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科創板的打新股中簽率高嗎道科創如何評估
你好,據上交所測算,現有符合科創板投資條件的個人投資者數量約300萬人,佔A股投資者總數僅2%左右。這意味著:
科創板新股發行的中簽率有望高於目前A股新股發行的中簽率。
分享科創板打新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1、按上限申購
科創板新股申購時不需要提前交費也無需凍結資金,加上中簽率比較低,所以投資者可以按照上限頂格申購以提高中簽率。
科創板中一簽為500股,按30元的新股發行價計算,中一簽需要支付15000元,資金需求量不是很大。
2、多賬戶申購
按照科創板的交易規則,同一賬戶對同一隻股票申購多筆,僅第一筆申購是有效的,其他默認無效。同一個人多個賬戶同時申購,也僅有一筆有效。
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要想提高科創板打新中簽率可借用多個家人賬戶同時申購,只要賬戶持有人不同,多筆申購也是有效的。
3、更換券商
券商與打新中簽率並沒有直接關系,但如果投資者多次未中簽,也不妨嘗試更換券商,或許會有意外收獲。
4、選擇申購時間
科創板新股什麼時間容易中簽也沒有科學的定律,但根據以往的交易記錄,10:30-11:20以及14:00-15:00兩個時間段的中簽率相對較高。
個人投資者直接參與科創板打新的方式是網上申購,但如果沒有中簽,也可以通過開放式公募基金、戰略配售基金等方式間接參與。整體來說科創板的投資風險但還是比較大的,個人投資者還需謹慎參與。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貳』 科創板中簽500股能賺多少
一般情況下,股票中簽可以賺50%~300%不等。按照交易所的規則,將公布中簽率,並根據總配號,由主承銷商主持搖號抽簽,確認搖號中簽結果,並於搖號抽簽後的第一個交易日(T+4日)在指定媒體上公布中簽結果。在我國,每一個中簽號可以認購1000股新股。 拓展資料:
科創板中簽不一定能掙錢,因為科創板新股沒有23倍市盈率的限制,定價主要由買賣雙方競價形成,遵循市場化發行,就發行人和參與詢價的買方而言,發行價越高越好,那麼,打新出現暴利的機會交比較小,中簽後甚至還可能面臨虧損。
科創板新股申購額度是根據持有市值來計算的,一個申購單位是500股。假設某投資者中一簽科創板新股,該股票發行價為21.50元,投資者中簽後需要繳納的費用為10750元。上市開盤後該股票價格上漲20%,那麼投資者中一簽就能盈利2150元。 注意事項:
網上申購的操作和購買股票類似,不同的是提前申請。申請的方式是購號抽簽,每個號代表500股,網上申購的上限是每人最多佔總股本的千分之一。
在千分之一的上限之內,申購人可以自主選擇申購多少股,前提是資金足夠,比如某股發行價為5塊,想申請100個號,也就是50000股,那麼就需要拿出250000來進行申購,申購後這筆資金會暫時凍結,同時獲得100個號碼。
隨後幾天會進行抽簽,如果100個號碼之中有有幸被抽中的,那麼就中簽了。比如中了5個號,也就是2500股。剩餘的95個號所對應的資金也就是237500元會退還到賬戶中。
股票中簽,是你的賬戶申購新股成功,擁有用新股發行價購買新股的權利,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中簽成功後,你必須保證你的賬戶有足夠購買新股的資金(也可以賣出賬戶裡面的股票),不然,交易所扣款失敗,你就會失去用新股發行價購買新股的權利。
新股中一簽,上證主板是1000股,科創板、創業板和深證主板都是500股。新股中簽,正常利潤都非常高,一般都會有1倍甚至數倍的利潤,極少數新股有的甚至超過10倍。創業板中簽風險算是比較大的,因為上市的門檻低,大部分創業板上市的都是中小企業或者是民營企業。這些上市公司經營的時間都比較短,盈利模式和經營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隨時都會有退市的風險,所以說投資者購買創業板新股還是要承擔很大風險。
『叄』 現在投100w打新股,一年大概可以受益多少
可以受益20萬。
依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管理細則》第十一條規定:在科創板首發股票初步詢價環節,參與詢價的網下投資者可以為其管理的不同配售對象賬戶分別填報一個報價,每個報價應當包含配售對象信息、每股價格和該價格對應的擬申購股數。同一網下投資者全部報價中的不同擬申購價格不超過3個,且最高價格與最低價格的差額不得超過最低價格的20%。
網下投資者在科創板首發股票初步詢價環節為配售對象填報擬申購數量時,應當根據實際申購意願、資金實力、風險承受能力等情況合理確定申購數量,擬申購數量不得超過網下初始發行總量,也不得超過主承銷商確定的單個配售對象申購數量上限,擬申購金額不得超過該配售對象的總資產或資金規模,並確保其申購數量和未來持股情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的規定。
