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每個板塊的龍頭股票是什麼
行業龍頭是指市場佔有率高,產量大,影響大的企業。
股票龍頭是指領先啟動,市場影響大,具有風向標作用的個股。這個根據市場在變化,一段時間有一段時間的龍頭。
不過幾十個行業、上百個子行業,都有哪個是龍頭,得自己判斷。
(1)上海松盛機器人科創板擴展閱讀:
龍頭條件:
1、龍頭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准確的攻擊信號,不能漲停的個股,不可能做龍頭.
2、龍頭股必須是在某個基本面上具有壟斷地位。
3、龍頭股流通市要適中,大市值股票和小盤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11月起動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億左右。
4、龍頭股必須同時滿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時低價金叉。
5、龍頭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期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再如12月2日出現的新龍頭太原剛玉,它符合剛講的龍頭戰法:
一是從漲停開始,且籌碼穩定,
二是低價即3.91元,
三是流通市值起動才4.5億,周二才6.4億,從底部起漲,炒到翻倍也不過10億,也就是說不到2-3億的私募資金或游資就可以炒作。
四是該股日周月KDJ同時金叉,說明該股主力有備而來。
五是該股在大盤恐慌末端,逆市漲停,此時大盤還在下跌,但並沒有影響此股漲停。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龍頭的起漲過程,也說明下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盤下跌,沒有龍頭出現。
⑵ 堅守23年,科創界「掃地僧」成功拿下IPO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趙思蕊
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終有回報。
投資家網獲悉,日前固高 科技 首發過會,不日將正式登陸創業板,本次IPO擬募集資金4.5億元。
在固高 科技 IPO的背後,是香港 科技 大學教授李澤湘長達23年的堅守,現年61歲的李澤湘,即將收獲人生中第一個IPO。
李澤湘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竭盡全力支持學生們創業,大疆無人機、李群自動化、雲鯨智能等多個明星企業的崛起,都離不開李澤湘的指導與支持,他因此被稱為科創界「掃地僧」。
一
提到固高 科技 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提到大疆無人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固高 科技 正是由「大疆教父」李澤湘主導創辦的企業。
固高 科技 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智能製造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智能製造領域核心技術的研發,目前主要從事運動控制器、運動系統的生產、研發和銷售。
運動控制是自動化的一個分支,即利用伺服機構來控制機器的位置或速度,主要在高端工業裝備中被廣泛運用,在機器人和數控機床領域內的應用則更為復雜。
固高 科技 的產品體系包括運動控制核心部件類、系統類、整機類等,具體應用於半導體裝備、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3C自動化與檢測裝備、印刷包裝設備、紡織裝備等裝備製造領域。
過去數年,隨著全球技術變革和產業深入發展,我國智能製造行業以及作為其基礎產業的裝備製造業迎來快速增長。
賽迪顧問發布的《2019中國智能製造發展白皮書》顯示,2015年至2019年,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保持較快增長趨勢,年復合增長率達18.42%,2019年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市場規模已達17775億元。
得益於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良好發展,作為智能製造裝備核心基礎零部件的運動控制系統也呈現較好的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運動控制系統市場規模約為425億元,預計2022年將接近57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0%。
作為運動控制領域的領軍企業,固高 科技 的業績保持穩定增長。招股書顯示,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48億元、2.83億元、3.3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001.95萬元、2738.83萬元、6419.77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16.02萬元、2825.75萬元、6529.14萬元。
