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我讀王德峰
引自王德峰《王陽明心學及其意義(上)》節選
人生為什麼成了問題呢?因為我們有 無限心 。我們活在每一個瞬間中,我們以籌劃和未來的方式活在當下。我們超越現實去籌劃那個尚不存在的未來。籌劃未來就是提出理想。我們要安頓的就是這個無限心。
我們的 無限心無法安頓在有限的事物上,構成這現實世界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我們的無限心是無法在現實世界安頓的 。
所以安頓的第一步是 超越現實世界,就是:出世 。
無限心無法安頓在現實世界中,因為現實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有限的,再豪華的別墅、再高的權位,也是一個有限的事物。
人生最維對付的是自己生命內部的麻煩,就是無限心的安頓。它只有出世。這叫超越現實。先指引一條讓他的心出世的路。要先出世,然後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第一步是出世,出世而後入世,入世的前提是出世。 文化要來的前提是這個民族要先有 出世的精神,然後再來做入世的事, 人如何安排好這個最難安頓的生命。
西方哲學的主題是知識問題,中國哲學的主題是人生問題。心不安頓好就是煩惱來。中國人生哲學的最高峰是王陽明心學。
當佛經說漢語了,一定是佛學思想的中國化。儒道佛三者合流,成就了陸王心學。儒家的出世而後入世的路是什麼樣?一句話概括, 無所為而為 。
」為就是做事情,人生在世,不能不做事情,不做事情的人生不能算人生。比方說你有兩只腳就得走路,你有一個頭腦就得思考和學習。無所為而為針對的是有所為而為,我們做事都有目的。認為這個正在做的事情是達到另外一件事情的手段和目的。而應該是我們之所以這做件事,因為它本應當做。它自己就是自己的價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它不是通向另外一個目的的途徑,這樣的做事是無所為而為。我們之所以做這件事是因為它本應當做,不做是不對的。這樣的人生將永不失敗,並沒有失敗的人生。我們做種種的事情,都因為這種種的事情本應當做。不是因為做了這樣的事,達到一個有利於我們的結果。不是為了這一點。」
讀王德峰節選—做事是為了什麼? -
什麼叫永不失敗的人生?這就是。 我們之所以去努力的做這件事情,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它的價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價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所以我們去做了。我們甚至可能憑借我們的經驗知道,這件事做了的後果對我們是不利的,我仍然去做。這叫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這就是儒家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統一。
再來看看道家,他如何指點一條 出世的路呢,也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不是指不做事,而是指不人為的做事。人為二個漢字合起來就是偽。偽就是造作,道家就是反對造作。造作為什麼不好?中國哲學有一個共同的立場,叫天人合一。是儒道二家都主張,儒家的重點在人,道家的重點在天, 按照道家,人類生活的幸福,都來自於天,人類生活的麻煩和苦惱都來自於人自己。 這是道家的出發點。於是從這個出發點出發,道家的原則一定是教我們做減法的,減去人為的因素,減的越干凈越好。為道日損,損之又損。損就是減少,減少人為的因素,要損的徹底。吃飯是天道規定的,但如何吃飯,道家的精神就來了,偏要吃的好,就是人為。
一旦把人為的東西清洗掉之後,你就看到天道了。
沒辦法正面告訴我們天道是什麼,道是不可言說的,你只能說它不是什麼,不能說它是什麼。不是什麼就是人為的東西統統拿掉。《道德經》和《莊子》叫我們如何做減法的方法。學習老莊的學說是學習作減法的方法,這樣的實踐,就不知不覺行為在天道裡面了。 做事情不要增加自己人為的目標,人為的企圖,你不要自己定目標,天道把你的人生規定好了,你順著走,幸福就來了。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和各位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一點是相同的,我們都帶著東西來 。
這個東西不是父母給我們的,也不是環境給我們的,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來過多次,積累出來的東西。別以為我們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來過多次了,你信不信?王德峰現在開始講迷信,我現在真相信。我確實沒辦法給出科學的論證,這件事情超出科學思考的范圍。全憑我們的悟性去領會。
我王德峰想學哲學,當時以為是我自己做了這個決定,後來知道,是我帶來的業力,規定我去做了那個空而又空的學問,這是我的業力。 我們選擇這個願望,還是那個願望,沒有這件事情 。 我們有這個願望,沒有那個願望,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而是這個願望來了以為。我們選擇如何實現它的道路,這件事情我們有一點自由的,至於什麼願望來到我們的心裡,不是我們的自由。它就這么來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帶著業力來,我的活你幹不了,你的活我也幹不了。各自的業力不一樣。 什麼叫做事?佛家說,你這輩子又來到這個世界上來了,你非做事情不可,做事情就是消業,因為你帶著業力來的。這是你躲都躲不了的事情,你就好好做吧。做事就是消業,因為做事情是為了消業的緣故,所以我們不求結果。最好它沒結果,沒結果更好。如果它有了結果呢?很可能舊業未消,新業又來了。但是做事哪裡沒有結果呢?佛家也看到,只要你做事情,就一定會有結果,但是這個結果跟你沒關系。這就不是你的業了,不是你造的新業,所以是無心而為。無心而為的意思不是教我們做事不認真,事情一定要認真去做,但是對它的結果不關心。因為做事就是為了消業。除心不除事。事情不能拒絕的,你就擔當起來做,消業。
猶太教說我們有知識,驕傲是罪。信仰的前提是謙卑。充分領會到自己面對的虛無,以對虛無的領會活在當下,西方人的出世的路是崇拜上帝,渴望天國。基督徒的婚姻是上帝的事業的一部分。
仁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儒家的學問是仁學。心學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道德的根源在人心中。荀子說人有生物的自保本能,為了避免同歸於盡,發展了道德,我們遵守道德是為了讓利益斗爭被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而孟子認為道德來自於我們的心,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講仁的根據在我們的心裡,側隱之心,仁之端也。
我們的身體把自己跟別人分開來了,側隱之心由然而生,是打破了身體的間隔了,這時候這個心與這個小孩聯系在一起了,這叫仁心感通。
我們每一個人作為個體存在,indivdialism,叫個人主義。主導近代西方的原則叫個人主義。個體主義。個體的人,他們原先是作為個體的人生活在基督教的團體中,基督教衰落,他們從團體出來,變成了一個個的個人,個體的人,然後他們按照理性的法則確定個體的關系,契約,原則,用理性來確定契約,所以個人主義原理是近代以來歐洲社會的基本原則。
我們雖然承認形骸間隔,但是又有仁連在一起了,是一體之仁。不僅是同類,非我同類,鳥獸的痛苦也會令我們產生哀憫之心。花草瓦石無端被毀壞。我們也會哀憫。整個宇宙趨向於生命,無機物的存在就是為有機物的存在創造條件的。有機物趨向於植物,植物趨向於動物,動物最後趨向於人。 人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核心就是仁 。
按照中國的宇宙觀,整個宇宙趨向於生命,生命趨向於它的真理,叫生命情感。我們離開無機物,我們也無法生存,所以瓦石之類無故的被毀壞,我們會生顧惜之心,你離開這個自然界的無機物你能生存嗎?植物來了,動物拿植物做食物,食物鏈就來了。所以植物趨向於動物,動物趨向於最高的有情物,人。最高的有情物叫人,人的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叫仁。於是仁心感通萬物。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
王陽明說,「心即理,心外沒有理」。炒股就是心外之理。今天的文明到處用心外之理,非常可怕,你拋棄你的心去求一個理,這個理將要戕害我們的生活。
回到中國心學,心外無理,你要抓住的都應該是在你心裏面站得住腳的理,在你的心裏面沒根的理,叫心外之理,不可信。它在根本上威脅你的生活 。我們一旦心亡失,跟心外之理走怎麼樣。爭奪利益的方法全是在心外之理。
心學不是心理學,心是天理所在的地方,天理不是知識科學的理,是天理,天理在心裡。王陽明說,「 良知乃是天理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 」。肚裡要有這句話,要關鍵時候突然明白。心即理。這是王陽明心學的第一命題。他從孟子那裡來。孟子說真理不要從外面去求,萬物皆備於我。然後說,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我們做學問是把亡失的心找回來。放出去的心要召回來,召回來就是叫學問。把放出去的心召回來。
荀子學說的核心觀念是禮,荀子主張以禮治國。 我們可能會遵守禮遵守的很好,但心中並不沒有那個人心,於是會變成表面上恭敬有禮,溫柔敦厚,其實是把道德規則當手段來謀取自己的利益。這種人格叫鄉願 。因為荀子讓我們相信道德在人心中沒什麼根據。這是頭腦的聰明發明出來的,我們遵守它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利益。 在荀子的學說中養成了我們的一個國民性格,鄉願,我們遵守道德規則不是出於內心的自覺,而是出於利益的考慮 。所以孟子的學說在他同時代理解的人極少。
佛學中國化的最高成果是禪宗,禪宗就是心學,是用佛家的語言說的心學。禪宗的宗旨就十六個字。「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法相宗就是唯識宗 。禪宗就抓住了心了。弘忍法師說,他的弟子們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世人生死事大。涅槃叫不生不死,學佛求的是涅槃,不是只求福田。自性若迷。自己的本體看不到,佛何可求。自本體就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見性成佛,誰去見這個性呢?就是心。
看到金器,不睹眾相,常觀金體。相與相的差別就消解了,只是看到金器本身,他不是看不到相,而是不為相所惑。不著相,不住相。你的名牌包不妨礙我的普通包還是包。我們看到了包的差別是用什麼來看的,我們看到還是包是做什麼看的,你看到金器是用五識來看的,但是你看到金器本身是用心來看的。此心一來,是常觀金體,不睹眾相。
八個字是金剛經思想的核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住是住相,相是客觀的,但是你不要停留在裡面,相是我們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人、都區分個高低貴賤,這是相,還停留在這種區分里,叫住相。如果你不住相了,叫本身起來,而生其心。只要本心起來,見了佛性。就好像那個人來到金器的倉庫看到了金子本身。 這個比喻太有意思了,金子本身你的肉眼是永遠看不到的。要用心來看的,你的眼耳鼻舌身只能發現不同的器。
第二個問題在問,金子本身可能單獨存在嗎?不可能。金子本體叫金體,它只能在不同的器裡面存在,脫離種種的器,另有一個金子本身讓你看到,不可能的。它又說明什麼道理呢?別把佛性從這個現實世界當中抽出來,專門在那裡,等待我們看,就好像金子本身總是在不同的金器裡面存在,一樣的道理,所以 修佛不要離開現實世界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能離開世間來覺悟,「離世覓菩提」,離開這個現實世界尋求那個最高的智慧叫菩提,「恰如求兔角」。就好像你要離開這個現實世界去另求一個專門在那裡等著你的佛性,就好像你要求兔子長出二個角來。
