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科創板對企業有哪些好處
你好,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好處:
(1)掛牌企業獲得非上市公眾公司地位,提升公司的融資能力。
(2)股份在四新板市場實現定價流通。原始股東流通發現,投資人獲得退出渠道,企業管理層及核心技術人員所持股份激勵作用顯現。
(3)便於實現產業融合,實現行業、上下游開放,提升行業整合能力。
(4)通過中介機構的輔導,能夠提高公司治理和規范運作水平 。
(5)提升企業公眾形象、認知度,知名度,能夠起到很好的廣告效應,增加了品牌的價值。
(6)為今後通過介紹上市或IPO的方式轉板打好基礎。
(7)掛牌快、時間短,公司進入四新板掛牌流通只需要3-6個月左右。
Ⅱ 科創資本論|對話長江保薦王承軍:投行業務前移,懂財務更要懂技術
科創板三年來,引領中國資本市場不斷進行制度變革,同時持續激發 科技 創新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的生態正在發生嬗變,深處其中的投行也在邁向轉型之路。
在科創板三周年之際,第一 財經 啟動「科創資本論」系列訪談,邀請國內頭部機構負責人,共同探討新形勢下資本與 科技 的融合之道。
長江保薦總裁王承軍在接受第一 財經 專訪時表示,A股市場生態已發生三大變化:一是發行人有更多的上市選擇,核心人員能夠通過股權激勵方式,使他們與公司在有共同利益基礎上更好為公司的發展服務;二是投行端,業務服務的時點前移,盡早協助企業做好內控和治理結構的搭建,整合投資機構尤其產業資本等資源,助力資金支持的同時進行市場賦能;三是市場投資者端,相對更為理性和成熟,通過基金方式參與股市,中國投資機構化趨勢已經開始顯現。
走過三年,科創板又將開啟怎樣的新篇章?王承軍認為,科創板制度設計的初衷是鼓勵硬 科技 企業發展,在上市發行人財務指標上做了靈活的處理,這可能導致企業在上市之後經營情況出現分化。希望投資者能夠理性看待這個事情,因為科創板是培養優秀世界級企業的搖籃。未來可能會有較多 科技 巨頭在科創板誕生,同時相對富裕的人群也能夠在科創板產生,在激勵中持續推動 科技 創新,形成正向循環。
資本市場生態已變,投行業務前移
第一 財經 : 三年以來,科創板「試驗田」效應發揮,且持續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加快創新資本的形成和有效循環。在此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生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王承軍: 第一,從企業端來看,一方面 科技 與資本對接,激發全民創新熱情。「十四五」規劃把創新擺在全新的高度,而激發全民創新動力,最好的方式是對接資本市場,通過上市、股權激勵、在平台架構上搭建產業資本等使得 科技 從事科研創新的企業核心人員更有獲得感,使他們與公司在有共同利益基礎上更好為公司的發展服務,從而進一步激發創新熱情。
另一方面企業上市的選擇更加多樣,比如以前連續虧損或者未來還可能虧損的企業在境內無法上市,但是如今境內市場包容性更強,提供了5套上市標准供發行人和保薦機構靈活選擇。同時也給股權投資機構提供了更多的退出機會,加快創新資本循環。
第二,從投行端來看,原來對發行人的很多事情,投行就像一面鏡子去被動反映,比如就發行人經營情況方面,投行對其財務方面做全面的盡職調查、識別造假舞弊行為等,讓財務信息披露能夠保證真實、准確、完整。
現在投行要適度地轉變一些角色,一方面在選擇項目之時,投行的服務階段要盡可能地往前移,盡早去培育國家鼓勵和支持的企業,協助企業做好內控和公司治理結構的搭建;另一方面,要發揮投行的資源整合能力,比如整合投資機構,以在企業成長初期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目前,已有較多投行在這些方面有所布局。
第三,從市場投資者端來看,隨著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持續加強,以及投教工作的不斷開展,投資者相對以前更為理性,能夠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在理財能力或者投資能力方面的缺點,通過購買基金份額的方式間接參與到股票市場,所以我覺得中國投資機構化趨勢已經開始顯現。
懂財務更要懂技術,加配產業型人才
第一 財經 : 注冊制下,企業發行上市方面迎來了較大變化,投行在實際參與項目過程中有哪些深刻體會?又如何擴大自身的能力圈?
