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1牛市真的來了嗎
2021年不是牛市已經來了,而是牛市已經進入中場了。
下圖是創業板周K線,感受一下,從2018年10月19日低點1184,到最高點3476點,指數都快三倍了,再看看有多少票已經漲了3倍甚至更多,現在還在說牛市來了,已經是後知後覺了,2012年到2016年牛市漲幅也就也就只有5倍不到,而現在已經漲了3倍了,牛市已經到了中場了。
2020年,疫情成了全球范圍內最大的「黑天鵝」,擾亂了過往人們習以為常的秩序和生活,但危機和機遇往往是共生的。實體經濟受阻時,資本往往會進入股市等投機領域。受疫情影響,這種表現尤其明顯。
為此,大量新人進入股市。中國結算數據顯示,2019年期末投資者數約為1.6億,較上年增加9.04%。截至2020年10月,滬深兩市股民總數約為1.75億戶,比2019年底多了1500萬左右。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李奇霖對《鳳凰周刊》表示,2020年,A股經歷了較大波動,但總體呈上漲趨勢,原因有三:疫情沖擊與基本面好轉;政策環境較好;中國成為全球資金避風港,大量外資進入A股市場。
決定股市行情的因素有很多,總體而言,股市是經濟的風向標。李奇霖表示,展望2021年,A股仍有結構性機會,指數大的趨勢是繼續向上的。這背後原因主要包括: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恢復,如,出口需求加強等,以及資本市場政策的完善,如,注冊制的推進等。
過去幾十年,A股股民投機的心理比較普遍,為此,有股民賺得盆滿缽滿,也有股民傾家盪產。李奇霖談到,未來,中國股市整體的投資風格將越來越趨向價值投資,對於缺乏投研能力的個人投資者而言,直接參與股市的風險比較高。
首先,基於國內各類利好消息和國際不確定性因素正在逐漸消退,基本面整體偏樂觀,以及市場普遍對我國經濟持續回暖抱有較高的預期,來年股市有業績支撐和驅動。
特別是我國相比其他國家,先一步進入復甦期,經濟增長更具有優勢,業績推動下,A股市場投資價值凸顯,伴隨著A股在國際重要指數比重越來越高,外資持續流入國內股市,各類增量資金也會積極入場,有資金支撐,A股資金面將繼續保持相對寬裕狀態。
因此,2021年A股樂觀行情還將繼續,並有望在2020年的基礎上再上一個台階,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其次,牛市經常被大家提起,一方面是機構在給市場打氣,希望有更多的人和資金進入股市,從而能夠在市場上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股市是單向交易,投資只有上漲才能獲利,牛市代表著大多股票上漲,也意味著收益頗豐,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因此經常被提起。
可嚴格來說大家判斷牛市標准並不一致,例如在已經過去的2020年,部分人認為已經處於牛市行情了,准確的說是結構性牛市,可更多的人卻不認為是牛市行情。
關鍵在於2020年屬於結構性行情,部分板塊和指數達到2015年牛市估值水平,漲幅較大,可大金融表現低迷拖累大盤指數,2020年收官拉升,其依然在3400點附近徘徊。
如果2021年大金融迎來補漲機會,推動大盤指數上攻,而其他板塊卻不太理想,可能大家還是不認為是牛市。因為在大家心目中,只有全線上漲,入市就能賺錢的行情才是牛市。
如果以這種標准判斷,2021年牛市到來存在很大的變數,不太好確定。
B. 2022年末疫情對股市的影響
一首先,2022年影響A股的重要因素莫過於疫情的因素。疫情如果不結束,「A股大底」就不會構築。建倉期間,不可能出現單邊大牛市。耐心等待和關注疫情的發展情況,一旦疫情完全被控制,差不多的時候,才是大牛市之門開啟。
其次,就是穩健的貨幣政策,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總基調並未改變。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幫助降低企業成本是國家重點經濟工作目標之一。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穩定。保證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避免對資產泡沫帶來沖擊。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使企業盡快適應經濟新常態,提高市場化應對能力。未來貨幣政策總體還是穩健中性基調,目標是為結構性改革創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
最後的影響因素就是外圍國際環境了。A股是相對獨立的市場,盡管目前看來非常弱勢,但是,隨著國家富強,A股終究會走向強勢。其實,歐美股市的大漲大跌也僅僅影響A股短期走勢,隨後回歸原來的運行軌跡。A股,可以說是全球最具有投資價值的市場。資本永遠是逐利的,歐美越是不好,大量資本越是流向中國。所以,深信:不會因為歐美經濟下滑而阻止偉大中國的復興之路。