其中,有八成以上的營收來自於公司核心業務運功控制零部件和運動控制系統。例如2021年,公司運動控制零部件和運動控制系統合計實現銷售收入2.99億元,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90.22%。
本次IPO,固高 科技 擬發行不低於4001萬股,計劃募集資金4.5億元。其中,1.2億元用於運動控制系統項目升級、1.8億元用於運動控制核心技術科研創新項目、1.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由此可見,即便上市之後,公司仍將在核心業務領域繼續深耕細作。
二
固高 科技 能走到IPO上市這一步,離不開靈魂人物李澤湘長達23年的堅守。
1961年,李澤湘出生於湖南的一個教師家庭,母親在小學任教,父親則是中學物理老師。
恢復高考後,李澤湘成功考入國內名校中南大學,並在第一學期成為公費留美的幸運兒。當第一次乘坐飛機穿越祖國的千山萬水時,年輕的李澤湘就立志將來要實現 科技 報國。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間,李澤湘不負眾望,一路從卡內基梅隆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完成本、碩、博、博士後學習並取得教職。
在此期間,李澤湘注意到硬 科技 創業的困境,在麻省理工學院,他看到兩位機器人科學界大咖的產品充滿創意,卻難以投入市場。「美國的供應鏈並不適合年輕的初創企業做硬體。」於是,李澤湘決定回歸祖國,報效祖國。
1992年,李澤湘回國並加入香港 科技 大學,擔任電子工程系教授,並創立了專注數控研究的3126實驗室,帶領一大批學生走上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業道路。
就是在這間不到100平米的小房間里,先後走出來大疆無人機的汪滔、李群自動化的石金博等多位中國硬 科技 領域的知名創業者。
3126實驗室之所以盛產創業者,源於李澤湘作為創始人的自我修煉。為了學以致用,李澤湘決定親自下場創業。
1999年,李澤湘攜手同校教授高秉強、吳宏創辦了固高 科技 ,正式進入機器人領域,這也是3126實驗室里走出來的首家創業公司。
彼時,國內機器人產業剛剛起步,由於缺乏技術支持,遲遲沒有發展起來。國內製造業的辦公模式大多是從國外拿訂單、買設備,然後招一批工人進行生產活動,並沒有采購自動化設備的意識。
在此背景下,李澤湘和團隊成員開設了培訓班,努力說服企業家們,讓員工集中起來接受運動控制技術的短期培訓,幫助企業把產品做得更好。
李澤湘嘗盡了創業的種種艱辛,終於帶領固高 科技 成長為中國運動控制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忙於創業的同時,李澤湘仍在堅持教書育人。
「我首先是名老師。」李澤湘曾對外表示,「今天的教育就是要點燃學生心中的那一把火。學生眼睛放光的時候,我的創新教育就做到位了」。
三
多年來,李澤湘竭盡所能,帶領越來越多的學生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
在李澤湘學生們的所有創業項目中,最知名的非大疆無人機莫屬。大疆的誕生,源於李澤湘的一次 探索 。
李澤湘在港科大開設了一門機器人比賽課程,通過8個月的「魔鬼式訓練」,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尤其是學會運用供應鏈來打造產品的能力。
這門課程,汪滔修了兩次。當年在畢業成果演示時,汪滔的無人機意外掉落,這一幕被李澤湘看在眼裡,並開始注意到這個年輕人。
李澤湘曾在回憶這段時光時表示:「我看好汪滔動手能力強,指導他參加機器人大賽拿獎,還破格錄為門下的碩士生。」
2006年,汪滔在李澤湘門下讀研時創辦了大疆,他從導師這里獲得的不僅是打造產品的能力,還有在大疆數次危機及轉折時刻的決策、資金、人才等各種支持。
大疆創立次年,團隊一度跑光,汪滔找到導師求助。為解決愛徒的困境,李澤湘不僅拿出真金白銀投資大疆,其所培養的哈工大深研院第一屆研究生還成為大疆重整旗鼓的生力軍。
2012年,大疆全球首款航拍一體機精靈問世,但國內投資機構卻將大疆定位為玩具公司。為此,李澤湘專門奔赴美國將大疆樣品送給矽谷 科技 大佬,隨後大疆獲得來自紅杉資本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市場知名度隨之打開,如今已成為估值超1600億元的全球無人機霸主。
目前,李澤湘仍在大疆無人機擔任董事職務,相比固高 科技 創始人的身份,人們對他身上「大疆教父」的標簽更為熟悉。
李澤湘對汪滔如此,對其他學生亦然,李群自動化便是其中之一。汪滔的同門師妹石金博,在導師李澤湘的支持下走上創業道路。2011年3月,石金博聯合師弟俞春華等6六人湊了約90萬元,創辦了工業機器人公司李群自動化。
在李群自動化的發展歷程中,遇到的困難也不少,公司聯合創始人俞春華曾對外透露:「以前錢不是很多的時候,李老師每次發完工資,錢都會丟到公司裡面去。」對於恩師的指點與資助,李群自動化創始團隊一直心存感激。
