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本土創新葯企2021業績比拼:PD-1市場誰主沉浮未來競爭突破點在哪
對本土創新葯企而言,在產品的競爭上,PD-1已經成為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之一。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PD-(L)1抑制劑市場規模達381億美元,到2023年預計將達639億美元。而在中國,預計2023年PD-(L)1抑制劑的市場規模將達664億元,2030年則將增長至988億元。
從已公布的各大創新葯企財報數據可以看到,在激烈的存量市場爭奪中,部分PD-1產品已初現頹勢,收入增長空間已然相對有限。其他葯物不斷進入商業化階段,成為拉動企業業績新的強勁增長點。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衰老性疾病癌症逐漸成為葯物研發的最大市場,智慧芽PharmSnap全球新葯情報庫目前總共收錄39000+新葯數據,腫瘤領域的葯物佔17%,包括化療、放療、靶向療法、免疫療法等諸多療法。」裴立東表示,一個新葯的平均研發周期是12.5年,平均成本高達26億美元,平均臨床成功率只有不到10%,這是創新葯研發必須要面對的事實。中國本土葯企大多是Biotech公司,商業化能力不強,要實現良性的發展還需要企業更加謹慎的布局研發管線,找到未滿足的臨床需求藍海市場。
換言之,長遠來看,手握重磅產品的各家創新葯企業拼的更是產品競爭力和後續商業化能力。未來,創新葯企在競爭上,新適應症、葯品質量、產能、渠道、銷售團隊以及醫保等要素,無一不是企業爭奪的焦點。
3月31日晚間,君實生物發布2021年財報。2021年營業收入約40.25億元,同比增加152.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7.21億元。從收入構成來看喜憂參半:抗腫瘤葯收入4.12億元,君實生物的抗腫瘤領域上市產品僅特瑞普利單抗一款,因此這代表著特瑞普利單抗的2021年銷售成績。相較於2020年度,特瑞普利單抗在2021年度收入銳減 58.96%。這也說明,特瑞普利單抗雖然降價進醫保,但未能實現以價換量。
相比之下,信達生物在PD-1市場上的銷售額較為可觀,依然實現增長。信達生物3月30日發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2.61億元,其中產品收入為40.01億元,同比增長69.0%。其核心產品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在2021年有4大適應症被納入醫保,如此國內銷售額已經超過30億元,而在2020年,PD-1的銷售額為24.9億元。
同樣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態勢的還有百濟神州,百濟神州也是最早發布業績報告的創新葯企之一。根據2月25日百濟神州發布的2021年美股業績報告,以及A股業績快報。報告期內,百濟神州累計營收達12億美元(約合76億元),同比大增281%;凈虧損同比減少約13億元,收窄13%。
其中,在PD-1市場,截至2021年底,百濟神州百澤安 (替雷利珠單抗)共有5項適應症上市,隨著一線治療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等3項新增適應症獲納入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百濟神州超越恆瑞醫葯、君實生物、信達生物,使百澤安 成為納入醫保目錄最多的PD-1產品。醫保報銷范圍擴大帶來的新增患者需求、進一步擴大的銷售團隊以及葯品進院數量增加,持續推動了百澤安 市場滲透率和市場份額的擴大。2021年,百澤安 在中國的銷售額總計達約16億元,同比增長56%。
據國家醫保局公布的2021年國家醫保葯品目錄,包括百濟、君實、信達、恆瑞在內的4款PD-1產品均被納入醫保目錄,主要圍繞的也是新增適應症,包括信達生物信迪利單抗新增「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非鱗 NSCLC+一線肝癌」3項適應症;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新增「一線鱗狀 NSCLC+一線非鱗 NSCLC+二線肝癌」3項適應症;恆瑞醫葯卡瑞利珠單抗新增「一線+三線鼻咽癌」2項適應症,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新增「三線鼻咽癌+二線尿路上皮癌」2項適應症。
從市場形勢來看,2021年國家醫保談判的降價力度著實高於以往,如此也將帶來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除了信達、君實、恆瑞和百濟四家被納入醫保的PD-1外,目前還有康方生物/正大天晴、譽衡葯業/葯明生物、復宏漢霖三款國產PD-1產品獲批上市。
