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市場 > 新三板掛牌企業北森雲計算

新三板掛牌企業北森雲計算

發布時間:2023-04-05 06:36:35

❶ 股市新三板概念股 新三板概念股有哪些

2015年的新三板市場火爆,不少A股公司紛紛涉足新三板,或是子公司掛牌新三板、或是參控股新三板掛牌公司。隨著新三板公司股價飆漲,這些A股公司近來在二級市場上也受到資金青睞。

今年以來,有天馬精化(002453)、雲天化(600096)、利歐股份(002131)、旭光股份(600353)、恆大高新(002591)、中航資本(600705)等多家公司發布子公司獲批在新三板掛牌的相關公告。而據統計軟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30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有140餘家掛牌企業的實際控制人為A股上市公司
新三板概念股一覽

❷ 北森公司能裁員嗎

北森公司能裁員
企業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裁減人員:一種情況是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另一種情況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准。此外,企業裁減人員,還應當嚴格依照法律和有關規章規定的程序進行。企業只有具備了法定條件並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裁減人員才是合法的,以裁減人員的方式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才是有效的。
裁員,是經濟性裁員的簡稱,是因用人單位的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該詞指的是用人單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間依法進行的集中辭退員工的行為。實施經濟性裁減人員的企業,可以裁減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變化而產生的富餘人員。
1999年3月,頂著「軟體終結者」稱號的Salesforce創立,揚言要消滅傳統軟體、將軟體服務在線化,標新立異的打法,曾被質疑為營銷噱頭。
十數年過去,Salesforce股價從2009年的每股8.03美元,攀升至如今的210.40美元,以市值2072億美元成為市場上前列的SaaS公司之一。
SaaS模式下的造富行動,激勵著後來者,特別是在以「CopytoChina」聞名的國內互聯網創業圈,誕生了無數「中國版xxx」。
不過,可能是拿來主義水土不服,至今為止,國內沒有大體量的SaaS企業發展起來,較早一批的模仿者,甚至大多已消逝在時代長河中。當然,其中亦有倖存者,對標Workday的北森赫然在列。
2022年1月10日,曾在2018年摘牌新三板的北森,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材料,擬在主板掛牌上市。招股書一經面世,就迎來業內頗多業務方面的解讀。
一方面是HRSaaS行業中的老大哥,連續五年位於市場份額第一位,背後更有數家明星資本機構加持;另一方面,連年虧損、相關指標模糊成了北森的「生理性缺陷」。

❸ 廣東三板掛牌在珠海那裡

廣東省內的三板掛牌並不是固定在某個城市或地區,而是根據企業所在地和掛牌服務機構的選擇而定。珠海是廣東省較為發達的城市之一,有多家三板掛牌服務機構可以提供相關服務,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掛牌服務機構並在珠海進行歲滾歷掛牌。具體掛牌流程和要備余求可以咨詢相關服務機構或前乎搜往三板官網查詢。

❹ 國內做SaaS的公司有哪些

從行業垂直度看,國內SAAS行業的主要參與方還是那三種,創業公司、互聯網巨頭和傳統軟體轉型。列舉如下:

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推出釘釘是互聯網巨頭進軍企業級服務市場的標志性事件;而騰訊推出企業微信也標志著互聯網巨頭將「砸錢「進軍企業級服務市場。巨頭的參與將影響已在IM領域發力的SAAS公司,擠占平台型公司的空間。

創業企業:目前在新三板上市的SAAS創業公司中,具備代表性的包括:和創科技、北森雲、基調網路、客如雲。它們均具備互聯網基因,很多採用標准化的純SAAS模式拓展客戶,從細分領域入手建立業務基礎,再謀求橫向縱向的業務擴展。

傳統軟體公司轉型:傳統軟體公司向SAAS轉型的案例較多。國外巨頭Oracle、SAP等,多以收購的方式實現向SAAS的轉型,國內的用友、金蝶、簡道雲等等。


HR SaaS未來發展的三個關鍵核心:

一體化

一體化,可定製的HR SaaS是未來人力資源的重中之重,本次北森共迭代超過1000個系統特性,並重點發布北森People Analytics解決方案,以及製造業、零售連鎖等行業的解決方案。

