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誰還有2008年大事件啊。跪求啊。謝謝。馬化騰 h731115933
改革開放30周年,經濟成果是顯著的。但2008年註定是個多事之秋,天災人禍接連不斷。下面就總結下2008年年初到現在的一些大事件。
多難又多喜的中國
2008年大事件一:全國性雪災
2008年春節前,南方大雪災,損失巨大。1月10日起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19個省級行政區均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據民政部的數字,截至2月12日,此次雪災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蹤,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111億元。暴風雪讓無數歸心似箭的遊子不能回家與親人共聚春節,被冰封在回家道路上。大半個中國都是處在暴風雪之中,2008年的糧食價格也受這次暴風雪的影響而走高。
2008年大事件二:股市暴跌,CPI高漲
2008年2月中旬以來,中國股市持續下跌,4月暴跌到近3000點,股民損失慘重,政府救市。
滬深股市一度暴跌,連創歷史最大跌幅,後來政府降低印花稅,又給外國投資者給抄底,哎~無奈。 CPI高漲,4月CPI同比上漲8.5% 食品價格上漲22.1%。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8.5%,漲幅比上月攀升0.2個百分點。
2008年大事件三:全國多省區出現手足口病疫情
2008年3月起,安徽阜陽出現腸道病毒EV71(手足口病),傳染率和死亡率高,並陸續在其他地區出現病例,與2003年非典有得一拼。截至當前,全國多省區也發現手足口病病例,感染病例已累計過萬。9日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例近25000例,造成34名患兒死亡。而手足口病的背後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黑幕呢?
2008年大事件四:"3·14"打砸搶燒事件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薩發生了打砸搶燒的嚴重暴力事件,共有18名無辜群眾被殘害致死,382名群眾受傷(其中重傷58人),242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在值勤中傷亡(其中犧牲1人、重傷23人)。藏獨勢力企圖利用奧運之際達到分裂中國的目的,而西方媒體卻歪曲事實,不真實報道,引起了全球華人的極大憤慨,愛國熱情高漲。
2008年大事件五:膠濟鐵路火車相撞
2008年4月28號,百年膠濟鐵路火車相撞,一場悲劇,牽動了多少旅人的心!4時41分,北京開往青島的T195次旅客列車運行至山東省境內膠濟鐵路周村至王村間脫線,與煙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車相撞。膠濟鐵路列車相撞事故已造成70人死亡,416人受傷,初步查明系人為責任事故。其中還有4名法國旅客受傷。
2008年大事件六:人民幣匯率首都「破七」「奔六」
2008年5月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9820元。 中國擁有的外匯儲備是全世界最多,中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債主。 但是美元是美國人手裡的東西,隨著經濟的發展,美元也不斷的增印,也就意味美元的價值不斷降低。只是靠美國經濟的發展來維持,而美國經濟一旦衰退,受難的不是美國人,還是大量持有美元的中國人、日本人、俄羅斯人。我們靠低端產品辛辛苦苦賺來的外匯就這樣縮水了。美元實際是美國人欠其他國家的債,不要還的債,只要美元還作為世界貨幣。
2008年大事件七:四川汶川發生8.0級強震
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北京、重慶、湖南、湖北、山西、陝西、河北、等近半個中國有震感。截至18時地震已造107人死亡,34人受傷。(截至7月21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確認69197人遇難,374176人受傷,失蹤18222人。)
2008年大事件八:奧運火炬在國外傳遞遭到破壞
2008年大事件九:孟連「7·19事件
7月19日,孟連縣在對橡膠產區社會治安進行重點整治過程中,發生膠農聚集和沖突事件,40民警和10餘名膠農受傷,2名膠農死亡。兩名死者死因查明,岩尚軟系防暴槍近距離擊中右前胸,失血性休剋死亡;岩底系防暴槍近距離擊中右下葉肝臟損傷,失血性休剋死亡。
2008年大事件十:北京第29屆奧運會
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為史上最成功!2008年奧運會中國奪得51塊金牌,為歷史之最。獎牌數正好100枚!
