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眾投顧推介股票靠譜嗎
民眾投顧推介股票不靠譜。
從本質上來說,炒股是一項少數人才能夠獲得成功的事。如果每個人都能炒股成功,那炒股就跟吃飯、喝水一樣,變得非常簡單,變得沒有意義了。所以,他們推介的股票那麼厲害,就不會將這為數不多的機會讓予給你。
在股票市場上,股票價格有可能高於其票面金額,也有可能低於其票面金額。股票在股票市場上的流通價格是由股票的預期收益、市場利息率以及供求關系等多種因素決定的,沒有人敢說自己絕對能選對一支好的股票。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
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2. 炒股入門需要注意什麼、需要多少資金、需要辦什麼手續...
推薦你做上海ccbot現貨(商務部下屬現貨市場,上海市政府建立,cctv、重慶台等都有相關報道)1、只需要50元就可以交易。門檻比股票(大約幾百元)、基金(大約1千元)更低。特別適合大中學生。
2、而且有5倍杠桿,以小博大。風險收益的大小可以控制。
3、不但白天交易,晚上7點到9點也可以交易。方便上班族和在家一族。
4、可以做空做多,漲跌都可以賺。
5、一天可以交易多次。所以理論上當天就可以翻倍。
6、簡單,目前品種只有5種(普洱茶,薄荷腦,菜籽粕,羅漢果,中華核桃),股票有1700多種。
7、價格有章可循,不受國外的影響。
8、開戶簡單快速。
9、開戶年齡不限,不滿18歲一樣可以做。
這9條都強於股票。
10、做金融投資只要掌握了就可以用到老,不用像做技術工種那樣一輩子都要追著新技術學。
50元起點,不妨一試!可以一邊喝茶一邊做很愜意!
不滿意請不必採納!
3. 我媽一點也不了解股票。手頭就一萬塊了。還要炒股。怎麼說她都不聽。
和我一個樣的
o(∩_∩)o...
我最近在家閑的無聊,學炒股,也是只投進去了1萬多,可以邊學邊練習,我這一個月以來只賺了1000多點,當然也有被套牢的時候,不過還是很開心能賺到錢,因為投資少,所以賠也不會賠多少,可以先投進去一部分,到時候再追加也可以啊~!只要貪心不是大的出奇,心理承受能力稍好一點,可以鼓勵她去嘗試啊~!利潤比存銀行好多了~!
4. 流金歲月裡面,蔣南孫怎麼從柔弱的富家女到負債累累
蔣南孫,《流金歲月》中的女主角,原本是一位雙手伸出陽光和泉水的年輕女士。她的家人為她安排衣服、食物、住所和交通。後來蔣南孫的父親炒股破產,負債累累,自殺身亡,讓她一夜之間負債累累。但是沒有一個擊倒蔣南孫。她不僅還清了父親欠下的高額債務,還過上了自己的精彩生活。她依靠什麼?
富家千金的優渥生活這兩家公司是競爭對手的聯系人。公司領導唐鑫要求蔣南孫從王永正團隊挖李昂。李昂走後,王永正對孫楠有了更深的誤會,兩人漸行漸遠。
蔣南孫在職場中,他們不斷面臨自身價值規范與商業規則的沖突。蔣南孫團隊和王永正團隊開始了一個商業地產項目的競爭。經過示範,王永正隊獲勝。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楊柯公司提出給甲方一個免費會所,一下子就改變了效果。
5. 愛因斯坦問了三個人的智商,他說80。就說能討論股票,是不是炒股不要太高的智商
股票是適合的時間合適的價格買了合適股票關鍵是適時地賣出了就成功。和智商關系不大。當年的牛頓買的股票不是也賠錢嗎而且是賠得一塌糊塗。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是春秋末期人范蠡,他協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後,激流勇退,隱姓埋名,到了當時的商業中心陶(即今山東的定陶縣)定居,人稱陶朱公。他在這里既經營商業,又從事農業和牧業,很快就表現了非凡的經商才能,《史記》中載他「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可是並非人人都能成陶朱公,畢竟術業有專攻,即便是天才科學家牛頓,如果離開了他熟悉的實驗室,進入喧囂的股市,放下計算公式的鉛筆,拿起算計股票的賬單,照樣要一敗塗地。這也是股市的可愛之處,不認名人,不認權威,誰來都一樣,再大名氣、再高學歷的人,如果不掌握股市起落的規律,不了解股票的行情和內幕,碰巧又趕上熊市,您就跟著大夥一塊往裡扔錢吧。丘吉爾,那名氣和本事都夠大了吧,可股市照樣不買他的賬。一九二九年,丘吉爾在美國證券巨頭巴魯克陪同下,在華爾街股票交易所開了一個戶頭,但忙活了整整一天,做了幾十筆交易,無一獲利。到下午收盤時,丘吉爾已經資不抵債要破產了。