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創業 > 華誼兄弟今沖擊創業板

華誼兄弟今沖擊創業板

發布時間:2023-09-05 10:37:28

『壹』 華誼兄弟從當初的龍頭公司,到如今的債台高築,究竟經歷了什麼

截至2018年年底,華誼兄弟的總資產為185.4億元,與初期相比下降了8%,凈資產為87.03億元,比初期下降了9.92%。對比華誼兄弟巔峰時期的市值,目前已出現了斷崖式的額下跌。

這是華誼兄弟子上市以來的第一次巨額虧損。盈利能力下滑和信譽減值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華誼兄弟在1月23日跟阿里簽署協議,向阿里借款7億元,還款期限5年,每年支付利息。上市公司借款度日,可想而知華誼現在的資金問題有多緊張。

要說華誼兄弟的興起,就離不開馮小剛這個人。1994年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兩人合夥成立了華誼兄弟。1997年因為馮小剛的賀歲片《甲方乙方》成功打入電影行業,混得風生水起。隨後華誼兄弟開展了電影電視、藝人經紀、音樂、 娛樂 等領域的業務。九年後成立了華誼兄弟傳媒集團,開始了華誼最巔峰的時代。

2006年到2008年之間,國產電影票房排行前十的收入中,華誼佔了15.57%,僅次於中影集團。2009年華誼兄弟在深交所上市,股票開盤即大漲。截至收盤當天,華誼兄弟的股價為70.81元,上漲了147.8%。

然而風光背後總是暗藏著危機。隨著華誼兄弟股票的上漲,就有專家指出華誼兄弟提前透支了三年的股價。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當初的風光也抵不過現實,華誼兄弟早就不是那個市值超800億的影視巨頭了。

其實華誼的危機早就有了端倪。最早出現問題的就是明星業務這一塊。曾經的華誼兄弟擁有這影視圈的半壁江山,明星藝人包括黃曉明、李冰冰、周迅、鄧超等76位明星,在 娛樂 圈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然而好景不長。先是著名經紀人王軍花合約期滿帶著一批藝人離開了華誼,包括陳道明、夏雨、梁家輝等人。接著在2010年左右,章子怡、李冰冰、周迅等人又紛紛離開華誼自立門戶。當家明星的接連離去,給華誼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畢竟藝人經紀和相關的業務收入佔到了華誼兄弟總收入的31.1%。將近三分之一的佔比,確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提到華誼的關鍵人物就不得不提到馮小剛。王中磊說過:「華誼的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影視方面也是華誼兄弟最重要的一部分的收入。2012年,馮小剛的電影《1942》電影票房不理想,華誼兄弟的市值兩天內就蒸發了13個億。隨後發行的多部電影都沒有出現亮眼的票房成績。

電影投資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拍好了賺得盆滿缽滿;拍不好就血本無歸。隨著電影票房的不理想和眾多明星的離開,華誼兄弟開始打算改變過度依賴電影票房的局面。

2013年,華誼兄弟開始推出了自己新的戰略計劃:去電影單一化。開始發展互聯網、實景 娛樂 等業務。實景業務的代表就是華誼兄弟電影世界。但是文旅項目並不好做,而且佔用巨資,短期內都不會有顯著的收益。

華誼兄弟的去電影化並不成功,電影方面的發展也陷入困境。2014年華誼的電影發行份額僅有2%,十部電影中最高的一部電影票房只有2.3億。2015年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好轉,僅有一部《尋龍訣》表現較好。同年年底,華誼兄弟開始回歸電影行業。

想要重新開始電影,首先要有演員有導演。鑒於華誼之前的當家明星都離開了,華誼開始著手解決演員的問題。首先華誼兄弟以7.5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浙江東陽浩瀚 娛樂 有限公司。華誼花了百倍溢價收購這家公司,主要是因為這家公司有多位明星股東,包括李晨、楊穎、馮紹峰、杜淳等。

重新發展電影之後,華誼兄弟在電影方面有了一些起色。《芳華》、《前任3》等電影給華誼帶來了幾十億的票房收入。2017年華誼的全年營收達38.7億元,同比上漲了10.49%。

除了影視、藝人方面,華誼兄弟的股價情況也不容樂觀。去年6月開始,華誼兄弟的股價就出現了低迷狀態,市值跌了110億元左右。

此前多方面發展不利,2019年華誼兄弟將著手進行資產處置。逐漸剝離發展不良的板塊,回籠資金,重新回到影視製作方面,提高作品的內容。

這個問題,給你看張圖吧。

10年,華誼的負債從1.62億增加到100億,增加了60多倍!