2008年大事件十一:山西襄汾潰壩事故
山西襄汾9月14日截至13日19時,山西襄汾尾礦庫潰壩事故共造成254人遇難。臨汾市已於13日下午對襄汾縣委書記亢海銀、縣長李學俊作出停職檢查的決定。
據搶險指揮部介紹,事故現場共搜尋到遇難者252人,受傷36人,其中2人搶救無效死亡,254名遇難者已確認身份128人。這次潰壩事故受災人員達1047人。目前,受災群眾已全部安置。政府已經安排好過渡住所,隨時接待沒有住所的群眾,確保每個群眾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隨後由鄉鎮政府統一規劃,縣政府出資補助新建住房。目前,襄汾縣政府已經制定相關規定。在賠償問題上,堅持一視同仁,外地人和本地人一個賠償標准。對每位遇難者賠償20萬元。
2008年大事件十二:三鹿奶粉事件
甘肅14名嬰兒喝同一品牌的奶粉患上腎結石的消息見諸報端後,引起強烈反響,甘肅衛生廳目前已介入調查,質檢總局也表示高度關注。另外,記者采訪發現,疑喝同一品牌奶粉而患腎結石的寶寶不止出現在甘肅,在湖南、湖北、山東、安徽、江西、江蘇等地都有類似案例發生。 全國共有175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在這之前已經停止生產嬰幼兒奶粉的企業有66家。我們對其餘的109家產品生產企業的491批次嬰幼兒奶粉進行了檢驗,其中22家企業69批次檢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占這些企業的20.18%,占總批次的14.05%。在檢出三聚氰胺的產品中,石家莊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很高,最高的達2563毫克/公斤。其他品牌的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在0.09-619毫克/公斤之間。
2008年大事件十三:神七飛天!
9月26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之後安全返回,宣告成功!
「神七」飛天,將實現我國載人航天的新突破: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飛行,對於我國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關鍵技術,進一步推動載人航天事業向更高水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08年大事件十三中國金融面臨危機 2008年中國金融面臨八大危機
第一大危機是宏觀調控的目標我認為是錯誤的,我們目前看到的股市樓市泡沫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政府講的流動性過剩造成的嗎?我認為是錯的!
今天的中國整體情況非常復雜,不是一個簡單的流動性過剩,最有沖擊力的原因是由於近幾年來整個國家投資營商環境的急速惡化,企業家把應該投資而不投資的錢擠壓出來形成虛擬資金打入股市、樓市。這是最重要的第一筆資金—虛擬資金。第二筆資金就是在目前大面積腐敗下的腐敗款大量進入樓市股市,第三筆資金就是國際熱錢,第四個資金才是老百姓的儲蓄款。目前所有宏觀調控的政策所針對的資金基本上是第三項和第四項,但目標是錯的。所有的政策有沒有針對第一項,就投資營商環境的急速惡化擠壓出虛擬資金大量進入股市和樓市呢?有沒有針對腐敗款進入樓市股市的現象進行調控呢?目前沒有,這就是我所提出的第一個危機。
第二大危機就是我們如何做調控?我們今天不是因為流動性過剩導致的泡沫現象,而是因為投資營商環境的急速惡化。當然我也不否認今天中國流動性過剩的現象,但是中國流動性過剩不是股市樓市泡沫的主要原因,而真正的驅動因素,是因為我國的投資營商環境的急速惡化所導致的。
第三大危機就是從90年代中期之後我們各地地方政府以GDP為綱的理念,造成一個中國特有的二元經濟現象。
中國經濟是同時過熱同時過冷,那些部門過熱呢?那就是我們地方政府以GDP為綱的理念之下,他投資建設的有關部門是過熱的,比如鋼鐵、水泥、房地產是過熱的。什麼部門是過冷的呢?大部分的民營企業是過冷的。
在這種特殊的二元經濟之下,一定會產生兩個必然的結果: 第一個結果就是宏觀調控進一步失效,第二個結果一定產生通貨膨脹。
第四大危機也是地方政府以GDP為綱的理念造成了整個經濟結構的失衡。
我們各級地方政府建高速路、高架鐵路都是固定投資多,固定投資成本是多少?我想拿我們國家和日本經濟崩潰之前做個比較,我們固定投資的比重佔45%,而當時日本是30%,消費我們是佔了35%,而日本佔了58%。這么大量的投資,國內消費是不足的。那麼國內消費不了,我們每年以 10%的經濟增長,造出那麼多的經濟、貨品賣給誰呢?賣給老外嘛!而這造成大量貿易順差。
