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毛刺機和氏工業這個牌子怎麼樣
和氏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於珠海,是致力於數字化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的高科技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產品廣泛應用在軌道交通、汽車、家電、電子、軍工、新能源等領域。和氏從方案設計、精密加工、組裝調試、現場實施以及售後支持等方面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全方位的服務。針對不同行業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客定製化的自動化設備和整體解決方案。和氏目前匯聚了國內外自動化領域的優秀人才,結合科學的研發體系打造了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資深研發隊伍,和氏研發中心被授予珠海市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榮譽稱號。
⑵ 為什麼和氏璧經歷了幾代國王才被認同
因為一開始和氏璧形狀不規則,經過幾次雕刻才像樣,後來楚國人對張怡嚴刑拷打,他不承認,楚人無可奈何,後來雕刻成了。
⑶ 珠海和氏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珠海和氏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已更名為廣東和氏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珠海和氏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位於中國南方美麗的海濱城市珠海。和氏公司是在珠海福安萊發展有限公司(創立於2001年)的基礎上於2003年成立的技術型生產企業,2013年8月,公司名稱變更,由珠海和氏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正式改為「廣東和氏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是以「改善客戶的效率、安全和環境」為宗旨,從事非標自動化設備、精密器材、模具、機械零件的開發,設計、製造的專業化公司。和氏公司憑借科學的經營理念,執著的創新追求,務實的工作作風使產品廣泛用於汽車、空調、製冷壓縮機、電子、家用電器、機械製造、金屬材料加工等行業。
⑷ 和氏璧是扁平環狀的,為什麼能做成傳國玉璽
電視劇的演繹將玉璽演繹成一個巨大的印章,需要兩只手才能抱起來的一個龐然大物,這個應該是不完全正確的,玉璽本就是皇帝辦公時的一個印章,而且根據實物來看,玉璽確實是比較小的,所以和氏璧是有很大可能可以用來製作玉璽的。
《後漢書》中有記載說,玉璽是戴在身上的,劉邦就是將傳國玉璽佩帶在身上,即使他還是沛公,還不是漢王,就先把秦始皇的玉璽占為己有了。
也就是說,古代玉璽並不像電視劇中的大玉璽那麼大!
⑸ 有關和氏璧的歷史故事。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說荊山(今湖北南漳縣)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他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玉璞。
卞和將此璞獻給楚厲王。然而經玉工辨認,璞被判定為石頭,厲王以為卞和欺君,下令斷卞和左腳,逐出國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玉工仍然認為是石頭,可憐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問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你如此悲傷?」卞和感嘆道:「我並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為寶石被看作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啊!」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結果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
為獎勵卞和的忠誠,美玉被命名為「和氏之璧」,這就是後世傳說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
50餘年後,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鑒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越王懾於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的沉浮
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後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後交出玉璽,遭太後怒斥。太後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旋「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鑒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朱溫篡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真假傳國玉璽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裡?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清高宗御制《國朝傳寶記》也說:「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千年國寶「和氏璧」軼事
公元前689年,有個叫卞和的老人在荊山腳下(今湖北南漳西)慟哭不止。官吏前來查問,卞和說自己摟著的大青石中有寶,但兩次向楚國君王進獻均被斥行騙,並遭刖刑相繼失去雙腿,因而傷心極了。官吏將信將疑地把大青石運到都城,玉匠剖開時果然出現一塊晶瑩奇石。剛即位的楚文王端詳著用它雕成的璧,滿心喜歡,遂起名「和氏璧」。從此,「和氏璧」一直收藏於楚國宮中。
過了三百多年,「和氏璧」廣為人知,並落入趙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聞訊,表示願用十五座城池進行交換。當藺相如將璧送到秦宮,秦昭襄王卻食言踐約;他機智地奪回璧,設法帶歸趙國。這便是成語「價值連城」和「完璧歸趙」的出典。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2年滅掉趙國,獲取「和氏璧」。翌年,他建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並用「和氏璧」製成御璽。這枚象徵權力的御璽「方四寸」,璽文由丞相李斯書寫,著名玉匠孫壽鐫刻。據《漢舊儀》記載,璽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到西漢,「和氏璧」成為傳國璽。公元前1年,漢哀帝劉欣病死,幼帝登基,「和氏璧」由皇太後代管。王莽篡位自立前,派堂弟逼皇太後交「和氏璧」,她氣得將它擲於地,說:「你們兄弟逆悖天理,不會有好下場!」當王莽拿著「和氏璧」,發現它被砸掉一角,連忙命玉匠用黃金鑲飾。新莽政權垮台時,「和氏璧」一度掛在赤眉義軍首領的頭頸上。東漢初年,「和氏璧」才重回宮內。
最後一個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後妃在宮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和氏璧」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和氏璧」傳遞1600餘年,實為舉世所罕見。歷代許多學者都想搞清其面目,並作了艱辛探索。1921年,地質學家章鴻釗在《石雅》中分析,它應是一種珍稀的具有碧綠、潔白閃光的拉長石。2001年,在「中國觀賞石博覽會」上,展出地質學家、寶玉石和觀賞石專家袁奎榮以變彩拉長石復制的「和氏璧」
⑹ 蘇州和氏設計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蘇州和氏設計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蘇州和氏設計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成立,注冊資本4200萬元人民幣,是業內知名的、為數不多的「館」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綜合實施單位,具備各類信息類主題(博物)館項目策劃、設計、布展、施工、多媒體運用綜合規劃、展項開發、軟體製作、智能工程施工以及展館後期維護一站式整體實施能力,是國家展覽行業協會一級資質企業。