10年,華誼的凈利潤從5800多萬增長到12.18億,增長了僅20倍,但在近幾年開始出現嚴重下滑, 特別是伴隨著負債的進一步降低,凈利潤竟然就出現了虧損 。

所以, 基本可以得出,前10年的高利潤增長是通過高負債、高財務杠桿換來的 。在宏觀經濟全面去杠桿的環境下,只要一動杠桿,利潤必然出現崩跌。

這一點也可以從華誼連年高企的財務費用得到佐證。10年,華誼財務費用從300多萬,增長到了3個多億,增長了100倍。

在這么高的財務杠桿的作用下,華誼仍然沒有保持一個穩定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反而呈現的是連年下滑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就是說,華誼這些年,當財務杠桿越加越大的時候,它的賺錢能力反而下降了。

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稱它是一家好公司嗎?還是行業的龍頭嗎?

以上是華誼在財務上,自己給自己挖的坑。

另一方面,會看華誼的 歷史 ,也就只有那麼幾部經典作品,《士兵突擊》、《集結號》、《天下無賊》,後來的作品還有幾部能達到這幾部高度的?

影視業開始剛開放時一窩蜂虛假繁榮景象。現在影視開始回落了。就算你是神仙也無法挽回這種局面。政府穩定壓倒一切。自然影響到影視業的投資生存環境。國產片每年幾百部都是虧損的。投資 娛樂 公司又有多少錢虧呢?

當下是中國影視業的寒冬,據說曾經幾百個項目同時拍攝的橫店,現在不到十個項目還在拍攝,好似「死」城一般。

曾經有2萬多個影視傳媒公司,這一年多來,倒閉了三分之一,而且還在繼續不斷地倒閉之中。

上市的30來家影視傳媒公司之中,除了歡瑞世紀,大多在虧損之中,華誼是中國民營影視公司的老大,目前情況的確很不樂觀,特別《八佰》的撤檔,真可謂雪上加霜。

3月28日,華誼兄弟(300027.SZ)發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營收35億,同比下降9.55%;凈利潤8.08億,同比下降17.21%。

上市八年以來,華誼兄弟首次出現業績下降。是偶然的「馬失前蹄」,還是積弊終於「顯山露水」?

失去「王座」

想要知道誰是電影領域的王者非常簡單,只要看當下票房、口碑最旺的幾部影片是誰家出品的即可,比如拍出《甲方乙方》、《非誠勿擾》的華誼兄弟。

從2014年開始,華誼兄弟逐漸失去王者地位,集中表現為兩點:寄予厚望的大作一而再、再而三地沒能「一炮打響」,比如《搖滾藏獒》、《我不是潘金蓮》;在產業鏈中的角色時常顯得無足輕重,比如《尋龍訣》、《魔獸》。

2013年

回過頭來看,2013年竟然是華誼電影事業的巔峰。《2013年度報告》提到的影片有《十二生肖》、《西遊降魔篇》、《大明猩》、《忠烈楊家將》、《海嘯奇跡》、《控制》、《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私人訂制》等8部。除《海嘯奇跡》之外,7部影片總票房為31.2億(數據來自《貓眼專業版》)。

2013年,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的總票房分別為31.2億和23.2億元,華誼兄弟領先34.5%。

2014年

2014年,華誼兄弟的電影事業出現斷崖式下跌。《2014年度報告》提到《私人訂制》、《前任攻略》、《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飛馬奇遇記》、《人間小團圓》、《白日焰火》、《整容日記》、《有一天》、《一個人的武林》、《撒嬌女人最好命》、《微愛之漸入佳境》等7部「主要影片」。此外,華誼兄弟還參與了《整容日記》和《死亡派對》的發行。

2013年7部片子31.2億票房,2014年10部片子還不到9.9億。其中,一手包辦出品及發行的《有一天》上映15天僅獲199.6萬票房。

2014年,光線傳媒投資發行的12部影片總票房達31.4億,相當於華誼兄弟的三倍。其中《爸爸去哪兒》、《分手大師》、《匆匆那年》分別為6.97億、6.65億和5.89億,而華誼兄弟全年只拿出一部票房超過2億的片子。

沒想到光線傳媒會超越華誼兄弟,更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2015年

2014年,華誼丟掉票房冠軍而且輸得很難看,或許是「大意失荊州」吧。

2015年初,王中磊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翻篇兒,趕緊翻篇兒!2015年對我來說才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年。」

在《2015年度報告》中,華誼兄弟提到的影片有13部之多:《微愛之漸入佳境》、《功夫3D》、《奔跑吧兄弟》、《天降雄師》、《失孤》、《少年班》、《梔子花開》、《命中註定》、《三城記》、《前任2備胎反擊戰》《壞蛋必須死》、《尋龍訣》、《老炮兒》。

13部影片的總票房約為43億,算是打了個「翻身仗」。

在王中磊期待的2015年,華誼兄弟打的是帶引號的「翻身仗」?