對於慕名前來的創業者,李澤湘同樣盡心盡力去支持,其中一個典型案例就是雲鯨智能。2015年,剛從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畢業的張峻彬給李澤湘發郵件表達了創業想法,第二年他就在李澤湘的幫助下創辦了雲鯨智能,如今已成為家庭清潔領域估值超百億的獨角獸公司。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本文不再一一贅述。據李澤湘粗略估算,從3126實驗室大概走出來100多個學生,其中有三分之一走上了創業道路,大概創辦了接近30家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將上市的固高 科技 之外, 李澤湘還孵化出一家獨角獸企業希迪智駕。希迪智駕是一家智能駕駛 汽車 技術研發商,目前已完成7輪融資,融資金額超10億人民幣,投資團隊中不乏紅衫、聯想、網路、方正和生、新鼎資本等知名企業與資本。
筆者大膽推測,在固高 科技 成功登陸創業板之後,獨角獸企業希迪智駕或將同樣沖擊IPO上市。屆時,李澤湘將成為資本市場上靠知識創業實現財富自由的又一位重量級人物。
更可貴的是,由李澤湘帶領出來的學生創業軍團正在日益發展壯大,逐漸成為中國硬 科技 創業領域一支不容忽視的生力軍。正所謂,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李澤湘及他的學生創業軍團,為中國硬 科技 創業藍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⑶ 股市各個版塊的龍頭股是什麼
剛有人問過這個問題,也把答復發給你吧:
(1).指標股: 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神華、招商銀行、中國鋁業、中國遠洋、寶鋼股份、中國國航、大秦鐵路、中國聯通、長江電力
(2).金融、證券、保險: 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深發展A、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證券、宏源證券、陝國投A、建設銀行、華夏銀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
(3).地產: 萬科A、金地集團、招商地產、保利地產、泛海建設、華僑城A、金融街、中華企業
(4).航空: 中國國航、 南方航空、上海航空
(5).鋼鐵: 寶鋼股份、武鋼股份、鞍鋼股份
(6).煤炭: 中國神華、蘭花科創、開灤股份、兗州煤業、潞安環能、恆源煤電、國陽新能、西山煤電、大同煤業
(7).重工機械: 江南重工、 中國船舶、三一重工、安徽合力、中聯重科、晉西車軸、柳工、振華港機、廣船國際、山推股份、太原重工
(8).電力能源: 長江電力、華能國際、國電電力、漳澤電力、大唐發電、國投電力
(9).汽車: 長安汽車、中國重汽、一汽夏利、一汽轎車、上海汽車、江鈴汽車
(10).有色金屬: 中國鋁業 、山東黃金、中金黃金、馳宏鋅鍺 、寶鈦股份、宏達股份、廈門鎢業、吉恩鎳業、包頭鋁業、中金嶺南、雲南銅業、江西銅業、株冶火炬
(11).石油化工: 中國石油 、中國石化、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金發科技、上海石化
(12).農林牧漁: 北大荒、通威股份、中牧股份、新希望、中糧屯河、豐樂種業、新賽股份、敦煌種業、新農開發、冠農股份、登海種業
(13).環保: 龍凈環保、菲達環保
(14).航天軍工: 中國衛星、火箭股份、西飛國際、航天信息、 航天通信、哈飛股份、成發科技、洪都航空
(15).港口運輸: 中國遠洋、中海海盛、中遠航運、上港集團、中集集團
(16).新能源: 天威保變、豐原生化
(17).中小板: 蘇寧電器、思源電器、麗江旅遊、華星化工、科華生物、大族激光、中捷股份、華帝股份、蘇泊爾、七匹狼、航天電器、華邦制葯
(18).電力設備: 東方電機、東方鍋爐、特變電工、平高電氣、國電南自、華光股份、湘電股份
(19).科技類: 歌華有線、東方明珠、綜藝股份、中信國安、方正科技、清華同方
(20).高速類: 贛粵高速、山東高速、福建高速、中原高速、粵高速、寧滬高速、皖通高速
(21).機場類: 深圳機場、上海機場、白雲機場
(22).建築用品: 中國玻纖、長江精工、海螺型材
(23).水務: 首創股份、南海發展、原水股份
(24).倉儲物流運輸: 中化國際、鐵龍物流、外運發展、中儲股份
(25).水泥: 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冀東水泥
(26).電子類: 晶源電子、生益科技、法拉電子、華微電子、彩虹股份、廣電電子、深天馬A、東信和平
(27).軟體: 用友軟體、東軟股份、恆生電子、中國軟體、金證股份、寶信軟體
(28).超市: 大商股份、華聯綜超、友誼股份、上海家化、武漢中百、北京城鄉、大連友誼、新華傳媒
(29).零售: 王府井、廣州友誼、新華百貨、重慶百貨、銀座股份、益民百貨、中興商業、東百集團、百聯股份、武漢中商、西單商場、上海九百
(30).材料: 星新材料、中材國際
(31).酒店旅遊: 華天酒店、黃山旅遊、峨眉山、麗江旅遊、錦江股份、桂林旅遊、北京旅遊、西安旅遊、中青旅遊、首旅股份
(32).奧運: 北京城建、中體產業
(33).酒類: 貴州茅台、五糧液、張裕A、古越龍山、水井坊、瀘州老窖
(34).造紙: 岳陽紙業、華泰股份、晨鳴紙業
(35).啤酒: 青島啤酒、燕京啤酒
(36).家電: 佛山照明、青島海爾、四川長虹、海信電器、格力電器、美的電器、蘇泊爾
(37).特種化工: 煙台萬華、金發科技、三愛富、華魯恆升
(38).化肥: 鹽湖鉀肥、華魯恆升、沙隆達A、柳化股份、湖北宜化、昌九生化、滄州大化、魯西化工、沈陽化工
(39).3G: 中興通訊、大唐電信、中國聯通、億陽信通、高鴻股份
(40).食品加工: 雙匯發展、華冠科技、伊利、第一食品、承德露露、安琪酵母、恆順醋業、上海梅林、維維股份、贛南果業、南寧糖業