公司注重「產、學、研」的有機結合,依託強大的實力團隊,致力於「館」的創作,而非「館」的生產。是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在國內設立的首個學生(博士、碩士研究生)實習基地和博物館科研基地。
公司「館」工程起始於2005年底、2006年初,發展與2006、07年,迅速崛起於2008、09年,跨越2010年,自2007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投標基本保持連勝記錄,館工程營業總額呈幾何倍率增長。並以項目的影響力、創造性,領行業之先,成就國內最具創意實力的館工程公司的口碑,為業內眾所周知的「行業領先型企業、快速成長型企業、創作思維型企業」。
榮譽及資質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展覽工程一級資質企業
雙百人才計劃高端服務業領軍人才企業
中國展覽館協會理事單位
全國展覽展示工程綜合排名十強企業
全國展覽展示工程用戶滿意十佳承建單位
全國展覽展示工程企業十強
國家展覽展示工程AAA級信用示範單位
2010年度中國優秀展示設計公司50強
2011年度中國十佳展覽工程公司
2010-2011年度中國品牌展覽工程企業
ISO 9001:2008資質認證企業
蘇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聯合會理事會單位
復旦大學博物館科研實踐基地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學實踐基地
法定代表人:吳景賢
成立日期:1998-07-08
注冊資本:51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江蘇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200007036595143
經營狀態:在業
所屬行業:建築業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英文名:Suzhou Heshi Desig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新發路18號
經營范圍:展覽展示工程設計、施工;多媒體智能化工程設計、施工;多媒體智能設備及控制軟體研發與銷售;模型設計、製作、銷售及安裝服務;燈光音響設備的研發、銷售、安裝服務;企業形象策劃業務;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國內各類廣告;網路工程、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設計、施工;環境綠化工程設計;樓宇及智能化工程布線設計、施工;智能建築產品器材的研發、經營;相關工程項目的後期維護與保養服務;電子設備、照明燈飾、工藝品的設計與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⑺ 和氏璧的來歷是什麼
世代的傳說為和氏璧與傳國玉璽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和氏璧是塊美玉,人們送給它的贊譽是「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之寶」。和氏璧的傳說與楚人卞和有關。
相傳,春秋時,楚人卞種在楚山,一說荊山(今湖北南漳縣),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他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玉璞。
卞和將此璞獻給楚厲王。然而經玉工辨認,璞被判定為石頭,厲王以為卞和欺君,下令斷卞和左腳,逐出國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玉工仍然認為是石頭,可憐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問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你如此悲傷?」卞和感嘆道:「我並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為寶石被看做石頭,忠貞之士被當做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啊!」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結果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
為獎勵卞和的忠誠,美玉被命名為「和氏之璧」,這就是後世傳說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四百餘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
五十餘年後,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鑒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趙王懾於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人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不管是真是假,和氏璧在世間的傳說中完成了一次飛躍,它成為了權利的象徵——傳國玉璽。
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其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問世後,依然難脫其神秘色彩。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八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說完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始皇。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後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後交出玉璽,遭太後怒斥。太後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旋「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晉懷帝永嘉五年(311),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咸和四年(329),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鑒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朱溫篡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1096),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十三名宮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弘治十三年(1500),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三十九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做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裡?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清高宗御制《國朝傳寶記》也說:「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
璧本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禮器,為六器與六瑞之首。形制為圓形中心有孔的片狀玉器。作為重要的禮器,璧包含著極豐富的內容,象徵著昊天上帝、君主政權,以及吉兆和吉祥。楚文王將和氏玉以璧命名,足見和氏玉的名貴,後世關於將其製成傳國玉璽的傳說,終使其名至實歸。
⑻ 和氏工業高壓水去毛刺清洗機怎麼樣
2004年成立於珠海,是致力於數字化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的高科技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產品廣泛應用在軌道交通、汽車、家電、電子、軍工、新能源等領域。
高壓水去毛刺清洗機利用高壓水射流原理對金屬零件產品進行去毛刺、清洗和除砂。
設備應用於3C電子產品、汽車發動機、變速箱、船舶、飛機發動機、軍工產品、模具等各種鋁合金、球墨鑄鐵、灰口鑄鐵、粉末冶金、不銹鋼零件、銅製品的去毛刺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