首先,《尋龍訣》、《奔跑吧!兄弟》均由萬達影視主導,華誼躋身「聯合出品」、「聯合發行」之列(當時華誼與萬達尚未交惡),兩部影片對華誼2015年的票房貢獻達18.47億。《微愛之漸入佳境》的8900萬票房是2014年的「長尾」。剔除這三部影片,2015年華誼兄弟總票房僅為23.2億。

其次,光線傳媒2015年票房達56億。雖然光線也有「水分」,但「摻水VS摻水」、43億對56億,華誼未能奪回電影票房冠軍。

最後,華誼兄弟佔主導地位且票房較佳的只有《前任2》和《老炮兒》,兩部影片票房分別為2.52億和9.03億。而光線傳媒一部《港囧》的票房就超過16億。

2016年

2016年,華誼的幾部「重頭戲」——《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取得較好的口碑,票房卻不及預期。《我不是潘金蓮》未突破5億、《羅曼蒂克消亡史》僅為1.23億(跨年放映)。

《2016年度報告》提到的影片有:《尋龍訣》、《老炮兒》、《紐約紐約》、《靈偶契約》、《奔愛》、《魔獸》、《搖滾藏獒》、《陸垚知馬俐》、《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等10部,總票房31億。

在一些媒體上,華誼兄弟號稱「全球總票房65億」。#比光線傳媒多1個億#

華誼兄弟沒敢在財報里提這個65億,因31億國內票房中,《魔獸》已經佔了47.5%,而34億海外票房基本全是《魔獸》。

剔除這部由環球影業、傳奇影業、暴雪 娛樂 們主導的美國大片,華誼兄弟的全球票房還不到17億。「蹭大片」的粉飾能力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事不過三,華誼已經失去曾經的江湖地位而且看不到翻盤的跡象。

財務數據折射出「去電影化」

2014年之前,華誼兄弟的自身定位是「影視 娛樂 」公司,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和影院都是一級主營業務,財報會披露每項業務的收入、成本。

2014年之後,華誼兄弟不想只做影視,要擴大自己的業務版圖,改變公司內外對華誼的認知。於是影視 娛樂 、互聯網 娛樂 、品牌授權成為並駕齊驅的「三大主業」。電影及衍生、電視劇及衍生、藝人經紀、電影院成為「影視 娛樂 」的子項,不再單獨披露營收和成本。

2011年到2013年:電影板塊舉足輕重

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是華誼兄弟的「三駕馬車」(後來被統統歸入「影視 娛樂 」板塊)。

電影業務不僅帶來豐厚收入還為華誼贏得巨大聲譽,成為支撐上市公司數百億市值的核心因素。

藝人經紀業務收益不高,且逐年下降。其實,華誼涉足此項業務不為賺錢,而是想在藝人培養、管理上插一手,多少借鑒了香港TVB(邵逸夫開培訓班、辦選美、搞藝人經紀)。盡管藝人成長過程中需要大量幫助、指導,但「家長制」藝人管理模式不一定適於個人利益最大化訴求——華誼的經紀公司能幫助藝人與華誼博弈?

2013年,電影板塊營收突破10億,同比增幅達76.4%。電視劇與電影業務相得益彰。2013年,電視劇板塊營收突破5億,同比增幅36.1%。

在電影業務達到「巔峰」的這一年,華誼兄弟市值於9月創下368億新高,距創業板第一僅一步之遙。

按照後來的劃分,2011年、2012年、2013年「影視 娛樂 」板塊營收佔比分別為91.4%、97.5%、97.6%。

電影產業鏈很長,電影公司可選擇參與一個或多個環節,如出品、製作、發行。出品還是聯合出品、發行還是聯合發行,顯示參與者充當的是主角還是配角。

角色不同,經濟效益自然大不相同。

因此,給華誼帶來聲望和營收的電影業務,在利潤方面卻有些起伏不定:

2011年,電影業務毛利潤僅為6800萬,而電視劇業務毛利高達2.37億;

2012年,電影、電視劇毛利潤分別為2.16億、2.13億,幾乎相等;

2013年,電影業務異軍突起,實現毛利潤5.94億。

2012年,華誼兄弟「電影及衍生」業務毛利潤率為35.3%,2013年為54.9%。一般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毛利潤率升降一二個百分點都是大事兒,電影公司卻一下子波動了20個百分點!

