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銅仁市有幾個區
2個區8個縣(自治縣)。截至2019年4月,銅仁市轄碧江區、萬山區、松桃苗族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江口縣、石阡縣、思南縣、德江縣,2個區8個縣。
1、碧江區
地處銅仁市的東南部,與銅仁市萬山區、江口縣和松桃苗族自治縣以及湖南鳳凰、麻陽、芷江等區縣相鄰。碧江區是銅仁市的中心城區,因境內的錦江而得名。碧江區為貴州省地級銅仁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
截至2013年,碧江區下轄5個街道、4個鎮、5個民族鄉:市中街道、環北街道、河西街道、謝橋街道、燈塔街道、川硐鎮、壩黃鎮、雲場坪鎮、漾頭鎮、桐木坪侗族鄉、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鄉、和平土家族侗族鄉、瓦屋侗族鄉、六龍山侗族土家族鄉。區政府駐市中街道環西路93號。
2、萬山區
位於東經109°11'—109°14'、北緯27°30'—27°32'之間,東南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西南接新晃侗族自治縣和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西與黔東南州岑鞏縣接壤,北與銅仁市碧江區、江口縣毗鄰,總面積842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萬山區轄謝橋街道、仁山街道、茶店街道、萬山鎮、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鄉、魚塘侗族苗族鄉、黃道侗族鄉、高樓坪侗族鄉、敖寨侗族鄉、下溪侗族鄉,共3個街道、1個鎮、6個鄉。 區人民政府駐地謝橋街道楚溪路329號。
3、石阡縣
隸屬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南部,橫跨東經107°44′55″~108?33′47″,北緯27°17′5″~27?42′50″,思劍高速公路縱貫縣境南北、江瓮高速公路橫穿縣境東西,面積為2173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4月,石阡縣轄湯山街道、泉都街道、中壩街道、龍塘鎮、本庄鎮、花橋鎮、五德鎮、白沙鎮、河壩鎮、國榮鄉、龍井侗族仡佬族鄉、聚鳳仡佬族侗族鄉、大沙壩仡佬族侗族鄉、甘溪仡佬族侗族鄉、石固仡佬族侗族鄉、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青陽苗族仡佬族侗族鄉、坪山仡佬族侗族鄉、楓香侗族仡佬族鄉。
㈡ 貴州省印江縣郵編是多少