這就要求我們投行人員的知識更加多元,不光要了解財務、法律,還要更加聚焦產業。我們也深刻認識到培養一個全面的人才難度很大,所以我們現在在整個團隊成員搭配上,會引進一些有產業背景的人才,未來招股說明書也更多由具有資深產業背景的投行人員來撰寫,以深刻發掘投資亮點,讓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企業。
截至7月19日,長江保薦共服務了13個科創板項目,其中8家企業已經在科創板上市。
第一 財經 : 除了由具有產業背景投行人員來撰寫招股書之外,在信息披露方面,投行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王承軍: 第一,風險因素披露方面,流於形式模板化,無效信息過多,導致信息披露文件過於冗長,投資者無法高效地通過招股書去識別這家公司的風險和投資價值。
第二,業務和技術方面,公司業務范圍可能披露准確,但是其行業范圍過度延伸,也不利於投資者准確判斷該公司所處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從而影響對投資價值的判斷。當然目前科創板審核機構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確實是保薦機構自身要加強對發行人行業發展的深刻理解,寫出有亮點且准確的招股說明書。
第三,財務信息披露方面,現在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什麼都直接照搬審計報告,其實有一些財務科目發行人並沒有,披露沒有太大意義。
買賣雙方博弈加大,定價更市場化
王承軍: 發行定價是資本市場改革最頻繁的一環,也是改革力度最大的方面。在去年9月份科創板發行承銷規則修訂之前,在高比例高價剔除以及「四值孰低」定價原則之下,發行人和主承銷商不敢報高價,買方則存在「抱團壓價」現象,賣方沒有辦法跟買方博弈。
發行承銷規則修訂之後,最核心的還是取消了不能低於或者不能高於「四個值」的規定,我覺得這個影響更深,或者對買方報價行為的約束力更強。這就放大了買賣雙方的博弈空間,讓買方沒有辦法准確估計賣方會採用怎樣的方式去定價,買方的抱團壓價行為也就面臨非常大的風險。我覺得這對於定價市場化有較大幫助。
從目前的實踐情況來看,買方的報價離散度更大了,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差距也比較大了,以往最高價和最低價就差一分錢的極端情況,沒有再出現了。
對於之後出現階段性破發潮,可能還要結合市場因素來判斷。比如,投行在判斷公司價值區間的時候,研究員可能主要結合當時的市場環境來寫投價報告以及詢價定價,但是上市之時市場行情發生較大波動,這種落差就容易導致新股破發,這種效應可能又傳導到投資者身上,導致出現棄購行為。
在目前買賣雙方都有一定博弈能力的制度安排下,我覺得股票價格未來應該能夠回歸理性。
設置多道「防火牆」,降低合規風險
第一 財經 : 投行扮演的角色更加豐富了,也面臨更嚴格的監管。那麼投行如何更好地促進企業規范,同時又降低自身的合規風險?