這有二層意思。 第一,你要擺脫眾相對你的迷惑。這一步叫出世,常觀金體。出世,但是回到世界中來,金子本身不脫離種種物體。你要求金子本身也在種種的器裡面求吧。 這是第二層意思。
我們再轉化一句話,禪宗教我們修行,就拿煩惱來修。煩惱即菩提,人世間充滿了煩惱,所以叫灰塵的世界。別把灰塵拒絕了,因為煩惱來自心,如果沒有心,它沒煩惱,只有肉體痛苦,所以煩惱不是拒絕它,因為它跟我們的智慧來自同一個根源,心。就心有兩種用法,一種用法,用出煩惱來,還有一種用法,用出智慧來,都來自於心。我們的煩惱證明了我們的無限心,證明了孟子所講的心,沒有此心,即無煩惱。怎麼修呢?煩惱成了我們修行的材料,這是非常自信勇敢的修行方法,叫禪宗。 不要害怕我們有煩惱,拒絕煩惱,心安靜的如水一樣,一點波紋都沒有的水,風一吹水就有波紋,很正常,如風吹水,自然成紋,你生活在世界上,怎麼會不遇到風呢,風一來不是水面就不平靜了嘛,那叫煩惱來了,但是你不要跟著煩惱走掉了,煩惱是水上的波浪,水還是水。水的波浪起來或者下去就不會增加水或者減少水。大海每天的海面在洶涌澎湃吧,大海的總量增多了還是減少了,不增不減,所以這就是禪宗,要我們抓住煩惱來修這個心,因為煩惱也來自於心。
禪宗的這個思想是非常偉大。後來的宋明儒學把禪宗的思想吸收進來,變成了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了。這二個學派的目標是相同的,就是王陽明說過的那句話,我們中國人人人心中有賊,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心中賊如何去破,就像煩惱如何去破,用我們的心。
② 「知行合一」我讀王德峰
心學不是心臟學,不是心理學,無法用英語中的heart或mind來表達。
我們指出了這個心的存在,但是每每被我們丟失,再把它求回來,孟子說這叫學問之道。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這個心的亡失,實際上是很容易發生,也比較自然。比方說,我們出生到這個世界上來, 最初是孩提時代,那叫童心 ,本來在我們身上,後來會丟失的,丟失之後你慢慢成長,慢慢泯滅, 知道這個世界上要趨利避害,學會了趨利避害就進入了人生的所謂功利境界,這就是心之亡失。 心之丟失,然後人生也就不自在起來,中國老百姓的那句話說的真好,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我們現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的方式是讓他們早早的不自在,越早越好。在幼兒園起就要設置學算術了,還要學點英語,到小學的奧數,這個幼兒園最好是雙語幼兒園,漢語英語一起來,然後早早的把我們的孩子推上了人生競爭的舞台。就讓他們知道利害得失,知道自己的前程如何取決於自己所擁有的知識經濟手段。讓他們更好的丟失那個心,然後再把它們求回來,很難。
我是80後的父母,凡是80後都是50後生出來的,所以50後對80後有一個不可推卸的債務,叫精神上的債務。我深深的感受到這一點。現在我和我兒子之間可以進行哲學上的交流了,因為他們需要這一點。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我最近在求回來,人要安心立命。 我們下一代最缺失的不是知識、技巧、不是運用邏輯和符號的能力,而是缺乏人生的基本信念,最缺少這個。
「此獦獠根器大利」。根器就是慧根。不懂敬畏生命的人,成長中沒有讀過偉大的悲劇、靈魂沒有得到過洗禮、心靈沒有受到過震撼。我們追求卓越,我們失去了靈魂的卓越。我們的基礎教育出了嚴重的問題。怎麼好不讀一點心學呢,《傳習錄》最起碼,然後《六祖壇經》。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不大好懂。我們平心不都有心嗎?還要生幹嘛?平時我們都有心,但此心是假的,支配著我們的,讓 我們形成了種種的慾望、期待、焦慮、恐懼、絕望等等的這個心,業力造成的,因此叫業識。這個業識由五個方面構成叫五蘊 。色受想行識。構成了我們平時那個心,業力所成,所以叫業識。我們就在此心之中,我們就在業識之中了。
如何把它破呢?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本心就來了,本心就是我們的心,也就是宇宙,是大其心。中國哲學是人生哲學,人生哲學就是守護和滋養我們的心。它不是針對頭腦的。西方哲學針對頭腦,中國哲學養心,要把我們的心養的和天一樣大。那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你相信這句話嗎?
什麼叫佛性?不是空、寂,這是對佛性的誤解。佛性不是空寂,我們修佛做什麼?把我們的生命情感統統丟掉,空寂其心,錯了。你要坐禪是嗎?怎麼坐?心裡什麼東西都沒有?那叫空心靜坐。好,石頭一定坐的比你好,你比得上石頭嗎?石頭才叫空心靜坐呢。千萬不要誤解了佛性,什麼叫佛性。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它,我們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男男女女註定了要愛一次的,這件事情不是他們自己個人做出的決定。假如是個人主觀上決定的,那麼這世界會很奇怪,一部分人決定去愛,另一部分人決定不愛,沒有這種事。每一個來到這個世間的男人和女人註定要愛一次,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這一點說明什麼呢?說明我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已經有東西等著我們了,其中有一個就叫做愛情。具體的一次戀愛,跟世界上任何具體的事物一樣,生生滅滅。因為具體的愛就是某一個男人跟某一個女人那份情感聯系。它跟一個蘋果是一樣的,蘋果會成熟的,然後熟透了,然後開始腐爛,然後爛到最後什麼影子都沒了。這一點上愛情和蘋果是一樣的,這是具體的兩個人之間的那份愛。但是具體的這一份愛消失了,不等於愛本身沒了。愛是佛性的一個方面,它不朽。假如某人戀愛過五次,五次都失戀了,於是他將來會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他說這個世界上愛情本不存在。他這么想,對還是錯,他一定錯了。 具體的愛情的消失不是愛本身的消失,他說這樣的話來,表明了他已結失去了愛的能力 。我們就拿這個例子來說明什麼叫佛性。 佛性是人生不朽之價值的總和 。不關什麼時代的,其中一個方面叫愛情。
什麼叫我們的心?本心就是宇宙。什麼叫宇宙?人類生活不朽的價值。它不生不來,不增不減。我們來到這世間上做一次人,就是展開我們的人生,就是要進入這不朽的價值。佛學讓我們活的更好,不是讓我們拒絕生活。於是陸象山說了這樣的話, 「宇宙內事,就己分內事」 。王陽明心學的先驅人物就是陸象山。你以為你跟那個異性的個人相戀是僅僅屬於你們個人的事嗎?,不,它是宇宙內事。然後你失戀了,己份內事,就是宇宙內事,它也是屬於宇宙內事,不是你個人的偶然的不幸。
如果沒有慧能,即無後來的王陽明,陸象山。(為什麼說當時慧能得法後,命若懸絲,因為在)衣缽的傳承同時也是田產的繼承,所以佛門就不清凈了。「切不可輕視初學者,輕視他人有無邊無量的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志」。(慧能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就是從慧能的這句話里套出來的。
神秀的毛病出在哪裡?他說我們有一個本來干凈的心,然後,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可能要沾染上灰塵。 什麼叫修行呢?就是不斷的擦灰,就是我不斷的把我們的心跟外部世界隔絕開來。要保持這種隔絕 。因為外部世界充滿了煩惱。在這層意思裡面,他把心跟煩惱對立起來了。這個對立錯了。我們上午已經講過, 煩惱就來自於我們的心,智慧也來自我們的心。智慧跟煩惱是對立的,但它們同出一源,根源還是那個心 ,你怎麼好把這二者對立起來,二元對立呢,這是其中一個錯。
還有一個錯。他把修行看作是對煩惱的拒絕,這意味著把 眾生的煩惱拒之於門外,求個人的自了,是小乘佛教 ,只求自己的解脫問題。這不是釋迦牟尼的智慧。大智慧就是大悲憫。 你沒有悲憫你就沒有智慧。我們怎麼好把眾生的煩惱拒之門外呢?我們要擁抱眾生的煩惱,把眾生的煩惱也看成自己的煩惱,看眾生的罪過也看成是自己的罪過。這才是大乘佛教。 所以毛病有二個方面。【思考西遊記唐僧取經從小乘佛法到大乘佛法】
智慧就是悲憫,(有悲憫)這樣的人慧根不淺, 悲憫和智慧是同一件事情 ,就是你的心大了,你打破了形骸之間隔,你的心就大了,心裡小怎麼會悲憫呢。「應無所住」,也別把自己本來干凈的心當境相住在那裡了,這叫著了凈相。這也是住相,就是住凈相。 世界上如果本無煩惱,要智慧幹嘛,智慧是從煩惱中來的 。把空再空掉,叫空空,就是回到世間,再次入世修行。回到生活中來。「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無生來。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見到的佛性之後,萬事萬物的真實意義才向你呈現。
(慧能說)自性就是佛心,人人都具備。
(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求樂莫大焉。」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自本心起來,就成了佛。即心即佛。
禪宗就是佛教中的心學,自本心也就是佛性,佛心人人都具備,但是平時看不到,因為心沒起來你看不到,不是用眼睛看。佛教中講觀想,這個觀不是眼睛看。是本心起來。這個本心大如天,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小我放下了,叫去除了人我別。人我別不是本來面目。
什麼是功德,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禪宗守什麼戒?戒輕視他人。真正的根本的戒是平等,就是永不輕視任何人。禪宗第一次提出了眾生平等,根據是人皆有佛性,眾生是佛。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佛是已經覺悟了得眾生。佛的意思是覺悟者,每個人都有佛性,這個佛性跟宇宙一樣大。只是沒見到,沒見到的情況下叫凡夫,前念迷是凡夫,後念悟即是佛。所以永不可輕視任何人。
眾生平等,眾生之間差別很大,都不足讓一個人比別人低,因為他佛性在。每個人都要堂堂正正,自做主張。 慧能說,不是我能夠度你的,每一個人都是自性自度,我只是啟發你。我們這些小根之人,需要上根之人,大善知識來開導我們。但是開導不等於他能讓我們度了,我們還是自度。是在他的啟發下我們自性自度,這樣禪宗的思想就為宋明心學做了准備。中國人心中之賊要去破了,我們中國人如何樹立起自己獨立的人格,成為道德自覺的主體,徹底的打破主奴關系的奴化。王陽明後來這么講,「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無論是販夫走足,還是引車賣漿者流,都要作收拾精神,自作主張的大英雄」。人的社會地位有高低,不妨礙我們成為大英雄。 這是宋明心學的共同目標,「破心中之賊」,禪宗為它做了准備,因為禪宗告訴我們人人皆有佛性。
孟子的心學是開端,然後又講了禪宗的心學,是佛教的語言講的心學。然後我們現在看,心學在中國的最高成果,陽明心學。陽明心學第一個命題,「心即理」,心外沒有理。我們現在做事情每每憑的是心外之理。
《大學》是中國人哲學修養第一本要看的書,叫初學入讀之門。這篇文字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中庸》是曾子的學生子思所作。《大學》的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是大人之學,大人之學就是學做君子。跟小人區別。一般來說,孔子說15歲開始讀這本書。孔子說15之後有志於學,是學做聖賢。到了15歲是要學習做君子。
