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15不會平倉!
159915是跟蹤創業板中最好的100隻股票!類似於一個被動型的指數型基金,凈值跟著標的股票的價格變化而變化,此基金不是分級基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平倉的呀!
⑵ 創業板指數會跌到0嗎,我買的基金會跌到0嗎
肯定的告訴你,那是不可能的,跌到0,股市就會崩盤,國家就會完蛋,到時候跳樓的人一批一批的,還有什麼社會和諧可言
⑶ 創業板這兩天為什麼暴跌
道富投資為您解答:
從日線走勢來看,這個指數的跌幅還是有相當幅度的,如果不是特別有把握,對創業板股票還是需要做某種程度上的迴避,等塵埃落定之後再投機為好。
上期我們談到要對自己手持個股做保護性操作,是基於這樣的一個觀點:首先,創業板收益指數(399606)有跌破下軌的可能,這里是一個較大級別的選擇,但真正往下其幅度還是相當可觀的,如果我們把上期的創業板收益指數(399606)和本期做一個對比,會非常明顯地發現這個通道已經被跌破。而就分時而言,發散三角形也是非常工整的展現在投機者面前。從日線走勢來看,這個指數的跌幅還是有相當幅度的,如果不是特別有把握,對創業板股票還是需要做某種程度上的迴避,等塵埃落定之後再投機為好。
而中小板綜合指數(399101)基本上是一個如圖3所示的旗面通道結構,其下軌大約位於6000點附近,其下軌的得失對中期走勢有較大的影響,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創業板收益指數(399606)這次的指數高點1608點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背馳,其下跌是有一定殺傷力的。因此,在上周保護性減持的基礎上需要對手持個股進行清理,適當止損也是必要的。因為一輪大的投機行情如果真的已經趨於結束,對其中投機個股的殺傷力還是相當巨大的。當然,這個投機消亡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很有可能還有震盪,但就整體而言,一地雞毛的可能性很大。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少數板塊維持上升趨勢。不過,就算這類品種中長期仍保持向上趨勢,但短期的大幅震盪也是不可避免的。這其中最近上市的那批新股裡面大約有六七個品種符合這樣的要求,但是,就現價而言,投機的成份更多,和老股相比的區別僅僅在於一個跌下來還有可能經過曲折的過程再創新高,一個跌下來以後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再創新高。
本次調整就基本面而言和人民幣最近貶值的波動趨勢還是有相當關聯的,因為就市場而言,一直存在著這樣一條投機的邏輯:人民幣貶值——房地產價格下跌——股市調整。不過,更長的周期而言,這條傳導途徑仍然是可控的。因此可以認為,本次下跌雖然看起來有一定的持續性和相當的幅度,較快的下跌速率,在過程中需要迴避,可一旦真正下跌完畢,下跌幅度接近,那時你們不要再相信什麼崩盤的言論,因為一切均是可控的。需要提高警惕的倒是現在的創業板,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⑷ 創業板的指數如果和上證指數差不多,那這股股票是不是有跌的可能
如果創業板的指數和上證指數差不多的話,那麼這只股票確實存在著跌的可能性。當然,我們還要結合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來進行有效的分析,才是最為科學的辦法。創業板的指數就是指把基準點設置為起始日,並且按照創業板上面所有的股票流通的市值,一項一項的計算出當天的股票價格,採用加權平均的計算方法,再與開版那天的基準點相比較。而上證指數,指的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綜合股票價格的指數,並且在我國國內或者是國外都普遍的採用反映了上海股市總體局勢的匯總指標。
指數的分類有分為行業類的指數,也有分為綜合性類的指數,對於分析行情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上證指數在具體計算的時候,我們都是以上交所掛牌的一類上市公司來作為整個計算的范圍的。
⑸ 指數遭遇「腰斬」,創業板還有戲嗎
2015年,當屬創業板市場大起大落的一年。2015年9月2日,創業板指數創出了本輪調整以來的新低位置1779.18點。若從今年6月5日創業板指數最高的4037.96點計算,則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該指數累計最大跌幅高達55.9%。然而,截至今年的9月21日收盤,創業板指數年內漲幅僅剩41.26%,較年內最高漲幅縮水了不少。
實際上,經過了最近三個月的下跌走勢,目前創業板市場的整體風險也已經得到了大幅度地滑落。然而,從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目前創業板市場的整體投資優勢依舊不大明顯。
其中,以整個創業板市場的動態市盈率進行分析。
截至目前,滬深兩市整體的動態市盈率約為15.81倍。其中,滬深300指數的整體市盈率約為11.07倍,而創業板指數的整體市盈率水平,則約為67.79倍。
對於創業板指數而言,雖然目前市場指數的整體估值已經得到了大幅度地下滑,但是與14年7月時所對應的估值水平相比,目前創業板指數的整體估值卻仍然偏高。其中,根據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7月前後,創業板指數的整體市盈率水平僅為41.73倍。
至於創業板市場中股票的動態市盈率水平,則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格局。其中,截至9月21日收盤,在創業板市場中,低於30倍動態市盈率的創業板股票有17家。但是,與此同時,動態市盈率高於100倍,且包括虧損類的創業板股票數量,則多達213家。由此可見,從具體的創業板股票估值水平來看,仍然存在著不少高估值的股票。
