政監管事項放任不管,或監管不力等問題。
4、服務窗口和單位服務標准不明確,辦事效率低下,政策規定不透明、宣傳解釋不到位,態度冷漠、紀律渙散以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行為及其他「為官不為」問題。
為官亂為包括:
1、執法部門執法不嚴、暗箱操作、權力尋租,為違法行為充當「保護傘」等問題。
2、不按照權力清單及行政執法程序開展工作,隨意設立處罰條件、種類和幅度,違規行使自由裁量權等問題。
3、違反規定在審批和服務中吃拿卡要,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濫評比、濫培訓,增加群眾、企業和基層負擔的行為。
4、收回扣、拿紅包,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惠民富民政策執行走樣、與民爭利、「傷民」、「坑民」等問題及其他「為官亂為」問題。
③ 銀行員工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拿了我的賬戶進行炒股我要舉報該從哪開始搜集證據(求各位指招🙏)
炒股的賬戶上可以查到資金流入流出去向,再通過銀行轉賬流水查詢賬單,證明是他操作了賬戶。
④ 銀行從業人員貨款去炒股會有什麼處理結果
銀行的從業人員貸款去炒股,如果被銀行查到的話會要求全額還款,貸款炒股本來就有一定的風險,作為銀行從業人員反而違規操作,可能還會受到處罰。
⑤ 中國銀行員工不能股票投資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投資股票,只有證券相關的具有從業資格證這一塊回的人員是不可以參與股票投資的答,但其實也可以間接參與,家人朋友的賬號啊之類的,像你只是中國銀行的員工那就更加不會有限制了,甚至你們銀行跟券商合作了,銀行還會建議你自己開戶,多拉人開戶呢。
⑥ 銀行員工挪用銀行客戶536萬經過炒股、揮霍之後,能追回的也就50多萬,家裡可以出100多萬,法院怎麼審理
這個和你沒關系,你不要告那個人。你要告銀行,具體情況你還是得去請問律師,萬一那個銀行人員和你簽過什麼協議你沒仔細看就麻煩了。現在社區都應該有法律援助之類的,咨詢都是免費。就算打官司,也要不了幾萬
⑦ 中國銀行對員工炒股有什麼禁止性規定
可以炒股復,但是根據《中制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員工買賣證券若干規定》(2008年版)嚴禁下列行為
(一)挪用、借用公款或客戶資金買賣證券;
(二)個人或以親屬名義貸款買賣證券;
(三)以單位或個人名義集資買賣證券;
(四)私自代客戶買賣證券;
(五)在工作時間離崗到行外交易場所進行證券交易活動;
(六)在工作時間利用辦公電腦、電話查詢與履職無關的股票信息或委託交易;
(七)其他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
⑧ 銀行從業人員能開股票炒股么
銀行從業人員是可以炒股的;
買賣股票問題經歷了一個從一律禁止到逐步放寬的過程。1993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不準買賣股票的規定。
一是上市公司的主管部門以及上市公司的國有控股單位的主管部門中掌握內幕信息的人員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準買賣上述主管部門所管理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二是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派出機構、證券交易所和期貨交易所的工作人員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準買賣股票;
三是本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任職的,或者在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授予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會計(審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投資咨詢機構、資產評估機構、資信評估機構任職的,這些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不得買賣與上述機構有業務關系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8)銀行員工炒股產生的案例擴展閱讀:
交易規則:
買賣股票的數量也有一定的規定:即委託買入股票的數量必須是一手(每手100股)的整倍數,但委託賣出股票的數量則可以不是100的整倍。買入或者賣出的價格必須是在昨日收盤價上下浮動10%的范圍才有效。
股票交易實行價格優先、時間優先:股票連續競價時段,因為有許多投資者可能同時買賣同一隻股票,所以交易所制定了「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如某隻股票現價5.66元,如果甲投資者此時輸入5.66元的買入價,而乙投資者同時輸入5.67元的買入價。
則乙投資者的申報優先於甲投資者的申報成交。如果大家申報的買入價格相同,則誰先輸入買單誰先成交。賣出股票亦如此。某隻股票如果現價是5.66元,甲輸入5.66元的賣出價,而乙同時輸入5.65元的賣出價,則乙的申報優先於甲的申報成交。
⑨ 銀行員工炒股被騙會被炒魷魚嗎
你想知道銀行員工炒股被騙吶,會不會被炒魷魚?那就要看你有沒有動用。當你的資金吶。你如果用自己的錢炒股的話,被騙啦,自己倒霉,跟銀行沒關系。那也不會被炒魷魚。
⑩ 銀行員工貸款炒股被銀行發現了怎麼辦
你既然是銀行的員工,那你肯定知道銀行的貸款是不能用於這些炒股啊,房地產這一塊的。如果被發現了,肯定就得讓你提前去歸還這大貸款,然後還有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處分。你最好先去探一下口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