感到影視業務「靠天吃飯」或許是華誼多元化的緣由之一,殊不知其它行業也要靠天吃飯,比如網路 游戲 。

2014年到2016年:影視板塊權重下降

重新劃分後,「影視 娛樂 」板塊的佳作少、票房不理想,與行業影響力下降對應的是營收增長緩慢。

早在2013年,電影、電視劇、經紀、影院四項業務營收合計已達19.67億。從2013年到2016年,華誼兄弟影視業務營收增長了30.6%,年復合增長率僅9.3%。

「互聯網 娛樂 」曾被寄予厚望,這個板塊主要包括以「華誼創星」為平台的多屏互動業務和「廣州銀漢 科技 」的手游業務。2014年,華誼兄弟「互聯網 娛樂 」一飛沖天,取得7.78億營收,同比增長3222%。表現最搶眼的是銀漢 科技 ,5月份開始並表,半年報顯示收入近7500萬元。

2014年11月,華誼兄弟完成36億元的定向增發,認購者包括阿里(8.08%)、騰訊(8.08%)及中國平安(2%)。

雖然電影業務被光線傳媒搶了風頭,卻同時獲得「AT」認可,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015年,互聯網 娛樂 板塊營收進一步增至8.61億,同比增幅收窄至32.57%。2016年,營收只有6.76億,同比下降21.47%。#不知AT投資華誼是看上了電影還是 游戲 ?#

「品牌授權」本質上是影視產品的「長尾」收入,「影視 娛樂 」板塊黯淡,品牌授權業務的想像空間有限。

2016年報顯示,「影視 娛樂 板塊」收入25.69億,同比下降9.3%。

2014年、2015年、2016年,「影視 娛樂 」板塊營收佔比分別為50.3%、73.1%、74.0%。

概括地說,多元化努力取得的進展就是將影視 娛樂 營收佔比從95%以上降至75%以下。

三大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盈利能力也出現下滑。

2016年「影視 娛樂 」板塊毛利潤為10億元,毛利潤率39%。而合並前的2013年,電影及衍生、電視劇及衍生、藝人經紀、電影院等四項業務毛利潤共計10.7億,毛利潤率為54.8%。

除了拍電影,在其它領域都是「跑龍套」

1)20次減持掌趣 科技

2010年6月,華誼兄弟以1.485億元代價獲得掌趣 科技 22%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2013年5月13日,華誼兄弟所持掌趣 科技 15.73%股權解禁。當天華誼兄弟就減持套現9280萬,隔日又套現1.925億。#完全不顧吃相#

截至2016年末,華誼兄弟累計持減掌趣 科技 20次,合共套現23.77億元。其中2016年套現12.76億,確認「投資收益」7.45億,相當於2016財年凈利潤的92.2%!

20輪減持過後,華誼兄弟僅持有掌趣 科技 1.4%股權。按掌趣 科技 目前股價,華誼兄弟所持股票市值約為3.4億,最多還能吃一年老本兒。

除了每年賣些掌趣 科技 換錢,華誼兄弟還於2014年8月出清耀萊影城股權(對價4.64億)。

發展了N多年,華誼旗下影院才不過19家。飽嘗渠道之苦後,華誼兄弟開始加大終端布局力度,計劃5年內躋身院線前列並一口氣成立「華誼」、「華影「兩家電影發行公司。#早干什麼去了#

2016年參與10部電影的製作、出品或者發行,整個公司忙了一年才獲得10億毛利潤,而12次減持掌趣 科技 卻賺到7.45億凈利潤。但人們對華誼的尊重、市值對華誼的估值還要看10部片子,而不是12次減持掌趣 科技 。

2)副業不能挑大樑

除了收獲,華誼兄弟倒是沒有忘忘記耕耘,僅2015年新增投資就有孚惠成長資管中心(投資2億)、北京華遠嘉利房地產開發(投資4億)、上海刃游網路 科技 發展(增資3000萬)、東陽美拉傳媒(以1.05億元收購)、東陽浩瀚影視 娛樂 (以7.56億元收購)、北京英雄互娛 科技 (1.9億)。#不知收成如何#

王氏兄弟有商人的精明。收購的華誼浩瀚時與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明星股東簽下對賭協議。明星們保證五年內每年凈利潤9000萬和15%的年增長,不足部分需自掏腰包補上。對馮小剛與東陽美拉,則要求每年一億元凈利潤和15%的年增長。

失去「影視 娛樂 」領域龍頭地位,憑資金規模和行業經驗,華誼兄弟在資管、網游、房地產領域只能充當無足輕重的「小龍套」。

以 游戲 為例,2015 年全產業收入達 1400 億,其中騰訊、網易分別為 400 億、150億,華誼只有不到 10 億。

即便僥幸獲得高於「影視 娛樂 」的收入,華誼兄弟憑副業也難以贏得尊重及估值上的加分。

洗錢勝利,留下一地雞毛,佩服

實際上華誼用錯了人,冰冰,其實解釋一下就是涼涼,何況兩個冰冰!不涼才怪!!!!!