幸虧巴魯克早有準備,事先吩咐手下用丘吉爾的名字開了另一個賬戶,丘吉爾買什麼,另一個「丘吉爾」就賣什麼;丘吉爾賣什麼,另一個「丘吉爾」就買什麼。因而,丘吉爾賠多少,另一個「丘吉爾」就賺多少,最後,兩個丘吉爾賺賠基本持平。看來,牛頓不是陶朱公,丘吉爾不是陶朱公,我們大多數股民都不是陶朱公,那就不要不切實際地做一朝暴富的美夢。如果看到報紙上宣傳某某股民僅以幾萬元入市,一年或兩年內獲利幾百萬、上千萬的奇跡後,即便不認定這實際上是變相的虛假廣告,也要清醒地知道,假使確有這種事情發生,那也是數年難遇的「小概率」事件,就像從飛機上往下扔餡餅,恰好就砸在你頭上一樣。據說愛因斯坦死後進入天堂,上帝將他安排在一間四人的房間里。愛因斯坦問甲智商多少,回答為一百六十。愛因斯坦喜出望外:「好!我正擔心來到這里找不到探討相對論的夥伴呢。」他又問乙,回答為一百二十。愛因斯坦有點失望,嘆了口氣說:「也好,我們還是能探討些數學問題的。」最後問丙,回答為八十。愛因斯坦皺起了眉頭說:「看來我們也只能侃侃股市了。」這個故事似乎對股民有些不恭,但想想連牛頓、丘吉爾那樣智力超群的人,照樣在股市四處碰壁,血本無歸,大概也就會釋然了,如果留意一下周圍的股民,炒股似乎確實與學歷、智商什麼的無關,炒得好的有時還恰恰就是那些學歷不高的老頭老太。最後,再重復兩句老話:股市有風險,炒股有輸贏。牛市來了,就抓緊發財,熊市來了,就耐心等待,眼下,股市雖然一片蕭條,寒氣迫人,但請相信並記住雪萊的詩:冬天到了,春天還遠嗎?
6. 老股民如何炒個股才能賺錢
學習,不斷的學習。不見到機會就空倉。
1)學點炒股技術,這個要有,但不是最重要的,那麼多技術,只要學一個就可以了,比如macd,日線macd上穿0軸買入,死叉賣出,這樣基本不會賠錢。
2)學點心理學,大眾心理學,個體心理學都了解下,心理學也是半個科學學科,積累很深,值得學一下。
3)勇於自我剖析,很多人不願意自我剖析,總是看別人頭頭是道,看自己就忘了自己是誰了,其實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也是可以解析出來的,從中學開始解析就可以,不是太難。
4)可以從小看到大,把自己從小看到大,有啥問題,有啥毛病,都一一列舉出來,每個想辦法克服。
5)少看盤,看多看少都差不多,看太多累,浪費時間,投入產出比不大,花很多時間不劃算,其實所謂的收盤分析收盤筆記什麼的也用處不大,沒啥借鑒意義。
6)做好本職工作,我幾乎每次都提要做好本職工作,用心去做,確確實實花90%的時間去做本職工作,會得到很好的回報,不僅僅在本職上得到回報,在股市上也是。
7)不要追求暴利,錢要慢慢掙,不要太著急,太著急容易爆倉,許多交易員不是水平不行,都是太著急了,想著一夜暴富,這個是最要不得的的,一定要改。
8)不要看太多別人的觀點,別人的觀點總是別人的觀點,最好不要看,要有自己的觀點才行,自己的觀點才能執行好,別人的觀點各種各樣,你會無所適從。
9)不要太相信自己,敢於對自我進行懷疑,其實自我確實也值得懷疑,這個不僅佛學上說,西方哲學上也這么說。
10)學點哲學,哲學是個好東西,很深,很多死角都可以通過哲學看透,但是小心不要太虛無了,還是要留點煙火氣給自己。
11)倉位不要太重,倉位代表一切,決定一切,孤注一擲地想贏,就會爽爽快快地輸,倉位重了,一切都不好控制了,事情的走向變得不可測。
12)搞點其它的小愛好,陶冶下情操,轉移點注意力,炒股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還有其它更重要的,一旦你做到這一點,那你離高手就不遠了。
7. 老公快下班了,我又得做飯了,哎,每天的工作就是三頓飯!好無聊啊,怎麼辦,
都吃什麼?我還吃泡麵好慘
8. 民眾投顧推介股票靠譜嗎
民眾投顧推介股票不靠譜。
從本質上來說,炒股是一項少數人才能夠獲得成功的事。如果每個人都能炒股成功,那炒股就跟吃飯、喝水一樣,變得非常簡單,變得沒有意義了。所以,他們推介的股票那麼厲害,就不會將這為數不多的機會讓予給你。
在股票市場上,股票價格有可能高於其票面金額,也有可能低於其票面金額。股票在股票市場上的流通價格是由股票的預期收益、市場利息率以及供求關系等多種因素決定的,沒有人敢說自己絕對能選對一支好的股票。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