北森推出的People Analytics解決方案則充分展示了軟體一體化後帶來的數據價值,讓人力資源數字分析從報表統計進入指標分析的2.0。

低代碼PaaS

低代碼的PaaS平台升級,更能讓企業自己動手,創造出更適合自身的管理體系。去年6月,北森推出PaaS平台開放計劃——「森雲計劃」,鼓勵合作夥伴通過PaaS平台自主搭建企業專屬應用,加速技術與業務之間的銜接。

員工體驗

至於員工體驗感增加,則是北森下一步發展的新方向。為此,北森發表Nature Design3.0設計理念,以「高效、愉悅、溫暖」定義新一代HR SaaS系統。目前,這套設計理念已經在北森新招聘雲、全新版移動端iTalent2.0等升級版本中得到實踐。

北森最近十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相信在未來,北森會在HR SaaS的領域,為更多不同領域的企業提供更精密專業的服務。

❺ 新三板是什麼新三板指數介紹

一、新三板概念
新三板,即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是指以具有代辦股份轉讓資格的證券公司為核心,為非上市公眾公司和非公眾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規范股份轉讓服務的股份轉讓平台。隨著新三板市場的逐步完善,我國將逐步形成由主板、創業板、場外櫃台交易網路和產權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二、新三板掛牌企業
新三板公司是指中關村高新技術園區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交易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企業一般具有以下特點:1.企業規模總體偏小;2.企業經營運作良好;3.企業所屬行業廣泛;4.股權相對集中,自然人股東為主;5.重視技術開發,具有核心競爭力。
截止新三板掛牌公司超2000家。
三、新三板指數
3月18日,新三板首批指數—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就將上線。據股轉系統介紹,新三板指數條件已經成熟,首批指數將充分考慮市場特點,編制重點著眼於市值和股票流動性。有機構分析指出,預計新三板指數後,復制指數的被動投資需求或將對成份股產生顯著需求。
2月13日,股轉系統與中證指數公司聯合發布公告,公布股轉系統首批兩只指數編制方案。方案顯示,首批指數為股轉系統成份指數(指數簡稱:三板成指,指數代碼:899001)、股轉系統做市成份指數(指數簡稱:三板做市,指數代碼:899002),定於2015年3月18日正式發布指數行情
指數編制工作於2014年5月正式啟動,首批指數委託中證指數公司進行編制,經過前期研究論證和模擬運行,條件已經成熟。首批指數充分考慮了市場特點,「三板成指」以覆蓋全市場的表徵性功能為主,包含協議、做市等各類轉讓方式股票,並考慮到協議成交連續性不強,該指數擬每日收盤後發布收盤指數;「三板做市」則聚焦於交投更為活躍的做市股票,兼顧表徵性與投資功能需求,並於盤中實時發布。
在編制方法方面,上述兩只指數均綜合考慮市值及股票流動性,剔除了無成交記錄的掛牌公司,並限制行業及個股的最大權重,避免因單一行業或個股出現極端情況時可能造成指數失真的情況;指數計算採用流通股本加權法,並採用除數修正法進行修正。採用市值覆蓋標准(不固定樣本數)確定樣本股數量,覆蓋比例為85%;樣本股選取綜合考慮市值和股票流動性指標,採用行業匹配的方法,結合單只股票和行業最高權重確定,按季度調整;指數計算方法採用流通股本加權法;指數樣本股行業分類參照全球行業分類系統(即GICS)標准;以2014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

❻ 金華市金東區新三板掛牌公司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4月10日,浙江省金華市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共計21家,其中4家為做市交易,17家為協議交易。21家掛牌企業注冊資本總計超14.9億元,2015年該地區掛牌企業達16家。其21家掛牌企業詳細情況見下表:

❼ 新三板如何轉科創板上市相應的5套上市標準是什麼

11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轉板上市辦法》試行版,該轉板上市辦法對轉板上市條件、審核機制與程序、上市銜接安排以及自律監管等事項作出了具體規定。從此新三板掛牌公司通過轉板直接上市的具體實施路徑已經明確,標志著轉板上市工作進入實際操作階段,最快2021年7月首批轉板公司就將出現。鑒於科創板的上市要求更高,這里具體介紹一下轉科創板的條件。