盡管康方PD-1去年剛上市,但對於新入局的企業而言,2021年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據其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財報表示,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2021年8月底開始上市銷售的安尼可(派安普利,PD-1單抗)。上市後的約4個月內,該產品創造銷售額約2.12億元。
根據公開資料,派安普利由康方生物和中國生物制葯(正大天晴母公司)成立的子公司負責商業化,雙方各享有50%權益。目前派安普利單抗獲批的適應症僅為淋巴瘤。2021年,康方生物陸續申報了派安普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轉移性鼻咽癌的上市申請,今年內有望獲批上市。
除派安普利單抗外,康方生物在2021年9月提交了旗下PD-1/CTLA-4雙抗產品——卡度尼利(AK104)用於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的國內上市申請。中泰證券研報指出,作為康方生物眼下最受期待的品種,卡度尼利有望成為首個PD-1/CTLA-4雙抗產品,目前其在開展的臨床試驗達10餘項,預計銷售峰值有望達到50億元。
與此同時,3月25日,復宏漢霖宣布,旗下首款自主研發的創新生物葯PD-1抑制劑斯魯利單抗注射液正式獲得NMPA批准,用於經既往標准治療失敗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的成人晚期實體瘤適應症。此前,在商業化方面,復宏漢霖已為該款葯物成立200人商業化團隊。
隨著PD-1/PD-L1單抗產品的不斷獲批上市,市場競爭面臨的「內卷」將愈演愈烈,安信證券統計,預計至2022年底,將共計有17款PD-1/PD-L1單抗、1款PD-1/CTLA-4雙抗在國內上市,其中國產PD-1/PD-L1共計14款(含雙抗),目前在PD-1市場,後續申報的葯物就包括嘉和生物的傑諾單抗、樂普生物的普特利單抗,其中嘉和生物遞交NDA的時間僅比康方生物/正大天晴的派安普利單抗晚2個月,有望在年內獲批。
如此也從側面表面,對還在處於不同研發階段的眾多PD-1產品而言,後續市場競爭會更加焦灼,想要鞏固市場地位,企業在立項前就需要謹慎。
針對當前的PD-1市場局勢,復宏漢霖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張文傑在公司2021年度業績會上對21世紀經濟報道等表示,並不懼內卷。「復宏漢霖的PD-1單抗斯魯利第一個適應症為MSI-H實體瘤,這個市場幾乎尚未被開發,中國大概每年新發30萬的患者。所以,這個市場依舊是一個藍海有待於開發。」張文傑說,如果把腫瘤作為一個單一市場看待的話,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但大家知道,腫瘤它本身是一類疾病,PD-1在不同的瘤種上具有差異化,不同的適應症和不同的市場,所處的局面是不盡相同的。
實際上,在國內市場日益擁擠下,創新葯企紛紛布局全球化市場,通過研發和產品優勢不斷吸引跨國葯企的青睞以實現出海,為企業帶來大額合作收入。
例如,2021年1月和12月,百濟神州分別就百澤安 和TIGIT抑制劑歐司珀利單抗與諾華達成全球開發及商業化合作,兩項創紀錄的全球合作帶來的潛在總交易金額合計將超50億美元。此外,2021年,百濟神州首次向FDA遞交了百澤安 針對二線鱗狀食管癌(ESCC)的新葯上市申請,該申請同樣是基於全球多中心的3期試驗數據。資料顯示,百澤安 目前正在全球35個國家地區開展約50項臨床試驗,入組受試者超過9,000人,其中近3,000人來自海外入組,2022年7月,百澤安 將有望實現首次出海。
從海外開發來看,去年2月初,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的美國和加拿大權益授權給了Coherus公司。該公司同樣非常重視PD-1+TIGIT的聯用組合,將這方面的海外臨床 探索 作為後續開發的重點。據Insight 資料庫預測,在臨床開發過程中,後續君實將持續獲得這兩個項目的里程碑款,在上市後也分別享有20%和18%的境外銷售分成。
信達生物的PD-1國際化是與禮來制葯合作,近日,雙方也收到了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就信迪利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一線治療的新葯上市申請(BLA)的完整回復函。FDA在回復函中表示,已完成對該項BLA的審查,但未能批准該項申請,這與此前2月份召開的FDA腫瘤葯物咨詢委員會(ODAC)會議的結果一致。回復函中包括一項額外臨床研究的建議,建議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與一線轉移性NSCLC的標准療法進行以總生存期為終點、多區域的非劣效性臨床試驗。公司正與禮來評估信迪利單抗於美國的下一步行動。
對於創新葯企如何走穩出海之路?