第一句話講出了三綱領。「明明德」。明德就是心之德,德是一個事情的特徵屬性。我們心的德性叫明德。明明德該如何明,第二句話,是在親民。 在體會人民生活。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到15歲你就要領會百姓的生活,人民的平常生活裡面有道 。第三句,止於至善,讓我們的心跟天理一致,叫至善。此心存乎天理之極,極的意思就是標准。明明德的途徑就是親民,指向心與天理一致,這個心中任何想到的,無不是以天理為標准,不摻雜任何的小我的私慾。把個人的偏見清洗干凈,個人的私慾清洗掉,叫存乎天理之一心。這種狀態叫至善,這是大學的三綱領。
還有八條目,具體怎麼來做呢?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王陽明少年時問都是,什麼是人生第一等事,老師說,是讀書,作官。王陽明說,「不對。 人生第一等事,是讀書,學作聖賢 」。學做聖人是人生第一等事。儒家的格物致知其實我們自心具足,心外無物。王陽明悟後開始講心學。南宋的陸象山也是頓悟的。明朝王陽明也頓悟了。朱熹破心中賊的方法是「存天理,滅人慾」。錯在哪裡? 天理如果脫離人心,在人心之上,就是僵死的教條,它沒有力量,你認為它也一樣,對你的生活行為,生命實踐毫無影響。人難道不知道孝之理嗎,有用嗎?這個理在他的心之外 。
陸王發現,程朱理學走的路不對,天理應該在人心裡,不是僵死的教條。 天理在人心裡,就是良知 。心之德,明德即是良知。良知乃是天理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羞惡之心人皆有之。這個心就是良知的呈現。良知當下呈現了。當下呈現。大思想家說話不隨便說,不是頭腦中的推理。他的生命情感的真相在此時此刻不由自主的呈現了,這不是頭腦的事,是心的事。 良知不是在我們的頭腦里,是在我們的心裡,這個心裏面是生命情感 。頭腦裡面是概念判斷推理。我們別誤解了良知,良知不是康德所說的先天知識,良知是我們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生命情感在哪裡,不在頭腦里,在心中。頭腦和心有區別,要說明頭腦和心的區分太容易了。 心更根本,在頭腦裡面活動的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在心裏面活動的是生命體驗,生命感受。試想一下,我們是否可能用我們頭腦中的概念判斷推理,把我們心中的情感給消解掉,不可能的 。這就是王陽明所講的心,不是西方學者所講的理性。理性是頭腦的工作,頭腦的能力。心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平時你看不到,它在關鍵的場合突然爆發出來,那叫當下呈現。
一、心即理。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朱熹的理學與陽明的心學對立在哪裡呢?朱熹的理學要我們用頭腦去理解真理,然後再訴諸生命實踐。試想一下,我們頭腦中理解了一部分道理,它能不能成為我們生命實踐的動力?不可能。 生命實踐的動力來自於心,就是生命情感 。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去行動,去實踐的動力絕不來自於頭腦。趨使我們去行動的是情感的力量,而情感發自於心,這個發自於心的情感要在它的本真的真想裡面,那叫天理。心即理。此理非概念判斷推理,不是自然科學的定律,是生命情感的真相。你首先掌握這一點,你就掌握了王陽明心學的第一個命題。心即理。
在朱熹跟王陽明的學說中彼此對立在哪裡?朱熹說,「天下要先有孝之理。人才會有孝親之心」。孝的道理是不朽的,本來就存在的,我們沒有去認識它,所以我們不會去孝敬我們的父母,那個孝親之心就沒有了。孝之理帶來了孝親之心,這是朱熹理學的出發點。所以先要把那些本來就在的理,不朽的理說清楚,我們去認識它,由於認識了這份天理,我們就有了生命實踐的那個心。有孝之理,於是產生了孝親之心。這個道理對不對呢?其實這個道理是不能成立的。時下中國社會有些丑惡的社會現象,這些現象的發生不是我們對理沒有了解,我們都了解,認識到比如孝之理,問題是我們沒有孝親之心啊。心是情感,是生命情感。我們討論一點哲學,比如說幾何學講圓的道理,圓之理本身是不圓的、顏之理不顏、熱之理不熱、它沒有溫度,它就是那個理啊。愛之理不愛的,愛的道理不是愛。或者說愛之理不熱。
王陽明把孝之理與孝親之心的關系顛倒過來,說,「天下是因為有孝親之心,才會有孝之理」。這個道理在哪裡。你查一查論證就知道了。宰與問過孔子這樣的問題。「心安與否」,所以仁並不是一個概念,是生命情感的真相。我們對父母的愛從哪裡來?是因為我們親身感受過父母親的關愛和恩典,我們在父母親的關愛和撫養下長大,父母親給我們的恩典我們親身感受過,如果我們還不去回報,我們會心安嗎。孝親之心就是這么來的,它不是來自於我們的頭腦對一份道理的認識,而來自於我們的父母親對我們關愛的親身感受。由於有這份親身感受我們就需要去回報,而不回報心不安。安與不安不是頭腦的事情,是心的事情。心不安是有聲音的,這個聲音就是良知的呼聲。良知是天理的靈覺,它才是真正的力量,頭腦是壓不過它的。
君臣關系中,現在沒皇帝了,其實君還在,就是我們的中華民族。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中華民族的一個成員,所以叫這個民族的臣,這層關系永遠在的。你走到天涯海角你都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你不是世界公民,沒有世界公民,這叫現代的君臣關系。 愛國是一種生命情感,是從人與人的關系中來,我們的心就是這么來,基本五個方面,小的是父子之間、兄弟之間、朋友之間、夫妻之間、君臣之間。 在這種關系之間你還是個個體,在中國文化中是不可思議的。
什麼叫自我價值的實現?於中國人而言不可思議。我們中國人的成功或失敗的價值落實在我們跟親人的關系中,也落實在我們跟民族的關系中。你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了成功,你就感覺到我的自我價值實現了嗎?中國人不這樣的。要讓父母知道,告慰父母,要讓妻子或丈夫知道,讓孩子知道,這是我們人生價值的實現落實處。我們這個民族因此而了不起,下一代是我們中國人的命根子,真正的中國人都為下一代而奮斗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什麼是為下一代?就是為未來。我們這個民族是為未來而奮斗的民族,下一代就是未來,哪怕這輩子吃了再多的苦,只要下一代超過我們的生活就好了。為下一代開辟光明幸福的人生道路,我吃再多的苦都可以。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民族是這樣的嗎?沒有,就我們中華民族。
我們這個民族的生存方式、人生價值、境界、在儒道佛裡面,不在西方宗教和西方哲學裡面。王陽明所講的心是良知所在的地方,而良知不是理性認識,是對人與人的關系的真相領會。因為有孝親之心,才有了孝之理,而孝親之心就在人與人的關系中來。我們感受到父母親給我們的恩典,我們想要去回報。這個孝親之心,「無此心,即無此理」。一個孝子在英語中找不到任何對應的詞。孝不是概念,是生命情感的一個方面的真相。
二、知良知 。王陽明心學的全部學問,概括的話就是這三個字。致是什麼意思?這個致不是獲得,是我們本有,何需要去取它呢?致也不是創設,不是把良知創立起來。良知有聲音的,在我看來,致良知就是聽良知。根本的關鍵處就是聽,怕的是你聽不到。有時候受到干擾了,你就聽不到。干擾來自於種種,一種叫私慾,還有一種叫邏輯,理性的邏輯,你很發達也讓你聽不到。 良知是超越邏輯的,放下你那個邏輯的心,邏輯的頭腦,放下你的私慾的對你的支配,你才可能聽 。這聽是一種努力。
下面問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去聽呢?在自己的生命實踐中聽,這個聽就是行。行就是生命實踐,離開行,永不可能聽。
三、知行合一 ,如何行的方法,致就是聽,如何聽,知行合一。在自己的生命實踐中去聽到良知。知和行不能分作二件事,它本不是二件事,它是一件事。不能以為,在行之前先要有知,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是朱熹理學了。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才完成了知。想想這個道理是什麼?並不是在行之前有知,知就是行的開端,頭腦中認識的道理叫作頭腦中的知,它帶來不了行動。
所謂知是行之始,這個知是對真理的領會,凡是真理一定是我們心嚮往之的。心嚮往之,這就是行之始。 你看到了美好的景色,你都要想過去,融入其中,因為你心嚮往之,所以心嚮往之,表明了知是我們行動的動力 。人知道這東西好,就心嚮往之,人知道那東西不好,叫避之唯恐不及。這個知是行之始,就是不由自主,心嚮往之。比如我們中國人曾經認為西方文明是真理所在,所以中國近代史開端上,一批又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向西方尋求真理,當時西方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心嚮往之。現代才終於發現它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終於西方文明不再是真理了,不再是東方人,阿拉伯人心嚮往之的了。 但是這里我們看到凡是我們確認為真理的東西,它同時一定是我們嚮往的。心來了。這就行之始。
那行為什麼是知之誠呢?這真理你既然心嚮往之,你就想要跟它融為一體嘛。你要融入其中啊,你想做的事情就是你要跟這個嚮往的東西融為一體。如何融為一體?行。不行如何融入一體呢?因為我們嚮往了,所以我們去行動, 行動就是讓我們自身跟它們融為一體。這樣我們的生命因此有了意義,有了精彩。讓我們生活在真理中,這叫行是知之誠。 全部這一切都是實踐的,而不是理論的。
心學,這個學是實踐。學了就要習,合起來叫學習,論語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曰乎」。習的繁體字怎麼寫,羽就是鳥的翅膀,一隻鳥它一天要數飛之,要飛好幾次,然後就拿這個習字來說。我們學做聖賢,這個學就是不斷實踐,「 一日數飛,如鳥一般。學而不習,非學也 」。學的不是指科學,不是這件事,是學做人,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和精彩,讓我們生命在真理中,叫學而時習之。叫知行合一。
整個心學絕不是一個抽象的理論。學者可以研究它,但王陽明心學是叫我們去身體力行。行有未到處,一定是知沒到。要證明這一點。所以致良知乃是生命實踐之工夫,而不是單純認識的活動。不然,此事不成知。 如果你不曾實踐,就是你還沒知呢 。一知就行動。就心嚮往之。不然只是不成知,此確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工夫。
《傳習錄》就是語錄。王陽明的心學是實踐的事情。比如如何練毛筆字,不要求字好看,只是一個用敬的工夫,你寫書法,練字,不圖字好看,只是一個用敬。現在一練起書法就想,哦,自己最好成為書法家,寫的字到處有人欣賞,那麼你開始求了,錯了。 你要做的事情,是澆灌你的樹根,不要做花想,不要做葉想,不要做枝想 。這是王陽明原話。打一個比喻,我們種一顆樹是想,它應該開燦爛的花,有茂盛的葉,但樹不知。花、枝、葉也罷,樹根只要扎的深,它自己出來的東西,而不是你求的。你如果練書法不圖字好看,這是第一個前提。你如果辦企業,不圖晉升五百強,你辦事情,認認真真做,用敬啊,這叫工夫。在根子上入手,那叫澆灌。只要樹根澆灌的好,根扎的深,我們還怕什麼。冬天一定會來,這顆樹的花葉都要凋零,剩下光禿禿的樹枝,沒關系,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它又花繁葉盛起來。如果那個樹的根扎不深呢?很淺呢,它凍死了,就這個道理。舉一個例子, 王陽明的心學用到我們生活中來了,它的實踐叫知行合一,如何知行合一,這就是做什麼事情都要聽,聽什麼?良知。良知乃是我們生命的意義的根本,因為它和天在一起的。那就是天理。 不要專門的去學這個,學那個。然後記下來一百多條,也記不完,要到處去應用自如。王陽明一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中國一部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無一不是王陽明的信徒。曾國藩,李鴻章,蔣介石,毛澤東沒公開承認。因為你有止於至善的目標,就是你有人生目標了,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定靜安慮,這些來自哪裡。來自於知道目標,知道我最終要達到什麼。