二、2022年股市投資方向可能還要看互聯網那麼機會是什麼呢?比較傾向互聯網企業。
2022年投資的主方向,還是「互聯網+」,理由從元宇宙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了。市場的主流,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新生驅動力和生產力,也就是互聯網助力經濟轉型——數字經濟。以及圍繞數字經濟的一系列的概念,例如智慧城市、人工智慧、新媒體等等。
股市震盪,可能是2022年的主旋律。目前,A股大部分時間以震盪為主,操作上精選個股把握市場結構性輪動機會行情。大箱體運行,個股分化非常明顯。精選個股,波段操作,箱底買入,箱頂賣出,一直持股、捂股、死守虧損股都不是最佳操作策略。也就是說,思維要開始轉變——牛市思維不太可取,震盪市或者熊市才是正確的思維。很多去年大漲的板塊,趨勢向下是主基調。
2021年有非常明顯的反抱團現象,很多抱團股都跌了一整年。市場個股強弱分化明顯,中大市值的股票整體表現都很弱,一些優質的白馬股在不斷下跌,因為市值大,所以容易拉動整體指數,基本面不是很好的小盤股出現不少大漲,因為大漲的這些個股多是小市值股票,因為市值小,所以實際上對指數的影響並不大。這也顯示出機構反抱團很明顯,資金趨向非權重股,拉低權重股的同時帶動整體走勢震盪乃至陰跌。
2022年則可能與2021不同,因為市場環境已然不同了,反而是小市值的開始陰跌,大市值的開始活躍。超級權重股所在的方向持續釋放賺錢效應,有賺錢效應後又帶動場外資金入場。比如中國平安、萬科A,等等,最近其實對比市場的表現都不錯。
2022抱團現象將會愈演愈烈,這種情況下,選股指標轉變——強者恆強,著重關注業績穩健、市盈率同行業合理,強勢板塊的個股。2022的後市還有機會!在目前強者恆強的A股市場中,寧可用貴的價格去買新興產業龍頭股,也不願意用便宜的價格去買無人問津的股票——這就是所謂抱團的實質。新興產業龍頭股,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新生驅動力和生產力,正如$寧德時代(SZ300750)$ 已經超過萬億的市值,一切皆有可能,召聲堅信:在互聯網領域會有很多企業,市值由小巨變,在中國股市也一定會誕生值得世界期待的互聯網企業,進而帶動整個板塊持續活躍。例如,現在的數字貨幣板塊就非常活躍,雄帝科技、恆寶股份、翠微股份,等等都表現的不錯
C. 牛市的特徵是什麼牛市是否真的要來了
6月底,市場還在激烈地討論3000點是否已經被焊牢;7月伊始,上證綜指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放量突破3150,非銀金融和房地產板塊翩翩起舞,券商更是集體上演漲停潮。
這似曾相識的行情,讓市場嗅到了牛市初期的味道。
牛市突如其來,讓多頭驚喜,讓空倉或輕倉的投資者意外,但都不禁同時反問:牛市真的來了嗎?
上一周(6月29日-7月3日),上證綜指上漲5.81%,深證成指上漲5.25%,創業板指上漲3.36%,中小板指上漲5.37%,所有指數全面上漲,而且很多指標創下了新高,儼然是牛市初期的氛圍。
(1)券商是牛市的先行軍
金融、地產領銜上漲,權重股的大幅度拉升,帶動上證綜指快速突破3000點這一關鍵壓力位,並創下了14個月新高。券商板塊大幅上漲,本輪的龍頭光大證券自6月19日以來更是接近翻番。而從歷次牛市來看(見圖1),券商一般先於市場的整體行情啟動,故而經常被市場視為牛市的先行指標。
我們判斷,快牛的時代已經結束,理由如下:
(1)隨著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向機構投資者和長期投資者主導的轉變,未來的牛市將會改變以往的暴漲暴跌,逐步向成熟市場的低波動率邁進。
(2)金融市場改革的腳步逐漸加快,投資者信心的培育、國際資本的持續流入,需要穩定、可持續的資本市場環境, 因此A股走出長期慢牛的可能性更大。
(3)縱向來看,A股的絕對估值除了高於港股外,低於全球其他主要金融市場,具有極強的長期投資價值。在控制疫情方面,中國領先全球,在經濟復甦和企業盈利改善方面亦將率先出現拐點,A股的低估值、高質量將會吸引全球過剩的流動性。而若A股上漲幅度過快,陷入完全脫離基本面的炒作,原本A股機構收割散戶的情況,將會轉變為海外資本收割國內泡沫。
D. 疫情對股市的走勢有什麼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增長,一些人在目前的崗位上賺取的薪水已經無法支撐日常生活,為了讓全家能有更好的生活,許多人還是另闢新路,炒股就是許多人選擇的致富之法。許多人通過炒股確實賺到了錢,但是也有很多人賠了很多錢,股市的行情風雲變幻,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國家的政策、自然災害、企業的變化等,其中疫情對股市的走勢影響深刻。
雖然疫情會給股市帶來動盪,但是我們也要抓住有利時機,在疫情期間,購買一些特需類的股票,這樣不僅不會賠錢,還會大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