(41).中葯: 馬應龍、吉林敖東、片仔癀、同仁堂、天士力、雲南白葯、千金葯業、江中葯業、康緣葯業、康恩貝、東阿阿膠、九芝堂、中匯醫葯
(42).服裝: 雅格爾、偉星股份、七匹狼、豫園商城
(43).通信光纜類: 長江通信、浙大網新、特發信息、中創信測、東方通信、夏新電子、波導股份、中電廣通
(44).建築與工程: 寶新能源、中材國際、上海建工、中工國際、浦東建設、中色股份、空港股份、安徽水利、隧道股份、騰達建設、新疆城建、路橋建設、中鐵二局
(45).玻璃: 福耀玻璃、南玻A、山東葯玻
(46).股指期貨: 廈門國貿、弘業股份、美爾雅
(47).其他: 建發股份、魯泰A、珠海中富、紫江企業
參考資料: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251/files/baomakuangbiao/html/article_5403_1.shtml
⑷ 上海科創板和新三板有什麼異同,會造成什麼影響
今天就讓我為各位分析一下上海科創板和新三板有什麼異同,會造成什麼影響?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為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今日最受關注的創投信息,莫過於“即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的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這里,我從創投角度跟大家談談度,對創業的利好影響。
首先,我國資本市場是一個立體式的漏斗形狀。能上市的只是少數(3000多家),加上新三板、區域股權交易所,也不過10萬家,但我們的企業,估計得以千萬家來計。所以,由最高級別的資本市場(A股主板),會陸續設計往下延伸,比如今天提到的科創板,就是為了滿足這個區間的公司資本需要,而服務的。
第二,豐富融資通道,增加公司融資幾率。現階段,IPO、定增、並購等主流融資形式,越來越難了。這幾年估計也有上萬家早期創業公司融資超過一次以上,他們大多數是不具備IPO定增並購條件的。
這時,其中不乏一些相對優質的企業,他們的股權相對具備價值。此時,需要一個股權流動的載體。而這些企業大多屬於互聯網、科技領域,這也是科創板的核心標的企業。
由於這些企業比較早期,數據業績相對不是很完善,所以藉助“注冊制”的方式,解決登陸科創板,但也對投資者眼光、企業方誠信有了更高的要求。最關鍵在於,給創投基金、企業早期投資人的退出,做鋪墊,這樣才能意願繼續投資下一個早期項目。
第三,坊間有消息稱,科創板面向尚未進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長潛力的企業(介於天使輪與A輪融資之間),和目前主板、新三板和戰略新興板是補充,而非替代關系。比較傾向於中小科技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如機器人、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概念領域。
可以坦白地說,無論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還是試點注冊制,都是長遠來看有利於市場建設的,也是實際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要步驟。
說到科創板是什麼?與新三板有哪些異同?將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首先,科創板就是美國納斯達克的中國版本,也應該參照納斯達克的成功和制度。這一模式有利於科技企業的融資和投資,有利於科技企業藉助資金市場不斷壯大,而且已經在美國證明了成功。
但是顯然,這一新的市場不利於目前的新三板。幾年來陷入冬天的新三板可能日子更加難過。未來新三板和科創板或者需要重新定位甚至取捨。不過優質的新三板公司多了個轉板渠道,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另外,上海科創板的建設需要發布一個更長的時間表才有利於當前的證券市場。可以看到,11月5日的中國股市在上午10時30分後轉頭向下,是不是這一波上漲就因此結束了也未可知。
目前市場情緒非常弱,願意重新進入股市的資金也明顯不足,此時如果快速推出一個新的市場,會造成資金的分流。甚至就此終結這一波反彈。這對目前市場非常不利。
但是如果從長遠來看,推出上海科創板對宏觀經濟是一大利好。可以擴大直接融資,刺激科技創新,利好實體經濟;對擬上市企業也是一在利好。試點注冊制,上市更便利,門檻更低,時間更快,獨角獸不用再背井離鄉去美國或香港上市了。
(撰文:《東亞財經》主編 郭少英)
11月5日,國家領導人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提出,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可見,科創板由最高層在進博會上提出,顯然是放在了最高層級資本市場頂層設計的角度來宣示的。
科創板針對的主要是科技創新公司,上市的標准可能會部分參考戰略新興板,施行的是注冊制。
「新三板」市場原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