第五大危機,我就把前面四項的危機做個整合,一個是利率的上升,一個是錯誤的宏觀調控造成利率的上升,地方政府錯誤的GDP為綱的政策及出口創匯政策造成匯率的上升。
第六大個危機,在07年的中國天空上翱翔著兩只禿鷹,一個是產業資本,第二個是金融資本。
中國的企業經營不下去,負的利潤,外國人也經營不下去嗎?當他透過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收購我們這些所謂不賺錢的製造業之後,他會把你融入到國際產業鏈的分工裡面去。在國際產業鏈中真正做製造的是一塊錢,而做這種采購、倉儲、訂單處理、批發、零售這整條產業鏈叫做軟三元。國際產業鏈的分工是怎麼回事呢?本質就是靠軟三元賺取利潤,硬一元再虧損了不起虧一塊錢,也不可能虧一塊錢,軟三元可以賺多少錢回來啊!以玩具業為例,一個巴比娃娃我們的出廠價一塊美金,在美國的沃爾瑪零售價格是9.99元美金,那一塊美金,原料佔了0.65%,生產價0.35%,你曉不曉得我們能賺多少錢,一美分了不起了吧。我們是剝削我們的勞動者,浪費我們的資源。用這么賤的價格賣到美國去,他最後以9.9的價格賣給消費者,他們席捲了所有的利潤
第七大危機,繼製造業之後我國的金融業將為外資所席捲。
今天中國和當初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香港一樣,到處都是泡沫,股市泡沫、樓市泡沫、通貨膨脹,如果國際炒家要阻擊這種泡沫經濟,像席捲香港一樣席捲我們的財富,什麼方法最好?那就是像泰國一樣,阻擊浮動匯率,連聯系匯率的香港都能阻擊,何況是浮動匯率,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不斷的逼迫人民幣匯率浮動的原因。只要配合浮動匯率,外資自由進出,再加上股指期貨,將使得中國的金融市場完全暴露於國際炒家阻擊之下,而這一切我們基本上都完全具備了。不久我們會給國際炒家一個非常好的阻擊中國的機會。
第八大危機,外資銀行可以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危機。如果你是大存款客戶,你有沒有可能轉到外資銀行裡面去呢?你相不相信他們立刻給你一個全球通用的鑽石卡或金卡?存人民幣到歐洲到美國隨意消費?因為大客戶基本在城市,他們只要把握了廣東,上海,北京,差不多就席捲我們大部分的最優質的客戶了,不需要開分行。
㈡ 私募基金屬上海海歸引進單位嗎
證券類私募基金的發行正在進入冰封期。管理著逾兩百億規模私募基金的老張(化名),盡管去年的業績超過50%,他的一隻新發基金,卻在一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發行失敗。
不是該銀行拒絕推他的產品,實際上銀行渠道很賣力地推,客戶卻熱情不高。這只產品面向全國銷售,最終只獲得了不到5000萬的認購。
經歷了從5000點到2000多點的「閃電熊」,尤其是屢遭千股跌停的A股市場,業績說話也不靈。這與去年相比已經是天堂地獄的差別。去年4月,老張每日在渠道間奔走,不停地路演,各渠道搶著幫他發產品,「錢像水一樣流過來。」因為是老牌私募,有良好的業績和口碑,2015年他發了近百隻產品。
在牛短熊長的市場環境下,私募似乎總是遇到一個怪圈——在行業大擴張之後,隨即進入行業洗牌和整頓。此次又是一場戛然而止的牛市,2016年也是最嚴監管年,這都意味著2016年私募進入一個艱難時刻。在這樣的背景下,老牌私募因自身優勢可能會更加壯大。
猜想一:「馬太效應」加劇行業洗牌
老張雖然遭遇到了發行寒流,但是因為去年的業績較好,他的基金幾乎沒有遭遇贖回,只是新客戶較少。但是,北京另一家規模過200億的大型私募人士透露,在熊市中,銀行方非常害怕承擔責任。「當下發行對他們來說沒有半點好處。業績好了只有兩個月獎金,也沒有管理費分成,但是如果引進了一個差的產品則算重大失誤。」他說,「曾經有銀行就是因為產品出事,私募業務的負責人因此被開除,該銀行的私募業務被暫停多年。」
據悉,目前銀行渠道已經很少賣私募產品了,對於其不了解的草根私募,銀行更是高掛免戰牌。
在目前私募的發行格局中,銀行僅佔40%,另兩大渠道是券商和第三方機構,分別占據40%和20%的發行規模。然而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目前這兩個渠道的發行也不給力。據悉,券商資管平台如中信、國泰君安、華泰、招商等,雖然仍然在發行產品,但更加挑剔了。某券商私募業務負責人透露,目前其平台對私募產品要求有四:第一,已經在其平台上有半年以上的運行記錄;第二,私募自己找一個主力營業部進行推廣,該營業部需要承攬一定規模的發行量;第三,私募關鍵負責人背景必須過硬,或名校,或海歸,或有20億元資產規模的管理經驗。「草根私募想要發行基本沒戲。」