大致看來,新三板精選層轉轉科創板和轉科創板對公司股權結構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主要區別在於科創板對科創屬性、市值、收入 、盈利等方面指標的要求更高。
科創板上市原則
1. 必須屬於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葯;傳統行業中致力於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企業也可以在科創板上市。
2. 必須體現出科創屬性,對研發投入、主營業務收入、發明專利數量有定量要求,2年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無重大變化。
科創板上市5套標准
1. 市值達到10億以上,且近2年利潤累計達到5000萬或是近1年收入達到1億以上。
2. 市值達到15億以上,且近1年收入達到2億以上,3年研發佔比不低於15%。
3. 市值達到20億以上,且近1年收入達到3億以上,3年經營現金流累計達到1億。
4. 市值達到30億以上,且近1年收入達到3億以上。
5. 市值達到40億以上的醫葯企業,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精選層公司需具備哪些條件
1. 轉板公司應在新三板精選層連續掛牌滿1年以上,且1年內未出現應當被調出精選層的情形。
2. 轉板公司或者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12個月未受到全國股轉公司公開譴責;或不存在3年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尚未有明確結論意見的情形。
3. 股本總額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股東人數不低於1000人。
4. 社會公眾股東持股比例達到轉板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如轉板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公眾股東持股的比例應為10%以上。
5. 轉板決議通過前,連續60交易日(不含股票停牌)的股票累計成交量不低於1000萬股。
6. 市值以及財務指標符合科創板上市的5套標准其中的一項即可,具有表決權差異安排的轉板公司,其表決權差異安排應當應當符合《上市規則》的規定
7. 市值以及財務指標核算,以向交易所提交轉板上市申請二十個、六十個和一百二十個交易日(不包括股票停牌日)收盤市值算術平均值的孰低值為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精選層公司的市值、公眾持股比例、區間累計成交股數、全年業績、違法違規、股本總額等指標都是動態變化的,需要特別留意分拆上市、全年業績和區間累計成交股數是否會影響轉板上市。

❽ 北森雲計算被曝毀約上百應屆生僅賠償3千元

北森雲計算被曝毀約上百應屆生僅賠償3千元

北森雲計算被曝毀約上百應屆生僅賠償3千元,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越來越多的應屆生聲稱被陸續裁掉,在一個由北森校招生組成的維權群中,這些年輕人每日叫苦連連。北森雲計算被曝毀約上百應屆生僅賠償3千元。

北森雲計算被曝毀約上百應屆生僅賠償3千元1

近期,毀約校招生事件不斷被曝出,引發了網路熱議。繼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哈啰單車相繼被曝出毀約校招生後,被譽為HR SaaS第一股的北森雲計算,也被曝出大規模毀約校招生。

5月26日消息,近期有大量網友在社交平台脈脈上反映,自己作為22屆應屆生被毀約,只拿到3000元違約金。

另外,有聊天記錄截圖顯示校招群中,22屆23屆全都禁言。

據網友爆料,北森幾乎1/3的應屆生都被解約。被裁的前一個工作日,老闆在會上上,還信誓旦旦的說公司這么多,員工每個員工背後都有他們的家庭,裁員永遠是面對危機時下策,結果緊接著就接到了應屆生的裁員通知電話,而更搞笑的是為了防止掀起風波,22、23屆的校招群全員被禁言了。

有一位貴州大學的應屆生表示,自己在21年十月份拿到北森offer成都研發後端崗位,被這家公司還不錯的月薪以及宣稱的965不加班文化所吸引,因此拒了好幾個iava開發的offer選擇北森。結果5月23日HR打電話說,公司周轉不善決定與本人違約三方。後面了解到22屆應屆生被北森毀三方的不在少數,並且直到今天還在陸續增加,五月底毀約三方等於毀人前途。

該學生還透露,這並不是北森第一次毀約,2020年早就聽說北森有過大規模毀應屆三方的前科,沒想到才沒過一兩年又來了。

資料顯示,北森是一家HR SaaS企業,2002年創立,並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但僅僅兩年後,就選擇了摘牌退市。

