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識別調整到底是洗盤還是變盤
一、價格變動的識別特徵。
洗盤的目的是為了恐嚇市場中的浮動籌碼,所以其走勢特徵往往符合這一標准,即股價的跌勢較兇狠,用快速、連續性的下跌和跌破重要支撐線等方法來達到洗盤的目的。而變盤的目的是為了清倉出貨,所以,其走勢特徵較和,以一種緩慢的下跌速率來麻痹投資者的惕性,使投資者在類似「水煮青蛙」的跌市中,不知不覺地陷入深套。
二、成交量的識別特徵。
洗盤的成交量特徵是縮量,隨著股價的破位下行,成交量持續不斷地萎縮,常常能創出階段性地量或極小量。
變盤時成交量的特徵則完全不同,變盤在股價出現滯漲現象時成交量較大,而且,在股價轉入下跌走勢後,成交量依然不見明顯縮小。
三、持續時間的識別特徵。
上漲途中的洗盤持續時間不長,一般5至12個交易就結束,因為時間過長的話,往往會被投資者識破,並且乘機大量建倉。而變盤的時候,股價即使超出這個時間段,仍然會表現出不不火的震盪整理走勢或緩慢陰跌走勢。
四、成交密集區的識別特徵。
洗盤還是變盤往往與成交密集區有一定的關系,當股價從底部區域啟動不久,離低位成交密集區不遠的位置,這時出現洗盤的概率較大。如果股價逼近上檔套牢籌碼的成交密集區時遇到阻力,那麼,出現變盤的概率比較大。
B. 散戶完全憑感覺買盈虧也是各50%,為什麼很多人還是虧損
買入一隻股票後,接下來走勢不是上漲就是下跌,所以按照概率學理論去分析的話,盈虧概率也是50%,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投資者勝利率遠大於50%,而且80%以上的散戶投資者都是虧損的,做股票的本身就是一個概率性的問題,那為什麼散戶整體的虧損的比例會如此之大呢,下面我們重點講解下原因。
總結:所以散戶的操作風格和莊家主力對股價的影響造成了很多投資者在股市中的勝率遠遠低於50%,所以我們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不能被市場影響和莊家主力影響。
C. 創業板是指的哪些股票
創業板既是指部分股票,也是指一個板塊。
創業板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於主板市場版的二板證券市場,以權NASDAQ市場為代表,在中國特指深圳創業板。在上市門檻、監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條件、投資風險等方面和主板市場有較大區別。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成長性企業,為風險投資和創投企業建立正常的退出機制,為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提供融資平台,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添磚加瓦。
(3)創業板是洗盤還是沒戲了擴展閱讀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指主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充,在資本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D. 時隔3年創業板又見「島型下跌」 空倉投資者要把握好戰機
受引入做空機制傳聞與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大幅預虧兩大利空打擊,周二滬深股市一度出現跳水,隨後緩慢回升,其中創業板權威指標時隔3年驚現「島型下跌」。截至終盤:上證指數收報2594.25點,微跌2.73點,跌幅0.11%;深證成指收報7551.30點,小跌38.28點,跌幅0.50%;中小板綜下跌1.40%;創業板綜大跌2.01%。兩市成交金額合計2938.01億元,比周一萎縮2%。
市場人士認為,創業板「島型下跌」後劍指新低,但對輕倉和空倉的投資者而言,更要把握好新低後的戰機。
「島型下跌」,是指股價經過「跳空上漲」和一段時間的「橫盤整理」後,又以「跳空下跌」的方式回補「上跳缺口」的一種技術形態。「島型下跌」具有突發性、破壞性強和下跳缺口長期存在的特點,是所有看跌形態中概率最低、最超乎意料的頂部形態。
周二的大跌,使得創業板綜在日K線圖上「1539.96-1538.27」留下了2.69點「下跳缺口」的同時,又一舉回補了1月7日在「1527.72-1531.38」形成的「上跳缺口」,屬於典型的「島型下跌」形態。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創業板綜開設9年來第3次出現「島型下跌」。最近一次是2016年1月4日——當天,創業板綜以6.42點的「下跳缺口」和8.51%的巨大跌幅回補了2015年12月15日在3162.67-3168.51留下的「上跳缺口」,所形成的「島形頂」多頭迄今也未能觸及。
在1月17日就提醒可能存在「島型下跌」風險的海通證券中山三路營業部高級投顧張亮對本報記者表示:「本次『島型下跌』盡管會引發短期急跌,甚至再創新低,然而卻不可能成為全年最高點。這幾天充分洗盤,目的是為了春節後創業板成為春季行情的主力,所以值得投資者好好把握抄底的機會。」
華龍證券新華路營業部總經理鄧丹對本報記者表示:「就整個一季度來講,現在的下跌是為了春節後更大幅度的上漲,季節性信貸高峰與央行降准釋放的流動性,將進一步刺激滬指去挑戰2850點甚至更高的位置,而創業板為首的題材股則是二三月份賺錢的主戰場所在。」
(文章來源:重慶商報)
(原標題:時隔3年創業板又見「島型下跌」)