同樣,即使是券商力推的產品,銷售壓力也很大。上述另一家券商私募業務人士介紹,多隻正在發行的產品檔期延長。
在市場寒冬下,口碑好、規模大、老牌、股災中回撤小的私募,還可能獲得機構投資者的認可。比如老張的產品雖然在銀行端門可羅雀,但是今年他依然拿到一家央企的資金,有望合作發行專戶。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認為,機構投資者大部分是成熟投資者,願意在市場低位入場,但是能爭取到這部分資金的必然是業績穩健的老牌私募。因此,馬太效應在中國其實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為投資者結構在逐步改善,只是在熊市年份,馬太效應更加明顯。
「我們目前八成的收入,都來自於老牌私募。經歷了市場多年的考驗,在這次的艱難時刻,存活下來的還是老牌私募居多,他們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強。」一位券商PB業務人士透露。
猜想二:兩類產品悄然崛起
2016年A股很難再有系統性行情,「上有頂,下有底」的震盪局面已成共識。
上述券商PB業務部門的人士透露,其平台上多家量化對沖基金處於「渙散」狀態。「資金來了也做不了,有的產品甚至成立了,但因為做不了又解散了。」
深圳知方市投資總經理劉釗認為,目前股指期貨的高貼水和流動性不足,對量化對沖產品有較大影響,很多策略准備不足,就做不下去了,需要增加新的策略。
另一類產品卻有望在2016年崛起。管理期貨型產品,即所謂的CTA策略,有望成為私募規模發展的救命稻草。CTA基金作為一種主要投資商品期貨、期權、股指期貨的私募,與股票、債券等傳統資產相關性較小。其投資范圍也非常廣泛,投資品種遍及農產品、能源、金屬、外匯、股指和利率等多個領域,能夠有效分散單一市場帶來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做空,但是與滬深300的相關性較小甚至為負相關。
國內一家知名券商介紹,CTA確實是當前渠道推銷的重點私募類產品,也是目前少有的受資金青睞的產品之一。
相比於CTA,一根更粗的「救命稻草」,可能是保本型的私募產品。自從市場陷入低谷,保本型的產品在公募基金中強勢回歸,最近一個季度,公募保本基金發行成立規模逾660億,超過此前三年多成立的保本基金規模。素來保本型較少的私募基金,也開始逐漸增加對保本產品的重視。
根據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因此之前幾乎沒有私募發行保本型產品。但是目前部分私募正通過各種產品設計突破這一規定。記者獲悉,上海部分知名私募正與擔保公司簽訂保本協議,一旦虧損,由擔保公司向投資者承諾保本。這一結構與公募保本基金模式雷同,但不同的是,公募保本基金通常還與擔保公司簽訂反擔保協議,即擔保公司擔保後,可向公募基金公司追償。這也是過去私募基金未能發展出保本產品的原因——作為資本金較少的私募基金,沒法簽訂反擔保協議。
然而,記者了解到的私募保本基金,採用了特殊的產品結構,使得私募基金無需簽訂擔保協議。「我們旗下的投資公司與私募基金擔任產品的聯合投顧,只給予私募基金很小比例進行權益類投資,大部分資金由我們進行固定收益類投資,這樣風險較小,我們也能獲得一部分管理費,不再和他們簽訂反擔保協議。」一位知情人士介紹。
據悉,已有多家知名私募正在打算發行這類產品。「因為權益類投資比例很小,很明顯這類產品做不出什麼收益,但是,至少能留住客戶,這是2016年我們的目標。」上海某規模近200億的私募人士透露。
除此之外,記者還獲悉另外一種產品模式打算採用另外的保本結構,即選取一些質量較高的非標產品,將其利息作為安全墊,去投資權益市場。不過,對此有私募人士表示較為難做,因為在經濟下行之時,優質標的稀缺。
不過,劉釗認為,目前彌補量化對沖的產品類型都有限制。「股指期貨的市場容量大,單家私募做個幾百億沒有問題,但是CTA策略全市場的保證金余額在活躍的時候也只有幾百億,完全比不上股票市場上萬億的日交易量。如果策略有效,一家CTA私募最多也只能做到10億的規模。」
猜想三:最嚴監管年增長將放緩
自2002年誕生第一隻證券類私募基金以來,我國證券類私募基金已經有13年的歷史。前幾年發展緩慢,但近年來,私募發展逐漸步入黃金時期。2013年中,新修訂的基金法頒布,私募基金納入監管。2014年2月私募登記備案制度實行,與此同時,投資工具也在增加,因此私募的數量越來越多。2014年-2015年,久違的股債牛市到來,私募數量開始井噴,產品發行也爆發式增長。根據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已登記的私募達到10965家,管理規模達到5.21萬億元。