裴立東認為,在國際化方面,一方面,作為全球最嚴格的葯監機構FDA於2019年批准百濟神州的 Zanubrutinib(澤布替尼)治療套細胞淋巴瘤,標志著中國制葯的標准已經與全球最高標准對齊,更多的海外葯企也越來越願意與中國葯企合作研發新葯,讓中國本土葯企有了走出去的底氣。另一方面,中國葯品支付體系依賴醫保支付,新葯的研發成本高,在中國研發的創新葯完全回收研發成本周期很長。
「目前,中國與歐美國家針對腫瘤的治療方案差距在逐年減小。而中國本土葯企走向全球化發展是必由之路,無論是中國葯企讓渡海外市場的權益還是自建海外商業化團隊,目標都是要在全球市場獲得收益,讓企業的經營從依賴市場融資到實現賬面盈利能力的轉化。」裴立東說。
這也意味著,後續中國葯企在國際市場上,本土創新葯企誰能搶占早期治療市場,誰就有望在未來市場保持長青。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㈡ 2021年復星醫葯總資產報酬率為什麼比行業底
2021年復星醫葯總資產報酬率為什麼比行業底。理由如下:一是需要進行投資,選擇長期穩定的進行投資,醫葯行業很穩定,但不多,因此,綜上所述,2021年復星醫葯總資產報酬率為什麼比行業底
㈢ 復星健康要分拆上市了嗎
復星健康要分拆上市
據9月19日主板上市公司復星醫葯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復星醫葯將分拆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復宏漢霖」)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預期的上市時間為9月25日,最終發售價定為每股49.6港元。
復星醫葯董事長陳啟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的十年甚至二十年,註定是中國生物醫葯公司的黃金十年、二十年,相信復宏漢霖一定會努力成為其中最優秀的一員,為中國每年四百多萬的癌症新發患者、為全球每年一千多萬的癌症新發患者貢獻高質量、低價格、高療效的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復宏漢霖是復星醫葯旗下的生物葯平台,於2010年由復星醫葯及海外科學家團隊合資組建,主要專注於單克隆抗體葯物的開發,產品覆蓋腫瘤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
㈣ 葯明奧測與復宏漢霖強強攜手,只為醫生把病人治得更好
日前,葯明奧測宣布與復宏漢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葯明奧測 PD-L1 伴隨診斷試劑盒的開發與應用展開合作。此次合作將有助於精準篩選復宏漢霖 PD-1 單抗(HLX10)相關腫瘤免疫治療方案的獲益人群,為臨床醫生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重要指導,從而有效推動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與發展,造福更多患者。 PD-L1 伴隨診斷試劑盒是葯明奧測開發的一款伴隨診斷產品,可幫助醫生在腫瘤免疫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分型,篩選出適合的用葯人群,為其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從而幫助患者節省診療費用,提升治療效率,改善個體治療效果。 一直以來,如何精準篩選免疫治療的獲益人群,對提升腫瘤治療水平至關重要。相比傳統化療,以 PD-1/PD-L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具有更好的腫瘤控制效果,患者生存率也更高,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用。 研究結果顯示,PD-L1 表達水平高的患者,更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因此,基於腫瘤組織中 PD-L1 表達水平與臨床療效的密切相關性,葯明奧測開發了 PD-L1 伴隨診斷試劑盒。該試劑盒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廣泛應用於多種自動化檢測平台及手工操作流程。其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在與 FDA 批準的 PD-L1 伴隨診斷試劑的臨床比對中,呈現出高度的數據一致性。 