(3)預計科創板打新的收益率有多高擴展閱讀:
打新股的相關要求規定:
1、私募基金管理人參與科創板首發股票網下詢價和申購業務,還應當符合相關監管部門及自律組織的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已注銷登記或其產品已清盤的,推薦該投資者注冊的證券公司應及時向協會申請注銷其科創板網下投資者資格或科創板配售對象資格。
2、網下投資者在申請科創板配售對象注冊時,應當根據自身管理能力、人員配備數量、產品投資策略、產品風險承受能力等情況,合理確定參與科創板首發股票網下詢價的產品范圍及數量。
3、證券公司推薦私募基金管理人等專業機構投資者注冊為科創板首發股票網下投資者的,應當制定明確的推薦標准,並對所推薦機構的投資經驗、信用記錄、定價能力、資產管理規模等情況進行審慎核查,對所推薦機構申請注冊的產品數量與其管理能力是否匹配進行審慎核查。
『肆』 科創板中簽賺幾倍
科創板中簽一般都是500股的倍數,也就是說至少可以賺500倍及以上。
就目前來說,科創板只要滿足條件就能開通,而且打新市值要求相對比較小不用先期繳款,這倒是有不少合格投資者能頂格申購。不過要切記,報單只能是500的倍數,所以最終的中簽也是500的倍數。
科創板新股申購額度是根據持有市值來計算的,一個申購單位是500股。
假設某投資者有中一簽科創板新股,該股票發行價為21.50元,那麼投資者中簽後需要繳納的費用為:21.50*500=10750元。也就意味著投資者所擁有的股票市值為10750元。上市開盤後如果該股票價格上漲20%,那麼投資者中一簽就能盈利2150元。
創板打新一簽的數量和我們的市值有關系,具體都是500股的倍數。
一般情況下,科創板是按照每5000元個股市值對標一個申購單位,然後按照該股的頂格申請做出相應的計算確定個人能申購多少股。因此我們在申購科創板新股的時候需要注意申購日前的20個交易日的市值准備,這個市值准備決定著我們接下來的可申購額度。
拓展資料:科創板的交易規則與A股的現行規則不太一樣
1.首先是漲跌幅,科創板股票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從第六個交易日開始設置20%漲跌幅限制。前5個交易日,科創板還設置了臨時停牌制度,當盤中股價較開盤價上漲或下跌幅度首次達到30%、60%時,都分別進行一次臨時停牌。
2.其次,科創板的單筆申報股數與目前A股的100股不同,其起步數為200股。並且,每筆申報只要超過了200股,就可以以1股為單位遞增,比如可以購買201股、202股。
3.最後需要注意的是,科創板沒有引入T+0交易制度,仍然採用T+1。T+1是指當日買入的股票不能當天賣,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
『伍』 科創板打新中簽率
1、科創板中簽率一般在0.04%-0.06%之間,通過同花順可以查詢:http://data.10jqka.com.cn/ipo/xgsgyzq/;
2、一般提高中簽率的方式有,科創主題基金、戰略配售基金大約佔20-30%份額,限售1年,無需市值;
3、購買科創板公募基金,網下發行的股份大約至少有50%的比例,優先向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配售;建議投資者可以採取網下打新的方式。
『陸』 科創板股票買入一定能賺錢嗎
科創板股票買入一定能賺錢嗎?關於這個問題,理財君整理了一份資料給到大家。
目前的A股打新,只要中簽基本可以穩賺不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新股發行市盈率在23倍以下。但科創板打新就不相同了,管理層可能不會對新股發行價進行窗口指導。《關於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的施行意見》中清晰,科創板新股發行價格、規劃及節奏主要經過商場化方法決議,強化商場束縛。
科創板新股假如沒有23倍市盈率的限制,定價將由買賣雙方博弈形成,科創板新股發行價可能會相對比較公平合理。推高發行價的要素,首要是發行人要素。發行人期望發行價越高越好,在信息發表等方面也更願意展示公司美麗的一面;其次,是參加詢價的買方。假如買方出價過低,很容易會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科創板對抑制「三高」發行會有一套准則預備。
首要,建立專業投資者詢價定價准則。只要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合格境外組織投資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專業組織投資者,才能參加網下詢價。原來的A股自然人也可參加詢價,但這些個體數量巨大,投機性相對較強,科創板剔除這部分集體後,可進一步確保新股定價的合理性。
再次,建立了有用報價准則。發行價格(或發行價格區間)確認後,供給有用報價的投資者方可參加申購。「有用報價」,是指網下投資者申報的價格不低於發行價格或發行價格區間下限,且未作為最高報價被剔除。