序號:1 省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郵政編碼:522226 包含地址:7個 二中、解放東路、解放中路、文昌路、西環中路、西園開發區、印中。 序號:2 省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郵政編碼:554104 包含地址:1個 大水村。 序號:3 省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郵政編碼:555200 包含地址:74個 北門路、昌園路、翠屏路、東興路、峨江路、峨嶺鎮、峨嶺鎮北環路、峨嶺鎮長坡村、峨嶺鎮大石村、峨嶺鎮大竹村、峨嶺鎮東環路、峨嶺鎮峨嶺村、峨嶺鎮峨嶺關村、峨嶺鎮豐良村、峨嶺鎮貴江村、峨嶺鎮和平村、峨嶺鎮紅光村、峨嶺鎮甲山村、峨嶺鎮健民路、峨嶺鎮江家坡村、峨嶺鎮龍溪村、峨嶺鎮麻柳村、峨嶺鎮坪興村、峨嶺鎮普同村、峨嶺鎮黔江村、峨嶺鎮杉木嶺村、峨嶺鎮石灰溪村、峨嶺鎮桐子坪村、峨嶺鎮同心村、峨嶺鎮桶溪村、峨嶺鎮新村路、峨嶺鎮幸福村、峨嶺鎮岩底村、峨嶺鎮紫微路、峨嶺鎮梵凈山大道、紅衛街、環城路、建設路、解放路、茂園路、民生街、前進巷、清水路、人民北路、榮昌路、水清路、西環北路、西環路、西園路、縣府路、新灘路、振興路、中壩街上、中壩鄉、中壩鄉陳香村、中壩鄉大坑村、中壩鄉大田村、中壩鄉夫子壩村、中壩鄉付華村、中壩鄉官村、中壩鄉官家村、中壩鄉虹穴村、中壩鄉羅星村、中壩鄉蔓袍村、中壩鄉雙龜村、中壩鄉天池村、中壩鄉土黃村、中壩鄉土岩村、中壩鄉魏家村、中壩鄉小河村、中壩鄉堰塘村、中壩鄉楊家坪村、中壩鄉中壩村、中園路。 序號:4 省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郵政編碼:555201 包含地址:60個 板溪下街、板溪鎮、板溪鎮柏果村、板溪鎮板溪村、板溪鎮大坪村、板溪鎮高坪村、板溪鎮高梘村、板溪鎮井溪村、板溪鎮凱塘村、板溪鎮老寨村、板溪鎮黎樹坪、板溪鎮黎樹坪村、板溪鎮聯合村、板溪鎮龍井壩村、板溪鎮毛寨村、板溪鎮米溪村、板溪鎮坪底村、板溪鎮黔塘村、板溪鎮勤豐村、板溪鎮青山村、板溪鎮渠溝村、板溪鎮泉溪村、板溪鎮沙坡村、板溪鎮杉林村、板溪鎮上洞村、板溪鎮石塘村、板溪鎮柿坪村、板溪鎮台旺村、板溪鎮王村、板溪鎮王家村、板溪鎮文武村、板溪鎮下洞村、板溪鎮小毛寨村、板溪鎮岩底村、板溪鎮岑塘村、板溪中街、杉樹鄉大羅村、杉樹鄉大坪村、杉樹鄉大寨村、杉樹鄉燈塔村、杉樹鄉對馬村、杉樹鄉顧家村、杉樹鄉黃土村、杉樹鄉聯營村、杉樹鄉孟郊村、杉樹鄉群聯村、杉樹鄉冉家村、杉樹鄉杉樹村、杉樹鄉上街、杉樹鄉下街、杉樹鄉新華村、杉樹鄉新樹村、杉樹鄉新宅村、杉樹鄉楊家村、杉樹鄉永靖村、杉樹鄉中街對馬村、杉樹鄉中街孟效村、杉樹鄉中街群聯村、杉樹鄉中街新村村、杉樹鄉中街新華村。 序號:5 省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郵政編碼:555202 包含地址:26個 沙子坡上街、沙子坡下街、沙子坡鎮、沙子坡鎮池壩村、沙子坡鎮桂花村、沙子坡鎮韓家村、沙子坡鎮紅木村、沙子坡鎮紅星村、沙子坡鎮冷草村、沙子坡鎮涼水村、沙子坡鎮爐塘村、沙子坡鎮鹿洞村、沙子坡鎮馬家村、沙子坡鎮馬家莊、沙子坡鎮青球村、沙子坡鎮邱家村、沙子坡鎮十字村、沙子坡鎮十字村、沙子坡鎮石槽村、沙子坡鎮石坪村、沙子坡鎮四坳村、沙子坡鎮塘口村、沙子坡鎮天星村、沙子坡鎮竹元村、沙子坡鎮庹家村、沙子坡中街。 