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於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於天津濱海、武漢東湖以及上海張江等試點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台,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
顯然新三板的對象更廣,上海科創板主要是搞科技企業。
上海科創板設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擴大直接融資的范圍,刺激科技創新,利好實體經濟;二是利好一大批想上市還沒上市的公司。推出注冊制,上市程序會更便捷,上市門檻會更低,上市時間會更快;三是科創板的推出,將又是一場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的狂歡盛宴。
當然,這對創業板來說是利空的。科創板的門檻會比創業板低很多,很多公司會選擇科創板上市。而且會把創業板的整體估值拉下一個台階。
剛看到新聞,為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記得去年就有科創板這個概念了,俗稱「四新板」,是專為科技型和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的板塊,是上海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和支持創新型科技型企業的產物之一。
科技型企業包括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企業,或經過政府權威認證的科技型企業等。
創新型企業包括上海發展的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概念中確立的三類「抓手型行業」。
科創板和新三板的區別,同屬於場外交易市場,但與新三板不同,科創板將重點面向尚未進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長潛力,且滿足有關規范性及科技型、創新型特徵中小企業。
唯一有一點擔憂,此時此刻,資本市場還在困難中掙扎,此時開科創板是否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今天從進博會上傳來的最令資本市場關注的消息,就是我國政府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但科創板到底是一個什麼板?該板在資本市場的定位如何?這卻是一個值得市場關注問題。它與新三板,與滬市主板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這是非常令人關注的。
提到「科創板」,人們很容易將其與上交所兩、三年之前力推的「戰略新興板」聯系在一起。當時,戰略新興板的定位很明確,就是滬市的「創業板」。它同樣屬於滬市A股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與深市的「創業板」來爭奪上市資源的。但「戰略新興板」的籌備工作隨後被叫停了,不過,滬市還是獲得了小盤股的發行權力。「板」是沒有了,但「內容」卻有了。那麼,「科創板」是不是「戰略新興板」換個名字重來呢?我的希望是「不是」。因為科創板還要試點注冊制。如果科創板屬於A股的組成部分,這就意味著將在A股試點注冊制,那麼這就會給A股市場帶來較大的沖擊,給A股市場帶來的影響太大。
那麼,「科創板」跟「新三板」是怎樣的關系呢?我個人的希望是「科創板」是新三板的「縮小板」,或者說是科技創新企業的「新三板」。在科創板掛牌的公司都是科技創新型企業,但同時在掛牌之時,又是不符合A股上市條件的,這些企業在「科創板」掛牌之後,在得到資金與政策面的支持下,可以快速發展,然後赴A股上市,或被A股公司收購,當然也可以繼續留在科創板上市,這樣科創板就將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式「納斯達克板」。當然,在這個「科創板」里就可以試點注冊制,為A股市場將來實行注冊制積累經驗。
⑸ 柔宇科技資金鏈斷裂虧超30億
柔宇科技資金鏈斷裂虧超30億
柔宇科技資金鏈斷裂虧超30億,連日來,柔宇科技被傳「欠薪半年」,又爆出全員放假三個月的消息,彼時的明星項目柔宇科技身陷各種負面報道。柔宇科技資金鏈斷裂虧超30億。
曾經風頭無兩的柔宇科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除了外界已知的部分員工被迫「放假」,柔宇還面臨著諸多困難——供應商欠款仍未還完,大規模拖欠員工薪資;產線幾乎停跑,無法支撐後續訂單,甚至連基礎的生產物料也不充足。
全柔性屏幕製造商柔宇科技曾是資本的寵兒,其宣稱創新開發的超低溫非硅製程集成技術是打破三星壟斷的「國產之光」。從2012年成立到2020年,柔宇一共完成了13輪融資,總計98.5億元。但在享受資本盛宴的同時,柔宇的產品卻叫好不叫座,始終難以盈利,直至徹底陷入困局。
多位柔宇員工告訴界面新聞,關於柔宇之後的續血方案,管理層主要有三種說法:第一,等待政府資金或外部融資入注;第二,被其它屏廠收購;第三,自救轉型,向華強北維修市場供應手機屏幕,或向手機廠商供應屏幕。如果這三條路都走不通,只剩最後一條破產清算。
對於上述消息,截至發稿,柔宇方面沒有回應。
不過,就當前的資金困局,柔宇科技獨立董事劉姝威也於4月13日通過個人公眾號呼籲政府救助:「我建議,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柔宇科技解決資金短缺,引進戰略投資者,以便開拓我國柔性技術的應用市場。」
資本到底會不會救柔宇?如果融資無門,柔宇還能靠什麼續血?