王承軍: 這是投行的一個痛點。投行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從業人員的道德風險,隨著監管和政策趨嚴,這方面風險有較大降低;二是來自客戶的風險,這是目前投行面臨的最主要風險。比如債券業務,投行即使對企業盡調做的再到位,但是一旦該企業發生償債風險,作為債券受託管理方其實也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所以防範客戶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慎選擇客戶,跟誰合作很重要。那麼應該選擇怎樣的客戶?以長江承銷保薦為例,目前主要聚焦 科技 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一方面三峽集團、長江證券等在產業和投資方面積累了較多經驗,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過濾掉一些有風險的客戶;另一方面「從小從早」抓起,陪伴企業成長的時間足夠長,也便能識別客戶真正的風險。
同時,我們在服務項目的過程中設置了多道「防火牆」:一是在企業立項之時,我們的質控部門會給項目團隊提出非常明確的要求,比如:這家公司的主要風險點在哪裡,我們盡調的關鍵工作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二是持續不斷地跟蹤項目的進展情況,若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遇到一些突發情況,甚至在項目審核過程中新發現了一些問題,我們都需要明確向中後台匯報,討論應對方式,是進一步調查還是跟發行人協商撤回材料;三是對上市後的企業進行持續督導,尤其是募集資金的使用、高管人員是否侵佔上市公司資源,這是目前我們特別重要的核查方向。
盡早深入企業,備戰全面注冊制
第一 財經 : 全市場注冊制漸行漸近,滬深主板改革呼之欲出。對此,長江保薦是否已有所准備?將迎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王承軍: 首先要精準理解國家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以及各板塊的定位,保薦機構或者投資銀行未來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必須具備將合適的企業推薦到合適的板塊去這一基本能力。
在布局方面,有一些行業確實只能上滬深主板,比如一些工程行業,我們對工程行業企業的審核要點、財務特徵、不規范等方面有較多的經驗和積累。一般能上滬深主板的企業,經營規模比較大,主要問題可能在於內控體系不夠完善。所以,我們要盡早協助企業進行規范,使得它們的內控體系能夠盡早符合上市要求。
滬深主板實施注冊制對於我們而言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我們還要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以獲得客戶的認可;另一方面,我們提出的種種規范舉措,能夠讓客戶理解並且成功貫徹落實,這也是個挑戰。
但我覺得滬深主板未來也是長江保薦的主戰場,因為畢竟我們國家從經濟產業結構來看,傳統產業還是有相當的存量,具有較大的可開發潛力,尤其我們深耕湖北資本市場,面臨著很多的機遇。為抓住機遇,我們採取了一個重要舉措是投行團隊本地化,隨時與客戶就內控體系建設等上市有關問題進行及時溝通和整改,讓客戶感受到我們的服務價值:一方面總結過去一些主板行業上市的痛點和缺陷,進行有效完善和規避;另一方面,從小抓起,並進行本地化團隊服務。
疫情下企業重新定位,投行加大價值創造
第一 財經 : 疫情延續了三年,以今年上半年尤為影響大,在此過程中,企業受影響幾何?融資和上市意願是否受到影響?
王承軍: 據我們觀察,企業受到疫情的影響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身業務經營生產受到疫情影響;另一種是受產業鏈客戶波及,上遊客戶因疫情影響而使得企業采購放緩,下遊客戶受影響則會導致企業的貨物無法賣出。其中,企業受上下遊客戶波及是最主要的原因。
受疫情、國際貿易形勢等因素影響時,企業也在思考其在產業鏈上的位置,產業的布局以及未來有轉型方向。企業在這些方面沒有調整到位的話,對接資本市場的意願也處於不確定的狀態。
在我們服務的一些企業中,目前也有一些企業延緩申報IPO。對此,我們投行也採取了一定的應對舉措:一方面及時提供咨詢服務;另一方面,我們投行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協助企業在產業鏈進行布局,牽線相關行業企業或者產業投資者去對相應企業進行考察,對其打開市場提供一些幫助。
當然有一些因受疫情沖擊而餘波不斷的企業,其業務在疫情之後可能也沒有辦法很快恢復,對此我們投行也要做長期打算,不能夠按照原計劃進行申報,需要採取比較謹慎的態度去審評估該企業未來的業績恢復情況。
第一 財經 : 大家都說上半年經濟不太好,但是截至目前A股IPO在審企業超1000家,其中今年6月份,IPO申報迎來罕見爆發,單月新增受理400家左右企業。這是為什麼?
王承軍: 很多企業的業績並沒有出現特別大下滑,其中的原因可能與較多企業吸引了一些產業投資者對其進行市場賦能有關,以致發行人的業績下滑情況並不突出。
所以投行也不光要服務國家鼓勵和支持的行業中早期企業,更應該給企業創造價值,也就是在前期幫助企業建立良好內控體系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同時,幫助企業進行融資,幫助企業去對接一些產業資源。投行正在向這方面進行轉型。
今年上半年IPO申報主要集中在6月份,可能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IPO蓋章簽字流程受到影響,監管部門也推出了舉措,希望以後能普及電子簽章,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申報效率。二是這可能與投行業務工作特點有一定關系,因為投行很多事情(比如盡調、資金流水核查等)需要到基準日之後去做,做完之後需要走內部流程,再報當地證監局進行輔導驗收,中間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過程。
Ⅲ 面對科創板,「硬核」創新企業最有機會
幾天前,科創板申報企業首現「中止」狀態。雖然此「中止」非彼「終止」,選擇「中止」的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將更新申報材料,但外界仍舊在問:科創板到底適合哪些企業?