不過,近期對於私募的監管開始趨於嚴格。2015年底,基金業協會頒布了《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等一系列規則。此外,還密集展開對失聯私募機構的排查,迄今為止已有三批。在登記備案方面,2015年底,基金業協會表示,對於名稱和經營范圍中不含「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資產管理」、「股權投資」、「創業投資」等相關字樣的機構,中國基金業協會將不予登記。原來「寬進」制度正悄然改變。記者獲悉,目前,基金業協會在審核登記資料時,重點排查經營范圍,對於一些不合規的經營范圍,直接將申請材料駁回,因此,業內感覺到登記的周期在變長。而且有市場傳言,對於一些遲遲不發產品的私募,已有的登記資格或將取消。一級市場方面,2016年初,北京停止對PE的注冊,新三板停止對PE機構的掛牌融資。
由此看來,2016年對私募的監管升級。1月21日,基金業協會表示其將繼續強化自律檢查,繼續協助相關部門開展打擊非法集資活動,加強對非標債權業務的關注。對低質量、不合規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採取自律措施。還將出台《私募基金管理人從事投資顧問業務管理辦法》,推動明確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和投資顧問機構的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相關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在蓬勃發展期之後,監管層正逐漸加大對私募基金的監管力度,旨在規范資本市場,保護投資者,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但監管升級,也意味著私募的准入門檻在提高,對於已登記但不規范的私募而言,私募牌照或成燙手山芋。記者發現,在互聯網上已經出現轉讓私募牌照的現象。預計2016年私募數量的增加將放緩,但行業質量將提高。
2016「大資管」新路徑
金融體系正經歷著結構性變化。與之相對應,一系列的分化在資產管理行業中悄然產生,而這種分化,在2016年將尤其突出。
一方面,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各類資產管理機構正在做出特色各異的配置選擇;而另一方面,監管層對於金融機構跨界業務的態度變化,則讓不同的機構勾勒出截然不同的願景。
從2013年正式開啟的「混業」和「大資管」之門,使各類機構在資管領域座次重排。2015年,「後起之秀」基金子公司管理總規模逼近10萬億元大關,與發展多年的公募基金、券商資管體量相當。
但隨著規模的積累,一些問題也開始涌現,業務層面的重整提上日程。中國基金業協會一位監管層人士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透露,2016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將是「落實資產管理業務中新制定的『底線』。」2015年,由於市場變化,整個資產管理行業出現包括場外配資在內的一系列新問題,「監管機構對於新的問題形成了一整套新的負面清單,亟待落實。」
此外,2016年,注冊制、深港通、戰略新興板等多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政策即將落地,這些都將帶給資產管理行業新的轉型升級空間。未來,「大資管」業務將如何發展?對此業內卻有截然不同的答復。
規模激增下的模式抉擇
在前不久舉辦的一次內部交流會上,北京一家私募基金高管和深圳一位量化投資機構負責人相互間爭論就頗為激烈。
前者正准備登陸新三板和進軍公募業務,為做大盤子而緊鑼密鼓籌備。後者則意在精品店,與「大而強」的思路截然相反。
雙方爭執的焦點正是資管行業面臨的模式選擇問題。過去的幾年裡,「大資管」規模突飛猛進邁向百萬億大關,同時監管層在「底線監管」原則下不斷推行金融領域市場化的改革,推動了混業經營趨勢的加速,這都促使資產管理機構走向了分叉路口。
國內主流的公、私募機構,乃至券商、信託和保險資管等,如何做出新的業務選擇?究竟要開展財富管理還是資產管理?要全方位混業還是小而精的專業化之路?