③ 《CCTV中國通史紀錄片》第81集 王陽明心學(解說詞)
第81集:王陽明心學
他是一位思想家、一位教育家、一位政治家、一位傳奇人物,他一生的功業事跡,完美實現了中國古代讀書人最崇高的理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後代學者贊譽他是立言、立德、立功的聖人,他上馬為將,下馬為師,在朝美政,在野美俗,用內聖開出外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是最活躍的儒學思想家之一,他開宗立派,掀起了明代儒學的一波高潮,對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就是王陽明,他所開創的王陽明心學,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深遠意義。
被門人稱為聖人的王陽明,曾經是個狂絹少年,這種狂絹在他十五六歲時已表露出來,年少的他希望能夠真正參透程朱理學的真諦,這是宋朝以來大多數學者窮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少年王陽明所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格竹,宋代的理學家大師朱熹提倡格物窮理之說,認為普遍的真理蘊含在具體的事事物物之中。因此,要尋天理,必須藉助格物這一手段,格物的格就是研究,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講具體事物之理研究一遍,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便能恍然大悟,而萬事萬物無非是天理的呈現。
父親官署後院的那片竹林,成為了少年王陽明尋求天理的載體,他獨對幽篁,如老僧入定,靜靜地看著眼前這片竹林,感受著竹林的風吹草動,體察竹子細枝末節的變化,就這樣他整整七天,茶飯不思、夜不能寐,期待著恍然大悟,最終眼前的這片竹林已不是往日的那片竹林了,然而,伴隨著天旋地轉,積勞成疾的王陽明無法堅持,終於敗下陣來,顯然,他沒有通過格竹而領悟到天理。
杜維明:他問老師,何為天下第一等人,那麼這個老師說讀書登科,因為他的父親就是狀元,也許就好好學你的父親,結果他很直接的一個反映,他說也許不是,也許是讀書做聖賢,當然,他父親王華聽了以後也感覺到高興,也很震撼,說你居然想做聖人,當然到了陽明的心裏面,聖人是什麼,很難說,就是說第一等人,這是他的志向。
王陽明,名守仁,他出生於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據王氏的家譜記載,其先祖可以追溯到東晉的世家大族,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的狀元,授官翰林院修撰,貴為天子身邊的文學侍臣,出身詩禮簪纓世家的王陽明,自幼就表現出過人的智慧,曾即興創作《蔽月山房》詩,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瀟灑開闊的詩境,不拘一格的眼光,展現了他超越年齡的機敏和思維水平。王陽明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收入到《王陽明全集》的詩作就有600多首,現已經發現的散秩詩有40多首,他善詩文,工書法,多以行草為主,被全世界爭相收藏,其書法規矩古法又出新意,詩風淡雅而又自然率真,點畫精熟,法度含蘊,其中蘊含著他的人生哲理。
從十一歲離開家鄉餘姚,跟隨為官的父親王華到京城,王陽明有機會閱讀大量的儒家經典著作,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像一團火一樣,激勵著這個少年,他渴望去探索事物中蘊含的真諦,也渴望去發現外面的位置世界,王陽明開始實施下一個行動。這一次,他遠赴邊塞,游歷了河北境內的居庸關,紫荊關與倒馬關,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當時,西北邊疆常有戰事,他向邊境的人們問詢緣邊各族部落的情況,聽他們說備邊防禦的良策,他便覽山川形勢,長城逶迤起伏,綿延萬里,胸中豪氣頓生,建功立業、勒石記功,何嘗不是少年郎的夢想。
杜維明:儒家裡面,主要講修身,就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分外和內,向外修身就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推到天地萬物,但更重要的是向內,就怎麼能夠正心,怎麼樣能誠意,怎樣致知、格物。
在邊塞考察一個月之後,游俠王陽明回來了,心急如焚的王家總算安定下來,但事情遠沒有結束,自古英雄出少年,豪情萬丈的王陽明要向皇帝上書,提出削平草寇的防禦之策,帶著青春幻想的王陽明將奏章寫好後,鄭重呈給了父親王華,請其轉呈給當今聖上。然而,熱血沸騰的他迎來的卻是父親當頭棒喝,斥責他這樣的做法是狂妄,父親的棒喝,沒有讓王陽明放棄,他研習兵法,每逢家宴便收集核桃練習排兵布陣,一個少年整日紙上談兵,父親覺得兒子該結婚了。需要婚姻來管束他那躁動狂絹的心靈,明孝宗弘治元年,王陽明奉父親之命,遠赴南昌迎娶諸氏,這位剛剛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有著無盡的求知慾和內心世界的追求。此時的王陽明不是需要婚姻的管束,而是需要一位導師來指明心的方向。1489年,婚後的第二年,他帶著新婚妻子回浙江老家,途徑江西上饒時,特地去拜會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對王陽明的一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理學名宿婁涼。婁涼可以說是青年王陽明的精神導師,指引他通往向上之路。
俞兆鵬:婁涼說收斂放縱之心是居敬之門,這是入門的基本方法,第二句話以何思何濾,勿忘勿助為居敬要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不要有各種各樣雜念,這種思慮,那種思慮,也不要依靠外界來幫助你提高道德品質修養。
做聖賢的遠大志向解決不了王陽明的現實問題,在那個時代,要治國安邦,要有所作為,每個人都必須要參加科舉考試,這是入仕為官的必經之路。十九歲時,父親責成他學習經義,准備科舉考試,要參加科舉考試,必須熟讀程朱理學經典教義,明朝以經義取士,科舉考試,從四書五經中出題。明代前期,朱子學是明王朝的國家意識形態,甚至一些學者認為朱熹《四經集注》至廣至大,至精至密,已經完全發揮了古聖先賢的心思而無余蘊,後人不繁著作,只需依照朱熹所說,循序漸進,躬行踐履。
杜維明:明代的時候,最具影響力的是朱學,朱子的學問因為通過科舉考試是朱學,有個基本的這個朱學我們叫漸教,就是佛家裡面有頓教和漸教,他是一個逐漸的,就是逐漸地積累你的知識,然後積累了知識以後,先知後行,你先有知識,積累了知識,多半人都准備科舉,就跟我們的現在人高考一樣,准備高考,那麼你要讀很多書,你要背很多的文本,然後你學做人,戰戰兢兢,亦步亦趨,按照一個規定來做。
按照父親的指示,王陽明開始准備參加科舉,十年後,二十八歲的王陽明參加弘治十一年的會試,考取進士,終於如父親所願踏入仕途。出入官場,王陽明被派到工部實習,當時,西北常有戰事,又值星變,朝廷下詔求言。長期有著邊塞情結的王陽明一直都在關注邊境形勢,於是王陽明上《陳言邊務疏》,終於實現了自己十五歲以來就有的上疏願望。在上疏中,他提出八項對策,蓄材備急,舍短用長,簡師省費,屯田足食,行法振威,弗恩激怒,捐小權大,嚴守乖弊。十多年的准備,令這次上疏極為切中事理,但是,王陽明遺憾的發現,自己的奏章如泥牛入海,渺無迴音,此時的朝廷官員只知因循守舊,得過且過,整個官場猶如一潭死水。程朱理學,不但無法為大明王朝注入活力,反而使他更加僵化,雖然已屆而立之年,王陽明感覺自己一事無成,往日的價值觀念正在坍縮,自己的思想與學問亦無從施展,他感到異常的苦悶與彷徨。
這是宛委山南路的陽明洞天,距離浙江省紹興市約6公里,自古以來就是道教聖地,弘治十五年,三十一歲的王陽明請假歸鄉養病,築室於陽明洞旁,他暫時放下程朱理學與家國天下,也無心欣賞千岩競秀的自然風光,他打坐勤修,試圖在佛道之中找到療救精神危機的良方。他每日只是靜坐冥想,苦苦思索,困擾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問題,在陽明洞,過去種種,一一浮上王陽明心頭,騎射兵學,雖是實用,終究無用武之地,佛老之學,雖可怡悅心智,如果要離世,祖母曾氏與父親卻又割捨不得,怎麼辦呢。一天王陽明突然領悟到對親人的眷戀之情,是在孩提時候就有的,是人類的本性,也是做人的根本,如果割斷孩提時就具有的人倫之情,便是毀滅人性。因此人的自我實現,不能以求仙訪道,打坐參禪為借口,而舍棄人倫責任,而應以接受人類的普遍情感為前提。
杜維明:假如我祖母這一念能忘,我還是不是一個人,那麼這是一個儒家和其它學術之間最為關鍵的一個課題,儒家的思想史入世,就是有一些情不僅不能忘,不能切斷,而是你之所以作為人的必要條件。
對於王陽明來說,陽明洞不只是一個修身養性的物理空間,是他棄絕佛老而回歸儒學,在離開陽明洞前,他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回歸孔孟,更為重要的是他在洞中所悟,隱然已非程朱理學的規矩,而要開始打破程朱理學對人們思想的禁錮,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陽明洞的思考,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經歷,讓他的人生有了巨大的改變。
周月亮:要出來建功立業,必須是走在儒家的這條金光大道上,那別無選擇的,練完以後,他覺得那個顛簸精神沒有意義,就是那個要不朽,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1505年對王陽明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年份,三十四歲的王陽明時任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正是這一年,他開始在北京正式招收門徒,講學論道,這期間,他還遇到了理學家湛若水,找到了思想上的知音。湛若水的老師陳白沙是明初著名的理學家,主張棄書冊,廢文字,去聞見,靜中體驗心體,是開啟明代心學的重要人物,這與王陽明的思想暗中吻合。此時王陽明似乎看到了一個新的方向,他與湛若水二人,相互砥礪切磋,期許在主流思想界之外開辟出一道新的天地。但是,要跨越程朱理學,他還有一座大山需要跨越,那就是他自己。
明孝宗死後,武宗繼位,時年十五歲,太監劉瑾等人日益得寵,轉圈山鎮,紊亂朝綱,打擊排斥正直的大臣,先朝留下的顧命大臣多半無奈地辭職回鄉,言官戴憲等人疏諫,逮系詔獄,身為兵部主事的王陽明面臨著兩種選擇,是明哲保身還是仗義執言,選擇前者可以確保仕途無虞,選擇後者必將招來牢獄之災,是活在違心的現實里,還是按照心的指引前行,王陽明陷入了知與行的矛盾之中。他意識到遵循孔孟之道就要直道而行,道德只要落實在實踐上才是真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正是士大夫義不容辭的責任。
於是,王陽明決定挺身而出,冒死進諫,建議寬恕言官,劉瑾大怒,將他投入詔獄,廷杖四十打的昏死過去,許久之後才復甦過來。雖然沒被打死,但之後被貶為貴州龍場驛驛丞,通往貴州之路艱險萬分,但這條貶謫之路也正是成就王陽明心學之路,1508年春,王陽明歷經千辛萬險,長途跋涉到達龍場。龍場驛,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林之中,規模很小,只有驛丞一名,吏一名,剛到的時候連住所也沒有,只好搭了個草棚居住,但這個草棚難以遮風擋雨,於是王陽明移居東峰一處洞穴,稱之為陽明小洞天,陽明小洞天位於貴州修文縣,城東的龍崗山上,如今洞中留有明、清、民國年前的摩崖石刻43幅,是國內外溶洞摩崖石刻最多的一處,它們或許是表達對王陽明的崇敬之情,或是感嘆王陽明非凡的人生經歷,或是感念王陽明由此而開啟的心學之路。在明朝,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林中,遍布毒蛇、巫蠱、瘴氣、瘟疫,龍場之民,多為苗族、黎族土著,語言不通,很難交流,能同他說話的只是留躥到這一地段的漢人盜匪,這樣一片惡土,竟然成為王陽明的精神家園。他居夷處困,不為惡劣的環境打敗,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樂觀精神,他給自己築了一石窟,日夜端居其中,冥想人生,要參透生死。