其三,科創板試行保薦組織相關子公司跟投准則。保薦組織子公司參加新股戰略配售,並設限售期,之前的A股保薦組織與發行人的利益同盟關系將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保薦人期望發行價越低越好,否則,發行價過高可能導致配售股票呈現虧本,虧本額乃至超過保薦收入。據報道,保薦組織子公司跟投份額為2%,鎖定期2年。這個份額比較適中,假如只是象徵性配售少量股票,就難以對保薦人與發行人形成束縛。
一級商場發行價會受多方博弈的影響,因而科創板新股呈現發行價過高的概率不大。從二級商場看,科創板完善了做空機制。《科創板首發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規則,戰略投資者在許諾的持有期限內,可以按規則向證券金融公司借出獲得配售的股票;戰略投資者可以獲得必定的借券利息,增加了融券券源,有利於對股價爆炒降溫。
當然,一二級商場是相互影響、聯動開展的,假如二級商場被爆炒,打新收益就會可觀,詢價對象就勇於報出更高價格,倒逼新股發行價格走高,令科創板新股發行價再現「三高」現象。一旦發行價遠離內涵價值,就會孕育巨大商場風險,並壓縮一二級商場差價,呈現一二級商場價格倒掛現象,乃至呈現新股上市破發的現象,打新收益被壓縮乃至呈現虧本。
假如科創板新股堅持商場化發行原則,商場主體的危險與收益根本對等,打新呈現暴利的機會將較小,甚至會呈現負收益的或許。據統計,在全球主要資本商場,發行首日跌破發行價的份額近50%。因此,無論是合格投資者,還是需借道投資科創板的散戶,對科創板的打新收益不宜抱以過高期待。監管部門對科創板或許呈現的二級商場炒作、新股發行價「三高」現象,需求提前籌劃好應對計劃。
『柒』 科創板中簽率高嗎
投資者對科創板申購的熱情是比較高漲的,開通科創板交易許可權的投資者以及上市的科創板新股數量都在逐漸增加。那麼科創板中簽率高嗎,科創板中簽能賺多少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科創板中簽率高嗎
雖然投資者預測科創板中簽率會偏高,但實際上因為投資者對科創板打新的關注度較高,參與用戶數量較多,科創板中簽率並不高。例如11月份發行的聯瑞新材(股票代碼688300),公布的網上最終中簽率僅為0.04212283%。
較早前發行的華興源創、天准科技、睿創微納等中簽率均比較低,分別為0.05985%、0.05497%、0.06025%。
二、科創板中簽能賺多少
科創板新股申購額度是根據持有市值來計算的,一個申購單位是500股。
假設某投資者有中一簽科創板新股,該股票發行價為21.50元,那麼投資者中簽後需要繳納的費用為:21.50*500=10750元。也就意味著投資者所擁有的股票市值為10750元。上市開盤後如果該股票價格上漲20%,那麼投資者中一簽就能盈利2150元。
科創板新股上市的漲跌幅度會受產品管理規模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不同公司打新預期收益率會有差異。
此外,科創板前5個交易日是不設漲跌幅限制的,短期內可能存在巨幅波動,不排除上市後出現破發的風險,不過基於投資者對科創板的投資熱情,科創板破發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以上關於科創板中簽率高嗎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捌』 私募科創板網下打新門檻抬高: 兩年以上10億規模
科創板即將開啟,投資機構紛紛「磨刀霍霍」向「打新」。
實際上,由於ABC三類賬戶網下中簽比例存有差異,在科創板打新方面,相比公募基金(A類)而言,私募基金(C類)打新並不佔優勢,但私募機構熱情不減。
備戰策略
按照上述《辦法》的相關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私募機構才能參與網下打新。比如,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總規模應連續兩個季度10億元以上,且管理的產品中至少有一隻存續期2年以上;申請注冊的私募基金產品規模應為6000萬元以上,且委託第三方託管人獨立託管基金資產。此外還包括網下投資者內控要求,以及違規處理辦法等。
目前,至少已有7隻帶有「科創」字樣的證券類私募基金成功備案。同時,不少私募機構都表示將積極參與科創板投資。但由於團隊背景、過往投研經歷的差異,各私募機構對於科創板打新的態度卻不盡相同。
作為較早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深圳市優美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賀然告訴記者,「我們的科創板基金,也是打算以一級市場的思路來進行投資,即對科技類企業進行估值和分析,做長線的價值投資。」
談及打新,賀然表示,「相比打新紅包,我們更希望通過量化的篩選、數據測算,精準的發現企業價值。當然,如果有機會參與打新紅利,也不會錯過,畢竟要考慮基金凈值曲線。」