序號:6 省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郵政編碼:555203 包含地址:42個 崔鳴村、高坪村、紅山村、井溪村、開心村、明光村、木根村、坪山村、沙壩村、台旺村、天堂街上、天堂鎮、天堂鎮白岩村、天堂鎮百戶村、天堂鎮曹村、天堂鎮曹家村、天堂鎮茶園村、天堂鎮大院村、天堂鎮陡溪村、天堂鎮紅山村、天堂鎮紅溪村、天堂鎮花岩村、天堂鎮金城村、天堂鎮九龍村、天堂鎮開興村、天堂鎮涼風村、天堂鎮馬井村、天堂鎮民豐村、天堂鎮明光村、天堂鎮木根村、天堂鎮雀鳴村、天堂鎮沙壩村、天堂鎮水田村、天堂鎮天堂村、天堂鎮新泉村、天堂鎮印朝村、天堂鎮中團村、天堂鎮中堯村、天堂鎮轉龍村、天堂鎮坳溝村、岩底村、中堯村。 序號:7 省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郵政編碼:555204 包含地址:33個 刀壩街上、刀壩鄉、刀壩鄉安家壩村、刀壩鄉白金村、刀壩鄉保河村、刀壩鄉大屯村、刀壩鄉大宅村、刀壩鄉刀壩村、刀壩鄉洞溝村、刀壩鄉共和村、刀壩鄉核桃坪村、刀壩鄉會保村、刀壩鄉會堡村、刀壩鄉來安村、刀壩鄉蘭克寨村、刀壩鄉聯豐村、刀壩鄉羅南溪村、刀壩鄉毛壩村、刀壩鄉廟坪村、刀壩鄉南村、刀壩鄉南家村(無門牌)、刀壩鄉南家村、刀壩鄉前寨村、刀壩鄉勤儉村、刀壩鄉青獅村、刀壩鄉全民村、刀壩鄉雙河村、刀壩鄉天坪村、刀壩鄉田壩村、刀壩鄉席聯村、刀壩鄉下壩寨村、刀壩鄉下大坪村、刀壩鄉玉岩村。 序號:8 省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郵政編碼:555205 包含地址:49個 木黃村、木黃街上、木黃鎮、木黃鎮大坳村、木黃鎮地茶村、木黃鎮鳳儀村、木黃鎮高山村、木黃鎮革底村、木黃鎮官塘村、木黃鎮金廠村、木黃鎮金星村、木黃鎮老寨村、木黃鎮李家溝村、木黃鎮木黃村、木黃鎮木盆村、木黃鎮盤龍村、木黃鎮坪洞口村、木黃鎮七百渡村、木黃鎮榮光村、木黃鎮三合村、木黃鎮桅桿村、木黃鎮烏巢村、木黃鎮烏溪村、木黃鎮五甲村、木黃鎮昔坪村、木黃鎮新光村、木黃鎮燕子岩村、木黃鎮陽壩村、木黃鎮張溝村、木黃鎮張家溝村、木黃鎮岑陽村、五甲村、新業街上、新業鄉邊山村、新業鄉豐塘村、新業鄉格山村、新業鄉鍋廠村、新業鄉後河村、新業鄉居龍村、新業鄉落坳村、新業鄉木良村、新業鄉坪壩村、新業鄉坪所村、新業鄉上寨村、新業鄉雙林村、新業鄉鐵廠村、新業鄉文昌村、新業鄉中河村、新業鄉芙蓉村。 序號:9 省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郵政編碼:555206 包含地址:22個 朗溪上街朗溪村、朗溪下街朗溪村、朗溪鎮、朗溪鎮白沙村、朗溪鎮川岩村、朗溪鎮打鐵坳村、朗溪鎮大堯村、朗溪鎮甘龍村、朗溪鎮河西村、朗溪鎮朗溪村、朗溪鎮孟關村、朗溪鎮泡木村、朗溪鎮坪柳村、朗溪鎮坪陽村、朗溪鎮三村村、朗溪鎮塘岸村、朗溪鎮堂祠村、朗溪鎮鐵家村、朗溪鎮屋基坪村、朗溪鎮張家村、朗溪中街、朗溪中街朗溪村。 555208~! 祝您愉快~!