針對這一問題,多名創投界人士在界面·財聯社等主辦的2019科創板峰會上直言,科創板為研發型創新企業提供了機遇。如果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具備「硬核」的創新企業最有機會。
天風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趙曉光認為,中國已經到了科研創業、科研孵化的最佳時期。他認為,這是因為科研創業、科研孵化具備肥沃的土壤:第一,自上而下的政策帶來了體制紅利;第二,以消費電子為代表的手機產業,為上游的科研產品提供了非常好的產業土壤基礎。他認為科創辦的誕生意味著具備科研能力、技術儲備的創新企業將迎來發展機遇。因為從投資人的角度看,科研投資與互聯網投資有區別——科研投資有跡可尋,各種專家會基於技術、基於研發給出發展前景的判斷;而互聯網投資主要講的是商業模式,甚至可以用「虛幻」來形容。他認為,基於科研科創的投資可以說是「硬 科技 」投資,這與以往的互聯網投資有很大的不同。
投資人「偏好」的變化,會影響企業乃至行業的方向。那麼,投資人到底喜歡哪些「硬核」創新呢?趙曉光打了個比方,認為「 科技 大廈」比較受歡迎:「我們把它定義為幾樓——一樓是基礎性技術,包括5G等基礎的通訊技術、新材料的研究等;二樓是以物聯網為核心的、面向各個行業閉環的數據挖掘;三樓是與人工智慧、雲計算結合的數據處理。」他覺得,未來整個科研科創最大的邏輯就是通過這些技術與傳統行業結合,幫助各種傳統行業升級、革新。
聯想創投集團交易運作部執行董事張楊也贊同具備「硬核」的創新企業最適合科創板,「過去大量創投資金鋪在了移動互聯網端,但很多『硬 科技 』需要相當時間的積累和磨練,而且面向的不是普通消費者、而是產業。所以以往在創投界,這類企業看起來不如那些主打商業模式的互聯網企業有吸引力。但是,科創板的推出讓所有人看到,中國從政策引導上支持硬 科技 企業,所以相關企業也要把握機會。」
但張楊也提醒,對申請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而言,需要注意科創板的退市機制,因為上市不是為了拔苗助長,而是希望幫助企業穩步發展,「對於有意向科創板的企業來說,不管是否上市成功,都要堅持產業為本,金融只是一個助力,必須有不忘把產業做好的初心」。
萬全智策董事長崔紅指出,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科創板的成立意味著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里又加入了一個層次,而這個層次是更多聚焦於 科技 創新、模式創新這類的企業。目前,萬全智策已經服務了不少希望申請科創板的中小企業,發現部分企業有個普遍的問題:企業有技術、有研發能力,但對如何讓資本市場了解自己,做的准備並不充分,「申請科創板的企業 科技 含量比較高,很難被普通人所理解,雖然有不少投資人已經很專業,但在面對申請科創板的企業時,仍舊帶有傳統觀念,了解的不是最深刻。」他覺得,「硬核」是申請科創板企業的必要條件,但這些企業也要學一學之前的那些在互聯網投資中受歡迎的企業做法——讓外界了解自身的商業模式。
崔紅覺得,申請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此前在行業中大多「埋頭苦幹」,知名度不高,所以有必要學會掌握輿論的主動權,注重「資本品牌」的塑造,「比如,信息披露招募書在上交所掛出來之後,企業可以同步做一些輿論引導,主動做一些商業模式的說明,從而有助於投資人、資本市場、乃至媒體更容易了解企業的技術路徑、商業模式。同時,企業可以藉助此刻資本市場特別聚焦的階段,曝光並塑造自己的資本品牌。」他覺得,申請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必須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在哪裡,並且在合適的時機充分展現這些價值,「不要讓市場誤讀企業、誤讀企業的商業模式。」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Ⅳ 上交所科創板,設立的意義所在
第一,科創板顯示了國家對科技創業公司的重視,加大力度扶持這些科技創業公司上市。總書記直接在上證交易所提出設立,表明了國家隊對科技創業中小公司的重視,以及後期的扶持力度。科技創新產業與當下國民與社會的熱點是息息相關的。這類公司,可以說是未來人類科技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加大對這一些公司的扶持力度,從側面可以帶動科技創新,鼓舞同類型的企業做大做強。