復宏漢霖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官 姜偉東博士表示: 「我們很高興同葯明奧測就此項合作達成協議。相信葯明奧測伴隨診斷產品將在臨床上幫助我們以更精準、客觀的方式進一步探索以 PD-1/PD-L1 為靶點的單抗葯物,為最可能獲益的病患群體提供合適的治療,從而造福更多患者。」 葯明奧測首席執行官 劉釜均博士表示: 「我們很高興攜手復宏漢霖共同推進 PD-L1 伴隨診斷試劑盒的開發與應用,為臨床診療提供更精準的參考依據。伴隨診斷是腫瘤免疫治療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一環。葯明奧測將持續拓展伴隨診斷領域的創新產品,幫助合作夥伴推動更多、更好的治療方式進入臨床,讓醫生把病人治得更好,讓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療。」 關於葯明奧測: 葯明奧測是一個專注於臨床診斷的創新型診斷賦能平台,總部位於上海,並建立了獲得 CAP 認可的醫學檢驗所,在蘇州設有生產基地,在美國羅徹斯特市設有研發中心。公司依託多平台、多組學的技術能力及臨床診斷大數據,建立先進的整合診斷平台,為醫院和醫生提供一站式診斷決策解決方案,實現多病種、全病程精準診斷。其核心產品疾病診斷賦能包,包括先進的臨床診斷技術、診斷路徑與演算法以及基於臨床應用的醫學內容體系,覆蓋早篩早診、精確診斷、輔助決策及預後管理四大應用場景。 葯明奧測致力於建立體外診斷特檢服務和產業賦能雙平台,賦能中國各級醫療機構,提高精準診斷能力;助力診療創新者完成從研發到商業化的技術轉化,創造共贏共享的產業新生態。 關於復宏漢霖: 復宏漢霖(2696.HK)是一家中國領先的生物制葯公司,旨在為全球患者提供質高價優的創新生物葯,產品覆蓋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自 2010 年成立以來,公司以全球聯動、整合創新為產品開發理念,在中國上海、中國台北和美國加州均設有研發中心,具備了協同增效的突出優勢。 復宏漢霖主要的產品開發策略是仿創結合,從生物類似葯起步,逐步開發創新型單抗產品,結合自主開發的抗 PD-1 和 PD-L1 單抗,在國內率先推出免疫聯合療法,前瞻性布局了一個多元化、創新單抗及腫瘤免疫聯合療法管線,打造出研究、開發、商業化生產的綜合性生物醫葯全產業鏈平台。2019 年 9 月 25 日,復宏漢霖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2696。 截至目前,復宏漢霖已有 1 個產品成功上市,2 個產品獲得中國新葯上市申請受理,1 個產品獲得歐盟新葯上市申請受理,14 個產品、6 個聯合治療方案在全球范圍內開展 20 多項臨床試驗。其中,公司首款重磅產品漢利康(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於 2019 年 2 月獲國家葯監局新葯上市注冊批准,成為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生物類似葯。 HLX03(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與 HLX02(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已獲國家葯監局新葯上市申請受理,現已納入優先審評程序。HLX02 相繼在中國大陸、烏克蘭、歐盟波蘭和菲律賓全面啟動國際多中心 3 期臨床試驗,成為國內首個開展國際多中心 3 期臨床研究的生物類似葯,並於 2019 年 6 月獲歐洲葯品管理局上市申請受理。此外,公司已陸續就 HLX10 與自有產品 HLX04(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葯)等單抗以及化療聯用開展多項腫瘤免疫聯合療法,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多個臨床研究。 責任編輯:楊玉婷 圖片來源:葯明奧測 題圖來源:葯明奧測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㈤ 復星醫葯斥資近4億港元發力醫療器械,能否一挽港股與集采頹勢