杜維明:假如是一個儒者,你在一個一無所有,任何人際關系都沒有,你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你還能做到儒者嗎,就在那個時候他的頓悟,叫做吾性自足,作為一個人我就圓滿了,可是,這個頓悟和佛教或者道家的那種頓悟或者徹悟有很大的不同,他第一個就把他所背下來的五經,他重新在腦子里過一遍,叫五經臆說,就是我現在的這樣一個感覺,這種吾性自足的感覺,和我念的儒家的經典有沒有矛盾,他經過這五經的檢驗之後,他覺得沒有矛盾,所以後來才發展處就是儒家的心學。
王陽明的自念是向外格物,還是求之內心,是應付外界的直接挑戰還是關注內心的主體性,他日夜在石窟中端坐,逐漸體驗到內心的平靜。經過長久的冥思苦想,一天晚上,正直中夜之時,彷彿夢寐中有人與他說話,王陽明在恍惚中呼喊狂歡,長久以來困擾的格物窮理問題終於被他找到了滿意的答案,那就是心即理。
杜維明:那麼心即理呢,從這個陸象山開始,因為性即理,就是所有的只要是從事宋明儒學研究的人都接受了,荀子不接受,這是孟子的學說,就是性,我們人性本身,他是體現了人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理,如果用孟子的學說來講,這個本質就是你的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所謂心的話就是每一個人他都有一種內在的,不是受外面的影響,內在的一種同情感,內在的一種是非標准,內在的一種辭讓,內在的一種羞惡。
龍場悟道是王陽明心學構建的開端,自此以後,他的心學思想如江河決口,沛然莫之能御,王陽明自此創立的心學學說是對朱熹以來的儒家正統思想的一次革命。當他用心即理的眼光來看待萬物時,發現了一個嶄新的意義世界,少年時苦思不得的格竹問題,此時竟然渙然冰釋,居住的條件也逐漸好了起來,當地百姓,為王陽明構建了幾間房屋,作為他安居和講學之所,分別名為龍崗書院,何陋軒、君子亭、玩易窩,經過近代返修,龍岡書院的原貌得以保存下來,龍岡書院因王陽明而盛名天下,成為聖學之地。王陽明在龍崗講學的盛況不久就傳到省城,貴州提學副使席書,率諸生拜王陽明為師,又聘請他主講貴陽文明書院。針對當時的人們只知死讀聖賢經書,遠離人倫日用,王陽明在與席書的交談中首次提出知行合一之說,他認為因為知行脫節,人們知道埋頭於書本知識,以純粹的知識為知,而忽視了活潑潑的實際行動。
杜維明:陽明就說我自己要孝,那我沒有行孝是不可能的,我那個知,要知孝的那個知的本身,就意味著我們一定要把它付諸實踐,他認為這個是知行的本來的面貌,知呢就是一種明覺精察,你知道應該怎麼做,那麼行呢,就是要落實你這個明覺精察的本身,所以這個中間,它的關系是不可分的。
王陽明的心即理與執行合一的新說起初影響並不大,王陽明的講學也只是局限在貴州一隅,他的心學理論體系此時尚未圓融成熟,這團新思想的火焰,還需要一定的鍛煉,才會越燒越旺。
商傳:王學是在理學基礎上的一個發展,但是王學裡麵包含了一定的,我個人認為他有一定反理學的一些東西,因為他宣傳個性,他要抒發個人的一些東西,和理學的東西克己復禮,要求約束自己,剋制自己,這個一切就尊崇最傳統的規矩去辦,那顯然中間互相是不同的。
這是後人為了紀念王陽明在龍岡書院立下了這座石碑,上面刻著王陽明當年在龍崗寫下的詩句,卧龍一去亡消息,千古龍崗漫有名,草屋何人方管樂,桑間無耳聽咸英,江沙漠漠遺雲鳥,草木蕭蕭動甲兵,好共鹿門龐處士,相期采葯入青冥。這首詩寫出了王陽明內心的蒼涼,深處偏僻之地,他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悠閑的隱居生活並不是王陽明所嚮往的。好在王陽明並沒有在龍場停留太長的時間,王陽明一年內連升三級,正德十一年,因江西盜寇頻發,四十五歲的王陽明經薦舉,出任都察院左儉都御史,巡撫江西南安,贛州及福建汀州,漳州等地,總覽贛南、閩西一帶的軍務。從正德十二年二月到次年三月,王陽明先後指揮了漳南之役,橫水通鋼和瀝頭之役三次戰役,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平定了江西、福建等地的盜賊,他認識到欲治世,先治心,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那些盜寇與那些被殘害的山民們,曾經是親密的父老鄉親,或兒時的玩伴,為什麼會從一夜之間從一個善良正直的人變成窮凶極惡的盜賊。在那些山賊心中是否還有良知,盜賊能否返樸歸真回歸為民呢。
商傳:保甲法是原來這個明朝最早他對於基層的管理是里甲,里甲更重於賦稅,保甲更重於治安,他用了這樣的一種形式,把整個的基層社會管理起來了,然後又用這個鄉約的形式,把人們的思想改變過來,就是滅心中賊更勝於滅山中賊,他這套思想,他能夠貫徹到他的所有的施政的這個工作和活動中間去。
江西可以稱得上是王陽明的第二故鄉,在南昌迎娶了她一生的伴侶,在上饒遇到了自己的精神導師婁諒,確定了人生的方向,更為重要的是,江西也是陽明心學的成熟之地。正德十四年六月14日,王陽明平定江西寇亂後不久,江西便爆發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朱宸濠在南昌舉兵造反,直至南京。朱宸濠系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朱權之玄孫,弘治十年嗣寧王位,面對這場大亂,王陽明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憑借臨時湊齊的兩三萬軍隊,只用了35天就平定了叛亂,對於這場軍事大捷,王陽明更是思緒萬千,寧王朱宸濠的妻子婁妃,竟是十七歲他拜謁的精神導師婁諒的孫女。以前叫做水觀音亭的南昌畫院,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變遷,這里的格局和風貌乃至建築器物都保存完好,這里也曾經是寧王朱宸濠的行宮,當年婁妃就居住於此,如今南昌畫院還保留著婁妃井,石碑等與婁妃相關的文物。
這塊巨石碑上的屏字,據說是婁妃用青絲為寧王所寫,寧王起兵前,婁妃曾經苦苦勸諫,寧王兵敗之時婁妃以白色錦帛裹身,投水自盡,朱宸濠被生擒以後,也悔恨自己不聽婁妃之言,乞求王陽明能夠禮葬婁妃,平定朱宸濠叛亂之後,王明明對善惡有了更深的思考,無論是勝利者、失敗者還是失望者,內心都有著共同的東西,那就是良知,但是良知的呈現,必須身體力行,否則良知只是一種隱性的道德存在,王陽明提出致良知之說,以此豐富自己的心學體系,他認識到,以前的學說一則發明本心,一則強調知行合一,但本心之知與外在之行仍然斷為兩截,不如致良知來的簡易明白,單刀直入。他自稱致良知三字是自己從百死千難中體貼出來的,只有喚醒人人心中的良知,使得人人成為聖賢,才能建設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
杜維明:致良知很難了解,孟子裡面說的良知良能,就是不學而知,不學而能,也就是我們自己的性善所體現的四端,因為側隱、羞惡、辭讓、是非,這些東西原來我們都具有的。但陽明的重大的貢獻,就把這樣一個一般講起來是道德實踐,道德哲學裡面的一個范疇,變成了整個認識論,和這個本體論的一個最核心的價值和觀念,怎麼說呢,就是天地萬物都是氣,這是中國的老傳統,這個氣就是良知良能的一種現象,所以這個良知良能不是就人有,這個動物有、植物有,無生物都有。
這是浙江省餘姚市龍泉山北麓的王陽明故居,故居規模宏大、格局完整、給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莊典雅之氣度,故居大堂壽山堂內掛有當代書法家姜東舒所書的,真三不朽匾,這是歷來對王陽明一生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皆居功絕頂的確切評價。正德16年11月,王陽明因平定寧王叛亂的功勛,被封為新建伯,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他已決意放棄仕途,八月即已回到家鄉紹興府。王陽明在紹興的六年時間里,他專事講學,達到一生思想的巔峰狀態,全國各地前來求學的士子絡繹不絕,以弟子禮師事王陽明,就連年屆古稀的老人也用杖肩挑瓢笠詩卷,拜倒在陽明門下,這些學生環繞在他的住處,弦歌之聲從早到晚不絕於耳。
杜維明:明代的時候,到後來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那種思想,當然跟陽明心學的關系是很密切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那種思想,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應該獨立自主,所以是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基本原則,變成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如果這個社會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多,這個社會就祥和,這個社會就仁。
大道如人心,萬古未嘗改,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學說,從根本上重塑了儒家思想的結構,從16世紀到17世紀後期,他的哲學傳遍中國本土,主導著中國知識界,近代學者如龔自珍、魏源、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梁漱溟,熊十力、賀麟、張君勱無不推崇他的學說。陽明心學思想的影響遠達於歐洲和美洲,在全球的哲學研究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對東亞、東南亞的影響更為巨大,我國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說,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
梁啟超也說,日本維新之治,心學為之用也。
杜維明:日本幕府以來的以朱熹學為主的日本學說,日本這個學術傳統一個重要的沖擊,日本的現代化之所以發展是打破了,這個朱熹所代表的一個制度非常嚴格、禮俗非常全面的一種架構,開發出他的那個創造的力量,這就是陽明學所代表的。
王陽明心學不僅對儒學思想領域產生重大影響,明代中晚期尊重人性,提倡個性解放,勇於表達自我的文化思潮同樣始於心學,隨著王陽明心學的擴大與普及,心學思想直接影響到明末清初的藝術創作動態,形成了藝術發展的異彩紛呈、風格各異的藝術創作風潮。這幅收藏於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館的《聚賢聽琴圖》是明末著名畫家董其昌的作品,畫中的人物神態祥和、安逸,自由而有生機,心學思想直接影響作者對藝術的表達。《水墨花卉》徐渭將他的藝術表達與心學提倡的個性解放,很好的融合,形成了知行合一的藝術風格。
商傳:我覺得他是一個很典型的一個儒家思想,因為大儒,一代大儒,而且是新儒家,但是呢,儒家並不是書獃子,並不是說坐在書齋里邊讀書的人,而是經世致用,我要把我學的東西,能夠為這個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他是這樣的一個人才。
王陽明,最終用他的生命踐行了心學學說,當王陽明以為自己可以講學終老時,朝廷派他赴廣西平定叛亂,56歲的他無奈抱病軀前往,臨行時,學生向他請教為學的宗旨,陽明留下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融匯了儒釋道三教的智慧,有代表儒家的社會關懷與道德義務,無代表了內心的寧靜與超越,有無之境的融合正是以敬畏求灑脫,體現了王陽明心學的精神氣質和境界。嘉靖七年11月29日,公元1529年1月9日,57歲的王陽明在平叛叛亂後返程途中,病逝於江西南安府青龍鋪,臨終前,弟子問他有何遺言,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的確,只有內心澄澈光明,元氣淋漓,才有這份勘破生死的境界,這份內心的光明。這份光明亦如孟子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激勵著後人。一位儒者於茲離世,一位聖人從此誕生。
④ 「心讀」
在寫入心讀兩個字的時候,輸入法怎麼也敲不出來,一直顯示是心堵。顯然這又是我自創了一個詞,因為希望我每天夜晚坐在這里噶噠噶噠敲上一些字,可以幫助我更好地了解內心,審視自己,通過對心的解讀,讓心不再擁堵。