雷根資產總經理李金龍表示,目前在籌備科創板打新產品,未來打新的產品還是專注打新帶來的收益,有限度地參與企業上市後股價的博弈。他還提及,前期布局科創板主要以打新為主,後期也會布局一些科創板的量化策略,目前科創板的量化難點在於缺少歷史數據和合適的對沖工具。
談及私募打新產品與公募打新產品的差異,凱納資本創始合夥人陳曦指出,公募和私募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做量化對沖策略的能力不同,私募做量化投資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往往強於公募,所以在量化對沖作為底倉的網下打新產品中,私募的收益應該是高於公募基金的。
陳曦具體解釋道,「我們會通過基本面量化選股策略來選擇上交所的股票作為底倉,然後通過三個股指期貨(上證50、滬深300和中證500)對沖我們選股的大盤風險。預計這種量化對沖的方式下,底倉的收益在8%~15%之間,然後再通過科創板打新去疊加收益。目前,許多機構預測科創板打新的收益在6%~15%之間。因此,我們認為兩個策略疊加的收益有望達到20%以上。」
陳曦還指出,私募基金的優勢在於足夠靈活,雖然C類投資者,中簽率不如A類高,但是私募基金產品門檻也大幅降低,公募基金要2個億的成立門檻,雖然中簽率高,但是同時也可能被攤薄收益。而私募基金幾乎沒有門檻(1000萬元以上就可以成立),所以我們可以按照最小的打新市值要求去調整產品規模。另外,私募基金可以成立多隻產品同時參與網下打新。一旦打新沒有收益或者收益降低,私募基金可以隨時轉做其他策略。
打新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的交易制度較主板有所變化,這為期望通過打新獲取超額收益的投資者帶來了挑戰。
賀然認為,科創板交易規則更國際化、更先進,但私募參與科創板打新的確有難度,比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虧損企業也能上市,這些都是挑戰。「不過就目前來看,公募基金能發出幾十隻來,投資者參與熱情也是很高的,所以我覺得前期這5個交易日,還是偏樂觀的,謹慎樂觀吧。」
「我們擅長以一級市場的策略來投資二級市場,所以對於我們來說,科創板也是很好的平台。」他進一步解釋道,以前在投資之前,需要見很多公司、跑很多地方,盡調的工作量非常大,現在可以直接在科創板這個平台上,去篩選企業,減輕了工作量。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監管對科創板企業的信息審查非常到位。
基岩資本副總裁岑賽銦指出,科創板前5天不限制漲跌停,在節奏把握上無成法可依。另外,很多公司沒有利潤或者利潤很低,給這些企業估值有難度。「美國市場習慣炒沒利潤的企業,中國市場還沒有這個習慣或者先例。」
在陳曦看來,私募打新時需要重點防範的風險是如何確保底倉穩定的獲利。「所以我們通過量化對沖的方式,在保證行業中性,市值中性,貝塔中性上都做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在各類Barra風格上都沒有明顯的暴露。」他進一步解釋道。
他還談到,在科創板剛剛推出的階段,投資的難點是股票數量太少,比較難做增強收益。「根據交易規則來看,我覺得科創板的波動會較大,個股的波段擇時策略可能比較有效,同時高頻策略也會較為有效。」
此外,根據規定,科創板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的網下發行達到了至少70%(公開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4億股的)、80%(公開發行後總股本超過4億股或者發行人尚未盈利的)的比例,其中網下發行數量的50%會優先向A類和B類投資者(公募、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保險資金等)配售。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部分私募機構可能會藉助公募(A類)通道參與線下打新以增加獲配額度。
對此,李金龍則表示,不排除這個可能,因為公募的網下中簽率比私募要高,但同時也應考慮公募通道的具體情況,比如中簽率,規模,費用等因素。
陳曦則告訴記者,「我們目前正在跟公募基金探討合作的可能,目前還沒有特別明確的合作模式,我們也希望能夠找出一條既能保證量化對沖底倉收益較高,同時又能享受高中簽率的產品形式。」
但在賀然看來,私募借公募外衣參與打新,價值不大。因為私募基金是高端客戶認購的,而公募產品散戶認購比較多,可能體量比較大,繼而收益率可能就很低了。「我了解到,一些基金公司對於科創板產品的宣傳,接近於類固收產品,預計收益率一年8個點,我們不可能投他們(公募),從利率角度來說,不劃算。」他進一步解釋道。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