退市後,2018年10月北森宣布完成了1億美金的E輪融資。隨後,北森計劃再次向港交所發動沖擊。

2022年1月10日,北森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

上市後,北森也被稱為本土HR SaaS第一股。

據了解,北森背後的投資方陣容強大,最大機構投資人為經緯創投,擁有超過20%股份,此外還有紅杉中國、中金公司、深創投、高盛、富達國際、軟銀願景基金、春華資本在內的多家知名投資機構。上市前,北森曾於去年7月宣布完成2.6億美元的F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二期、高盛、春華資本、富達國際聯合投資。

盡管北森似乎備受投資人的青睞,不過從財報數據來看,北森的虧損一直沒停止過。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2020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財年,北森的營收分別為3.82億元、4.59億元和5.56億元;凈虧損分別為6.9億元、12.7億元、9.4億元。另外,從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的六個月內,北森的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達到8.2億元。

北森雲計算被曝毀約上百應屆生僅賠償3千元2

今年年初沖刺港交所HR SaaS第一股的北森雲計算有限公司(簡稱:北森),正遭遇著新一輪的輿論危機——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越來越多的應屆生聲稱被陸續裁掉,在一個由北森校招生組成的維權群中,這些年輕人每日叫苦連連。

據悉,此次裁員細節主要包括:

1、被毀約應屆生數量達到百人,被毀約的2022年應屆生比例接近30%,其中主要以應屆生為主,被裁人員學歷中包含碩士學歷。

2、在毀約賠償上,本科生毀約賠償3000元,碩士生賠償6000元,目前一些人員已經收到北森打款。但是由於被毀約失去應屆生光環,許多人再找工作遭遇了不小的挑戰。

3、北森仍在繼續招聘2023屆應屆生,這一行為被毀約人員認為是「白嫖」應屆生勞動力,是公司不負責任的'表現。

目前北森官方對外回應,卻否認了上述說法。北森方面稱,「在校招生任用方面的極端言論,與實際情況相悖,北森已經盡最大限度保障並提高校招生計劃編制。」

「禁言是為了防止交流,便於裁員」

此次北森毀約應屆生從4月份便有端倪,最終大面積裁員從5月23日啟動。在脈脈平台上,北森事件已引起一波波浪潮。

在新浪科技進入的一個由北森被裁應屆生和少數在職人員組成的維權群里,群成員數量近80人,活躍人數近60人,大家都在分享著自己被裁及之後找工作的痛苦經歷。

「僅我知道的就有6位碩士被裁,目前一些被裁人員的企業微信還沒被銷除,總體毀約的應屆生在100人左右。」有應屆生發起了一次毀約調查,根據結論,北森應屆生毀約比例接近30%。

「北森2022年官方校招群人數超過400人,目前該社群已經全體禁言,禁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大家相互交流便於裁員。」

「現在找工作只能走社招,趕上各大企業都在裁員,少了應屆生的光環,想再去找工作太難了。」有被裁人員稱,最近幾天投了好幾個簡歷,但是收到面試邀請的概率很小,招聘網站上許多消息發出去後,「至今仍顯示HR未讀」。

更令被毀約應屆生難以接受的是,目前北森還在大量的招聘2023年應屆生。在一個名為2023屆北森雲計算校招2的群內,成員數量已達173人。

「感覺這公司的思路就是招一批應屆生進來,低價白嫖半年勞動力,然後賠償3000元毀約金,再繼續去傷害下一屆應屆生」,這批被裁員的應屆生們質疑道。

近三年來虧損在不斷擴大

資料顯示,北森是一家HR SaaS企業,成立於2002年,此前曾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但兩年後便摘牌退市。隨後又在2022年1月10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

上市後,北森也將被稱為本土HR SaaS第一股。不過從財報數據來看,北森的虧損一直沒停止過。截至2019、2020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財年,北森的營收分別為3.82億元、4.59億元和5.56億元;凈虧損分別為6.9億元、12.7億元、9.4億元。另外,從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的六個月內,北森的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達到8.2億元。

因為疫情、國際形勢等諸多因素的影響,2022年的市場環境爆冷。很多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陸續出現了優化/裁員的措施。

由於應屆生培養成本高,沒有辦法加入公司立即開始上手幹活。同時裁員成本低,於是在行業預冷的情況下,首先成為了被裁撤的對象。

此前,新能源汽車品牌中理想、小鵬等也先後曝出毀約校招生情況。對於此次北森毀約應屆生並引發外界轟動,某企業CEO發言表示,「做HR服務的最後卻被HR栽了品牌,這也說明了當前的獨角獸有多少困難,北森的招股書虧損厲害,此時決定裁員並不奇怪,只是如果這個事情處理得更完美一點,不至於變成公眾事件。」