多次沖擊IPO失敗,融資受阻
外部援助是柔宇目前最大的希望。據界面新聞了解,柔宇與深圳市政府的接洽從去年就已開始,但遲遲沒有進展。
多名柔宇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深圳相關部門就陸續派人來柔宇做相關資產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產線、產能、技術路線、管理架構等等,並測試了柔性屏良率,盡調工作也接近完成。
「我們特地跑了產線,當時測出來的良率數據非常好,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證明我們這條技術路線是可行的。內部都覺得這筆融資有戲,畢竟盡調費用也不便宜。有消息說3月中旬錢會到位,但因為深圳疫情加一連串的事件影響,始終沒有等到答復。」了解評估過程的員工任曉宇(化名)表示。另據劉姝威在公眾號中披露, 此次考核投片良率達81.6%。
與此同時,柔宇也在尋求外部融資,但並不順利。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春節前,柔宇已經出現大規模欠薪的情況,當時柔宇曾與外部股東就一筆總額約3億元的融資進行談判。但出於某種原因,柔宇並未成功拿到這筆投資。
此外,柔宇仍未放棄IPO的想法。柔宇員工張俐俐透露,在今年年初的高管會議上,曾有人提出等政府資金到位後,就在今年第三季度赴美上市。另一位員工也表示,公司一直傳出要再度上市,也告知員工可以把被拖欠的薪資兌換成期權,但真正兌換的員工並不多,因為大家對公司上市的結果並不看好。
柔宇資金鏈趨緊其實早有跡象。2020年至今,柔宇曾至少三次尋求IPO,但都因各種原因碰壁。根據柔宇創始人劉自鴻在內部會議上的解釋:第一次美國上市失敗是受疫情影響,第二次沖擊科創板失敗則歸咎於「螞蟻事件」。去年,柔宇也曾嘗試到納斯達克上市,但該計劃未能成功。
今年3月末,柔宇還進行了一次組織架構調整。一位員工分析稱,這次調整可能是在為迎接融資做准備。
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內部郵件截圖顯示,此次調整中,柔宇成立了集團執行管理委員會EMC(Excutive Management Committee),負責集團的綜合運營和管理工作,向集團CEO匯報。2022年EMC委員有三位:劉自鴻、魏鵬和葉建海。據公開資料,劉自鴻是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魏鵬任柔宇科技首席探索官(CXO);葉建海則是柔宇科技副總經理。
從業務角度來看,新的組織架構與此前的差別並不大,仍然走To B(面向企業)、To C(面向消費者)兩條路線,但將以前的各個事業部明確成了六家子公司,各子公司相對獨立運營、自負盈虧,EMC的三位成員分管不同的子公司。郵件中並未明確指出由誰來擔任CEO,有員工認為這是劉自鴻「放權」的表現。
但張俐俐指出,盡管這份架構調整中有放權跡象,但柔宇當前最核心的子公司——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負責柔性屏顯示的技術開發、生產和銷售)仍然屬劉自鴻分管。
「業務角度變化不大,放權也不徹底,所以內部認為這次調整更像是與資本的博弈。」張俐俐分析稱。
另據界面新聞了解,柔宇財務層面曾對外放出消息稱,柔宇還有一筆數億元的政府退稅尚未到賬,具體到賬時間可能在今年6-7月。任曉宇猜測,在等待融資的時間里,這筆錢可能會成為柔宇發工資和後續業務啟動的資金來源。
艱難自救
在真正獲得外部救助之前,柔宇早已開始嘗試自我造血。
柔宇在近期公布了兩筆大額訂單。一筆來自深圳中智衛安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智衛安」),它將向柔宇科技批量采購柔性顯示屏、柔性感測器及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用於公司全線商用機器人產品,自2022年起連續3年采購金額累計約30億元。
價值30億元的訂單,對當前的柔宇毫無疑問是一個好消息。但有了解交易的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這筆訂單目前仍然停留在框架協議層面,內部並沒有實質性推進。而目前僅融資到B輪的中智衛安是否有能力支付30億元的采購金額,同樣也是未知數。
另一筆大額訂單發生在2021年11月,這是一筆總計6億元人民幣的訂單合同。根據協議,從2022年開始,柔宇科技將向客戶陸續提供柔性屏OLED顯示模組,兩年內完成全部訂單交付。
柔宇並未公布具體的客戶名稱,但上述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這筆訂單的合作對象正是華強北企業,柔宇將向華強北維修市場供應手機屏幕。該人士稱,此訂單在實質性推進過程中,不過由於交付還未完成,資金也並未完全到位。
任曉宇對界面新聞解釋說,華強北的市場很大。以維修業務為例,很多換屏業務都需要屏幕供應,這是柔宇今後考慮的一個方向。
另外,「還是有手機公司願意為柔宇的屏幕買單。」此前海外奢侈手機公司VERTU曾與柔宇有合作,不過合作暫無更新進展。
多名接受采訪的柔宇員工表示,柔宇有柔性屏技術、產線和一定量產能力,這是目前柔宇最寶貴的資產,也是後續轉型做屏廠的基礎。
柔宇一直採用To C和To B並行的商業模式,但C端業務並不被人看好。根據多位柔宇員工的說法,柔宇手機等終端產品的銷量並不如人意,但投入卻相當高。因此,內部一直有砍掉C端、全面轉型To B的想法,但始終未得以實施。