㈢ 印江縣有哪些鄉鎮
有板溪鎮、沙子坡鎮、天堂鎮、木黃鎮、合水鎮、朗溪鎮、纏溪鎮、洋溪鎮、新寨鎮、杉樹鎮、刀壩鎮、紫薇鎮、楊柳鎮、羅場鄉。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貴州省銅仁市轄自治縣,位於貴州省黔東北、銅仁市西部,地勢東高西低,東南向北西傾斜,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13個鎮、1個鄉。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屬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的黔東低山丘陵區和黔東北中山峽谷之間,武陵山脈主峰梵凈山位於其東部,形成東高西低,東南向北西傾斜地形地貌。
水文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印江河、車家河、樂茂江河、洋溪河、江源溝河等,地表河網較密。多數河流上游陡,中游平緩,下游較陡,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分別由西向東、由南向北,由南東向北西流入烏江。
㈣ 印江縣是哪兒!有什麼特色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地處貴州東北部、銅仁地區西部,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過渡的大斜坡地帶。
印江,古稱邛江。唐代初期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思王縣」、「思邛縣」,明弘治七年改設「印江縣」,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相傳從「邛江」改為「印江」,是個有趣的故事,據說當年地方官員向皇帝呈報印江政況,皇帝一時沒注意,把「邛」字認做「印」字,脫口而出。天子發話,金口玉言,於是中國歷史寫進了一個「印江」。
全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八山一水一分田」,為典型的山區農業縣。位於縣境東部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是世界人與生物圈網成員,是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唯一的彌勒佛道場,是地球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綠洲。
全縣總人口42萬,土家族苗族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土家族自稱「畢滋卡」,有「土家趕年」、「六月六」、「土家女兒會」等民族節慶,有土家擺手舞、土家金錢竿、土家紅棺葬等獨特的民俗活動。
印江是全國著名的書法之鄉。印江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縣之一,1934年賀龍元帥率領紅三軍在這片土地上(涵蓋印江、沿河、德江等地)創建了雲貴高原上的第一塊紅色根據地—黔東蘇區,與紅六軍在印江木黃實現了偉大的紅二·六軍團勝利會師。以農民運動的神兵為班底,組建了黔東獨立師。紅軍在這土地上,灑下了熱血、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獨特的地理與悠久的歷史,賦予印江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綠色的生態文化、悠久的佛教文化、紅色的革命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交相輝映而使這里成了一個高品位的綜合旅遊區。這里有「書法之鄉」、「佛教聖地」、「土家族風情園」、「長號嗩吶之鄉」、「花燈之鄉」、「儺戲之鄉」、「生態休閑聖地」等眾多美譽。
㈤ 銅仁市有哪些縣市
銅仁市、江口縣、玉屏侗族自治縣等。
銅仁市下轄10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市轄區2,縣8),180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街道37,鎮94,鄉49)。面積18002平方千米,人口426萬人。銅仁市人民政府駐碧江區花果山中路8號。
秦代為黔中郡腹部地區,漢時改隸武陵郡,蜀漢時始有縣治。唐代分屬思州、錦州、黔州。宋末元初設思州、思南兩宣慰司,元代設置「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明永樂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於今境設銅仁、思南、石阡、烏羅4府,並劃歸新建的貴州省管轄。
銅仁是書法之鄉,明清之際涌現了周冕、周以湘、王道行、潘登雲、嚴寅亮、鄢師竹六位書法家。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個,省級風景名勝區9個,國家礦山公園1個,國家級喀斯特地質公園1個。滬昆鐵路、滬昆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銅大高速公路、思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㈥ 印江是那個省
印江是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不是一個省,它屬於貴州省銅仁市轄自治縣。
望採納,謝謝!