E. 機遇,央企混改沒漲完,地方混改迎頭上!
☞關鍵詞:混改,分化,漲停
大家早安,17年A股第一個交易,不負所望的迎來了開門紅!上證漲:1.04%,創業板漲:0.06%。雖然都漲了,可市場還是出現了一邊倒的格局。新年市場依舊處在差錢的尷尬境地,如此分化的格局讓我十分擔心後市,很大可能會出現了極端的蹺蹺板效應。
在差錢的大背景下,市場只能先顧一邊,讓主板先企穩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畢竟主盤是搭建舞台的人,沒有舞台的出現,冊姿燃題材股談何上台表演呢!所以,短期上證強,創業板弱的格局還將繼續州虛,我們的重心也要放在主板上。
後市大盤想要有所突破,量能必須放大到20000以上,且站穩3150。不然還將反復在3100-3150點之間運行震盪洗盤。
盤面就簡單的和大家分析到這里,今日我想和大家冊扒聊一聊:央企混改沒漲完,地方混改迎頭上!
☞央企混改沒漲完:
昨日市場混改股再次大放異彩,我早在16年底的文章《混改如火如荼,龍頭這樣挖才准(附股)!》中為大家詳細的聊到了那些混改的投資方向和個股,如下圖所示:
昨日,佳電股份,林海股份紛紛漲停!其他混改個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特別是林海股份(600099),我在12月22日推薦累計漲幅近:40%!該股具有國企「殼」概念,同樣是「殼」概念的國企公司:天津普林(002134)大家可以重點關注!
☞地方混改迎頭上
央企混改紅利還沒漲完,地方國企改革就已是摩拳擦掌,特別是浙江省的地方國企公司。
消息面:根據「6+1」試點,國資委意圖把浙江打造成新一輪混改「樣本」。從行業上看,預計浙江省國企改革重點領域包括電力、能源、鐵路等行業,其中鐵路將是混改重點領域。
2016年10月中旬,央企混改「6+1」試點中,浙江省國資作為唯一一個地方試點被重點提及,引起市場對浙江國企改革的高度關注。
浙江省民營經濟發達、與國企融合程度高,在地方國企混改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而17年就是其混改的最後時間窗口,後面必將加速推進,由此來看,浙江地方國企混改將是我們下一步重點關注的對象。
有動作才有炒作預期!因此,要從已經開始有動作的國資混改下手,我從浙江板塊中挖掘出兩只具有地方混改概念的個股,供大家參考:
1,物產中大(所屬:物產集團)開啟「二次混改」。2015年11月,物產中大公告通過發行新股的方式吸收合並母公司,實現物產集團整體上市;2016年9月底,物產中大公告公開掛牌轉讓15家全資子公司股權,正式開啟「二次混改」。
2,物產中拓(所屬:浙江交通投資集團)。受讓關聯方浙江發展實業公司所持有的浙江物產鐵路物資50%股權;擬將公司股票名稱由「物產中拓」變更為「浙商中拓」。更名後,公司將作為浙江交通集團旗下商貿物流板塊核心平台,打造互聯網+生產資料供
F. 兩市低開滬指跌0.37%,你們都是怎麼處理手中的股票呢
今天兩市低開後持續弱勢震盪,未能一鼓作氣展開反彈走勢,而超頻三等強勢股殺跌及科技股走弱,削弱了市場的做多熱情,尤其是午後如欣銳科技等又一批強勢股加入到殺跌陣營,強勢股殺跌力度進一步加大,跌停家數大幅迅速增加。近期盤中個股時不時閃跌,說明市場還是極不穩定,但是還要看清市場方向的機會在哪裡,下面重點來分析下今日的行情:
綜上所述:主板短期存在止跌跡象,創業板屬於正常洗盤調整,重點關注創業板的投資機會。如果手中股票屬於傳統行業或者是權重藍籌的考慮反彈出局,中小創科技類股票堅定持有。
G. 我是靠什麼邏輯在每次大跌之前都全身而退的
今年以來有三次大的暴跌,第一次是從6月15號開始,大盤從5178點跌到3373點;第二次是從8月18號開始,大盤從4000點附近跌到2850點;第三次是本次大跌,嚴格的來說是從12月23號就開始了。
這三次暴跌之前,本人都預警和提醒。雖然不夠完美,但大體上對風險和下跌方向的判斷還是準的。也許是瞎貓碰個死耗子,也許是偶然巧合,但連續三次巧合,也說明有其內在的邏輯。那麼我的邏輯是什麼呢?本文就專門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第一次大跌時,我在微信公眾號(股市的邏輯)中有專文分析。大家可以在打開我的微信公眾號,找到6月18號的文章(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任何人無法修改,其時間和當時的文字具有絕對真實性),文章的標題是「捻花成佛:傳說中可怕的A 浪」,當時我的原文是這樣說的:
關於市場方向,從技術上,高位出現寬幅振盪是很危險的因素,特別是連續出現下影線、十字星組合,這是一種籌碼松動的表現。
……
分析這么多是為什麼?是告誡操盤手,一定要高度警惕目前的大盤,不要再沉浸在牛市的狂歡中,也許大盤能到一萬點,但,我們得先躲過這個可怕的A浪再說。
倉位上,一定要嚴格控制在30%以上,不要再盲目抄底,對這輪調整要有足夠的思想和心理准備。躺著賺錢的時代,暫時過去了。
------------其中的邏輯我不在這里細說,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原文。
第二次大跌時我沒有在微信公眾號上寫文章,但那時也有個客觀的記錄,因為大跌之前恰逢界面新聞和摩爾財經的記者從深圳來采訪我,網路我的名字,第四個網頁就是那篇采訪稿),雖然發表的比較滯後(財經網站的記者幾乎拖延到兩周後才把采訪錄音整理成文字),但那裡面的邏輯和判斷視角清晰的告訴讀者我的思考方向。當時我的觀點(原文)是:
股市要做調整,時間和空間缺一不可。目前空間已經足夠,股市從2000點漲到5000點已經騰出了足夠大且深的空間;問題是時間不夠,股市從6月到8月只經歷了2個月的洗牌時間,而交換籌碼理論上最短也要半年時間,歷史上從沒有洗盤兩個月就轉牛的先例。在我看來,半年時間也仍顯短促,行情調整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在空間上,A股以5000點和1000點為兩端,從5000跌到4000是一個階段,從4000到3500是第二個階段。我個人認為大盤指數有望擊穿3000點,以「2」開頭,如果實現,2800點就是一個相對的極限。
後來大盤果然跌破3000點,而且打到2850,離我說的2800點只有50點之差。當時我對記者還說過:目前形式下,需要一個1000點的暴跌。估計主編害怕跌1000點這樣的字眼嚇跑讀者,沒敢寫上,其實從4000附近跌倒2850點,比1000點還多呢。至於具體的邏輯和分析過程,大家可以去找原文看,我不在這里贅述。
第三次暴跌,應該是今天這次吧。這次暴跌之前的好幾天,從12月23號、24號,一直到上周五,我反復在幾個微信群里提示風險,讓大家休息,還用詩和遠方來建議大家去旅遊。這次見證的人更多。
三次大跌,都被我逮住了。很多人說,你預測的真准。
錯!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預測的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很反對過度預測股市的。我的邏輯是什麼呢?
-------對當下發生的事情的解讀。
預測大盤點位,預測市場方向,預測個股漲跌,我也會干一點,但是我的邏輯根基從來都不是預測,而是根據已經發生的事情,來做一個對策。我更願意把自己的做法歸功與索羅斯的「試錯」理論。就像打牌,你很難預測別人手裡有什麼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對手已經出的牌來制定自己出牌的策略。注意,在這個游戲中,預測僅僅是很小的部分,更大部分是對已經出的牌的解讀和當下的對策。
也許是我比較膽小,所以我把重點放在了風險控制上。在我的哲學里,風險控制比研究怎麼賺錢重要的多,後者只是決定你曾經的高度,而前者幾乎決定你的宿命和結局。對風險的重視,無論再過都不為過。別看我天天喜歡搞龍頭股,把妖股炒來炒去,但,那時建立在我對風險深入骨髓的認識的基礎上,而不是為追漲而追漲。
具體到本次暴跌,我是靠什麼邏輯提前嗅到的呢?
首先,均線壓制發生共振
通常情況下,我不是很重視均線,特別是個股,但是對大盤就不一樣了。因為個股有人為操縱,大盤無法人為操縱。即使如此,我還是盡量用最簡單的均線來分析。上圖是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我只畫了一個壓力線。僅僅從這個
壓力線上,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指數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地方,特別是中小板,它面臨這一個從股災以來數次反彈都無法逾越的坎。也許你會抬杠說,難道它不能逾越上去嗎?當然可以,但是請回答我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成交量有配合嗎?