第二,對於股民投資者來講,有了更多的投資可選性。多了一個版塊,多了一些投資的方向,那麼股民選擇投資就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說投資越來越多樣化。但是從側面上來講,也存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因為像這一些科技創新類公司,可能准入門檻不是特別高,而且還是處於創業階段,所以,沒有很強的過往歷史交易數據支撐,沒辦法發做到可以完全掌控市場漲跌,也給投資者股民帶來了一定的投資風險,提高了投資挑選的困難度。
第三,對於創業板以及新三板來講有利也有弊。多了一個公司可以融資上市的通道,對市場資本流通的便捷度,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它與創業板有著一定的相同,就是支持這種創業型的偏中小型的企業。而他推出的注冊制度,對於那種還沒有具體成形,還沒有形成巨大規模的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最後,從整個市場的大環境來看,新開設的這個科創板,對投資市場的長期發展是有一定的作用。對於實體經濟的扶持,對於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的重視,可以進一步刺激高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對於他們的融資以及上市都有莫大幫助。推行的這種注冊制度,也是對上市制度的創新。給以後公司融資上市,做了一個前期的鋪墊以及改革,對於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著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Ⅳ 有「硬實力」撐腰 科創板企業「科創底色」更足
雖然接連有兩家公司與科創板說再見,但這並不能改變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科創底色」。
當然了,其他領域的企業,如果 科技 創新能力突出,有較強的成長性,也是可以成為科創板的服務對象的。
那麼,這些領域的企業有什麼特點?創新,是必然的。而企業是否具有創新性,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是否擁有眾多技術方面的專利。這一點,我們看到,不管是已經首滾遞交申請材料的企業,還是已經上市的29家公司,多多少少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利。
比如,根據招股說明書,自公司設立至2019年2月末,中微公司申請了1201 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038項,海外發明專利465項;已獲授權專利951項,其中發明談芹型專利800項。截至2019年4月30日,光峰 科技 在全球范圍內獲授權專利792項,同時正在申請授權的專利超700項。
說到專利,另一個離不開的關鍵詞,自然就是企業的研發投入了。這兩者是緊密聯系的。
在科創板運行滿一個月的時候,上交所根據受理企業的情況,公布過一組數據:從研發情況看含猜,152家企業近一年平均研發投入佔比11.45%。而根據上交所此後發布的另一組數據,從上市的28家科創板企業(不包括9月6日上市的安博通)情況看,研發費用占收入比平均為13%,最高的甚至達到了34%。
這一數據要遠高於傳統行業上市公司,顯示出鮮明的「科創底色」,為科創板公司業績高速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專利也好,研發投入也罷,對科創板企業而言,所擁有的這些「硬實力」,是最能體現自身的「科創底色」的。可以預期的是,隨著科創板隊伍的日益壯大,會有更多的優秀企業脫穎而出,並藉助多層次資本市場變得更強、更大。而有了「硬實力」撐腰,科創板會呈現出更濃厚的「科創底色」。
Ⅵ 設立科創板的經濟意義 科創板有什麼重要意義
1、推進國際金融接軌:科創板的創立對標國際金融市場,允許紅籌架構的公司(也就是海外控股公司)在科創板上市,推進了中國證券市場與標准化國際市場的接軌,在技術經濟上的精進,在市場制度上的趨同,都進一步地提升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2、加速科創企業發展:科創板的創立初衷是為了扶持國家的科技創新型產業,為企業上市發展進行融資,尤其是初創階段的中小型科創公司,科創板的推出將為它們的高技術、高創新帶來更多展示的機會,也為它們快捷募集資金、快速推進科研成果資本化帶來便利,加速科創企業發展。
3、推動市場制度優化科創板旨在扶持科創型企業,為盈利和規模都在初創階段的中小型科創公司提供更加方便的上市渠道,所以不同於傳統板塊,它的上市制度為注冊制,無需證監會審批,沒有盈利標准和資產規模方面的要求,但規定注冊信息必須全面、真實、准確、完整,它的真實性和公平性可以起到優勝劣汰的作用,推動市場制度優化。
Ⅶ 科創板對企業有什麼用
企業貸款,對外擔保,參加競標,甚至簽訂重大的合同,都會參考企業信用檔案。
Ⅷ 科創板吹響「沖鋒號」,晶元產業占據制高點