「比如多給一點賠償安慰,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但毀了很多年輕人走上社會的第一個信任,這個確實很糟糕。」該CEO表示。他建議被毀約應屆生道,「企業毀約需繳納違約金,如因毀約導致延畢等情況學生保留證據提出維權,也可以到公開領域曝光信息,給予企業壓力。」

北森雲計算被曝毀約上百應屆生僅賠償3千元3

近期有不少用戶在社交平台脈脈上反映,作為22屆應屆生在被北森雲計算毀約,違約金只有三千。記者就此詢問北森方面,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據了解,北森雲計算為一體化HR SaaS及人才管理平台,成立於2002年,曾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但在兩年後便摘牌退市。記者發現,就在去年5月,北森宣布完成2.6億美元規模F輪融資。而該公司也於今年1月10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

大量應屆生稱被北森毀約,官方回復發帖人稱其為極端言論

有用戶在該平台上實名聲明稱:"22屆應屆生被北森毀約了,就剛剛打的電話,這都五月底了現在告訴我沒工作了,怎麼不七月通知啊。"這一發言也引發了大量的評論及百餘條轉發,有不少點贊稱符合事實。

隨後,北森雲計算官方賬號回復稱,"該帖文及評論信息不實,尤其是對於解約緣由及比例、北森在校招生任用等方面的極端言論,均與實際情況相悖。"

這一回復引發不少用戶在平台發帖表示不滿。

據媒體報道,此次被北森毀約應屆生數量達到百人,被毀約的2022年應屆生比例接近30%,其中主要以應屆生為主,被裁人員學歷中包含碩士學歷。在毀約賠償上,本科生毀約賠償3000元,碩士生賠償6000元,目前一些人員已經收到北森打款。

近期,應屆生被毀約一事頻引關注,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中國聯通等公司相繼被曝出毀約校招生。其中,中國聯通廣東省河源分公司被曝出應屆生因畢業年齡超24歲被解約,此後河源聯通表示,已與同學進行溝通並消除誤解,將依法履行就業協議,相關同學可按協議約定如期辦理入職手續。

北森謀求港交所上市,近三年處於虧損狀態

北森在2022年1月10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如果能成功上市,將會是本土HR SaaS第一股。

北森的收入主要來源於HCM解決方案向客戶收取的訂閱費。從財報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2020年、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財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過去六個月,北森控股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2億元、4.59億元、5.56億元和3.13億元,總體呈上升趨勢。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財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凈虧損分別為6.9億、12.67億、9.4億和8.2億元人民幣。不過,排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等因素導致的虧損,北森控股經調整後的虧損收窄為1.69億元、2.42億元、1.08億元和0.83億元人民幣。

招股書指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於進一步升級一體化雲端HCM解決方案;持續改善產品和技術開發能力;投資於銷售和營銷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強在客戶成功和服務方面的能力;以及用於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❾ 盤點中國六大企業軟體服務商,看財報背後上雲的真相

不久前看過一張中美企業服務市場對比圖,有些驚訝。為什麼同樣在ToB市場,國外有市值萬億美金的微軟、有千億美金的Salesforce,在中國卻唯有用友市值剛過百億美金?

有人曾說:軟體行業正經歷著有史以來最大變革的同時,固步自封勢必會成為產業進化的淘汰品。

於是,變革者敢於不斷試錯,甚至願花數年時間重寫底層代碼,以更好地支撐市場訴求;固步自封者,卻寧願自欺欺人,無法擺脫過去資本、產品、人員結構等既得利益的包袱。

在國內傳統企業服務軟體廠商喊出轉型上雲的這么多年,時至今日,我們似乎只能看到沖在一線的釘釘、企業微信,沖在二線的SaaS挑戰者,沖在三線敢於砸掉過去的軟體巨頭,以及沖在四線迫於轉型的ISV、SI。