『貳』 王中軍賣房子救華誼兄弟,其他影視公司情況如何

由於華誼兄弟在創業板上市,根據創業板的相關規定,如果連續3年虧損,創業板上市公司將直接退出市。

如今,王中軍連年變賣家產來救濟公司,實在顯得悲壯。但是好在華誼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只要解決眼下的現金流問題,華誼的未來還有牌可打。但是現在擺在王中軍眼前的問題,是如何帶領華誼活下去。也許2020年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挑戰。

『叄』 華誼兄弟是在哪上市的所屬創業板塊嗎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所屬創業板股票,代碼:300027,簡稱:華誼兄弟。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娛樂集團,由王忠軍、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開始時是由投資馮小剛、姜文的電影而進入電影行業,尤其

『肆』 華誼兄弟3年巨虧62億,股價跌去9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華誼兄弟3年巨虧62億,股價跌去9成,最主要的原因是:

1.華誼兄弟業績出現大虧,基本面出現問題,股價下跌很正常;

2.華誼兄弟處境艱難沒有好的電影資源,這導致業績沒有辦法提升,從而股票被市場拋棄;

3.華誼兄弟出現連續虧損可能會被強制退市,大家都不敢參與,下跌也成為必然。

資本市場的殘酷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當年的樂視風光無限,最後被迫退市,後來的華誼兄弟巔峰時期,大半個娛樂圈都需要他們的資源,疫情的到來讓電影行業遭到嚴重打擊,華誼兄弟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也沒有辦法倖免。華誼兄弟3年巨虧62億,股價跌去9成,主要原因還是公司基本面出現問題,業績出現連續虧損,如果不能夠扭虧為盈,公司可能直接被強制退市,這是股票大跌的主要原因。

三、華誼兄弟可能會退市這讓投資者感到害怕

華誼兄弟是創業板的股票,如果連續虧損三年以上,可能會被強制退市,如果接下來華誼兄弟不能夠扭虧為盈,華誼兄弟大概率面臨退市的危險,這讓投資者感到害怕,賣出股票保證資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華誼兄弟股價下跌的原因。

『伍』 華誼兄弟商業帝國的「坍塌」:風光時揮金如土,落難時人走茶涼

古人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話不假。

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二人聯手創立的華誼兄弟,在鼎盛時幾乎囊括了內地 娛樂 圈的大半壁江山。

許多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明星,都曾是華誼兄弟旗下的藝人。

回看華誼兄弟的發跡史,離不開他們在商業上跟「京圈老炮兒」馮小剛的深度捆綁。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作為華誼的「好兄弟」,馮小剛不僅是個看客,他更是個捲入其中的「親歷者」。

2014年,馮小剛作為春晚總導演,他手執導筒把春晚辦成了「華誼的年會」。

有媒體抽絲剝繭,指出眾多登台明星, 要麼是華誼股東,要麼是簽約藝人或者合作夥伴,跟華誼兄弟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彼時的華誼兄弟,錢場和人場,處處都有人捧場,放眼望去,一片盛世。

華誼兄弟上上下下彌漫的「盛世」情結,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 裹挾著偏執自大、盲目樂觀、趾高氣揚、忘乎所以等浮躁心態,使得大家沉醉於風光無限的光榮想像之中。

殊不知,被假象所麻痹,也終會迷失走向理想彼岸的方向。

作為華誼兄弟創始人的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是「華誼帝國」的締造者,當盛世坍塌,他們也為此吃盡苦頭。

風光的時候,他們揮斥方遒、揮金如土。

酷愛收藏的王中軍三年時間花了8個億用來買藝術品。

2014年他斥資4個億拍下梵高真跡《雛菊與罌粟花》;

2015年又花掉2個億買下畢加索的《盤發髻女子坐像》;

2016年他再度出手,用2個億買下北宋書法家曾鞏所作的《局事帖》。

當然,上述8個億換來的3件藏品,還只是王中軍收藏愛好中的冰山一角。

北京非常有名的「松」美術館,就是王中軍所創辦的。

裡面展示著他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藝術作品。

綜藝節目《爸爸回來了》中,王中磊帶著小兒子參加節目。

老王家的大豪宅也讓不少網友大呼,「老闆就是不一樣,住的房子都是這么的豪華。」

在各種公開場合,王中磊與各路明星大腕稱兄道弟、私交甚密的形象也不少見。

不僅有李冰冰獻出香吻,

劉嘉玲搭肩拍照,

和成龍、徐克、周星馳等大腕也是親密無間的合作夥伴。

可是,漲潮時有多風光,退潮的時候就有多悲涼。

事到如今,華誼兄弟早已風光不再。

2017年是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大年,位於市場中心的華誼兄弟自然水漲船高,走到了前頭。