億歐大 健康 10月1日消息,復星醫葯對外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Ample Up Limited與關聯方Magnificent View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擬以4.02港元/股受讓後者持有的復銳醫療 科技 9697.60萬股股份。截至公告日, 此次交易目標股份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1.93%,交易對價的總額約為3.90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於2013年4月的Magnificent View系復星-保德信中國機會基金(以下簡稱復星-保德信)的全資子公司。復星-保德信主要從事私募股權投資業務,投資領域涵蓋 健康 、消費、地產、 時尚 、金融等行業,資產管理規模約5億美元,而Magnificent View此前的投資標的就包括復銳醫療 科技 。因此,Ample Up Limited受讓其所持有的復銳醫療 科技 股份 構成關聯交易 。
本次交易完成前,復星醫葯通過Ample Up Limited及其控股子公司美中互利醫療有限公司總計持有復銳醫療 科技 52.82%的股份;交易完成後,Magnificent View將不再持有復銳醫療 科技 股份,而復星醫葯持有後者股份上升至74.76%。
復銳醫療 科技 2013年4月在以色列注冊成立,2017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是一家能量源醫療美容器械供應商,旗下產品包括Alma、Soprano、Harmony、Accent、FemiLift等多個系列品牌。2019上半年,復銳醫療 科技 共實現營業收入8543.2萬美元,同比增長9.3%;毛利4897.2萬美元,同比增長16.99%。整體來看,復銳醫療 科技 業績繼續維持穩健增長,內生盈利水平持續提升。
實際上, 復銳醫療 科技 實現獨立上市,曾一度被業界看做是復星醫葯對醫療器械大范圍布局的開始。 復星醫葯董事長陳啟宇此前對外透露,其看好全球醫療美容市場的增長前景,這一細分領域在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存在巨大發展空間,而復銳醫療 科技 上市之後,復星醫葯將更好地支持其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業務發展。
此次復星醫葯斥資近4億港元增持復銳醫療 科技 背後,一方面有著醫美市場持續擴容的考量。 根據Frost Sullivan調查顯示,2017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類為1629萬次,年增速為26.4%,僅次於美國的1634萬次;Frost Sullivan預計,2019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將超過美國、巴西、韓國等醫美消費大國,居全球第一。在這場變革的浪潮中,復銳醫療 科技 等頭部醫美器械企業將再次迎來發展紅利。
另一廂,這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透露出復星醫葯近期在醫葯領域的不盡人意。 9月25日,復星醫葯旗下新葯研發平台復宏漢霖登陸港交所,為此復星醫葯還發公告稱,復宏漢霖分拆並獨立上市有利於提升集團整體價值。不過,復宏漢霖開盤首日最終跌幅0.3%,同日復星醫葯股價則下跌4.71%。截止9月30日,復宏漢霖的股價仍維持在發行價之下。
除此之外,近期帶量采購擴面的勢頭,也給復星醫葯造成不小的困擾。整體上看,與聯盟地區2018年最低采購價相比,本次帶量采購擴面擬中選價的平均降幅為59%;與「4+7」試點中選價格水平相比,擬中選價的平均降幅為25%。而 在氨氯地平的競標上,復星醫葯子公司重慶葯友報價0.49元/7片,摺合成單片價格僅為0.07元。即使拿下相應地區的采購量,這樣的「白菜價」也很難讓復星醫葯高興起來。
今年上半年,復星醫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1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6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2.84%與2.75%。受此影響,復星醫葯A股整體市值低於700億元。此次復星醫葯重金增持復銳醫療 科技 ,能否幫助其擺脫在醫葯領域的失意,具體還有待時間檢驗。
在「小而美」的特醫食品領域,國內企業何日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國家醫保局回應:帶量采購擴圍45家企業擬中選,價格平均降幅為59%
帶量采購擴面:「冰火兩重天」下的企業博弈與產業變革
基層廉價葯、低價葯難求?醫保局回應:將從這四方面解決
北京便利店售葯試點達58家,超額完成2019年目標後的挑戰在哪?