雷鋒網將梳理中國有代表性的企業軟體服務商,分析它們過去幾年在SaaS等核心雲業務上的「成績單」。如有疏漏,歡迎指正。

阿里釘釘

核心雲產品:釘釘

標桿客戶:立白、蒙牛

產品與市場動作: 2015年5月正式發布。2018年發布五大垂直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12月提出「人、財、物、事」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2019年發布「智能協同」產品升級,涵蓋人和人的智能協同、人和事的智能協同、人和物的智能協同。

2018年億元戰略投資藍凌,聯合金山WPS推出智能文檔;2019年全資收購企業協作軟體Teambition。

業務表現: 最新數據顯示,釘釘平台上已有20萬開發者,企業應用數達30萬,用戶數超2億、企業組織1000萬、服務企業組織數500萬,以及800%增長的優質ISV。

圖:雷鋒網製作

雷鋒網分析了截止2019Q3阿里雲的收入增長情況。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釘釘宣布並入阿里雲,顯然在2019Q3原本一直屬於創新項目的釘釘收入歸入阿里雲,粗略估計釘釘至少帶來了10億元的季度創收。(進入2020年,天貓精靈升級為獨立事業部,由阿里雲IoT負責人庫偉負責,可以預見下一季度原屬於創新業務的天貓精靈將進一步為阿里雲帶來增長。)

企業微信

核心雲產品:企業微信

標桿客戶:步步高商業、德邦快遞

產品與市場動作 2016 年正式推出 1.0 版本,2019年12月公布3.0版本,在與微信互通的基礎上,推出客戶朋友圈、客戶聯系、客戶群三大功能。據張小龍最新說法,「企業微信後續新的變化是基於一個新的理念——希望讓每一個企業員工都成為企業服務的窗口。人就是服務,而且是認證的服務。」

2018年與泛微宣布在移動辦公領域展開合作;2019年相繼投資銷售易、有贊、法大大、道一雲。

業務表現: 覆蓋超過50個行業,服務超過250萬家真實企業,6000萬活躍用戶,80%中國500強企業用戶,21000家合作夥伴,每天有超過470萬個系統連接在企業微信上。

關於企業微信的營收情況,可以根據騰訊雲歷年來為數不多的幾次數據披露進行判斷:

在騰訊930變革之後,騰訊雲與支付業務一直組成放在「其他業務」板塊,而後被放在「金融 科技 及企業服務」板塊中,並提及收入增長的來源之一「整合如雲服務及企業微信等騰訊內部資源,聯合外部SaaS企業,以培育更多垂直領域SaaS解決方案。」

對比同一時期的阿里釘釘,SaaS產品帶來的客戶數量對比(SaaS客單價可能會不會有太大差異),顯然,企業微信等騰訊內部SaaS業務已足夠刺激著騰訊雲的收入增長。

相比互聯網巨頭的SaaS生意,從2010年前後就開始深耕互聯網ToB市場發展起來的小巨頭們表現又如何呢?

我們知道HR領域的大易被用友收購,CRM銷售易獲得了與騰訊戰略合作及投資的機會,協同辦公致遠終於在科創板上市……但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最關心是盈利問題,多數企業盈利欠佳,虧損或微利還是常態嗎?

北森

核心雲產品:北森雲

標桿客戶:碧桂園、萬科

產品與市場動作: 成立於2002年,2010年開始構建PaaS平台,2012年建立客戶成功服務團隊,2016年上線核心人力雲eHR。2019年,面向ISV和企業客戶,北森基於PaaS平台發布AppStore應用商店,如個稅計算、面試系統、內推等HR原生應用,任務、日程等辦公應用,差旅、報銷等第三方應用。

業績表現:

是盈利還是繼續虧?據了解,北森雲前期在SaaS產品線及PaaS平台研發,以及客戶成功團隊等方面投入巨大。盡管北森在2018年4月新三板終止掛牌交易,但這其實是同一時期不少業績表現不佳、在新三板兜兜轉轉的SaaS廠商的共同表現。

東軟

核心雲產品:RealOne Suite、CloudOne Suite、ClinicalOne Suite

市場與產品動作: 創立於1991年,中國第一家軟體上市公司。目前已推出雲 HIS、人社醫保平台、醫葯雲、環保雲、睿雲、平台雲、黨建雲、雲護航等雲產品和服務。2019年9月,東軟宣布獲得網路戰略投資共計14.43億元,11月與網路發布面向智能城市的整體解決方案。