「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去實踐的動力不是來自頭腦,驅使我們行動的是情感的力量。」
上周我都在看王德峰教授的分享王陽明心學的課程,總共8節課,到現在還差一集,計劃明天把他看咯。
這套演講給我帶來的心靈震撼和洗滌的效果,可以說是以往任何一件事或者任何一部作品都沒達到的程度。他讓我深刻意識到,自己以往所了解的知識,理論,道理,人生哲理,都是那麼的虛無縹緲而無力,而我又是如此堅信這些是我自身的一部分,甚至希望拿來做對抗世界的武器。
為什麼一個人懂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那些道理不是自己的,道聽途說來的都是虛無的,只有自己實踐中收獲驗證後的規律和道理,才是自己的武器。
佛家禪宗說的塵世,就是充滿煩惱的世間。蓮花從淤泥中來,人的智慧就是從煩惱中來,拿煩惱來修行,在事上修,這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王陽明第一命題,心即理。理不是自然科學的規律,不是人民社會的道德,不是是非判斷概念推理,是人作為獨立人格的情感真相。
我們所追尋的答案,早就刻在了我們心裡,要讓自己安心的唯一方法,不是去尋求心外之理,而是認識自己的內心,了解他,安撫他。
我們也常聽這句古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道理是生命的實踐,而非存在。
我們告訴自己要去如何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規劃好自己,做自己的時間管理大師,但是理性的頭腦並不能讓我們像機器人一樣,完成既定好的任務和目標。我當然很羨慕世界上存在的那些自律的人,我做不到,我為什麼做不到?因為我的心可以有其他選擇。
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去實踐的動力不是來自頭腦,驅使我們行動的是情感的力量。
心是感性,是生命情感,平時看不到心的力量,但在關鍵時刻,他會突然爆發出來,當下呈現。
說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有些誇張,也可能是我認知還不夠。
但「心是我行為舉止觀念道德的唯一動力」,這是我明白的第一課。我也希望我以後自己內心的公理體系是建立在這第一條公理上的。
--阿科姆的格律「心讀」
2022/04/18
⑤ 王德峰——人文典籍與人生,演講精華筆錄
一,人類的思想從來都是舊的。都產生於公元前五世紀,被稱之為軸心時代。1春秋戰國時期的先秦諸子百家。2古希臘哲學先驅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和柏拉圖。3古印度的釋迦摩尼。4古代猶太教的一批先驅。人類從來沒有第五種思想。
二、人生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傳到下輩子的。只有兩樣東西:一,這輩子造的業。二,還有就是智慧。人生要讀好兩本書:一本是現實人生當下的書。還有一本就是哲學或佛經。我們只有在這兩本大書之間來回走,我們才能長智慧。
三、知識與智慧的聯系。所有的科學都是從哲學中分化出來的。哲學在探討這個世界的時候,一旦有一個確定結果的話,就會從中分化出一門科學來。畢德哥拉斯思想:數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數與數之間和諧比例的關系,就是宇宙的構造本身。這種思想表明,數不僅是人類整理事物的方式,而且還就是宇宙的構造自身。但這種思想沒有證據。思想不需要證據。不是知識。而正因為有畢德哥拉斯的「數」的宇宙觀,才會產生現代自然科學。數學的理性,不但是人類自身的理性,而且是宇宙自然的構造。
四、為下一代奮斗就是為未來奮斗。「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她的勤勞與勇敢的根源在哪裡?就在為下一代而奮斗的這件事情上。
五、中國人不是一個遺傳基因,中國人作為一個文化屬性,根源於漢語。我們只要說漢語,我們就仍然是中國人。語言為什麼如此重要?因為語言是人類存在的家。人為語言之家為家。千萬不要從科學的角度看待語言。我們對世界的經驗是語言中的經驗。我們在語言中形成了對世界基本理解的框架。我們也在語言中形成了最基本的生命情感和人生態度。
六、漢語中「緣分」二字,既包含偶然性含義,又有必然性含義。英語中找不到相應的單詞。說出緣分二字,哪怕你從未讀過佛經,你已經在佛教思想里了。
七、讀了「儒道佛」的經典,我們就從不自覺轉到自覺,進入到「儒道佛」的思想里。讀了中國偉大的人文典籍,我們就從不自覺上升到自覺。我們中國人的人生,因此有了精彩,有了意義。
八、中國哲學中「仁」,不是概念,而是生命情感。即「心安與否」。西方認為「情感是主觀性、偶然性」的領域。人與人千差萬別,這裡面怎麼會有普遍真理呢?這表明西方思想的局限性。中國哲學從論道開始就說出了「生命體驗的真相說出來」。「心安否」即追問生命體驗。所以中國哲學走了一條生命情感的路,西方哲學走了一條理性邏輯的路,各自闡發普遍真理。中西智慧與思想的差別:西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國——「人同此心,心同此情」。西方近代理性主義文化精神無家可歸,交給宗教。而中國人交給哲學交給生命體驗與感受。
九、讀了中國的人文經典,我們獲得了生命感受提升到生命境界的機會,真理來了。儒家,將我們的生命感受提升為道德的境界(教我們有德性)。道家,將我們的生命感受提升為天地的境界。(教我們得自在)佛家,將我們的生命感受提升為解脫的境界(教我們得解脫)。到宋明,儒道佛三者合流。形成最高成果——陸象山王陽明的心學。
十、解釋「上善若水」、「反者道之動」
學哲,學佛,閱讀人文典籍,是對生命實踐的指導。提高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⑥ 王陽明的心學核心思想是什麼對現實有什麼意義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首詩概括「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的心學對我們的現實是有指導意義的,但要結合他的生平事跡方可明其萬一,刻苦專研十年,並身體力行,當有小成。
⑦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是什麼
一個基本的了解,陽明學者都知道王陽明的變化,它的發展階段來概括:學以致用,默坐澄心,在良心。
的本質,他們的想法,在我看來應該是「心外無」的哲學觀點的建議乍一看,它似乎有悖常理,我們的生活,但李朱熹合理限制的東西「的弊端的頭發。其感性的經驗,類似的生存哲學,和一切事物的存在的意義,歸結到。
他說:「你看死,凌銘在哪裡?」的生活是由物質組成的,快,死了相同的物質。但生活可以體驗到世界,改變世界,死了沒有。因為生活的心,這種精神(換句話說,凌銘是良心),但死
他說,良心是不是一類的說法,這當然是人存在的意義,肯定意義的舉措,是陽明這種內向型的想法,肯定個人存在集體意識,所以存在一個特定的理念,每一個人的狀態,他的理念是關注(內聖學校)。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充滿人文關懷的人性關懷有先天缺失,這是廣泛的批評)
我多一點淺顯的理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議你可以拿起少數的諒解備忘錄「造成王陽明的良知教。牟代巨大的,相信他的文章一定會把你變成不同深度。
⑧ 怎麼理解王守仁的「心學」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一文秒懂心學!
王陽明是中國文化中的儒家大師,而且是屬於那種站在頂峰上的大師,可以稱之為全能型的思想家。相比於王陽明取得的赫赫戰績,王陽明為中華文化做出最大的貢獻,是他創造了心學,在他的有生之年和今後的 歷史 中,心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人文化心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王陽明的心學,也成為中華民族對外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的產品,他的心學思想,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王陽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學,他的思想其實來源於儒家的亞聖孟子的思想。孟子認為,人人有良知良能,這個良知良能就像是我們的四肢一樣,先天地存在我們的內心。在宋程朱理學之後,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論影響下,王陽明在歷經人間的無數的艱難險阻之後,在茫茫大荒的貴州龍場悟道,開創了他的心學理論。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這構成了王陽明心學大廈的三個基柱,但最為核心的還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陽明的心學,不同於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強調心的作用。王陽明認為,萬事萬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內心之中。萬事萬物都是依靠人的認識而存在的。王陽明說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舉了個例子告訴學生,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有人說這是唯心主義,其實不然,王陽明的意思是說,人認識了這個事物,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才發生價值,否則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他沒有被我所感知。就相當於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樣,但是我沒有看見她,她就不在我的心裡,這個美女於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一旦我看到這個美女了,她美麗的倩影在我的心裡投下了層層漣漪,她的美對我產生了價值和意義。所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哲學內涵並非是心產生了萬物,而是心認識了萬物,萬物對於我才產生了價值。
王陽明的心學的獨特價值在於,強調心的作用,強調人的生命灑脫活潑的靈明的體驗。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心境澄澈,則心無掛礙,才能達到大境界。