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9. 未來幾年買基金能賺錢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文前提要:2006年,股市的火爆讓基金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許多過去在股市中賠了錢、受盡了股票折磨的股民浩浩盪盪地向"基民"轉移,並從投資基金上獲得了不菲的補償。更有大批或忙或慵的"基民"手裡握著好基金,笑看股市風起雲涌,體會到了高枕無憂、坐享其成的舒適。做個快樂的基民,雖不可夢想"一夜暴富",但是堅持長期投資,收益將是相當可觀。 2006年的12月7日早上8點,離銀行開門還有1個小時,上海市民周林就趕往家附近的工商銀行,以期能盡早買上當天開始發行的嘉實策略增長基金。誰料,等他趕到銀行門口,卻傻了眼--"長龍"早已排起。一打聽,人人都與他的目的一致--買基金! 如此這般的基金搶購潮早已不足為奇了。銀行工作人員告訴周林:現在要想買到搶手的基金,除了起早排隊,還得提前與銀行預約。 的確,2006年基金的火爆令人瞠目結舌,基金業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打破了中國基金業的所有歷史紀錄:基金凈值紛紛站上2元屢破新高,分紅屢破新高,發行紀錄屢破新高,開戶數屢破新高……而"買基金發財"逐漸為廣大普通投資者所認同。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在剛剛辨清"基金"而非"雞精"之後,爭先恐後地當起了"基民"。 股民"轉業"當基民 基金的火爆,使得基金迅速成為百姓家庭的重要渠道。據央行公布的2006年第4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家庭資產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居民購房和儲蓄意願回落,基金投資越來越受到居民的青睞,選擇"購買股票和基金"的人數佔比躍升至歷史最高。在家庭資產如何配置中,選擇"購買股票和基金"的人數佔比達18.5%,其中選擇"基金"的人數佔比從上季度的6.7%猛升至10%,上升了3.3個百分點。基金正在成為居民家庭擁有的僅次於儲蓄的第二大金融資產。 顯而易見,越來越多的居民借道基金,把銀行儲蓄投進股市。甚而,還有部分股民放棄自己炒股,轉而當上了"基民"。老股民陶女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四年多的熊市讓她多年轉輾股市的盈利賠個精光,這還不算,當初投入的10萬元最少的時候只有4萬元。雖說2005年股市觸千點以來,大盤已經上漲了140%,但手中的股票有的還仍未解套,而且2006年的上漲大跌行情卻讓她心理承受了不小的壓力。陶女士說:"指數雖然大漲了,但如今小股民賺錢卻不太容易,賺了指數不賺錢的情況大有所在。就算買了好股票,也不敢長握。所以,還不如買基金,只要大盤漲,優質基金的凈值總是在不斷地上漲。" 由於基金巨大的集體賺錢效應,基民取代股民,成為今年的投資界新貴。至2006年11月底,今年基金新增開戶總數達到673.18萬戶,今年新增基金持有人突破700萬戶。相比之下,A股新增開戶數同期僅430萬戶。另一個可喜的變化是,基民群體從以往的以保險公司、國企等為主的機構投資者過渡過以個人投資者為主。以嘉實策略為例,客戶數量多達90多萬戶,絕大多數為個人投資者。 "基民"投資的熱情終究無法阻擋,直接導致了股市的"大躍進",促使百億基金的批量涌現。2006年12月7日,嘉實策略增長在一天內募集了419億元,接近2005年全行業39隻偏股基金424.39億元的總發行規模。發行期越來越短,而單日發行規模卻越來越大。據統計,2006年發行的開放式基金達90隻,首募規模合計高達3887.72億份。其中,偏股型基金67隻,合計份額為3134.24億份。而在2005年底,國內218隻基金,管理的資產也不過4744億元。目前,所有基金凈值資產已經突破7000億元大關,達到7177.99億元,占整個A股市場流通市值的比例超過三成。也就是說,2006年基金業整體規模增長超過50%。 借力"專家理財"輕松賺錢 有關調查顯示:2006年有70%的投資者在股市獲利,多數被調查者的收益率集中在20%-50%之間,有21%的投資者獲利在10%左右,14%的被調查者獲利在50%至100%之間。最終的調查結果卻只有5%左右的被調查者跑贏大盤,全年收益率在100%以上,此外,在幾近瘋狂的上漲行情之中,仍然有30%的被調查者沒有獲利,這其中更有2%的被調查者虧損超過了50%。看來,這說明在整個中小投資者群體中,"只賺指數不賺錢"的現象非常嚴重。 而與此同時,基金是股市上漲最大的受益者,整體業績表現非常出色。據統計,截止至2006年12月25日,成立滿一年的168隻股票型和偏股型開放式基金,2006年平均份額凈值增長率高達103.31%。其中,收益率超過100%的基金就達到80隻,景順長城內需增長以166.84%的收益率高居榜首,上投摩根阿爾法、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分別以162.90%、160.99%的單位凈值增長率排名第二、第三名。 