這一年,中國電影市場一掃頹勢,全年總票房首次突破550億元大關。

在電影市場投資頗多的華誼兄弟迎來了自己的收獲期:

《摔跤吧!爸爸》一躍成為非好萊塢進口電影票房榜首,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前任3:再見前任》也因為迎合年輕男女的愛情題材斬下19億票房;

馮小剛執導的《芳華》以14億票房超越張藝謀執導的《歸來》成為文藝片票房榜首;

此外還有《西遊伏妖篇》、《少年巴比倫》、《瘋岳撬佳人》、《美好的意外》、《絕世高手》、《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引爆者》。

市場、票房、口碑······華誼兄弟想要的幾乎全都在這里了。

如果按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華誼兄弟「要做成中國版迪士尼」的夢想,或許指日可待。

可惜,沒有如果。

2017年對華誼兄弟來說彷彿是一場完美的幻夢,可噩夢接踵而至,緊跟著的是三年虧損61億元的艱難求生。

2017年華誼兄弟的營收高達40億元,此後幾年便是連年下滑,甚至連凈利潤都出現虧損。

2018年營收降至38億元,凈虧損高達11.69億元;

2019年營收不足25億元,凈虧損39.78億元;

到了2020年,營收僅有15億元,凈虧損10.48億元。

連續三年虧損,虧掉的不僅是市值和利潤,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將面臨退市的風險。

曾經風光無限的中國影視第一股,儼然已經走到了生死邊緣。

而根據有關規定,國內的上市公司連續虧損3年可能將會面臨摘牌。

華誼兄弟,連虧3年。當年盛世之下的危機,徹底把華誼的盛世,掀翻在地。

在一檔企業家對談節目中,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與王中軍談起這個問題,王中軍表示華誼兄弟還沒有走出困境,但是也還沒有淪落到摘牌的境地。

為了救公司,王中軍與王中磊兄弟賣房賣車甚至賣了不少心愛的藏品,曾有過一年還債47億的時候。

俞敏洪又問出一個犀利的問題:「你會有世態炎涼的感覺嗎?」

王中軍說道:「銀行逼我還錢的時候,會有種世態炎涼的感覺。」

訪談播出後不久,華誼兄弟便宣布,王中軍辭去華誼兄弟的所有職務。

此後不久,又傳出了王中軍被限制高消費和華誼兄弟被強制執行的消息。

人走茶涼,莫過於此。

昔日的影視龍頭如何會淪落到如今這樣,成為一頭「籠中困獸」?

1994年,在美國留學回來的王中軍懷揣著辛苦攢下的十萬美金和一腔創業理想,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