㈦ 印江偏岩水庫二期搬遷時間
2022年6月9日。
為有效解決5個鄉鎮,15.14萬人生產生活用水和3.85萬畝農田灌溉,根據《印江縣甘金橋偏岩水庫庫周整治項目及板溪鎮柿坪村環境整治項目》印江偏岩水庫二期將於2022年6月9日搬遷。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別名邛江,位於貴州省東北、銅仁市西部,東北部與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北部與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德江縣,東南部與江口縣,南部與石阡縣,西部與思南縣等接壤。
㈧ 梵凈山西線景區簡介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有去過旅遊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有關梵凈山西線景區簡介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梵凈山西線景區簡介:
梵凈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國家級(5A)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西面印江、江口、松桃三縣交界處,總面積567平方公里。梵凈山全境山勢雄偉,層巒疊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聳;溪流縱橫,飛瀑懸瀉。西線風光尤為秀麗,從梵凈山四大皇庵之首的護國寺出發,在棉絮嶺能遠眺萬米睡佛,並以此為起點,步行一個半小時,順山脊過薄刀嶺、穿黑巷子、攀剪刀峽即可到梵凈山核心保護區,可游蘑菇石、看萬卷書,探九皇洞、攀梵凈主峰—金頂。沿途視野開闊,道路較為平緩,既能體會攀沿中的艱辛,又能神情怡然欣賞風吹雲散時閃現的爛漫山花和茫茫林海。團龍度假區位於西線梵凈山半腰處,由團龍民族文化村、長壽谷、貢茶園、十里龍潭等景點組成,這里世代聚居著土家人,是土家族露天博物館;此外,由於這一帶長期受梵凈山沐浴,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最高可達12-16萬個/立方厘米,可謂是一個名副其實「天然大氧吧」。梵凈山西麓的永義紫薇小鎮是西線上下梵凈山的必經之地,也是重要的旅遊集散中心,在這里可觀賞紫薇園,體驗儺戲儺技和土家擺手舞等文化產品,其參與性和觀賞性非常強。
景區地址: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營業時間:全年營業。
門票價格:110元/人
景區亮點:萬米睡佛、金頂、蘑菇石、紫微王、團龍民族村等。
預訂限制:不支持預訂。
免票政策:70歲以上、兒童(1.4米以下)免票
優惠政策:60—69歲半票,
溫馨提示:冬春到景區請增加保暖衣物;
優惠政策需憑身份證;
景區咨詢電話(0856-6720000);
步道行走、拍照請注意安全。
公共交通及自駕游交通信息:
自駕游線路一:印江縣城(美女峰、觀音溝濕地公園、文昌閣、依仁書院、民族陳列館、嚴氏宗祠)——朗溪古鎮——合水古法造紙——永義(紫薇王)——團龍景區——護國禪寺——棉絮嶺(觀萬米睡佛)——梵凈山山頂景區(磨菇石、萬卷書、探九皇洞、攀金頂、拜釋迦彌勒佛、看佛光等)——返回團龍——梵凈山環線杜鵑花海——木黃景區(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
自駕游線路二:印江縣城——朗溪古鎮——合水古法造紙——木黃景區——杜鵑花海——團龍景區——梵凈山山頂景區。
距離交通樞紐信息:
梵凈山西線景區距印江縣城32公里,據杭瑞高速印江站38.5公里。
拓展閱讀:
梵凈山旅遊攻略
7000級台階使梵凈山有「通往佛國的天梯」的稱號,是貴州省內最壯麗巍峨的山峰,最高峰紅雲金頂海拔高度達2494米,曾被中國家地理雜志認定為全國佛光出現最為頻繁的佛山之一。關於佛教的.傳說和景觀更顯出梵凈山的卓爾不凡。在金頂至磨菇石一帶,如果運氣好的話,能看到梵凈山佛光幻影的奇異景觀。現在梵凈山有了索道可以直達位於6000台階的萬寶岩,同時空中風景也不容錯過。
最佳旅遊時間
每年4~5月較為合適,8月份天氣晴朗,山頂霧氣較少,非常有利於拍照。一定要避開雨季,不然,就不能一睹金頂的真容了。
門票
成年人110元,學生票半價;在門口可以選擇乘坐游覽車到主峰山腳,游覽車往返一共是20元,當然,如果你有充足的時間,也可以選擇步行這段路,大約要花上1個多小時;到了山腳,可以選擇乘坐索道,往返一共是160元,單程90元,同樣可以選擇在這攀爬上山,路程要花上5個小時左右,每天下午2點禁止遊客爬山,爬山需要爬8000級台階,每到1000級會有一個提示,這相當的考驗遊客的勇氣和毅力,如果你有時間,不妨來挑戰下這8000級台階~(PS:路上會有野生動物出沒~)
食宿
1、江口方向線路:一般有兩種選擇:住黑水灣處的山腳和山頂,不建議住江口縣城。
A、住山腳的一般為了早上爬山。山門早上6:00開,車子7:00才有,一般7:00開始進山為宜。此處有卧龍山莊與郵電賓館可選,前者稍好,後者較便宜,15元的床位與180元的標間任選。
B、住山頂是為了早上看日出,一般晚上9:00之前進山都來得及,要看山門口有沒有車進,三人以上才行,除非包車。山頂有鎮國寺及另一家旅店,據說條件不好,但價格便宜,20、30元一張床位。