心學就是心即理。王陽明的心學,是對朱熹等人的理學的一種撥亂反正。王陽明認為,天理就存在於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應該騎驢找驢,不要到別處尋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找就行了。因為,理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就是說,我們總是通過心來認識外界萬事萬物的。因此所謂的心即理,其實就是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觀,一種價值觀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認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實就是人內心深處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問題,一直是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它不僅是哲學問題,更是和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換句話說,知行合一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的生活態度和心靈的修行。傳統的儒家認為,知是行的開始,知的善惡關乎行的善惡,所以儒家最為強調的是致良知。你得學好,不能學壞,一旦學壞了,你的行為也就是壞的了。王陽明在傳統儒家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開創了中國儒家學說的新天地。王陽明的基本主張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說,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於自我內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體,知行是同一個功夫,不可脫離,也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也就是說,你有良知,就要按照這個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但是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問題,要是我想做一件壞事,那就立即去做嗎?王陽明很顯然已經考慮到這個邏輯的黑洞。其實,儒家學說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論基礎上的,所謂良知良能,就是人類在內心深處的善念。當然,人是 社會 的動物,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是會有惡念產生的。所以王陽明明確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惡念,因為要是把知行分成兩半,心裡有了惡念,但是我還沒有去做,那就不是惡,我們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實這恰恰是惡的開始。現在我們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惡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須去除惡念。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王陽明繼承了孟子的思想,認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們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廣到萬事萬物。一個人只有首先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且能夠把這種良知推廣擴展出去,才能達到天地一體的通曉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僅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中國儒家道德修養論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礎上,王陽明還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養惡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靜坐,比如萬事要在事情上磨練和自信立志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讓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慾望所污染所遮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良知。
陽明心學立足於人的內心,這是一種讓人內心強大的哲學,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聖境的力量。人為什麼會焦慮,這來源於人的慾望和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只有收拾好內心,安定自己的內心,你才能達到蘇東坡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境界,才能夠在狼奔豕突的慾望中,在混亂復雜的 社會 中,找到一處安靜、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園!
王陽明晚年曾將自己的心學概括為四句教:
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因此讀懂四句教就讀懂了陽明心學。
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誤解。下面我逐句解釋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陽明心學的要旨: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
這句話是對「心即理」的解釋,這是王陽明心學的理論起點。
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又叫本心)是人類 社會 一切倫理道德的來源與依據,一個人只要能認識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會違背道德。
那麼為什麼說心之體無善無惡呢?
因為, 心之體(本心)是判別善惡的標准,符合本心的是善,違背本心的是惡。本心的層次比善惡更高,所以不能用善與惡來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為(惡),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還是非法(惡)呢?我們只能說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無善無惡)。因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斷合法(善)或非法(惡)的標准。
再比如,你見到一個小孩子快要掉進井裡去了,第一反應一定是拉一把,這就是你的本心。你絕對不會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沒有善與惡,但只要遵從本心,所作所為一定是善的。
假如你真的理解了這句話,也可以說心體是至善無惡的,這也是王陽明認可的說法。
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如果一個人的本心是無善無惡或者說至善無惡的,那麼為什麼還會做壞事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私慾,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貨等等。這些私慾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產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惡。
所以王陽明常常說「 存天理去人慾 」(這是宋明理家們所共同認可的准則),要求人們 摒棄私慾,恢復本心(天理) 。
知善知惡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斷善惡的標准,因此每個人都知善知惡,這種能力就被稱之為良知。 就算一個人的本心被物慾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夠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惡。
很多人吵架的時候會說:你摸著良心問問自己,虧心不虧心。這說的就是每個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陽明抓到一個盜賊,他讓盜賊當眾脫衣服。賊脫了一件又一件,最後只剩下一條內褲,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脫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盜賊,但也有羞恥之心,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惡,還是好善惡惡。良知之知,並非「知道1+1=2」之知,而是知餓知冷之知。你知道餓了,一定會找東西吃,知道冷了,一定會找衣服穿。同理, 你知道什麼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麼是惡,一定不想做。
這就「知行合一」。
為善去惡是格物:
當然,在物慾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麼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麼是惡但想去做。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銹跡斑斑的銅鏡一樣昏暗不堪,因此 必須經過一番為善去惡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復良知。
王陽明說的物,指的並不是客觀物體,而是人意識的對象。你想到什麼,什麼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順父親,孝順父親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陽明說「心外無物」,意識的對象當然在你心裡而不在別處。這句話並不是指客觀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麼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 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實施;想到惡的事情,就去糾正。這就是為善去惡,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 你的物慾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復了,你的所作所為就是至善無惡的了。 王陽明把這一過程比作磨鏡子,磨去鏡子上的銹跡、灰塵等等,使鏡子恢復明亮。
關於四句教,王陽明的兩大得意門生:王畿和錢德洪曾產生了一場爭論。
王畿是喜歡獨立思考的叛逆學生,他認為,心體既然是無善無惡,那麼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知也是無善無惡,物也是無善無惡。所以四句教並不究竟。
錢德洪是聽老師話的乖學生,他認為,心體原來無善無惡,但是人被物慾沾染得久了,就會有善惡之見,所以要為善去惡,正是為了恢復本體的無善無惡。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確的。
兩人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相約第二天請教老師。
第二天在天泉橋,王陽明分別聽了他們二人的觀點後說,你們倆說的都對。但是王畿的觀點只能說給上根人聽,而錢德洪的觀點只能說給中下根人聽。
上根人一旦徹悟本心,所作所為皆出自本心,沒有善惡之念,但一切行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雖然見到了本心,但是由於物慾習氣的影響,所作所為有善有不善,必須經過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復本心。