打虎親兄弟,王中軍拉來了弟弟王中磊入伙,這就是「華誼兄弟」。

起初,華誼兄弟廣告公司只是在一些小雜志上刊登廣告,業務范圍很窄。

某一日,王中軍發現大名鼎鼎的中國銀行竟然沒有一個規范的標志,品牌觀念極強的王中軍迅速發現了商機。

於是他為中國銀行設計了一款logo,這個logo也一直被中國銀行用到現在。

有了和中國銀行合作的經驗,王中軍在廣告界異軍突起,很快與中石化、國家電力等多家大企業達成合作。

華誼兄弟廣告公司一躍成為「中國十大廣告公司之一」。

上世紀90年代,正是中國影視行業剛剛起步的年代,一位業內熟人告訴王中軍,「拍電視劇非常賺錢」。

王氏兄弟瞄準了這個商機,1998年二人注冊了「華誼兄弟電影公司」,從此開啟了他們在影視圈裡的「築夢之旅」。

電影公司成立後拍的第一部作品,是英達導演的喜劇《心理診所》。

投資不多,但收益輕松超過100%,巨大的利潤空間堅定了王氏兄弟深耕影視圈的決心。

更重要的是,這一次小試牛刀讓他們看到了導演對一部作品的重要性。

接下來,王氏兄弟著眼於物色一位可以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導演。

在一次電視劇的發布會上,王中軍認識了馮小剛,兩人一見如故。

彼時馮小剛導演的電影《甲方乙方》剛剛斬獲了高達三千萬的票房,坐穩了商業片榜首的位置,開啟了中國電影賀歲片的時代。

但是馮小剛此時也只是紫禁城影業的一名在職員工,票房高低也不影響他拿「死工資」。

他跟王朔等人合夥成立的好夢電影公司也因為經營不善、入不敷出。

一個求賢若渴,一個懷才不遇。華誼兄弟與馮小剛一拍即合,形成了聯盟。

後來,馮小剛在紫禁城影業的領導高軍評價說:「他們是利字相連,走到一起的。」

畢竟術業有專攻,一個出錢、一個出力。華誼兄弟和馮小剛緊密團結在一起,開啟了一段宏圖霸業。

在這種雙贏的模式下,華誼兄弟出品了多部馮小剛導演的作品如《手機》《大腕》《天下無賊》等口碑與票房並存的優質作品。

在好作品的加持下,華誼兄弟也在影視行業站穩了腳跟。

有了好導演之後,最大的困難就成了沒有好演員。

彼時的內地還沒有經紀公司的概念,作為知名經紀人的王京花想參照香港 娛樂 圈的模式,成立一家自己的經紀公司,但是又苦於沒有啟動資金。

拍了不少爆款電影的華誼兄弟,正值財力充沛、求賢若渴之際。

於是財大氣粗的王中軍主動找到王京花,他成立了一家「太和文化經紀有限公司」,邀請王京花加盟。

就這樣,王氏兄弟負責公司的管理,馮小剛負責內容輸出,王京花負責藝人的運作,華誼兄弟的業務范圍不斷拓展。

「華誼鐵三角」正式成立,就此走上了藝人經紀與電影發行相結合的發展之路。

老話說,出名要趁早,創業也是如此。

華誼兄弟進軍電影市場的時候,中國影視行業尚且還是一片藍海,他們精準地踏中了時代的前沿,成為時代大潮里的弄潮兒和引領者。

最鼎盛的時候,華誼兄弟旗下有上百位明星的經紀約,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那一幕:把春晚辦成自家年會。

2007年,王中軍在一次飯局上認識了馬雲,那時候的馬雲雖然還沒有如今的影響力,但是他開創的阿里帝國已經初見雛形。

回憶起這段友誼,王中軍說:「他早前就跟我說過,『中軍,拍戲別在乎賺錢,拍戲賺什麼錢,拍戲就是賺知名度、賺品牌』,可能這就是互聯網思維。」

在一次閑聊中,馬雲問王中軍:「你們現在這么有名,但你們的行業這么薄弱,為什麼不利用資本的優勢?」

很快,華誼兄弟在創業板上市,成為第一家上市的民營影視公司,開始在資本市場里遨遊。

甫一上市,華誼兄弟的市值就超過了100億元,讓王氏兄弟著實地嘗到了甜頭。

除了在資本市場開荒拓地,華誼兄弟還致力於投資各類相關企業。

更重要的是,華誼兄弟開創了一條獨特的明星收入資本化之路。

通過高價甚至溢價收購由明星成立的影視公司,將高額的款項一次付清,與此同時,明星則要承諾為公司帶來一定的凈利潤總和。

這種方式後來被業內追捧並廣泛使用,它還有一個大家熟悉的別稱「對賭」。

這種模式加速了 娛樂 圈生態的惡化,讓整個行業的心態也變得越來越浮躁。

許多明星為了完成對賭協議,無論劇本好壞,只要給錢,那就先接了再說,如此一來,受苦的又成了觀眾。

彼時的王氏兄弟,還在做著「中國迪士尼」的美夢。

在全國各地修建的華誼兄弟 娛樂 小鎮,試圖通過實景 旅遊 打造起 娛樂 帝國。

可是,觀眾連你們的電影都不感興趣了,又怎麼會喜歡玩這些電影衍生出來的實景 娛樂 呢?

資本的反噬來得很快。

2018年,馮小剛攜手華誼兄弟開啟《手機2》的拍攝,遇阻之後項目仍要上馬。

殊不知,華誼兄弟和馮小剛這一次踢到了「鋼板」上。

「蹚雷」的范冰冰以最燦爛的姿態和華麗璀璨的 娛樂 圈揮手告別,狼狽謝幕, 以最慘烈的姿態和華麗璀璨的 娛樂 圈揮手告別,狼狽謝幕。

「手機」變成了「手雷」,華誼兄弟的商譽也不斷下跌。隨之而來,陰陽合同風波掀起了 娛樂 圈的大地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這個風雨飄搖的行業更加雪上加霜,雖然這一年由華誼參與出品的《八佰》完成了31億的超預期票房,但是對華誼兄弟來說,已經是杯水車薪。

如今,華誼兄弟的股價已經從高峰時期的32塊錢,跌到了3塊多。被資本市場拋棄,幾乎已成定局。

未來的華誼還有機會嗎?