第二個問題:利好足夠嗎?
第三個問題:空頭的牌打完嗎?
第四個問題:多方找到一個扎扎實實的被各方認同的熱點板塊嗎?
第五個問題:調整的空間也許夠,但調整的時間夠嗎?股民忘記過去的傷疤了嗎?
如果不能回答這個五個問題,我一般認為會往下走。更可怕的是第六個問題:
大盤的壓力位置發生了共振。
什麼是共振?就是說上證指數、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甚至B股指數(缺口壓力)都同時面臨著壓力位置,這些消息是同步顯示的,是共同指向一個問題,它們不是背離,而是協同。因為創業板指數和中小板指數比較標准和明顯,我在這里只拿它兩來舉例,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畫一畫上證指數的壓力點陣圖。
從均線壓力的邏輯上看,我的觀點是,也許大盤能夠進入慢牛,甚至漲到10000點,但是目前短期來看,不具備這個條件。每當大盤指數觸及壓力線,大家都應該首先想到風險,而不是機會。這樣做也許讓你踏空一周行情,但卻可以躲過幾次大跌。孰輕孰重,自己掂量。
道理都是很簡單的,均線也是最簡單的均線,只是我比較實事求是,不因有倉位而看多,不因無倉位而看空,實事求是,如是而已。
其次,龍頭股發出預警
龍頭股其實是一套思維方法,而不僅僅是追暴漲的股。我的《股市極客思考錄》寫於三年前,現在我總結的龍頭股體系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的所思所想。我的龍頭股體系涵蓋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包括機會撲捉、風險預警、倉位控制、行情與格局,等等,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寫出來跟大家風險。
具體到暴跌預警,我的龍頭股系統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A、龍頭股的A浪出現逐漸猥瑣態勢。
A浪是上升的第一浪,通常情況下,好的龍頭股第一浪漲幅要達到100%,再弱的行情,也要達到50%--61.8%,如果連這個都達不到,說明行情極弱。要是恰逢大盤在壓力位,幾乎可以判斷短期行情要回調了。
A股近來也是這樣,從易尚展示和西部證券之後,龍頭股的A浪就有越來越猥瑣的跡象,有的乾脆出現一日游。比如,世紀游輪,這個題材和故事都很豐富的股票,廈門廈禾路居然搞一日游。
財信發展還敢於拉一大波,後來神州信息還勉強合格,到匯金股份,第一浪就猥瑣的不能看了。而攀鋼鋼釩、陝國投、西部黃金、南玻A,就更不像話了。最讓我心寒的是東風科技,這個題材、盤子、機構介入的席位,都符合龍頭股,居然只拉了二個半漲停板,還套住一堆人,把個龍種活生生的變成個跳蚤。
如此種種,在很多人看來也許就是個案,但是,如果用大局觀把他們放在一起思考,就可以得出一個很明顯的結論:行情弱了。以前它們都能成龍成鳳,現在只是個山大王,天變了。
B、龍頭股的第二春越來越少
第二春是指龍頭股第二次拉升,如果行情好,第二次拉升的概率會高。反過來也是如此,如果第二春很少,或者經常失敗,或者高度很低,那就說明行情岌岌可危了。我們可以觀察下:
鮑斯股份、易尚展示、光洋科技、潛能恆信、曙光股份、中江地產、東興證券、浙江東日、金融街、樂通股份、世紀游輪、波導股份,等等,這些龍頭股有的有第二春,有的乾脆蜻蜓點水,有的以失敗告終,有的壓根沒有第二春。特別是攀鋼鋼釩、南玻A、中江地產,這種題材和游資都很好的股,居然連個第二春的佯攻動作都沒有,還不足以說明行情很差嗎?如果大盤要攻城掠地,要沖破指數的壓力,龍頭股不帶頭,還指望誰帶頭,連龍頭都熊了,大盤怎麼能夠牛氣沖天?
C、在龍頭股上丟盔卸甲、主動放棄的主力越來越多
很多股具有龍頭相,機構、游資、大戶也都蠢蠢欲動。但是我們經常發現一個現象,有些股票,機構和游資都搶著進去,但只做兩天甚至一天,又都搶著出來,到最後甚至是當日進去的,尾盤殺著出來。不賺錢也沒有關系,甚至虧著錢也不玩了。比如東風科技,12月30日,在大盤沒有重大跳水的情況下,自己打開漲停板出貨。如果你以為是洗盤,在第二日進去,哪怕你以最低點進去,依然會被套。它甚至可以在大盤沒有巨大跳水的情況下,自己從接近漲停,再自己把自己砸到跌三個點收盤。而且,它還不是孤例,很多龍頭股都有這種情況。比如博匯紙業、浪潮信息、鮑斯股份,等等。
這說明什麼?