2、印江方向線路:較為自由,可住印江縣城,或者山腳的護國寺附近都行,也可住山頂,因為此線路較輕松,時間短。
3、沿途都有農家飯,不用擔心吃飯。加之筆者對吃飯不太講究,因而食的方面提的很少,請美食家朋友們諒解。
交通
1、可乘坐火車至玉屏或銅仁,再轉乘汽車或中巴車至梵凈山山腳。也可從玉屏至印江上山,但路程較遠,如需乘坐索道必須由江口上山。
2、可乘坐飛機至銅仁大興機場,乘機場大巴至銅仁市區,再轉乘汽車或中巴車至梵凈山山腳。
㈨ 銅仁市有哪些縣市
銅仁市下轄2個市轄,四個縣,四個自治縣。
市轄區:碧江區,萬山區。
縣:江口縣,石阡縣,思南縣,德江縣。
自治區:玉屏侗族自治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區,沿河土家族自治區,松桃苗族自治區。
㈩ 貴州省銅仁地區屬於哪個市
銅仁市是貴州省轄地級市,直屬貴州省管轄。
銅仁市地處黔湘渝三省市結合部、武陵山區腹地,是西南地區連接中部和東部的橋頭堡,素有「黔東門戶」之稱。全市轄碧江區、萬山區、松桃苗族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江口縣、石阡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思南縣、德江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大龍開發區、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銅仁正圍繞「厚德鑄銅·仁義致遠」的城市品牌,致力打造「武陵之都·仁義之城」。銅仁是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發源地,是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市,是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示範區,是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銅仁市旅遊資源獨特多姿。獨特的地理地貌、優美純凈的自然風光、淳樸的民族風情,鑄就了「梵天凈土·桃源銅仁」的品牌形象。其生態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內涵豐富,獨具特色,與武陵山脈主峰梵凈山和穿境而過的烏江、錦江合稱「一山兩江四文化」。
(10)銅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期貨開戶時間擴展閱讀
銅仁市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銅仁地區於1950年1月12日全境解放,當年設銅仁專區,專員公署駐銅仁縣,轄銅仁、玉屏、松桃、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縣。1956年9月撤消松桃縣,設立松桃苗族自治縣。
1958年12月撤銷玉屏、江口二縣,並入銅仁縣。1961年8月恢復玉屏、江口兩縣。1966年12月設立萬山特區,1968年9月撤銷,1970年8月恢復萬山特區。
1979年1月撤消銅仁地區革命委員會,正式設立銅仁地區行政公署(筒稱行署),作為貴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機構的現行建制。至此開始,行署駐銅仁縣,下轄銅仁縣、江口縣、印江縣、石阡縣、思南縣、德江縣、沿河縣、玉屏縣、松桃苗族自治縣、萬山特區,共8縣l自治縣l特區。
1983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玉屏縣建立玉屏侗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6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沿河縣,設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印江縣,設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
1987年8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銅仁縣,設立銅仁市,原行政區域不變。鄉級建制變動情況有:1984年1月將人民公社改為鄉,通過建鄉建鎮調整,全區鄉級行政區劃分60個區,10個區級鎮。
區(鎮)下轄369個鄉,21個鄉級鎮、4個民族鄉。1987年新建民族鄉79個,鄉級建制為60個區,10個區級鎮,區(鎮)下轄315個鄉、22個鄉級鎮,83個民族鄉。
1991年全區通過「建並撒」並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復,自此開始建置為39個鄉、56個民族鄉、69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011年10月22日,國務院下發國函〔2011〕131號文件,批復同意撤銷銅仁地區設立地級銅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