因此把兩人的觀點結合起來,就沒毛病了,無論什麼根基的人,都可以憑借這四句話而領悟聖人之道。
這件事就稱之為「天泉證道」,是王陽明最後對學生們的教誨開示。因為說完這段話,王陽明便出征剿匪去了,並在半途病逝。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從知行合一到致良知,都離不開自性光明
"知行合一"是一中境界。知行合中,即心。心即自然,萬事萬物皆有中心,心識,行知。生命是奧秘的,規律是永生、永存的。規律的運動,即行。知道了規律的行為,就可識別,可行或不可行,這就是知與行的結合。用現代的話說,那就是以 探索 為中心,以發現為識別,以知性為規范,做與不能做清楚,行與不可行明白。心中有數,即知行合一。
「心學」屬於唯心主義學說。其核心是四句話: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去惡揚善,提升道德,促進文明。
怎麼做到去惡揚善呢?王陽明給出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知性行合一?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小張想學游泳,他買來游泳書籍,還請了游泳教練,刻苦學習,很快游泳理論知識就爛熟於心了。光講理論小張可以稱專家了,但是他還是不會游泳。小張這不叫知行合一。
小王在海邊長大,沒有人教他游泳,但他水性特棒。有人問他,怎麼才能學會游泳,小王說不出來。小王也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小李是游泳教練,游泳水平一流,教游泳也非常棒,他把要領講得頭頭是道。小李對游泳才做到了知行合一。
不能做到知性行合一,現實中很多表現。比如平時我們說,某某人眼高不低,這就是不知性行合一的表現。還有,有人愛讀書,讀了很多書,卻感覺沒啥長進,這也是沒做到知行合一的結果。最典型的例子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知行合一,能做到很不容易。
比如眼高手低,以為自己知行合一了,其實沒有。知行合一具有自我欺騙性。
再比如游泳、開車,理論學得再好,不經練習還是不會。這說明理論和實踐還有一段距離。
又比如減肥,你知道了肥胖的危害,知道了減肥的方法,做了一個月,減了10斤,效果很好。減肥這件事你知道怎麼做了,也達到了減肥10斤的效果,是不是知行合一了?不是。一個月後你堅持不住,又反彈回原來的體重,這還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道容易,做到很難。因此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難點,也是重點,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王守仁的學說,來自於儒學為根本,佛家為主線,道家為血肉的修心之學,可能應為每個人的悟性不一樣,王陽明最開始喜歡佛道之學,但是又有超出一般人的心性,人家修幾十年的成就他也就幾十天就修到了。儒家偏重於一切向內求只有理論修習沒有實際操作,唯一的格物致知也只是個虛頭不知如何格物能致知,佛家,道家,不但有理論還有實修開悟之法,但是偏重於出離於世的修習,都有不足之處,尤其王陽明由儒入佛進道,覺得儒家道家佛家都沒有入世成就之法。
心學的主要著作就是,王陽明語句集《傳習錄》當他被發配到貴陽龍場,經歷生死浮沉後,發現了人事的本質是心,心外無物,心外無法,但又提出心需要在具體的事在磨,方能立得住,又提出知行合一。 當日本得到這套理論大量實踐發現,將理論帶入實際,能得到迅速的發展壯大。 具體當他在剿匪時,有遠中近三伙土匪,近的最強,中的最弱,遠的不弱不強,若是按遠近當剿滅第一夥,按難易,當剿滅第二伙,但是他帶兵直驅最遠的一夥,為什麼,應為大家都覺得不會去最遠的一夥,所以出其不意,一舉成功。
社會 上無論什麼事都是人跟人在打交到,人又是慣性思維,與原始本性的奴隸,當你能駕馭自己的行動不受思想本能的控制,只在於根據具體的規矩去辦事,則你很有可能成功。打個比方,當人遇到生死大事的時候,本能會恐懼逃避,但是當你的理智(王陽明叫知)強大到能克服恐懼,按照具體規矩去辦(王陽明叫行)。這就叫(知行合一),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理智的按照事物具體的規矩去辦事。在(遙遠的救世主中,這就叫強勢文化屬性,有強勢文化屬性的人才能成為開創者,才容易成功。)有人說一切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這點沒錯,比如股票,和現在的房市。人性的趨利會買漲不買跌,然而抄底,高賣才賺錢,一般人心理沒那素質,所以大部分人叫肉雞,不是沒有道理的。 社會 上,無論士農工商,成功的在少數,不是沒有道理的,古言,享千金者,必是千金人物,享萬金者必是萬金人物。
成功的關鍵在於不要相信慣性思維,本性思想,要學習事物的規律,人性的弱點,應為大部分人都是受眾,他們只能被操控,而按照具體規矩辦事,就可以操控事物,人,外在的一切。所以修心,有多重要?
心學說的心,不是撲撲跳動的心臟,不是能思能想的大腦,不是有形存在的身體器官。
王陽明說:「 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 」又說:「 這個便是汝之真己,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 」
人皆有心,心就是無影無形卻能讓人思考、視聽、言動的精神主體。
不僅僅如此,在心學里,心的概念還被無限制地放大,從個人放大到了整個宇宙,成為惟一的實在,或者我們可稱之為宇宙精神。
心學實際上是對程朱理學的反動。程 朱構建了一個儒學的哲學體系, 引入「天理」的概念,天理成為類似宗教中「神」或「上帝」之類的最高信仰。「存天理去人慾」也成為新儒學的基本主張。所以理學強調「窮理」,就是要研究透天理。怎麼研究呢?就是要「格物致知」,對各種事物,要一個個分析,搞透其中的「理」。
陸王心學,走的不是程朱一路,不是向外求天理。心學的基礎來自孟子的心性說,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只是明了自己的內心,就能明了天理。孟子還有一句非常有內涵的話:「 萬物皆備於我。 」
心學並不是起源於王陽明,而是起於南宋的哲學家陸九淵。陸九淵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又說: 「 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 」到了王陽明,索性說:「 心外無物。 」心就成為惟一的實在。
王陽明寫過一首哲理詩: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這說的是心學的宗旨,心學不但是一門哲學,也是一門人的學問。我們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內心有著怎麼樣的想法。過去種種心念織成的因,造就了今日現實境遇的果。所以,王陽明說,「萬化根緣總在心。」
儒家講修道德,要先從修自身做起。禮儀是外在的東西,修道德的實質最終歸結為修心。孔子提倡一個仁字,心中有仁,然後行禮才會成為自然的東西。心中倘有惡念,口中雖善,動作中鉅,那也是虛假的。
儒學教導我們知禮和行禮,但也需要告知我們必須要知禮和行禮的根據。說禮是天地之大義,是人類 社會 最根本的法則,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循它。這是從外面說,從客觀性上說。如果說人心從根本上都具有追求善與良知的本能,所以遵禮和行禮是人性的自我實現。這是從裡面,從主觀性上說。所以王守仁的「心學」是儒學學說合乎邏輯的發展。
王守仁有一個根本觀點認為理的根據內在於心中,它是主觀的,不需求外求於物。這個假設包含有神秘主義的成分。心與物的關系是哲學上的一個根本課題,現代要解決這一問題,就不能夠單純依靠思辨和空想,必須要結合心理學的成就。當我們設定了心與物的概念,並要思考二者之間的關系時,就不能夠單純從這兩個概念出發,我們需要考察實際的自然現象及其聯系。
如何尋求本心中的理呢?由於假設理是內在於人心的,那麼良知良能只能是一個心中先驗的狀態。所以致良知的過程也就是回復到心靈的這一先驗狀態中。既然這個良知的狀態是每個人先天的心靈狀態,為什麼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良知良能呢?王守仁解釋說,這個良知狀態常常被人們的私心物慾所遮蔽。所以致良知就是滅除私慾和物慾,努力使心靈狀態回復到先天的先驗狀態中,這個狀態符合天理。所以致良知就概括為滅人慾存天理的過程。王守仁有四句詩根據他的主要哲學觀點。
我是這樣理解「知行合一」的,向善和致良知是人心的自然本能,人一旦實現了良知,就必然引導自己的行動,由先驗的良知引導的為善的行動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不分離的過程,良知必然引導良行,良行必然發動於良知。知和行是互為表裡的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但是在人慾遮蔽良知狀態下的行為就不能保證知行合一的。因為良知不能有效引導行動,這個行動雖然表面看符合某些道德標准,但並不是一個知行合一的行為。所以,知行合一也一個先驗的狀態,必須通過修心而獲得。普通人由於沒有去除人慾的遮蔽,所以也不能實現知行合一。
我們今天還看待這些觀念,不能抱著盲目崇信的態度,王守仁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而它的一生也必然與他的思想有關,但這並不能證明他的理論和學說是先驗為真的。心與物的關系片面強調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正確。如果我們抱定是求真理的態度,那麼王守仁的學說還不是終極學說,前人給我們指示道路,我們需要沿著他們指示的方向前進,而不是局限在他們的結論裡面。
而且心物的關系也決不是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心概括了一部分事實,物也概括了一部事實,心與物的關系是這兩部事實之間的關系,探究事物的終極真理仍舊需要從觀察和研究事實開始。
王守仁,我們稱之為陽明先生,關於其學說「心學」我是這么理解的。
首先,先生是繼承和發揚宋代學者陸九淵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並把心看成是萬物的根本。先生說的心,也稱為良知,又稱為天理,「心即理」是學說的核心思想,所以便成為「心學」。
其次,先生認為認知的源泉不在客觀世界,而在於「吾心」(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更是注意到人性存有善與惡兩面,從而提出:人雖有良知還得需要「致」的功夫,才能使良知充滿全身,這就是心學中的「致良知」,即:去人慾,存天理;
曰: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准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
最後,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並反對把知和行分開,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兩者是一個功夫的兩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解更無先後之分。
心學(陽明學)的中心我們知道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亦是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統一,從中也提出「欲」是萬惡之源,「人慾」妨礙著道德的貫徹和發展,因此必須破除它。
方方面面的內容我們不難發現,陽明學說的作用於何處,它給人以清醒和自覺,啟發人們的思想,同時也維護了人格和尊嚴,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哲學史上的一位心學大師,更是流傳至今,且經久不衰的影響著更多後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