說明主力哪怕割不到韭菜,割自己也要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想喝莊家的湯,可能嗎?很多人把這種情況歸為「假機構」,真是可笑。傾巢之下,焉有完卵?真機構又如何?
春江水暖鴨先知,龍頭股的主力是市場行情的最早先知者,它們就撐不住了,我們還撐著干什麼?龍頭股思維的核心是強者恆強,而我眼睜睜的看著強者都願意逞強了,那弱者還能生存嗎?
當然,也有個別龍頭能夠強打精神,勉強撐住顏面,走勢還算可以,比如財信發展,但這種情況非常少,孤掌難鳴。
其三,「勢」已經不站在我們這邊
很多人把今日暴跌歸為熔斷機制,當然,熔斷機制有責任,但罪魁禍首不是它,而是「勢」。我在《股市極客思考錄》「行情篇:趨勢與結構」上曾寫下這樣的文字:
很多錯綜復雜的領域看似高深莫測,但都可以用一個核心詞彙來高度概況,政治的核心是權力,兵法的核心是奇正,營銷的核心是交易,經濟的核心是供需,股市的核心就是趨勢。
我對勢的重視超過一切。天下大事,浩浩盪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股市大勢,同樣具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曹仁超寫過一本書《論勢》,我覺得大家都可以去讀一讀。勢具有橫掃一切的力量,順勢就像開車順著方向走,逆勢就像開車逆著方向走。只要不得勢,你的再多努力、再多技巧和花拳綉腿,都是瞎折騰。
我對勢的解讀又不同於傳統觀點,我更加側重從結構上來解讀勢。結構者,股市內部板塊和行情規律也,其核心是行情理論和賺錢效應,其試金石是龍頭股。我的觀點是:無論指數如何,只要賺錢效應消失,只要龍頭股出現猥瑣情況,都意味著不得勢。既然不得勢,那還玩什麼?
那麼什麼叫得勢呢?一個最簡單的測試就是,即使哪天你手賤買錯了,第二天也虧的很少,行情甚至會讓你糊里糊塗的賺著出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可以重倉加融資,享受勢帶來的紅利;一旦相反,哪怕你千挑萬選買的是對的,一不小心也會虧,這種情況就叫失勢,最好去空倉休息吧,享受詩和遠方。
勢不好,再大的英雄也無用武之地。利佛莫爾夠厲害吧,他在行情失勢的情況下,也不得不寂寞的空等待。他的「鼠論」我一直記得,其大意是:
行情不好,流動性收緊,就像一隻老鼠被關進瓶子里,用一個注射器往外吸走空氣,一開始老鼠還能蹦躂幾下,後來就縮成一團,再後來渾身發抖,然後就是眼球外翻,最後,慢慢的窒息而死。
-------我看著A股,很多時候會聯想起這個畫面:IPO層出不窮,證監會還嫌棄不夠,注冊制箭在弦上;解禁大軍如渾水猛獸;套牢者卧倒;傷心者離開;國家印花稅;等等,這些東西不就想注射器在抽A股的空氣嗎?而玩家呢,都是存量資金,增量資金一時不願意進來,於是老鼠就只能渾身哆嗦了,指數大跌,再正常不過。
這種勢的變化才是A股暴跌的原因,而不是熔斷機制。制度本身是中性的,它在牛市會幫牛市說話,在熊市會幫熊市說話,它本身沒有立場。所以我說,不要把板子打在熔斷機制上,那樣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
預警暴跌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K現理論、分時圖理論、成交量理論、缺口理論,等等,這些方法我在以前的文章中都有,就不在本文列出。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網路上找找,我在那些文章里,詳盡的展示了分時圖、K線和邏輯分析、博弈分析是怎麼預警大盤頂部的。
股市是一個復雜的地方,變化太快,也許昨天還是鐵律,明天就是笑話。借用《華為為什麼不能倒下》一書的話,我認為股市最大的難處是:它比任何地方都善變,也許我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抓住了終極真理,但到頭了也許只是抓住謬誤。這不是反對我們去研究股市,恰恰是警告我們每個人,無論你的方法再先進,你的系統再完善,你的技術再高,也許你抓住的只是個錯誤,所以,風險控制和對暴跌的預警,永遠都要放在第一位。
這也是我為什麼,反復研究風險的原因。也許我的方法、觀點甚至思維都是錯的,但我的警惕心一定是對的。
小心駛得萬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