基金無可非議地成為了股市的大贏家,彰顯了專家理財的過人之處。其近年來堅持的價值投資理念和方式在牛市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豐厚的回報。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投資總監江暉說,投資股票關鍵則是方法問題。絕不是今天軍工板塊漲就追軍工股,明天新能源板塊漲就追新能源股,後天鋼鐵板塊漲就追鋼鐵股。這樣看起來效率很高,但最後結果來看,遠遠不如一個有效的、有始有終的正確投資方法。這個正確的方法是:立足長遠,忽略短期行情波動。 鵬華基金公司基金管理部副總監管文浩認為,採用成長的投資理念來選股,比較符合大牛市格局的要求。相信未來十年,通過成長股的選擇,可以選擇一批未來每年都能夠給投資者貢獻20%甚至30%以上回報的上市公司,累計十年就能給投資人創造十倍甚至更多的回報。 盡管各家基金的投資風格會有所區別,但投資思路卻如出一轍。可以說,投資基金秉承的專業理財理念深入人心,對中國證券市場和普通百姓的投資行為產生了史無前例的影響。許多過去在股市中賠了錢、受盡了股票折磨的股民浩浩盪盪地向"基民"轉移,並從投資基金上獲得了不菲的補償。更有大批或忙或慵的"基民"手裡握著好基金,笑看股市風起雲涌,體會到了高枕無憂、坐享其成的舒適。本組文章里,無論是"菜鳥級"的李新光、"大蝦級"的項純雍還是"骨灰級"的季凱帆,都從投資基金中享受到了"輕松賺錢"的快樂。 投資基金心態要端正 "買基金了嗎?"就像英國人見面要聊天氣一樣,這成為了近來不少人見面的問候語。 雖然,股市行情火爆後,討論基金的人多了,排隊買基金的人多了,從基金中受益的人多了,但實際上真正了解基金卻是鳳毛麟角,很多人只是簡單地認為:買基金就一定賺大錢。基金收益在2006年翻了一倍多,在2007年一定也會如此。 因此,居安更要思危,更何況"過去的業績不代表未來"。投資基金與投資股票一樣,投資理念要正確,投資心態要健康。有些投資者對基金和基金產品的風險和收益沒有正確的認識,對於基金產品的選擇也存在一定的誤區,有些投資者看分紅的多少來決定買哪只開放式基金,甚至有些投資者非一元基金不買,因此1元固定面值發行的新基金更被認為是基金中的"原始股",成為"香餑餑"。這些都是基金投資中的觀念誤區。殊不知,基金價格和過去分紅多寡不是判斷投資的唯一依據,關鍵的是這只基金背後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和未來凈值增長空間。實際上,買基金買的是基金的賺錢能力,只買對的、不怕貴的才是正確的投資基金思維。 更為重要的是,基金也不是包賺不虧的,投資開放式基金並不完全等同於未來就一定能賺大錢。需要提醒的是,中國的基金業離成熟還有一段距離,不可能用短短幾年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基金業走了160年的道路。僅從規模來看,中國基金業與國外同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國基金賬戶在銀行賬戶的滲透率僅為3%-4%,家庭滲透率3%,遠遠不到美國的33%和51%。僅從基金規模上看,美國共同基金規模大約8.9萬億美元,是中國的100多倍;而國際大型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規模一般超過2000億美元,是中國最大基金公司的16倍。而從產品范圍看,中國基金目前只涉及境內股票和債券產品,而國外基金則涉足跨國市場,涉及所有的期貨、外匯、黃金、商品、信貸、風險投資等多個領域。目前,我國基金業投資品種單一與投資市場發展相對滯後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而隨著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金融創新品種的進一步推出,以及QFII和QDII的進一步放寬,中國基金將面臨全球化的競爭,其投資能力將經受更嚴厲的考驗,中國基金業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和座次排定。 總之,理性的"基民"對基金要有一個理性判斷,對基金收益也應該設立一個合理參照系,絕不可夢想"一夜暴富"。國際上股票型基金正常的年均回報率也只有12%至15%。如果20年能有這樣的增長,也是相當可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