㈥ 復宏漢霖:控股股東增持16.45萬股 擬根據市況繼續增持|公司要聞
金融界網站訊 11月24日晚間,復宏漢霖-B發布公控股股東增持公告稱,復星實業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場內購買公司合共164,500股H股。此次增持完成後,復星醫葯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間接控制復宏漢霖297,109,887股股份,約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54.67%。
復宏漢霖在公告中表示,復星實業可能根據市況透過場內購買方式繼續購買公司H股。
復宏漢霖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創新生物制葯公司,產品覆蓋腫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領域,於2019年9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據2020年中報披露,復宏漢霖報告期內實現總收入1.10億元,同比增長547.88%;毛利0.52億元,同比增長812.3%。
截止發稿,復宏漢霖-B報39.05港元/股,下跌2.38%。
-------------------------------------------------------------------------------
金融界醫葯生物工作室是金融界上市公司中心打造的新型資本市場+醫葯生物產業媒體平台,致力於連接醫葯生物企業與資本市場,傳遞科研與商業價值。
聯系我們:[email protected]
㈦ 復宏漢霖是否為港股通
是的,復宏漢霖也是屬於港股通的股票,用過支付或港股通的話,你可以從它中取得利潤。
㈧ 復宏漢霖和復星醫葯的關系
復星醫葯是復宏漢霖的母公司
拓展資料
1、 復宏漢霖要受制於母公司復星醫葯的限制,這是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在於類似利妥昔單抗等多個產品公司可以直接交給復星醫葯現有的大規模銷售團隊來賣,對自己的弱項——銷售能力是一個補充,但是也要面臨復星醫葯對其的限制,例如前幾天說到的問題,復星醫葯郭總可能要限制復宏漢霖的研發投入,這點是和復宏漢霖賬上缺不缺錢沒關系的,而是復宏漢霖股東的直接要求,這點是讓我擔心的地方,當然這並不代表不看好復宏漢霖,只是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跟蹤和觀察這家公司。
2、缺乏盈利能力仍然是復宏漢霖面臨的重要問題,雖然其將利妥昔單抗、阿達木單抗、曲妥珠單抗等多款重磅生物類似葯產品相繼申請上市,其中利妥昔單抗已正式獲批上市,然而這些產品的處境並不樂觀。除了利妥昔單抗(漢利康)外,復宏漢霖的其他產品或許也面臨著較為激烈的競爭。
另一款重磅產品PD-1單抗方面,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恆瑞醫葯作為第一梯隊,已有產品在國內獲批上市;百濟神州、康方生物的PD-1單抗也已進入III期臨床,而復宏漢霖的PD-1單抗目前僅完成I期臨床,其在PD-1單抗賽道上的競爭似乎已經失了先機。
3、2016年6月,復宏漢霖完成了股改前的最後一次增資,引入專業投資者。清科投資、華蓋投資、華蓋醫療、方正韓投、新建元生物、益飛投資、東方創投等合計投資4000萬美元,復宏漢霖投後整體估值約4.9億美元。
4.2018年復宏漢霖再次快速進行兩輪融資。先是1月,復宏漢霖融資1.9億美元,投後估值約100億元。7月,再次融資約1.57億美元。復宏漢霖投前估值約28億美元,投後估值29.57美元,若根據招股書的發行價,復宏漢霖於緊隨全球發售完成後的市值將約為267.41億港元。
㈨ 復宏漢霖上市時間
1、截止2019年4月2日,復宏漢霖何時上市仍然是未知數,據了解,復星醫葯持股超60%的復宏漢霖於2018年12月14日提交赴港上市招股書。
2、復宏漢霖成立於2010年2月份,主要從事單克隆抗體葯物的研發、生產、銷售並提供相關技術服務。目前,復星醫葯合計持有復宏漢霖64.51%的股份。
更多關於復宏漢霖上市時間,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6df3bc161610539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