目前的問題是,即便柔宇拿到了一些B端訂單,向前推進也存在困難。一方面,柔宇生產線幾近停跑,物料緊張;另一方面,欠薪導致人才流失嚴重,許多員工都已啟動仲裁程序,並開始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據界面新聞了解,公司高管曾主動約談部分核心員工鼓勵留崗,還向部分員工發放了留崗補貼。這些留崗補貼並非現金,而是期權。一位拿到留崗補貼的員工告訴界面新聞,每個人拿到的多少不一,但按照當時4元/股的股價計算,其拿到的期權價值在幾十萬元左右。
不過,除非柔宇能夠成功上市,否則這些期權對員工而言無異於廢紙。
4月13日上午,知名學者劉姝威在朋友圈發文《拯救柔宇》,呼籲各方向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柔宇科技」)伸出援助之手。
劉姝威在文章中提到了柔宇科技亟待解決的困難,由於柔性屏產線2018年投產,部分應用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近一兩年才完成,所以柔宇科技還沒來得及開拓市場,創造充足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時,已經出現資金短缺,導致柔性屏產線無法正常運轉,無法完成法國空中客車等產品訂單,也無法進行持續的研發工作。
對此,劉姝威建議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柔宇科技解決資金短缺,幫助其引進戰略投資者,以便開拓我國柔性技術的應用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柔宇科技創立於2012年5月,2014年8月,柔宇科技製造出厚度僅為0.01毫米,捲曲半徑可達1毫米的柔性屏幕。
據柔宇科技此前提交的招股說明書,柔宇科技董事長劉自鴻提名劉姝威任柔宇科技獨董,任期為3年。劉姝威是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此外,劉姝威也是萬科A(000002.SZ)、格力電器(000651.SZ)、中光學(002189.SZ)的獨立董事。
在科技界對屏幕的需求仍是硬度與透光的年代,康寧的大猩猩系列玻璃屏在蘋果的帶動下成為業界的主流,2014年11月,康寧才推出第四代康寧大猩猩玻璃屏。而柔宇科技造出的世界上最薄柔性屏一經問世,就轟動了整個科技界。
隨著業內對柔性屏的呼聲愈來愈高,柔宇科技也獲得了不少風投,從2017年8月到2019年11月,柔宇科技就獲得了7輪融資,其中包括中信資本、深創投、杭州基石、保利等知名投資機構。
而如今,號稱要「掰彎」世界的柔宇科技,似乎自己先「直不起身」了。連日來,柔宇科技被傳「欠薪半年」,又爆出全員放假三個月的消息,4月6日,柔宇科技還就此事辟謠稱,公司目前沒有全員放假,很多員工還在上班。
2020年,柔宇科技的估值來到60億美元,但是虧損卻未隨著一輪又一輪的融資離開柔宇科技,根據其招股說明書,從2017年到2020上半年,柔宇科技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59億元、-8.02億元、-10.73億元和-9.61億元,在這短短三年半內,合計虧損高達32億元,在此期間,柔宇科技累計僅實現營收5.17億元。
某風投機構負責人分析稱,「將一張視為概念的屏幕包裝成產品,未來的市場有多大,應用落地又可實現多大市場,這些都是當時柔宇沒考慮的,只是一味的融資、投入研發、建產線。」
根據招股說明書,柔宇科技近幾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 308.17%,此外,柔宇科技還建設了總造價110億元,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類6代顯示屏生產線,其滿產規模超過每年5000萬片柔性顯示屏。但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柔宇「全柔性顯示屏」的產量僅為7748片、314036片、48563片。
「無法造血,使得彼時的明星項目柔宇科技身陷各種負面報道。而此次劉姝威的發文,也可從側面印證目前柔宇科技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上述投資人士補充道。
此外,記者注意到,市場也有傳出柔宇科技是「深圳三騙」之一的言論,稱其是「高調打著高科技幌子騙人圈錢的項目」。據悉,2020年的最後一天,柔宇科技向上交所遞交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並按照規定進行了審核。但次年的2月9日,柔宇科技和保薦人中信證券分別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保薦機構中信證券被深圳證監局採取責令改正措施。
「拯救柔宇,保持我國在柔性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水平。」劉姝威的發聲音能否為柔宇科技帶來生存的希望,銀柿財經也將保持關注。
當國內手機市場颳起「折疊屏」之風,入局玩家正高歌猛進之時,有著「獨門」柔性屏技術,號稱「高良率、低成本」的柔宇科技卻正經歷「凜冬」。
此前造出世界上最薄的柔性屏,這個曾估值百億人民幣的獨角獸企業正經歷產品乏力、上市未果、拖欠薪資的窘境。
2014年8月,柔宇科技造出厚度僅0.01毫米,捲曲半徑可達1毫米的柔性屏幕。彼時,柔性屏這一概念成了資本競逐的對象,8年時間,柔宇順利完成A-F輪融資,僅已披露的融資就有近百億元人民幣。
然而,吃到資本的.甜頭後,缺乏「造血」能力的柔宇卻難以「柔」克鋼。繼上個月被曝欠薪半年之後,4月6日,柔宇科技再傳將放假三個月。
欠薪停工退租,放假三個月也是一種「變相裁員」?