5大席位亮相 晶元企業閃耀科創板
當前,新一輪產業革命風起雲涌,中國迎來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以 科技 促新生,實現「創新驅動」,成為當下資本市場的重要命題。科創板無疑為解決資本問題提供了新的「窗口」,中國 科技 發展迎來可喜的「苗頭」。
上市科創板的5家晶元企業分別是安集 科技 、瀾起 科技 、中微半導體、睿創微納和樂鑫 科技 。截至當日收盤,晶元企業基本大幅高開,成交情況非常樂觀。作為各自細分領域的佼佼者,5家企業各有所長,涵蓋了晶元產業發展的不同環節,尤其是在設備製造、材料研發等領域表現出絕佳的實力。安集 科技 的國內拋光液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中微半導體在半導體設備研發上遙遙領先……晶元企業在科創板的大放異彩,開啟了晶元產業良好發展的新局面。
資本助力 破局晶元高端技術
晶元被稱為「現代工業糧食」,它不僅是電子產業的基礎,同時也是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其地位可見一斑。雖然中國晶元產業起步較晚,尤其是在高端設備上對國外依賴較大。
對於晶元產業來說,突破技術壁壘,實現光刻機、蝕刻機等關鍵技術裝備的研製和產業化,是推動國產晶元產業破局的關鍵所在。中微半導體、安集微電子等企業作為晶元領域主攻高端技術的供應商,在光刻機、蝕刻機的研究開發上,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而且截止到現在,中微 科技 已經成功開發了涵蓋65納米、45納米、32納米、28納米、14納米、7納米和5納米在內的眾多刻蝕應用,在助力國產晶元高端產品布局發展上有重要作用。
當下,中國正處於半導體的快速發展期,對資金和人才的渴求度較高,打開資本的缺口,從設備、製造材料入手,突破高端技術壁壘,未來將會覆蓋全產業鏈布局發展,推動國產晶元產業發展邁向更高台階。
-END-
Ⅸ 對於科創板的定位,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呢
《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對科創板定位做了規定,是推進科創板建設中必須牢牢把握的目標和方向。
具體來看,在執行層面把握科創板定位,需要尊重科技創新規律、資本市場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科技創新往往具有更新快、培育慢、風險高的特點,因此尤其需要風險資本和資本市場的支持。同時,我國科創企業很多正處於爬坡邁坎的關鍵期,科創板定位的把握,需要處理好現實與目標、當前與長遠的關系。科創板既是科技企業的展示板,還是推動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的促進板;科創板既要優先支持新技術、新產業企業發展,也要兼顧市場認可度高的新模式、新業態優質企業發展。
結合《實施意見》要求和市場實際情況,上交所在具體工作中將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落實科創板定位:
一是制度建設上,通過發布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業務指引、設立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和科創板股票公開發行自律委員會,細化保薦核查要求,強化專業把關和自律督導機制。
二是市場機制上,試行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跟投制度、建立執業評價機制,通過商業約束和聲譽約束進一步發揮保薦機構對科創企業的遴選功能。
三是審核安排上,要求發行人結合科創板定位,就是否符合相關行業范圍、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較強成長性等事項,進行審慎評估;同時,要求保薦人就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進行專業判斷。上交所在審核工作中,將關注發行人的評估是否客觀、保薦人的判斷是否合理,並可以根據需要就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向上交所設立的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提出咨詢。
四是企業引導上,將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同時,兼顧新業態企業和新模式企業,體現科創板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