業務表現:

可以看出,東軟近兩年正持續出現業績虧損,並有虧損持續拉大趨勢。據悉,東軟四大主營業務醫療 健康 及 社會 保險、企業互聯網及其他、智慧城市、智能 汽車 互聯,在2018年的業績表現分別為16.96億元、21.32億元、18.50億元、14.92億元,毛利率同比增減分別為1.45%、-1.50%、-4.13%、-0.93%。

根據此前年報稱,凈利潤下滑是由於公司加大在研發和市場投入力度所致,在2019年9月獲得網路資金與資源合作上的大力支持後,在2019年最後一季度是否掃開低迷?值得一提的是,從業務成分上講,東軟除了自主軟體、產品及服務的經營外,同時也會承擔系統集成的業務。

實際上,2014年至今,阿里、京東、騰訊、網路接連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領域與IT解決方案服務商(包括系統集成)整合優勢資源展開合作。預計很長一段時間內,IT解決方案服務商會遭遇斷臂求生、謀求新增長點的「陣痛期」。

金蝶國際

核心雲產品:星空、蒼穹、精斗雲

標桿客戶:溫氏集團、幸福西餅

產品與市場動作: 創立於1993年,金蝶旗下有多款雲產品,包括金蝶雲·蒼穹(大企業雲服務平台)、金蝶雲·星空(中大及成長型企業創新雲服務平台)、金蝶精斗雲(小微企業一站式雲服務)、雲之家(智能協同辦公雲服務)、管易雲(電商行業雲)及車商悅( 汽車 經銷行業雲)。2011年,金蝶正式拉開了轉雲升級的帷幕,2012年推出金蝶雲ERP,2017年提出Cloud First戰略,金蝶雲ERP升級為金蝶雲。

業務表現: 業內人士指出,2016年是金蝶陣痛轉型收入最高的開始,雲服務收入佔比在近年來也在持續上升。不過直到如今,雲業務仍未能盈利。

圖:雷鋒網製作

2016年,金蝶全年營收18.62億元,同比增長22.8%;雲服務業務收入3.4億,同比增長103%,占總營收18.3%。

2018年期間,金蝶先後推出金蝶雲星空、蒼穹兩款雲原生技術架構。

直到最近的采訪中,徐少春重申了對2020年雲收入佔比達到60%的信心。但此消彼長,這也意味著隨著金蝶傳統軟體業務佔比下降、增速進一步放緩的情況下,金蝶雲服務業務還需時日才能彌補這一空白。

用友網路

核心雲產品:NC Cloud、YonSuite、iuap

標桿客戶:三一重工

產品與市場動作: 成立於1988年,目前形成了以用友雲為核心,雲服務、軟體、金融服務融合發展的新戰略布局。用友雲戰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2017年4月,用友雲戰略正式落地,7月發布U8 Cloud,自此後的兩年多時間里,用友還相繼發布了NC Cloud、YonSuite等核心雲解決方案。

業務表現:

圖:雷鋒網製作

從歷年用友財報公布出的數字可以看出,用友雲服務無論收入還是付費客戶數量都在近兩年呈現了光速增長。

從2017年雲戰略落地當年,用友雲服務業務實現同比增長249.9%,此後兩年一直呈100%以上的速度增長。此外,據2019Q3最新數據,僅三個月,用友雲付費客戶數量增長了3.84萬家,如果按照每月20個工作日粗略計算,在2019Q3,日簽單高達640單。

相比之下,用友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相當「激進式」的雲轉型。不過也可以有其中一種猜測:用友客戶客單價足夠低,付費用戶數量之多可以支撐整個雲的收入?

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後半程,誰來接力?