通知放假的當天,柔宇員工的經歷也頗具戲劇性。
深圳總部的柔宇員工阿文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4月6日那天,她和同事先是收到了口頭通知的放假,HR在部門群里以文字形式發布通知,然後部門領導、HR和全員一起開會通知放假,並表示不會有郵件形式的通知。
「後來,可能因為事情發酵,有媒體報道了公司『全員放假』,HR才在下午五點多補發了郵件,強調公司並非『全員』放假,表示特定的項目如果需要繼續進行的話,讓領導自行安排,」阿文說。
不過,面對員工,柔宇的重點之一遠不應是糾結放假的到底是不是「全員」,而是何時才能補上欠薪的窟窿。
早在2021年9月,就有自稱柔宇員工的網友發帖,稱公司欠薪。多位柔宇員工也曾在2021年12月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證實柔宇未如期發薪,「現在公司已經欠我5.5個月的工資了,」阿文嘆氣。
但是,在阿文和同事們看來,欠薪的窟窿柔宇能否填得上還是未知數,但拖欠薪資早已使得公司內部「軍心不穩」,「雖然大家都希望公司好,但也要生活的,現在許多老員工都已經陸續離職了,大家互相之間也會打聽新的工作機會。」在員工們看來,此次三個月的長假看起來就是一次「變相裁員」,或將促使更多的人選擇離開。
壓倒柔宇的「雪花」:技術、量產及商業化能力備受質疑
柔宇的資金緊張遠不止體現在欠薪一方面。2022年2月底,因為欠租等原因,據傳柔宇位於深圳南山的總部大廈退掉了一層辦公場地,由原有的18-19樓兩層收縮至僅有19樓一層。4月6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實地探訪深圳柔宇總部看到,18層已人去樓空,只有19層在正常辦公。
此外,柔宇在自家的生產線上巨額投入但回報甚微,也使得柔宇因「血槽」不足陷入與生產線廠房建設方糾紛的窘境。
天眼查顯示,2021年10月13日,因與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柔宇科技未履行金額9503萬元,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劉自鴻被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
曾經估值6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今日何以行至至暗時刻?在外界看來,柔宇科技的研發耗資驚人,但產能利用率不高是其受備受質疑的一點。
招股書顯示,柔宇最近幾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高達308.17%。斥資110億,柔宇還建設了造價110億元,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顯示屏生產線。招股書顯示,全柔性顯示屏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設計產能分別是11.67、46.67、23.33千張,但實際產能分別為1.76、14.56、1.23千張,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5.1%、31.2%和5.3%。可見柔宇的產能遠未飽和,生產線可能存在大量閑置情況。
對於C端用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產品」也是柔宇留給外界的印象。在產線投產以來,柔宇的全柔性屏一直未在主流手機廠商的手機上大規模商用;在其他應用場景,其對外宣稱的合作客戶,如中興、空中客車、中國移動等,在市場上也幾乎看不到其共同合作的產品。
在業內投資人的眼中,柔宇至此現狀或因方向策略上的判斷失誤。熟悉柔宇的投資界業內人士向南都灣財社記者分析,技術出身的劉自鴻低估了自建生產線的燒錢速度,即便是百億資金,自建生產線也能很快燒光,「團隊對生產線的燒錢速度沒有準確判斷,即便是好的技術也浪費了。如果選擇與擁有成熟生產線的企業達成合作,結果或許會不一樣。」
員工透露公司近況:未公布的新技術尚不成熟,持續欠薪但社保一直沒斷
與外界的質疑點不同,在員工們眼中,柔宇並不缺優秀的技術,只是選錯了方向,內部管理也不夠成熟。
入職五年,阿文見證了柔宇從「巔峰」到「至暗」。她透露,在內部員工們看來,現階段柔宇還沒有對外公布的技術,在行業內都是領先的,但還要持續研發,因為技術還不夠成熟,而且需要降低成本。「沒公布的項目還處於實驗室階段,目前還沒有考慮大規模生產。」
此外,現在已經公布的產品,就屏幕類的良品率而言,也是合格的。「今年年初公司自己請了三家權威的測試公司來進行測試,三家測試良品率都拿到了很好的數據。」
不過,阿文坦言,盡管在技術方面一直位於超前的位置,但柔宇畢竟是剛進入手機行業,而其他大廠已經沉澱了很多年,它們想要追趕柔宇的技術並不困難,導致柔宇主攻的產品在市場上並沒有佔到太大優勢。
再加上手機是快消品,更新迭代很快,柔宇投入的資本也跟不上產品技術的更新。「現在公司的狀態是,還有一兩個和屏幕或感測相關To B方面的業務項目在進行,但不足以養起公司。」
資料圖
在員工們眼中,公司管理也還不夠成熟,發展步伐邁得太大太快,但管理卻沒有隨著公司的發展而進步。「從30人的公司和300人,再到如今一兩千人是兩碼事。許多關鍵的部門都沒有放手給職業經理人去做。」
阿文提到的這一點,在柔宇的招股書中也可窺見一二。招股書顯示,實際控制人劉自鴻持有公司38.61%的股份,且均為公司全部已發行的A類普通股,合計占公司投票權的比例為71.56%。
在公司特別表決權機制下,公司實際控制人能夠決定股東大會的普通決議,對股東大會特別決議也能起到類似的決定性作用,但是,限制了除實際控制人外的其他股東通過股東大會對公司重大決策的影響。
不過,阿文仍對柔宇抱有希望,她透露,雖然工資一直在拖欠,但社保方面還在繼續繳納,老闆保證公司的五險一金不會斷掉。「至於我自己,對公司還有一些希望,至少現在還保留著在公司的崗位,不過未來可能會找下一家公司,現在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