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三家企業通過首發上會
證監會發審委晚間公告,亞普汽車、南京證券、文燦股份等3家企業首發今日上會,全部獲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新三板公司文燦股份、南京證券雙雙過會,這是新三板史上第一次兩家公司同天過會。並且,文燦股份還是首家攜「三類股東」過會的新三板公司。困擾新三板許久的「三類股東」問題,終於迎來了突破性進展。
B. 新三板有多少家企業
新三板掛牌速度快,截止2018年12月4日,協議轉讓掛牌家數8140家,做市轉讓掛牌家數1646家,合計起來已經將近一萬了。
新三板的意義主要是針對公司的,會給該企業,公司帶來很大的好處。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於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於天津濱海、武漢東湖以及上海張江等試點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台,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今年初有消息稱,證監會全面支持新三板市場發展的文件即將公布,其中包括分層等制度安排。這將是證監會首次對新三板發展做出全面部署。
掛牌條件
(1)依法設立且存續(存在並持續)滿兩年。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存續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2)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3)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合法規范經營;
(4)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
(5)主辦券商推薦並持續督導;
(6)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要求的其他條件。
C. 安克創新擬申請終止新三板掛牌
在6月25日的報道中,億邦動力指出,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計劃在新三板摘牌。該公司的公告表明,公司在2018年6月22日的董事會上通過了關於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申請終止掛牌的議案,同時授權董事會處理相關事宜。此議案尚需經過2018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追溯歷史,2016年7月,安克創新的前身海翼股份向新三板提交了掛牌申請。同年9月30日,海翼股份正式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在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的變更中,2018年2月,海翼股份更名為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變更後的公司證券簡稱從「海翼股份」改為「安克創新」,證券代碼保持不變,仍為839473。
根據安克創新在2018年4月13日發布的2017年年度報告,公司在過去的一年裡,實現營業收入39.12億元,同比增長56.43%,毛利率持續保持在50%以上,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6億元。
安克創新的此次摘牌舉動,無疑是對公司未來發展的新一步規劃。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公司可能希望通過更加靈活的資本市場策略來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安克創新的高層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決定摘牌主要是出於對未來發展的戰略考量。摘牌後,公司將更加專注於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以期在未來實現更大的業績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還提到,公司會為持有異議股票的股東提供權益保護措施,以確保他們的利益不受損害。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於現金補償、股份回購等,具體方案將在股東大會上進行詳細討論。
對於安克創新來說,摘牌後,公司將不再受新三板市場的監管,能夠更加自主地進行資本運作。這也意味著公司將面臨更多的市場挑戰和機遇,如何在新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將是公司未來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D. 個人轉讓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原始股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財政部 稅務總局 證監會關於個人轉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37號)第二條規定,對個人轉讓新三板掛牌公司原始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本通知所稱原始股是指個人在新三板掛牌公司掛牌前取得的股票,以及在該公司掛牌前和掛牌後由上述股票孳生的送、轉股。
E. 南孚電池公司的股票名稱
新三板掛牌企業亞錦科技(830806,OC)宣布,擬出資15億元增資鵬博士(600804,SH)控股股東鵬博實業,成為鵬博實業第二大股東。對於亞錦科技,大多數人可能不太了解,但聽過「有聚能環的南孚電池,電力更持久,一節更比六節強」廣告的人可不少,而亞錦科技就是南孚電池的母公司。
可時至今日,上述增資事項仍沒有完成。根據亞錦科技近日發布的2018年年報,其已將10億元增資款支付給了鵬博實業,但鵬博實業未能完成工商變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鵬博實業在去年11月引入了農銀國際投資等股東,且相關工商變更早已完成。
ST亞錦在昨日盤後發布公告,公司股票將於2017年2月9日起採取做市轉讓方式,做市商為廣發證券、中銀國際證券、華鑫證券、華安證券四家。
ST亞錦早在2014年6月6日即登陸新三板,公司股票轉讓方式始終採取協議轉讓。而昨日的變更公告,意味著ST亞錦兩年半的協議轉讓宣告結束,自2月9日起成為做市轉讓股票中一員。
ST亞錦變更股票轉讓方式的時間點較為特殊,不免引人猜想。
一是近來新三板掀起了做市轉協議大潮,2017年的一個多月時間內,新三板已有46家企業發布做市轉協議的變更公告,其中26家企業為創新層企業,超過半數。
某券商投研人士告訴挖貝網,做市轉協議通常被看作是擬IPO的前兆,在此背景之下,ST亞錦協議轉做市,意味著至少短期之內將留在新三板。
二是目前距離創新層第一次大洗牌僅剩下3個月的時間。在2016年同樣時間節點,新三板曾一天有59家企業協議轉做市,只為滿足創新層標准三,沖刺創新層。
F. 大成科創上市被刷了嗎
與前兩年火熱的IPO熱潮相比,今年以來新三板企業IPO陷入低迷。一方面,IPO過會率基本穩定在50%上下,且新三板企業的過會率也在降低,7月過會率僅為28%,8月低於20%,普遍低於IPO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新三板企業奔赴IPO的熱情也在降低。開年至今9個多月以來宣布開啟上市輔導僅54家,較去年明顯減少;而今年以來披露終止上市輔導公告的企業接近40家,大批IPO企業正在撤退。
此種背景下,主動開啟上市輔導的新三板企業可謂是「真的勇士」,是需要有兩把刷子的。
自2018年9月10日開始,掛牌公司大成科創(835557)宣布進入輔導期。
其表示,已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北監管局提交《接收擬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輔導備案登記表》並得到其確認。目前正在接受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
准備IPO上市,大成科創近年來成績如何呢?數據顯示,大成科創近年來收入和凈利潤保持連續增長。2015年-2017年收入從2.5億漲到6.3億,凈利潤隨之從1400多萬提升到4600萬。
最近一期2018年上半年財務報表中,大成科創實現營業收入3.7億,同比上漲96%;凈利潤2600萬,較上年同期上漲170%。可以見得,大成科創目前正處於穩定發展的上升期。
大成科創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42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凈流出1615萬元,報告期內凈利潤2588萬元,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差異約8000萬元。
事實上,自2016年開始,大成科創已經連續兩年半時間現金流為負。表現最不好的時候,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曾達到-1.3億元,當期凈利潤為4600萬。
專業人士介紹,一般而言,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往往應該與企業賺取的凈利潤相匹配,否則容易產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