對於「全面發展」與「小而精」的提問,上海重陽投資一位負責人透露,「重陽計劃籌備公募,同時准備著手海外業務。」與發展思路相似的還有凱石投資陳繼武、鵬揚投資楊愛斌等「私募大佬」,也在私募業務之外鍾情拓展公募業務。富善投資總經理林成棟則表示:「我們目前更加專注於服務好高凈值客戶。」
券商資管中也呈現出同樣的分化現象。
面對統一監管趨勢下競爭加劇和以定向資管計劃為主的通道業務即將關閉的雙重壓力,有實力的大中券商已開始「去通道化」,回歸主動管理。而許多小型券商仍舊延續通道為主的戰略。最具代表性的是,華福證券前三季度總規模排名第五,主動管理業務佔比僅3%。
在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眼中,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正逐步走向融合,在「大資管」行業中,除了上市銀行、保險公司擁有大體量優勢外,其更看好管理精緻的私募或是科技類公司出身的機構。
「大資管」時代下,資管行業上下游間不斷融合,行業邊界逐步模糊,無論採取哪種模式都對機構自身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洗禮」下的反思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杠桿強化推動下的牛市,跌宕起伏,過往的發展思路再一次面臨轉型陣痛,監管細節也隨之做出新的調整,對整個資產管理行業來說可謂一次洗禮。
「證監體系積極修訂了新一年監管的底線,對於場外配資、杠桿匹配和投資顧問等業務進行了細致的梳理,並且明確了合規范疇。」上述基金業協會人士指出。「比如在去年迅猛發展的私募,就出現了違反合同約定、內控制度差、法律意識淡薄等現象,因此證監會及其會管單位在內的多家監管機構聯合施力治理。」
目前,工商管理部門和地方監管部門對於私募類機構的工商登記、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監管,均試行了最新的管理辦法。目前已叫停「中字頭」機構的工商注冊,深圳、上海相繼宣布暫停互聯網金融平台注冊,北京開始暫停「投資類」企業注冊登記等。
而另一個直觀的變化則是,全國股轉系統收緊了私募類機構掛牌新三板。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資產管理機構的專業化、差異化在大波動中顯得更為重要。部分機構過於『散戶化』的思維和『同漲同跌』行為,對於資本市場的穩定是非常不利的。」
「對公募基金而言,當下首要的是抓住投資能力這一核心,以產品為導向,做好投資。非公募業務則應當逐步改善風險控制、人才流失、治理結構等方面的問題。」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許義明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表示。
逐夢新制度藍海
2016年,即將落地的注冊制、戰略新興板等多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政策更將深刻影響機構的配置與策略。
北京一家公募基金負責人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注冊制帶來的不僅是供給側量的沖擊,更為重要的,是對市場價值理念以及結構的影響。資管機構將更關注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左方,市場更加青睞相對安全、相對低風險的資產,行業龍頭的價值將逐步凸顯。
資產管理機構對於企業的關注由右側向左側轉移,即更多關注企業資產的質量。這也意味著,資管行業的投資布局會更注重長端的突破,帶來並購、資產證券化、PE、REITS等投向比例的提升。
根據多位業內人士預測,由注冊制和戰略新興板帶來的新資產證券化路徑,或是2016年各類機構下大力追逐的業務領域。
「二級市場投資機構,例如財通基金等公募基金已經逐步形成了有序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的業務模式;一級市場投資類機構,則在布局各類一級市場的產業鏈條進行資產證券化運作。部分債券類私募基金,除了為資產端提供融資之外,還從事類投行業務,幫助所投資企業進行後續的資產運作。」上述投資經理表示。
㈢ 期貨即將恢復常態化 股指期貨是什麼意思
期貨恢復常態化,顧名思義,就是期貨將恢復正常的交易規則,以前所做的各種限制將會取消。
2015年,由於市場的劇烈波動和流動性不足,迫於各方壓力,中金所連續出台管控措施,在大幅提升交易保證金和手續費的同時,還將日內開倉交易量限制到了10手。之後,股指期貨流動性驟降,市場幾近「冰封」。導致股指期貨失去了其正常的功能,如價格發現,對沖風險,資產配置等功能。
股指期貨,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到期後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徵和流程。 股指期貨是期貨的一種。
㈣ 什麼叫股指期貨常態化交易
股指期貨常態化,就是股指期貨在正常的交易規則中運行。常態化,顧名思義,正常狀態,意味著此前相對不正常的階段將正式結束。
2015年,由於市場的劇烈波動和流動性不足,迫於各方壓力,中金所連續出台管控措施,在大幅提升交易保證金和手續費的同時,還將日內開倉交易量限制到了10手。之後,股指期貨流動性驟降,市場幾近「冰封」。導致股指期貨失去了其正常的功能,如價格發現,對沖風險,資產配置等功能。
所以恢復股指期貨常態化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