筆者認為,「成也資金,敗也資金」,當屬最近幾年創業板市場的真實寫照。確實,對於創業板市場而言,其基本是以資金推動為主導。對此,在前期公募基金以及私募基金集中增倉,乃至「抱團取暖」的大環境下,實則也為創業板市場的持續上漲行情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然而,當創業板高估值泡沫得以破裂之際,無論是對重倉創業板的公私募基金,還是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自身而言,都會帶來了致命性的沖擊。顯然,面對創業板市場的「腰斬」走勢,實則也引發了市場各方的高度重視。
如今,創業板指數已自最高點回落超過50%的空間,而不少創業板股票的估值也已經回歸至14年7月時的水平。對此,對於未來創業板的最終去向,確實值得我們去深思。
筆者認為,在前期創業板市場百倍高市盈率之下,實則也嚴重透支了創業板市場的盈利預期。顯然,在過高的估值之下,其基本面已經無法支撐起這樣的估值水平。於是,在創業板市場持續非理性上漲的過程中,實則也逐漸演變為一種「擊鼓傳花」的游戲。
事實上,對於創業板股票而言,因其具有高成長性以及偏低流通市值等優勢,實則也意味著市盈率等常規指標不一定是創業板投資價值的唯一判斷指標。
時下,在創業板市場整體估值壓力驟降的大背景下,創業板市場內部也必然會產生分化的趨勢。而此時此刻,投資者也更需要理性看待創業板市場的投資機會,不能盲目樂觀或者是盲目悲觀。
展望創業板市場的未來走向,筆者認為,創業板市場「以資金推動為主導的特徵」依舊不變,而未來創業板市場的走向也取決於場外資金的入市意願以及未來創業板市場的政策環境變化等。然而,對於創業板市場來說,未來創業板市場或將迎來股票分化表現的格局。簡而言之,即優秀的創業板股票以及頗具成長估值優勢的股票或將逐漸從價格低谷中走出來,至於那些缺乏基本面支撐,且前期遭遇惡炒的創業板股票,或將陷入長期低迷的格局。
具體而言,一方面,在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驟然下降的大背景下,以計算機、高端機器為主導的新興創業板龍頭股票,或將在價值回歸理性之後,逐步得到市場資金的重新關注;另一方面,則是對於部分具備較好估值優勢的創業板股票,尤其是其估值水平遠遠低於同一領域平均估值的股票,未來或將存在大幅回升的機會。與此同時,對於優秀的,且有品牌影響力的或者是具有號召力的創業板股票,未來或將逐步走出慢牛的走勢,並引領創業板優秀股票的茁壯發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部分前期遭遇惡意炒作,且缺乏本質性基本面支撐的創業板股票而言,其價值回歸之路才剛剛開始,而這類股票或已深陷漫漫熊途之中。因此,對於這類股票,投資者也需要盡量遠離。
⑹ 解密未來:創業板指數會不會跌成狗屎
創業板指數中長期看,還沒有到底,因為目前的估值依然偏高,隨著大量的中小創股票發行,還會進一步拉低創業板整體的估值。
⑺ 最近創業板指數暴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主力等機構或者公私募的基金在逢高拋貨,因為有人接盤,因為現在又是因為政策專性利多,全民炒屬股的時代,創業板泡沫早已經顯現,主力資金經過2014年的攤平成本,低位吸籌等手段,加之滬港通,近期香港股市大漲,內地大批資金蠢蠢欲動,所以一些持股周期較長的機構在陸續的清倉迴流資金。
⑻ 為什麼上證50大漲,而創業板跌跌不休
一個讓人震驚的事實!為什麼上證50大漲 創業板大跌?
2017-11-18
今天又是行情極端分化的一天,上證50大漲2.06%,創業板指大跌2.36%。從年初到現在,上證50上漲28.51%,是不折不扣的牛市,而創業板卻跌了6.53%。
老規矩,分析之前,先做利益披露,賬戶中,持有大量包含上證50成分股的基金。
下面是創業板指發布7年來,上證50與創業板指的走勢對比圖。中間有明顯的2個轉折點,一個是2012年12月,創業板指開始大幅跑贏上證50,直至2015年6月的最高點4037點,漲幅接近6倍;一個是2016年2月,從此上證50開始了震盪向上,創業板指開始了震盪向下,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創業板的凈利潤,從2010年12月31日的69億,增長到了2016年12月31日499.5億元,增長了623.66%,但同時,創業板指的總股本,也擴充了785.73%,也就是說創業板的股本擴張,要遠遠快於創業板的凈利潤增長。在此期間,上證50利潤增長的同時,股本則大致保持了穩定,有部分時間股本還變少了,我推測這與成分股的調整有關系。
股票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長期看,在估值不變的情況下,一個每股收益在增長的指數,漲幅應該會超過一個每股收益在下滑的指數。更何況,上證50相對於創業板來說,無論是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估值,都是便宜的。
我認為,這是今年以來,行情出現極端分化的最根本原因。
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從2012年12月到2015年6月,創業板大幅跑贏了上證50?說下我自己的兩點理解,不一定對。
從基本面的角度說,2012年到2015年,中國的傳統行業受到了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巨大沖擊,很多行業(包括BAT自己)面臨轉型,但沒有明確具體的方案,所以稍有與此相關的概念就會炒上天,考驗大家的想像力。從投機炒作的角度說,2012年底到2015年6月,新股發行量很少,造成了新股的稀缺,新股籌碼集中,更容易炒作。回頭看當年的創業板牛市,漲得最好的就是互聯網概念股和次新股。
現在,這兩個因素已不再成立,傳統行業基本上找到了自己的打法,騰訊、阿里也更強化了自己的壟斷地位,行業格局已然變得相對清晰;IPO更是海量進行,新股已不再稀缺,或許人們會越來越發現,真正稀缺的是上證50。