從華誼披露的年報來看,2021年的第一季度,華誼兄弟終於實現了2.35億元的凈利潤,這無疑是個好兆頭,證明了重回電影初心或許能扭轉華誼的困局。

票房可以預測,觀眾的喜好卻不能完全預知。

盡管這幾年有不少華誼出品的電影比如《溫暖的抱抱》等在市場上遇冷,但是華誼兄弟手中依然握有不少底牌。

除了陳正道執導,張子楓、吳磊主演的《盛夏未來》正在熱映口碑不俗;

曹保平執導,黃渤周迅主演的《涉過憤怒的海》;

楊楓執導張涵予、范偉主演的《鐵道英雄》;

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2》等等,都在待映的片單之中。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華誼兄弟的「商業帝國」還能不能重頭再來,看天意、看人心,更要看這些電影表現究竟如何了。

『陸』 2021年華誼兄弟增發何時能批

2021年華誼兄弟增發目前中止審核中,暫時不詳。
1.華誼兄弟22.9億元定增中止審核:申請中止時間不超三個月。5月,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華誼兄弟,300027)公告稱,根據公司發展的實際情況與實際需要,公司於2021年5月11日向深交所提交了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中止審核的申請》,申請中止時間不超過三個月,並於2021年5月11日收到深交所同意中止審核的回復。
2.華誼兄弟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推進本次發行相關事項的處理,在全力保障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利益的前提下,探索更符合公司長期戰略部署和可持續發展需要的解決方案。待相關工作完成後,公司將及時向深交所申請恢復審核。該定增計劃要追溯到2020年4月28日。當日,華誼兄弟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稱,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8.2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3.值得一提的是,該定增計劃曾經歷過調整。2020年12月7日晚間,華誼兄弟發布《關於調整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公告。根據此次定增預案,公司調整了定價方式和發行價格、發行數量、發行對象及認購方式、鎖定期和募集資金用途。
拓展資料:
1.華誼兄弟相關公告:
公司通過媒體關注到公司實際控制人王忠軍、王忠磊及其控制的華誼兄弟(天津)投資有限公司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3.04億元。經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了解情況獲悉,該款項源於實際控制人的個人投資事項,與上市公司不產生關聯。作為曾經的「創業板影視第一股」,華誼兄弟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連續三年持續虧損,不過今年一季度實現了盈利。
2.華誼兄弟收入介紹:
於2021年4月28日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億,同比下降33.1%;實現歸母凈利潤-10.5億,上年同期為-39.8億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億,同比增長73.6%;歸母凈利潤2.3億,上年同期為-1.4億,同比扭虧。

『柒』 王中軍稱華誼還沒到摘牌邊緣,你覺得這個公司發展前景怎麼樣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屬於是中國內地知名的綜合性娛樂集團,1994年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創立,1998年華誼兄弟開始正式進入影視界,開發、製作及發行中國受歡迎的影視作品;2009年率先登陸創業板,成為中國影視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被稱為“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這幾年,華誼兄弟以前瞻性思維引領業務布局,通過不斷堅持創新,被業界評價為中國娛樂行業的先鋒和領軍者。

影視娛樂方面,公司堅持以人為本,與馮小剛、成龍、徐克等華語市場最具號召力和專業實力的成熟導演建立穩定合作的同時,也非常看重對年輕創作人才的支持與培養,不斷為華語電影輸送新鮮血液。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營電影公司,華誼兄弟在過去22年間不但創造了多個票房奇跡,也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各大電影獎項,先後推出了百餘部深受觀眾喜愛的優秀電影作品,其中包括曾占據國內票房領先的《手機》、《天下無賊》、《寶貝計劃》、《集結號》、《非誠勿擾》系列、《功夫之王》、《風聲》、《唐山大地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畫皮2》、《十二生肖》、《西遊降魔篇》、《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私人訂制》等,總票房逾150億,是國內商業成績最好的民營影視公司。

與華誼兄弟今沖擊創業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息炒股配資詢問卓信寶 瀏覽:713
安徽眾和科技新三板 瀏覽:138
連續都是漲停板的自頻道 瀏覽:410
國內最大炒股社區 瀏覽:961
炒股高手判斷頂底秘訣 瀏覽:852
創業板到頭了 瀏覽:578
三星醫療為什麼漲停 瀏覽:867
科創板上市對影子股的影響 瀏覽:555
上市公司有的欲關廠有的炒股 瀏覽:834
為什麼說股票債券是虛擬證券 瀏覽:605
什麼軟體可以隨時統計漲停板 瀏覽:672
新三板股票與主板有什麼區別 瀏覽:287
新三板上市好還是在創業板上 瀏覽:967
中聯光華集團新三板 瀏覽:15
我公司馬上新三板上市 瀏覽:281
方正證券開通科創板知識測評答案 瀏覽:49
科創板線上預約開通流程說明 瀏覽:894
漲停板沒上龍虎榜 瀏覽:460
一位超短線炒股高手 瀏覽:753
炒股只看4個字就足夠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