中國企業服務軟體市場的後半程,其實也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到如今的一個關鍵命題。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核心業務早已觸碰到天花板,雲計算、AI、5G等新技術重塑了ToC做ToB的方式。

透過上文數字,能夠看到阿里釘釘、企業微信在最近今年可謂是戰績頗豐,僅用四五時間就已經圈入百萬家企業客戶,再加上最近的華為WeLink,在扮演巨頭雲戰略「抓手」的同時,將有可能進一步蠶食整個軟體業務市場。

而越來越多的SaaS企業開始相信,基於自身品牌和產品的開放,才能聯合其他合作夥伴一同拿下大客戶。例如,提供公開標準的API,能夠實現應用間互聯互通的PaaS品類。

與此同時,尋找與企業軟體廠商戰略合作也是打通用戶與企業端的重要路徑。例如此前京東與金蝶的合作,阿里與用友的合作,華為、騰訊與用友,與金蝶的合作,亦或是阿里、騰訊成立的SaaS加速器等孵化性質的動作。

實際上,在2007年阿里軟體成立前後,馬雲曾考慮與用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但雙方都希望自己成為主導方,不願意成為對方的附庸,談判不了了之。用友某高管當時甚至表示:「我們穿西裝,他們穿牛仔褲,合資起來會不倫不類。」

十年前,很少有人會去懷疑用友、金蝶等軟體廠商牢固的市場地位,十年後,基於SaaS的普及化改變了軟體的交付模式,也讓穿西裝的人意識到與穿牛仔褲的合作重要性。

企業軟體廠商通過與互聯網巨頭的合作,能夠依託其雲技術,增強對企業用戶數據(比如來自ERP、CRM、OA,甚至是企業交易數據)的獲取與分析能力。

盡管傳統廠商動作略顯緩慢,但金蝶砸掉ERP、重寫代碼,用友稱其拿下46萬家雲付費企業用戶。船大難不難掉頭,更需要果敢。

這一點可以參看微軟CEO納德拉的做法。2014年砍掉手機業務,放棄Windows Phone,轉身擁抱雲服務,以Teams、Office 365等企業服務應用為觸手的同時,得以輸出AI、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和營造開發生態。目前,目前微軟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成為整個企業服務軟體行業當之無愧的巨頭。

從工信部最新披露的一組數據看,2018年,以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平台類運營技術服務收入16736億元,占信息技術服務比重達44.6%,其中典型雲服務和大數據服務收入達2192億元,提供服務的企業達2440家。從需求端來看,國內企業在雲服務支出和使用率上一直在上升。

毫無疑問,雲用戶市場的日漸成熟,將極大地刺激著中國企業軟體市場迎來更快速的淘汰。互聯網巨頭就像鱷魚一點點撕咬下市場份額,不會再像十年前一樣潰敗,如今它們在企業服務市場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雷鋒網)

❿ 一諾威股票能轉板嗎

您好頌做櫻,一諾威(300750)是一家科技公司,成立於2014年,主要從事智能穿戴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於2019年在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為「300750」。目前,一諾威股票尚未被納入到任何板塊的轉板計劃中。

轉板是指將股票從一個交易板塊轉移到另一個交易板塊的過程。一般來說,轉板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如公司規模、業績表胡謹現、股票野叢流通性等。目前,中國證監會規定,創業板上市公司可以轉板到主板和科創板,但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和程序。

根據目前的情況,一諾威股票尚未被納入到任何板塊的轉板計劃中,因此暫時無法確定其是否能夠轉板。但是,隨著公司業績的不斷提升和市場表現的不斷加強,一諾威股票未來有可能被納入到轉板計劃中。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公司的動態,以便及時把握股票的投資機會。

閱讀全文

與新三板掛牌企業北森雲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證券可以買賣美股嗎 瀏覽:373
股息率與什麼時期股票價格 瀏覽:849
上市公司申請重整 瀏覽:316
科創板基金值得購買么 瀏覽:851
南華期貨首次打開一字漲停 瀏覽:465
證監會上市公司收購兄弟公司 瀏覽:834
新三板律師含金量 瀏覽:989
江蘇大力神鋁業新三板 瀏覽:372
漲停扎堆但多有瑕疵 瀏覽:583
上市公司活性染料 瀏覽:565
香港怎麼買美股 瀏覽:834
新三板公司股東大會律師見證 瀏覽:167
溫州有上市公司 瀏覽:976
新三板廣告植入公司 瀏覽:242
新三板轉板的要求 瀏覽:972
新三板調查 瀏覽:928
廣西國資委控股上市公司 瀏覽:771
永恆光伏是上市公司嗎 瀏覽:636
股票漲停之後還能賣出嗎 瀏覽:400
科創板北京君正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